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认识》教案【7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e686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5.png)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圆锥的认识篇一第一课时本册总课时:1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片:2、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学生联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看到过哪类似这些物体的形状后,自由发挥。
如:2、认识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学们指认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并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2)圆锥侧面的展开图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大胆地猜测一下,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4、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四、动手操做五、课堂练习1、2.《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及体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及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7b5440e708a1284ac85043a6.png)
圆锥的认识
生活中你还 发现哪些圆锥 形状的物体?
圆锥
你想知道圆锥的哪些知识呢?
圆锥的组成
顶点 高 侧面 1个曲面 1个圆形 只有1条
展开后
高
O
h
扇形
r
底面Βιβλιοθήκη 底面侧面底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底面是一个圆。
高h
O
r
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h。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 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圆锥体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圆锥体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圆锥体积=
对的打“√” 错的打“×”
圆锥的体积
复习:
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 体积 = ? ②底面半径是 2 分米, 高10分米, 体积 = ?
想一想:
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
么关系?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 米。
尝试题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 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 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 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 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2米
4米
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 ) (√ )
1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 3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 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 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6厘米
15厘米
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会求圆锥的体积了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07b9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8.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课件一、引言圆锥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之一,它具有很多特点和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圆锥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等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圆锥的相关知识。
二、圆锥的定义圆锥是由一个封闭曲线(底面圆)和一个顶点(尖点)组成的几何体。
底面圆上的任意两点与顶点连线都是弓形线,这个弓形线就是圆锥的侧面。
三、圆锥的分类根据底面圆和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圆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 直圆锥:底面圆的圆心和顶点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圆锥。
2. 斜圆锥:底面圆的圆心和顶点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圆锥。
四、圆锥的性质1.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弓形线,而底面圆是由许多线段组成的。
2. 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射线和一个弓形线的组合,这个射线被称为母线。
4. 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五、圆锥的应用1. 锥形帽子:帽子的形状大致是一个圆锥,顶点指向头部,底面圆围绕头部。
2. 彩色冰淇淋:冰淇淋的形状是一个圆锥,顶点被甜筒穿过,底面圆是冰淇淋的底部。
3. 交通标志:一些交通标志的形状是圆锥,如施工路障标志。
4. 高塔建筑:很多高塔的结构类似于圆锥,如埃菲尔铁塔。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圆锥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建筑中。
深入了解圆锥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它。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真正掌握圆锥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参考文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9006de960590c69fc37624.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3.填空题。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 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 底面圆心 )的距离是 圆锥的高。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 到的图形是( 圆锥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 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 只有一条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作业1: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3)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是圆柱的 画“△”,是圆锥的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
4.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圆锥的高一定比它的底面直径长。 ( × )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 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如图所示,把一张 直角三角形的硬纸 贴在木棒上,快速 转动木棒,看看转 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知识提炼 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 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只有一条高。
3.5 圆锥的认识
1. 正确地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特征以及圆锥的 各部分名称。(重点) 2.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的测 量方法。(难点)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底面 ),圆柱周 围的面叫做( 侧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 离叫做( 圆柱的高)。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2.1 圆锥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2.1 圆锥的认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3e2feb0912a2161579292a.png)
探索新知
如果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 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 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 么形状?
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如果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 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 棒,想一想,作为转动轴的 直角边是圆锥的( ),另 一条直角边是圆锥的( )。
相同点
不同点
形体 底面形状 侧面 底面个数 侧面展开 高
圆柱 圆锥
①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
的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
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④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
对的打“√” 错的打“×”
下面哪些物体是圆锥?
指出下面各图是由 哪些图形组成的?
知识应用
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快速旋转 会形成什么图形?连一连。
圆锥的认识
探索新知
顶点
侧
高h
面
Or 底 面
从圆圆锥锥有的一顶个点顶到点底,面圆圆锥心的底面
的仔是距细个离观圆是,察圆侧这锥面个的是圆高个。锥曲,面看。
一看它有哪些特征?
顶点 底面 侧面
高
侧面 底面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底面是一个圆。
生活中你还 发现哪圆锥 形状的物体?
测 量 圆 锥 的 高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和 同学们分享一下。
谢谢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4ca1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e.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活动目标: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说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说活动准备: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说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
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
(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
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
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
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圆锥的认识课件PPT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圆锥的认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af305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1.png)
03
现在,请写出四到五条你在当前教学中的实际经验。 写出五条你曾在课堂中使用过的教学方法,并努
力将其改进得更加有意义。之后,将这五条教学法全 体教师一起分享。
谢谢观看
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圆柱与圆锥
2. 圆 锥 第 1 课时 圆 锥 的 认 识
一、情境导入
上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上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二、探索新知
1 拿一个圆锥形的物体,观察它有哪些特征。
顶点
O
高
r
底面
高
h
侧面
只有1条
展开后
1个曲面
底面
1个圆形
扇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 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拿一个圆锥形物体,试着测量它的高。 如下图所示,可以测量出圆锥的高。
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 水平地放;上面的平板 要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 点上面。
cm
如下图所示,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 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E.在课堂上,讲到一个历史人物时,先让学生记笔记, 然后测验和这个人物相关的知识。
F.带领学生研究历史人物,并和自己现在的生活进 行对比,设想如果这个历史人物生活在现代他会是 怎样的。 G.最后,让学生谈谈这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为 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H.在课堂上,通过扔骰子给学生讲解概率论。
要知道,很多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正是自己当年作为学生
接受到的方式。这直接取决于当年他的老师水平如何。很多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1fd4f4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f.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背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圆锥作为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标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圆锥,了解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理解圆锥的展开图,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锥的基本特征,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锥的展开图,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锥模型、圆锥展开图、计算器。
2. 学具:剪刀、胶水、硬纸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圆锥的认识(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锥形状物体,如圣诞帽、陀螺等,引导学生发现圆锥的普遍存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圆锥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 学生分组观察圆锥模型,总结圆锥的基本特征,如底面、侧面、高。
2.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圆锥的展开图,引导学生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3. 学生尝试制作圆锥,加深对圆锥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圆锥的认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强调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展开图。
第二课时:圆锥的体积(一)复习导入1. 学生回顾圆锥的基本特征,为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2c66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3.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圆锥在立体几何中,常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定义圆锥:定义一: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定义二: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高中教材中采用此种定义。
)从定义中就可以知道圆锥是一个旋转体,是从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一条直角边得到圆锥体。
这是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到三维的立体图形的一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显然让他们理解以上两种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呢?教材设计哪些活动来帮助我们达到教学要求呢?笔者将对比历年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研究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对比各个教材的呈现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们开展教学。
圆锥教学要求的变化01早在1902年,我国就有《钦定蒙学堂章程》关于“算学”的规定。
直至1941年,小学教材才出现立体图形的教学。
而把圆锥纳入小学教材是在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
在这个教学大纲中,把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安排在柱体和锥体的单元进行学习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小学教材出现圆锥的学习内容之后,这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安排了在第二学段教学,并且都和圆柱在同一个单元教学。
学习内容也主要是圆锥的特征和计算圆锥的体积。
对比这几年的教学大纲,最大改变就是行为动词描述的变化。
从1963年的“初步认识”到1978年和1986年的“掌握”,再到1988年至2000年的“认识”。
初步认识(了解):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认识(理解):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锥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锥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ff0b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e.png)
圆锥
圆柱
猜一猜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猜一猜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相等
04
侧面
平行
圆锥的认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观察
分析以上两种图形的异同点
底面都是圆形。 都有一个曲面构成的侧面。
同:
左图有两个底面,右图顶是一个点。 左图正视图是长方形,右图正视图是三角形。
异:
பைடு நூலகம்01
02
异同点
圆锥
新朋友
找一找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底面:1个、圆形
高 :1条
猜一猜
5厘米
10厘米
3厘米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
5厘米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
课前预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求出以下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与体积。 r=5cm h=10cm
课前预习
CONTENTS
01
圆柱体
高
05
—— 个、 形、 大小 、互相
—— 条、长度
03
底面
两
02
面
圆
06
—— 个、 面
Happy time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5c85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8.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圆锥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体积》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五、相应的“试一试”及“练一练”。
2、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及其应用和认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时内容。
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按照实验、观察、推导、归纳、实际应用的程序进行安排。
3、教学重、难点:⑴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⑵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⑵能力方面: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⑶德育方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5、教、学具准备:⑴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⑵学具准备:让学生分组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若干对,准备一定量的细沙。
二、说教法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知识的真谛。
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几何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实验操作法。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我在学生已经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1 圆锥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1 圆锥的认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b4148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6.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1 圆锥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3.2.1 圆锥的认识》这一节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圆锥的特征,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图的关系,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几何性质,为后续学习圆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对圆柱、长方体等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锥这一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几何图形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圆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锥的特征,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图的关系。
2.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锥的特征及其与圆柱、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2.圆锥侧面积、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图的关系。
3.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感受圆锥的特征。
2.运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圆锥与圆柱、长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锥形状的实物,如圆锥形的糖果、沙堆等。
2.准备圆锥的模型或图片,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圆锥形状的实物,如圆锥形的糖果、沙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圆锥形状的。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圆锥这一几何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锥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说出圆锥有哪些特征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6a91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c.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锥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圆锥的底面、侧面、高、顶点等,并掌握圆锥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圆锥的几何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
但是,对于圆锥这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几何体,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高、顶点等。
2.让学生掌握圆锥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锥的基本特征的认知。
2.圆锥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圆锥。
2.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总结圆锥的基本特征。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锥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锥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圆锥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相关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动画、图片、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锥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圆锥的底面、侧面、高、顶点等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圆锥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总结圆锥的基本特征。
学生可以尝试用剪刀、纸张等制作圆锥模型,进一步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34c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1.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九义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圆锥是小学阶段认识的九个立体图形之一。
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
因此教材把它安排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把圆柱的高和底不改变的情况下,削成最大圆锥体,通过这一点可以利用正迁移的规律由圆柱的体积推出圆锥的体积,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⑴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
二、教材处理由于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实践,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与测量高的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测量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挖掘,本节课主要用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根据学具触摸探究圆锥的`特征。
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测量高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练习、总结新知。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交流体会新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教学手段本节教学时教师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模型一个,多媒体。
《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锥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7d4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0.png)
《圆锥的认识》教案《圆锥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新课1、圆锥的认识(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 )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达标测试
2. 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什么图形? 连一连。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一些建筑物的屋顶、 飞机和火箭的前面要做成圆锥体呢?
展示点拨
顶点
侧面 高 h Or 底面
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 从仔圆面细锥是观的个察顶圆这点,个到侧圆底面锥面是,圆个看心曲一的面看。 距它离有是哪圆些锥特的征高?。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展示点拨
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上面的 平板要水怎平样放测在量圆圆锥锥的的顶高点?上面。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展示点拨
如果把一张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 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 么形状?
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达标测试
1.下列图形中,是圆锥的画“√”,不是的画“×”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课后作业
第35页练习六,第1、2题。
人教版六 年级下 册数学- 圆锥的 认识-
圆锥的认识
静宁县阳坡中心小学
导入明标
铅笔头是什么几 何形体?
学习目标
1、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
2、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自学质疑
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打开 课本第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仔细阅读课本 31—32页,勾画出重点,然后 完成导学案“自主探究”中的题 目,时间6分钟。
自学质疑
在自学过程中存在哪里问题呢? 请在小组内交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