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岔更换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岔更换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既有线大修施工中,道岔更换现场有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险源,因而更容易出现许多突发事故而造成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减少人员伤亡,通过对近年来昆明局道岔更换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查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研判出各个环节安全卡控关键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更换道岔施工全过程有序可控。
标签:道岔更换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 概述
道岔更换涉及大量工序和内容,涉及作业人员多、旧轨料多、作业环境复杂、作业工序繁杂,整个施工中易发生安全隐患问题,施工过程的安全卡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道岔更换施工作业的特点,通过对施工中施工组织、人员组织、作业安排、机具使用等多个环节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安全卡控关键点,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 道岔更换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分析
2.1 现场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
2.1.1 下道不及时造成停车或人员伤害。
人员下道不及时的原因除了安全意识不强,主要是防护失控,纵观诸如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被撞、行走过程中被撞、作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被撞等多起事故,本质原因还是无防护上道或防护过程中断造成行车信息无法正常传递,造成人员伤亡,
2.1.2 作业过程中被重物和机具设备造成人员伤害风险。
道岔更换中,旧轨和旧枕木重量较重,多人抬运时因作业人员用力不均、指挥人员口令不统一等原因,造成重物伤及作业人员的事故。
2.2 施工安全风险
2.2.1 客车安全风险。
一是客车放车条件把关不严格,主要是开通前对线路几何尺寸超限。
二是慢行地段巡养人员漏接客车。
三是施工地段开放接车信号、调车信号前作业人员未及时下道,部分工具在轨道电路区段联电发生信号突变导致车辆停车。
2.2.2 材料侵线风险。
列车碰撞机具材料,严重时发生机车车辆伤害事故。
作业地点无法下道、无路肩地段、距避车台(洞)距离较远、下道避车工具材料遗漏在限界内。
施工负责人、防护员未履行工具材料下道确认防撞停车甚至撞机具职责;施工结束后工料具回收不彻底,机料具巡看守制度未落实,未安排人员巡看守,巡看守人员脱岗、擅自离岗。
2.2.3 大型机具损伤既有设备风险
一是挖机进出支垫不到位伤及钢轨、枕木、道岔尖轨等既有设备;二是伸臂过高与接触网安全距离不够。
三是进出场时挖机故障造成停机或履带脱落。
四是擦碰接触网支柱和拉线造成跨网。
2.2.4 施工列车进入封锁区段作业过轨条件风险。
道岔到位后,因几何尺寸超限、高低水平不良容易造成施工车辆脱线。
2.2.5 横纵移安全风险。
一是滑轨坡度设置不当过快侵入邻线限界;二是滑轮失效致使新排纵移困难,交叉渡线道岔如面临整体纵移、两线高差大、纵移距离较长等困难时,滑轮失效更容易造成横纵移频频受阻。
三是门式起道机故障,起道机两个油缸不同步升降或操作人员未同步操作落排会造成设备损坏。
2.2.6 施工顶点风险
一是施工方案不合理、预想不充分、临时增加工作量、现场多头指挥等是造成施工顶点的主要原因。
二是技术控制不到位,如配轨不到位造成道岔前后接头需重新配轨。
三是机械配置不合理或故障。
2.2.7 线路设备质量风险。
主要体现在尖轨不密贴道岔操不动和施工地段出现晃车信息。
其原因一是线路几何尺寸超限。
二是新铺道岔经过换砟后路基松软,沉降量大,点内捣固不实。
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1 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
由于更换道岔施工中作业场地有限,作业人员密集,作业工具繁杂,尤其施工中涉及相互交叉作业内容,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件,因而,卡控作业人员安全应当从施工细节抓起。
3.1.1 抓好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一是在营业线上施工作业(含人力搬运作业、单轨车搬运作业)必须设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让其保持3-5分钟通话一次,及时向现场通报行车信息,确保联络畅通。
二是区间作业时,现场防护员应使用列车接近报警器配合防护作业;三是列车接近工地前,工地防护员必须吹喇叭提醒,带班职工迅速组织施工人员下道避车。
四是邻线来车时,必须设置移动警戒线。
五是严格执行集体上下班制度,职工做好防护卡控。
3.1.2 作业过程中重物和机具设备人员伤害风险。
一是道岔更换中,旧轨和旧枕木重量较重,多人抬运时因作业人员用力均匀、指挥人员口令统一,防止重物伤人。
二是使用角磨机和切割机等机具时,操作人员按照规定佩戴相关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前检查切割片、角磨片的状态,对潮湿或失效的禁止使用。
3.2 施工安全风险
3.2.1 客车安全风险。
一是严把旅客列车开通放行条件关。
二是在营业线上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时刻掌握列车运行信息,列车开来时,必须在其紧急制动距离以外下道完毕,进入安全区域避让。
3.2.2 材料侵线风险。
一是拆除的旧道岔部件、钢轨、枕木不得随意堆放,必须抬到限界以外存放。
二是施工结束及旅客列车到达和通过施工地点前,施工负责人须对线路设备、施工材料、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禁止其侵入限界。
3.2.3 大型损伤既有设备风险
一是加强挖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既有线施工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把安全操作放在首位,督促操作人员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挖机操作,挖机进场前与挖机操作者进行安全交底。
二是对经过的钢轨、枕木、尖轨等地段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木枕、分板在既有设备上保护,减少和杜绝对既有设备的损伤。
三是操作过程中挖机操作者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与接触网保持3米的安全距离,避免伸臂过高。
3.2.4 施工列车进入封锁区段作业过轨条件风险。
一是道岔卸车前必须全面检查线路几何尺寸,确保线路符合放行列车临修标准条件,不得超过临时作业补修标准,进车条件由车间副主任以上人员确认,严格卡控进车条件。
二是线路两端龙口地段顺坡率不小于200倍。
三是龙口处所轨枕底下道砟必须串实,道岔区段使用电动捣镐全面进行捣固一遍。
四是道岔卸砟特殊部位必须符合卸砟作业要求。
3.2.5 横纵移安全风险。
一是新排横纵移前做好准备工作,对所需的材料机具进行全方位清点,不但保证数量,还要确认材料的完整性和机具设备的状态良好,对重点工具材料必须专人负责。
二是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进行横行滑轨的设置,在推移过程前需充分了解邻线行车情况。
三是采取措施弥补两线高差。
四是多台起道机起落时必须统一指挥,同起同落,确保起道机受力相对均匀。
五是进行新排支垫时,在新排没有完全支垫良好的状态下禁止人员钻进新排,以免新排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3.2.6 施工顶点风险。
要做到施工组织平稳有序,就要在施工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严谨的施工
流程,对各个工序用时进行规定,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只有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条不紊,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非正常情况发生的概率.
3.2.7 线路设备质量风险。
一是起到、拨道作业达标,做到线路方向良好、无三角坑,点内优化组织,尽量使用道岔捣鼓车进行双捣,确保线路几何尺寸达标。
二是线路巡养人员重点对尖轨状态、几何尺寸等项目检查。
4 结语
道岔更换施工作业涉及配合单位多、现场作业人员多、设备和机具众多,作业过程工序复杂、工作内容繁多、工作质量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作,因此,应当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严格把控每个关键节,确保道岔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先祥.道岔铺设与线路放散锁定的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2(3).
[2] 杨宏伟.有砟高速道岔铺设新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