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复习PPT

第三章复习PPT

二、相似三角形
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的
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比与叙述的 顺序有关).
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如果DE∥BC,那么△ADE∽△ABC
1.定理
A D E B
A C E B
E A
D
B
C
D
C
2.定理 3.定理
比,对应高的比,对应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三、相似图形的特例图形的位似
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每组对应顶点所
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 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 比又称为位似比. E
B O C A
B
D
F D E
F
O
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a∶b=c∶d.

a c .其中a,d为比例外项;b,c为比例内项 b d
.d称为a,b,c的第四比例项. 特殊情况:若作为比例内项的两条线段相同 ,即a∶b=b∶c(或表示为b2=ac),则线段b叫 a,c的比例中项.
3.比例基本性质
a c a c 如果 那么ad bc. 如果ad bc, 那么 . b d b d
6.黄金分割
A BC,如果
AC BC , AB AC
C
B
如图4-5,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
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
AB的比
AC BC (或BC与AC的比 )称为黄金比. AB AC
AC BC 黄金比 AB AC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3章 概率全章复习 课件(共17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3章 概率全章复习 课件(共17张PPT)

例题精讲之概率的性质 8.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 (1)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随机地 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 求AM<AC的概率; (2)若是直接在线段AB上随机找一点 C M,求AM<AC的概率。
答案:
2 (1)3/4;(2) 2
A
M
B
例题精讲之概率的性质
9、在圆x2+y2-2x-2y+1=0内随机投点, 求点与圆心距离小于1/3的概率。 解:圆化为标准形式为:(x-1)2+(y-1)2=1, 这是以点C(1,1)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 设“点P与圆心的距离小于1/3”为事件A, 则A成立的对应的区域是以C为圆心,半 径为1/3的圆。 所以P(A)=1/9。
例题精讲之概率的性质 2.有一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 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 件是( ) C A.至多有1次中靶 B.2次都中靶 C.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例题精讲之概率的性质
3、袋内分别有红、白、黑球各3、2、 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 D )。 立的两个事件是( A.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 B.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 C.至少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 球 D.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
必修3第3章 概率全章复习
一、基础知识归纳 设Ω有n个基本事件,随机事件A包含m 个基本事件,则事件A的概率P(A)=m/n. 对任何事件A:0≤P(A)≤1.
1、古典概率定义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P(A)= 基本事件总数 当且仅当所描述的基本事件的出 现是等可能性时才成立
2、简单概率事件关系
12.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 作为P点的坐标,则点P落在圆x2+y2=16内的 概率是 ________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 高度 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 面积 小,经过的大气路 径 短 ,太阳辐射被削少弱___, 太阳辐射强度大___。
思考4: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 大,但不是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地 区的原因是什么?
吸收 削
弱 作 反射


散射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云层、尘埃具有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与云量呈正相关
2. 如图 3-14 所示,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全部被地面所吸收,其中又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 间。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如颜色、干湿状况、粗糙程度等。不同性质的地面, 反射率的差异较大。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84-95
2299--3355
20
22-32
26
10-15
14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50
新雪 冰
7(平均) 2(赤道)
海洋 海洋
(1)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说一说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高,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冰面其次,城市水泥路面也较高,沙土、草地、浅色土、黏土、深色土、海洋、耕 地的反射率较低,赤道海洋最低。
有利影响: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 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表现 反射、散射、吸收 1、反射作用
(1)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最显著)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2)特点: 无选择性 (因而反射光呈白色)
云层
越厚 越多 越低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PPT课件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PPT课件

汽化方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 动的快慢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降低温度 液化方法 压缩体积
继续吸热
3
物态变化
沸腾 蒸发
气态
液态
熔化(吸热) 固态
凝固 (放热)
4
物态变化中的 吸热过程
5
一、 熔化与吸热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2.晶体熔化的条件: (1) 达到熔点; (2) 吸热 。
复习和应用
1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国际单位:开尔文(K)
T=t+273K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0℃和100℃ 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

物 态 变 化
Page 2
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
二、汽化与吸热 4.水蒸发时的特点:
(1)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5.蒸发的作用: 蒸发吸热,有致冷(降温)作 用,可使物体温度降低。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结论:汽化都要吸热。 8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13
物态变化中的 放热过程
14
一、凝固与放热
❖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
❖ 例如:水结成冰,铁水变成铁制品 ,冬天背阳的屋檐下悬挂的冰柱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PPT课件

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PPT课件

3、大小
F = N
叫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 两个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但与接触的面积无19关
二、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
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 0 F ≤ Fmax 4、最大静摩擦力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刚要运动的静摩擦力, 比滑动摩擦力略大。
等效作用点:重心
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
形变程度决定 弹力
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
27
例 2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上,放着物体m, 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28
例 3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 的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29
[例4]在以下各图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试分 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
30
力的正交分解法一:
[例5]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而斜面又静止于水平桌面, 试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作用点。
7
【力的图示】
例:用15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作出力的图 示。
50N
F=150N
8
力的测量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测 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 顿(N)
9
重力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重力。
大小: G=mg g就是前面学过 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g在地球上不同位移变化规律是什么?
4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
大而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0张PPT)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0张PPT)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章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回顾本章的内容,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建立有关概率知
识的框架图.
2.知道求概率的一般方法——树状图和列表法.
3.知道试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会合理运用概率的思想,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会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以及用
试验或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
时,用列表法.
(3)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的关键:
①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一定要相同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②P(A)= 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 ;
(
③在统计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和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时,
要做到不重不漏.
预习导学
4.估计总体数目.
通过试验法估计总体数目的方法:(1) 抽取 法估算总体
数目;(2)用 放入 法估算总体数目.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本节可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重点关
注以下几个问题:(1)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计算概率的两种方
法;(3)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合作探究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1.某市体育中考现场考试内容有三项:50米跑为必测项目,
另在立定跳远、实心球(二选一)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二
(2)小国同学的父亲认为,如果到A处不买,到B处发现比A
处便宜就马上购买,否则到C处购买,这样更有希望买到最低价
格的礼物.这个想法是否正确?试通过树状图分析说明.
解:(1)∵在每一处都有价格最低,最高,较高的可能,

∴P(A处买到最低价格礼物)= .

合作探究
(2)作出树状图如下:

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ppt课件(29页)

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ppt课件(29页)

吸收热量,温度
__不__变____,___有____熔点 _升__高_____,___无___熔点
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
放出热量,温度
放出热量,温度
___不__变____,__有_____凝 __降__低_____,___无____凝固
固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名称 凝固 条件

同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像
区别
晶体 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中温度都_保__持__不___变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图1-4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
于水蒸气遇冷后液___化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4)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 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
[比较] 蒸发与沸腾
名称
不 发生部位
同 点
温度
剧烈程度
蒸发
液体__表__面____
在__任__何____温度下 __缓__慢____
沸腾
液体__表__面____和__内___部___同
时进行
在__一___定___温度下(沸点) __剧___烈___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名称
不 同 点
影响 因素
相同点
蒸发
非晶体 持续放热
相同点
熔化都要__吸___收___热量,凝固都要__放__出____热量
注 意 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压力会改变物质的熔点。如冰中加 盐,熔点降低;冰上加压,熔点降低。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气温下降6~8℃。
气温是表示大气的_温__度__;
1.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 百叶箱 里的 温度计 测 得的。温度计离地面1_._5_米。测定的气温一般记做 _℃_,读做__摄__氏__度__。 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8_时、 1_4_时、 _2_0时、_2_时,一天共测量_4_次。 3.天气有2个重要特点。一是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 __短__时__间___里_大__气__状况,它是_时__刻__变__化__的。 4.天气预报的内容是一日内_阴__晴_、_风__、_气__温_和 _降__水_等情况。
9.(2014大石桥)某山山脚下温度为16℃,山顶温度为4℃,这座
山相对高度约为( A )
A.2000米 B.1000米 C.600米 D.200米
10.(2014沙河)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
出现在( B )
A.1月、7月
B.7月、1月
C.6月、12月
D.8月、2月
11.(2014大石桥)影响赤道与极地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东南部的赤道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
南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大致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等,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18.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D )
A.气温和风
B.气压和降水
C.云和雾
D.气温和降水
19.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B )
A.澳大利亚西部
B.非洲北部
C.亚欧大陆内部
D.南美洲西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课件 (共72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课件 (共72张PPT)
增大而增大,并且有
f=F
当物体 M 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叫
做最大静摩擦力(Fmax)。
0<fFmax
思考:拔河比赛取胜的诀窍是什么? 摩擦力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拔河取胜之道:
(1)体重大 (2)鞋子底要粗糙些
……
现象思考:拔河比赛中为什么一旦 被拉动后便很难反败为胜?
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A A
悬挂靠在一起 的两小球
AB
A
水平面上靠在一起 的两小球
思考:试分析图中细杆或小球A所受的弹 力,并确定其方向。
A 半球形的碗
A
(3)如图所示,用两根绳子分别把A、 B两个物体挂在天花板上,画出物体 B所受到的弹力.
A
B
悬挂靠在一起的两小球
四、胡克定律:
1、胡克定律内容: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
④ 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 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 根据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利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出对角线,根据表示分力的标度去度量该 对角线,对角线的长度就代表了合力的大小,对角 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就可以代表合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F1=45 N,F2=60 N,F合=75 N,
(2)产生条件:
接触力
① 物体间相互接触
② 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
(3)支持力和拉力都属于弹力。
练习1 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复习总结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复习总结PPT课件

分析:A成像性质可知:ƒA<u<2ƒA,可得:u/2<ƒA<u
B成像性质可知:u>2ƒB,
可得:ƒB<u/2
C成像性质可知:u<ƒC, 可得:ƒC>u
故可得:ƒC>ƒA>ƒB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例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
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
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例1 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方法)
例2
在图中填写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例3、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
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
矫正视力( D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例4、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在 虚线处的透镜应是( C ) A、凸透镜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C、凹透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可以
(6):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 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 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 放大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返回
1、照相机:
利用照相机能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的 二倍焦点以外(u>2f )
照相机内的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承接实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小于物体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小于物距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例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a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 在____d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c____处 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三章复习上海教育版-课件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三章复习上海教育版-课件

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策略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练习题,加深理解
2. 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建议
• 与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方法建议
01
学习方法
02 1. 对于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 络
03
2. 多做习题,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题
04
3. 利用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提高实验操作 技能
1.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对于复杂物质的表示方法
本章复习总结
01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和注意 事项
02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 应用和解释
本章复习总结
难点解析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如何确保各项系数正确
1. 如何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式,特别是含有多个原子的 物质
3. 如何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1
请写出氢气的化学式,并 描述其物理性质。
题目2
写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并解释其原理。
题目3
描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 的用途。
进阶练习题
题目4
解释酸、碱、盐的定义, 并举例说明。
题目5
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 其现象。
题目6
解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并列举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
掌握化学反应
03
04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复习难点
如何理解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如何掌握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规律。
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决实际问题。
02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
(二)溶解度
游离状态 : 成苷后:
(三)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O H
O H-
C O O-
OO
H +
O-C O O- 长 时 间 加 热
O-
(不 易 游 离 存 在 )
( 安 定 状 态 )
顺 邻 羟 桂 皮 酸
反 邻 羟 桂 皮 酸
如C8位取代基的适当位置上有>C=O、>C=C<、环氧等结构者,可 与水解新生成的酚羟基起缔合、加成等作用,可阻碍内酯的恢复。
128.1 143.6
118.8
116.4
131.8
153.9 O 116.4
160.4
O
当-OR取代时 连接的碳
邻位碳
对位碳
+30ppm -13ppm
-8ppm
显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的反应) 酯与羟胺作用可生成异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 作用即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
O H
香 豆 素O H -
6
O H-
OO
C O OO H
练习题: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CH3O HO
OCH3
O O HO A
OO B
O CH3
OH O C
O
OO
obliquetin
二 氢 呋 喃 香 豆 素 ..
形成环的大小决定于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
环合试验可以决定酚羟基和异戊烯基间的相互位置。
2、醚键的开裂 3、双键加水反应
(三)1H-NMR
环上质子由于受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影响,因而:
+
-6
+8
-
+
43-
O
O
C3、C6、C8-H 在较高场 C4、C5、C7-H 在较低场
当C3和C4位未取代时:
当C3或C4位取代时:
H H
OO
C 3-H 6.1~6.4 d,J3,4=9.5H z C 4-H 7.5~8.3 d,J3,4=9.5H z
(R)
H (H)
R
C3或 C4-H— —1H,S峰 信 号
OO
(四)13移值如 下:
124.4
盐 酸 羟 胺
H +
开 环
缩 合
异 羟 肟 酸Fe+ ++
H N
O O Fe
异 羟 肟 酸 铁红 色
2、Gibb’反应和Emerson反应:
试剂: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
反应条件——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
G ib b
香 豆 素
OMe
MeO
OO O
1. OH2. H+
OMe
MeO
COOH O H O
异当归内酯
3-异戊烯酰4,6-二甲氧基顺邻羟桂皮酸
四、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
HCOOH
HO
OO
OMe
apigravin
+
HO
OO
OMe
MeO HO
HBr OO
MeO
HO +
OO
O
OO
OMe
二 氢 吡 喃 香 豆 素 ..
MeO
第二节、香豆素(coumarin)
一、结构类型
(一)简单香豆素类 (二)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三)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四)其他香豆素类
二、香豆素理化性质
二、香豆素理化性质
(一)性状 游离状态:
结晶形固体、香气、挥发性 、升华、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 成苷后:
第三章 苯丙素类
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位的天然成份 类别:
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酸及其缩酯、香豆素、木脂素、 黄酮和木质素等.
第一节:苯丙酸
常见的苯丙酸类如:
R1 R2
COOH
R1
桂皮酸 H 对羟基桂皮酸 OH
咖啡酸 OH 阿魏酸 OH 异阿魏酸 OCH3
R2 H H OH
OCH3 OH
1、存在形式 2、溶解性 3、分离 4、鉴别:1~2%FeCl3/MeOH 、Millon试剂、Pauly试剂、 Gepfner 试剂
试 剂 与 酚 羟 基 对 位 活 性 氢 综 合
E m e rs o n
蓝 色 红 色
Gibb反应:
HO
+ H
Cl N
Br
pH 9~10
-
O
O
Br
O
Br
N
O
Br
Br
-
N
O
Br
蓝色缩合物
香豆素的C6位有无取代基,可借水解内酯开环后,生成一个新 的酚羟基,再利用Gibb或Emerson反应来加以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