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预警与应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屯郭氏米酒,源远流长,工艺精湛,以酒体丰满,饮后余香,回味悠长而著称,在消费者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

郭氏米酒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秉承祖上的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依靠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开始酿制郭氏纯粮酒,凭借酿酒工艺独特,酿出的白酒甘洌醇厚,口感独特,酒香四溢,极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大将郭子仪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重保大唐江山,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

每逢打了胜仗,郭子仪总要设酒宴犒赏三军将士。

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后,在汾阳王府设置酿酒作坊,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采用独特的酿制技艺,酿造出当时名闻天下的郭府家酒,招待宾客、宴请同僚,引得李白、杜甫等名士慕名而至,成为府上常客。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倍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并开始向朝廷进贡,唐皇饮后龙颜大悦,从此“郭府家酒”成为御点贡酒。

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现东昌府区沙镇黄屯有一座立于1900年的家族碑,碑碣楹联:“子孙振振远绍汾阳传一脉,岁月悠悠当论伏生恰同年”,就是明证。

几个世纪以来,郭氏家族恪守“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的家族遗风,形成了独
特的家族文化。

郭家人在酿造美酒的同时,也在酿造传承着灿烂辉煌的酿酒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沙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历史悠久。

在汉代置阳平郡,辖周边府县72所,隋开皇十六年(596)属博州置武水县,宋朝,白天祖大摆108镇(阵),在武水设黄沙镇,后被穆桂英平定,此改沙镇。

明代设沙镇屯,清设沙镇里。

古镇沙镇的酿酒业就十分兴旺发达, 的确也达到了“酒楼酒垆连酒坊”的兴旺景象。

“郭氏”酒在众多的佳酿醇醪中独占鳌头。

光绪末年的“武水醉丐”,其名字已不可考,但留下一山东快书《逛东昌》中就有“麻花面筋真不错,沙镇的烧鸡格外香;小米大曲蒸白酒,打开坛子喷鼻香”、“干果仁、兰花豆,挎着篮子串酒坊”,而乡俗更有“秋季的山禽野味真不错,到冬天围炉酣饮大酒缸”之说。

造酒原料“谷麦稻糯酿酒好,醇醴不得少高粱”。

这些乡俗俚语印证了“郭氏”纯粮酒的历史和繁荣。

历史上,郭氏米酒经历过三次辉煌:十九世纪末期,郭氏米酒作为家族文化酒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被做为集会游宴,馈赠亲友的首选,并远销东北三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郭氏后人郭孟北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将家传技术带入新疆,酿出的白酒成为新疆当地名酒-高粱大曲。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积极倡导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的鼓励下,郭氏子孙把原来精心保存的祖辈酿酒的老窖池和窖泥重新整修,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的酿酒技术,以优质黄米为原
料,采用双轮底发酵,量质摘酒,分级储存,酿成了更为独特的郭氏纯粮酒。

郭氏米酒文化也许曾经没落,但从未间断过,得以如此完整而全面传承的郭氏家族米酒文化,实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郭氏米酒文化则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途径,把好的发展经验和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使家族文化乃至民族文化借助米酒这个载体通达天下,泽背后世。

祖功深万世,家德泽千秋。

郭氏米酒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驰名。

我市著名的酿造专家张???,在郭氏米酒原产地所做的多项考察和多次试验,得出构成郭氏米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有利于郭氏米酒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选择,繁衍、淘汰,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郭氏米酒生物体系”----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郭氏米酒原产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锶、钙、钼、锌、铁、镁等,非常利于酿酒。

郭氏米酒现有的酿酒技艺的形成,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它始终秉承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酿酒技术,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较长,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酿酒工艺,愈演愈新,独成特色,郭氏米酒从原料的选择到制曲、发酵、蒸馏都极为讲究,它以内蒙古特产,无污染的优质有机红谷小米为原料,糊化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用小麦制成高温曲,为保证酒曲的特色和质量所有作曲工艺均是人工,根据季节更替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水分和发酵日期;入窖发酵低温入窖,缓慢发酵,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装甄
稳、准、细、净,薄铺轻撒,探气撤赔,缓气蒸馏,看花摘酒。

此外,郭氏米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百年固态泥池发酵,现有的老窖池七口,内为百年古窖泥所砌,古窖池中有多年形成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酿制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加生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贮存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今天的郭氏米酒,使这一古老酿酒工艺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2010年10月,郭氏家族酿酒工艺代表水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全国文博会。

郭氏家酿出汾阳,大明初始渐东昌,薪火传承千百载,黄屯米酒今更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