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课题中期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题组成员,人人都要长期的进行实际儿童诗歌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课题组成员做好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开沙龙,做深入的研讨;一个阶段,一小节,在前行的路上,调整和升级。
(五)研究思路
1.整理和分析从各个途径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歌的期刊论文和课例,梳理出“提升教师童诗教学效率的策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5.本课题下设的“童诗写作集体”----童诗社团,积极开展童诗写作实践,不少学生对童诗写作的热情日益高涨,他们的作品或发表,或获奖。将孩子们的作品编辑成册。
6.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写童诗,并发表。
(三)阶段性成果
1.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教学策略”的期刊论文和课例合集
2.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童诗整理
3.课题组的活动开展纪要合集
第二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教学”,指教学内容是儿童诗的教学活动,包括儿童诗阅读教学和儿童诗写作教学。
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教学策略”,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中所使用的高效、有趣,能点燃学生诗心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儿童诗教学的策略。儿童诗教学可分为“儿童诗阅读教学”和“儿童诗写作教学。”
(5)完成了初期研究论文、案例和前期总结。
3.完成了中期总结阶段(2022年3月—2022年7月)
(1)撰写了中期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形成了中期研究报告。(2)对课题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来自估,根据需要进一步调整研究思路。
(3)完成了中期学生童诗集的编撰。
(二)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1.每个学期的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性资料,有总结。
5.总结成果,形成论文、终期报告等。
6.成果的辐射和推广。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课题研究开展情况、阶段性成果情况及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后续的打算)
(一)研究计划落实情况
1.完成了准备阶段的任务(2021年2月-5月)
梳理了研究成果,细化了研究任务,明确了各阶段研究主要内容与工作,制定了研究计划,明确了课题参与人员职责与分工。
(三)研究内容
明确研究目标,围绕目标将部编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进行整理和研究,分年段、分学段开展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形成研究成果。
1.整理和研究从各个途径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教学策略”的期刊论文和课例,梳理出相关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2.认真梳理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分门别类。每周分年段集体备课,研讨出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切合本课题创新点的教学设计。为了提高儿童诗教学的效率,使儿童喜欢、欣赏、感悟儿童诗,体悟儿童诗的魅力,课题组成员每周选取儿童诗开展课例实践研究,邀请相关的语文老师进行讨论,探究童诗教学策略。
2.每个学期都有常规活动和主题活动。
3. 经过前期对国内外课题相关的论文(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
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并写了相关的文章或论文,还发表了一篇。
4.三个学段的组长带领成员分年段集体备课,开展课例实践研究,邀请相关的语文老师进行讨论,探究童诗教学的策略。收集整理了研究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
2.完成了初步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2年2月)
(1)根据课题管理机制,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方式与具体实施策略。
(2)梳理了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分门别类。
(3)分学段开展了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探究童诗阅读教学的策略。
(4)童诗写作基地--童诗社团带领学生进行童诗创作,探究童诗写作教学的策略。
2.行动研究法
本论文的研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本研究将以我校小学本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提升学生在儿童诗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进行相关研究。
3.案例研究法
(1)课题组搜集整理本校建校至今所有的儿童诗歌课例和网络上相关儿童诗歌教学课例,梳理出当前儿童诗歌的教学实践现状,通过分析得到一定的理性认识,为本课题论述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及策略提供有力的佐证。
2.认真梳理我校自建校以来儿童诗歌教学所做的工作,结合上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我校儿童诗歌教学的现状特点,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
3.根据课题管理机制,明确活动方式与实施策略;按预定计划整理儿童诗歌,开展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形成中期研究成果。
4.在中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实践、再论证,完善研究成果。
“儿童诗阅读教学”,研究的目标是:转变老师们原有的解题、析词、讲解内容、背诵记忆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放声朗读、诗配画、诗朗诵、诗赏析、游戏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发学生想象,品味理解。
“儿童诗写作教学”,研究的目标是:1.在“儿童诗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2.利用童诗社团专门带孩子研究儿童诗的写法,如感受留白、跳跃、修辞等等,前期带孩子采风,进行创作,后期可以写命题或主题童诗。在学生创作的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重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允许学生奇特的想法,保护学生的“诗心”,让诗意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4.课题组成员的课例研究(教学设计、PPT、 反思)
5.课题组成员所写或发表的童诗教学的论文
6.孩子们创作的童诗集《湖畔青青》
7.孩子们童诗获奖证书
8.孩子们童诗发表
9.我校被《少年诗刊》授予写作基地的资料
10.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童诗
(四)课题主要问题、困难和后续的打算
1.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为了防疫的大局,课题组的活动时断时续,有时线下活动几乎停滞。
(2)我们虽然是江苏省《少年诗刊》的基地校,但相隔较远,莅临指导比较困难。但我们需要童诗诗教名师或专家的莅临指导。
(3)由于课题组成员分部在两个校区,线下活动的参与面受到限制。
2.后续打算
(1)随着我们国家疫情形势的好转,课题组的活动会按部就班开展起来。
(2)本学期已经和安徽《诗歌月刊》取得联系,他们正好有诗教栏目,就在合肥,可以进校园。
儿童诗教学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况(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一)概念界定
我们研究的是“部编小学语文中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其第一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儿童诗首先是诗,其次应该照应儿童理解水平和阅读水平,语言凝练,浅显易懂,情感真挚,节奏明快,适合抒发儿童内心的情感,表达儿童的心声。儿童诗应该包括儿童自己写的诗和成人写给儿童的诗。
3.利用课题组的“向日葵诗社”“野马诗社”和“诗意童年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童诗(来自语文教材或其他儿童诗集)欣赏课、校园或野外采风创作课、学生作品评讲修改课等,每次上课,都要设计童诗阅读和创作的相关作业,并积极参加比赛和寻求发表,以增加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目前为止,学生发表童诗若干,获奖多次。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课题组通过查阅图书馆纸质文献相关资料;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有关“儿童文学”、“童诗”、“童诗教学”的文献资料;搜集公开发表的儿童诗歌教学相关论文的纸质期刊。通过整理和分析,了解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果,为本课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和相关理论指导,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3)针对课题组成员分部在两个校区,可以将活动的纪要发到未参与人员手里。
2022年7月9日
(五)研究思路
1.整理和分析从各个途径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歌的期刊论文和课例,梳理出“提升教师童诗教学效率的策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5.本课题下设的“童诗写作集体”----童诗社团,积极开展童诗写作实践,不少学生对童诗写作的热情日益高涨,他们的作品或发表,或获奖。将孩子们的作品编辑成册。
6.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写童诗,并发表。
(三)阶段性成果
1.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教学策略”的期刊论文和课例合集
2.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童诗整理
3.课题组的活动开展纪要合集
第二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教学”,指教学内容是儿童诗的教学活动,包括儿童诗阅读教学和儿童诗写作教学。
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教学策略”,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中所使用的高效、有趣,能点燃学生诗心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儿童诗教学的策略。儿童诗教学可分为“儿童诗阅读教学”和“儿童诗写作教学。”
(5)完成了初期研究论文、案例和前期总结。
3.完成了中期总结阶段(2022年3月—2022年7月)
(1)撰写了中期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形成了中期研究报告。(2)对课题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来自估,根据需要进一步调整研究思路。
(3)完成了中期学生童诗集的编撰。
(二)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1.每个学期的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性资料,有总结。
5.总结成果,形成论文、终期报告等。
6.成果的辐射和推广。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课题研究开展情况、阶段性成果情况及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后续的打算)
(一)研究计划落实情况
1.完成了准备阶段的任务(2021年2月-5月)
梳理了研究成果,细化了研究任务,明确了各阶段研究主要内容与工作,制定了研究计划,明确了课题参与人员职责与分工。
(三)研究内容
明确研究目标,围绕目标将部编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进行整理和研究,分年段、分学段开展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形成研究成果。
1.整理和研究从各个途径搜集到的关于“儿童诗教学策略”的期刊论文和课例,梳理出相关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2.认真梳理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分门别类。每周分年段集体备课,研讨出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切合本课题创新点的教学设计。为了提高儿童诗教学的效率,使儿童喜欢、欣赏、感悟儿童诗,体悟儿童诗的魅力,课题组成员每周选取儿童诗开展课例实践研究,邀请相关的语文老师进行讨论,探究童诗教学策略。
2.每个学期都有常规活动和主题活动。
3. 经过前期对国内外课题相关的论文(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
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并写了相关的文章或论文,还发表了一篇。
4.三个学段的组长带领成员分年段集体备课,开展课例实践研究,邀请相关的语文老师进行讨论,探究童诗教学的策略。收集整理了研究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
2.完成了初步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2年2月)
(1)根据课题管理机制,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方式与具体实施策略。
(2)梳理了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分门别类。
(3)分学段开展了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探究童诗阅读教学的策略。
(4)童诗写作基地--童诗社团带领学生进行童诗创作,探究童诗写作教学的策略。
2.行动研究法
本论文的研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本研究将以我校小学本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提升学生在儿童诗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进行相关研究。
3.案例研究法
(1)课题组搜集整理本校建校至今所有的儿童诗歌课例和网络上相关儿童诗歌教学课例,梳理出当前儿童诗歌的教学实践现状,通过分析得到一定的理性认识,为本课题论述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及策略提供有力的佐证。
2.认真梳理我校自建校以来儿童诗歌教学所做的工作,结合上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我校儿童诗歌教学的现状特点,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
3.根据课题管理机制,明确活动方式与实施策略;按预定计划整理儿童诗歌,开展课例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形成中期研究成果。
4.在中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实践、再论证,完善研究成果。
“儿童诗阅读教学”,研究的目标是:转变老师们原有的解题、析词、讲解内容、背诵记忆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放声朗读、诗配画、诗朗诵、诗赏析、游戏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发学生想象,品味理解。
“儿童诗写作教学”,研究的目标是:1.在“儿童诗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2.利用童诗社团专门带孩子研究儿童诗的写法,如感受留白、跳跃、修辞等等,前期带孩子采风,进行创作,后期可以写命题或主题童诗。在学生创作的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重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允许学生奇特的想法,保护学生的“诗心”,让诗意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4.课题组成员的课例研究(教学设计、PPT、 反思)
5.课题组成员所写或发表的童诗教学的论文
6.孩子们创作的童诗集《湖畔青青》
7.孩子们童诗获奖证书
8.孩子们童诗发表
9.我校被《少年诗刊》授予写作基地的资料
10.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童诗
(四)课题主要问题、困难和后续的打算
1.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为了防疫的大局,课题组的活动时断时续,有时线下活动几乎停滞。
(2)我们虽然是江苏省《少年诗刊》的基地校,但相隔较远,莅临指导比较困难。但我们需要童诗诗教名师或专家的莅临指导。
(3)由于课题组成员分部在两个校区,线下活动的参与面受到限制。
2.后续打算
(1)随着我们国家疫情形势的好转,课题组的活动会按部就班开展起来。
(2)本学期已经和安徽《诗歌月刊》取得联系,他们正好有诗教栏目,就在合肥,可以进校园。
儿童诗教学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况(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一)概念界定
我们研究的是“部编小学语文中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其第一个核心概念是“儿童诗”,儿童诗首先是诗,其次应该照应儿童理解水平和阅读水平,语言凝练,浅显易懂,情感真挚,节奏明快,适合抒发儿童内心的情感,表达儿童的心声。儿童诗应该包括儿童自己写的诗和成人写给儿童的诗。
3.利用课题组的“向日葵诗社”“野马诗社”和“诗意童年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童诗(来自语文教材或其他儿童诗集)欣赏课、校园或野外采风创作课、学生作品评讲修改课等,每次上课,都要设计童诗阅读和创作的相关作业,并积极参加比赛和寻求发表,以增加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目前为止,学生发表童诗若干,获奖多次。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课题组通过查阅图书馆纸质文献相关资料;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有关“儿童文学”、“童诗”、“童诗教学”的文献资料;搜集公开发表的儿童诗歌教学相关论文的纸质期刊。通过整理和分析,了解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果,为本课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和相关理论指导,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3)针对课题组成员分部在两个校区,可以将活动的纪要发到未参与人员手里。
202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