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大堰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Z'Magazine 丨2022丨
CULTURE 文化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
·往事·
责任编辑丨陈 涛
故里
大堰脑
文丨■ 王奇辉
370多年前,先祖王亮携家带口来到习
水县大堰脑落业。
后代繁衍生息达千余人,不少因故先后外迁,现仍在大堰脑居住的有数百人。
一代又一代大堰脑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把荒蛮之地变成了数百亩良田沃土。
周边人称故里大堰脑为鱼米之乡。
很久以前,故里有一种传说——大堰脑的地下面有口水塘,塘里有只九头十八尾的“水怪”。
只要它稍微动一下,大堰脑就有地滑房毁的灾难。
20世纪80年代,我的一位堂兄家屋基下沉裂缝,住房成了危房,他不得不把木瓦结构的房子拆了,搬往他处。
不久,堂兄老屋基上方约500米处,几家人的砖木结构住房的墙体、水泥院坝也出现裂缝。
这似乎应验了“水怪”作祟的传说。
2020年那个夏天,大堰脑暴雨如注,山洪暴发。
两条山梁间的深沟被淤塞为平地,数十幢房屋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古庙旁边的河沟被乱石泥沙堵塞成10多米水深的堰塞湖,庆幸的是受灾的55户人家205人,无一伤亡。
当时,父老乡亲们撤离匆忙,许多人只穿一件短袖衬衣就出了家门,家中的钱及贵重物品都没来得及带走。
山体滑坡稍事稳定,政府就专门派人用挖掘机挨家挨户地开挖房屋倒塌的土石泥沙,或钻进倾斜的危房帮助乡亲父老们寻找钱物,还真找到不少。
家园破碎,乡亲们整日以泪洗面。
地方党委政府精心做好受灾人员的安抚服务工作,从饮食起居、心理疏导到疾病治疗,无微不至。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社会各界和乡邻们纷纷解囊相助,送来各种生活用品。
不到一周时间,就收到捐赠大米数千斤、菜油数百斤、衣服一百多套,还有猪肉、面条、蔬菜、水果、矿泉水等若干。
他们送的不仅是物,还是一颗温暖的心。
乡亲们痛苦的心情逐渐平复,逢人便说:“我们每天早餐米粉面条换着吃,中晚餐饭菜香喷喷的,还吃各种水果,生活比家里还好。
新旧社会两重天,要是在旧社会,我们早已逃荒要饭去了,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
这哪是“水怪”作祟,是山体滑坡所致。
山体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密切相关,水
农家小院(周文静/摄)
是引起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为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轻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在防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面修筑排水沟,采取一切办法防止地表水下渗。
可是,我的故里在灾害发生之前,不仅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而在滑坡地段的最上方,花椒种植大户在不久前还挖了两口用来取水浇灌花椒树的还未来得及硬化的蓄水池,加上久旱后骤降暴雨等原因,故里遭受如此严重的地质灾害就势在必然。
由此可见,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不在于力的征服,而在于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和谐相处的前提不是人类的避让,而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至于如何治理故里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不再重演的问题,我曾同村里的干部讨论过。
我认为,故里滑坡地段地壳不坚硬,土屋厚,必须在防坡边界修截水沟和在滑坡面修筑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
看来,故里滑坡灾害毁损的耕地,恢复成土种粮种树还可以,恢复成田种水稻是行不通了。
对故里受灾的农户救济,政府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两类处理。
一类是城里或农村均无住房的,政府将其损毁房屋折价补偿,补偿所得用来为其修建住房,不足部分政府补贴。
另一类是农村或城里有住房的受灾户,对毁损房屋给予补偿。
最初,所有受灾户纷纷要求在本村民组没有滑坡的地段重新选址修建住房,故土难离啊!但政府不允许,理由是不安全。
然而,绝大部分乡亲父老至今没有放弃回故里建房的念头。
故里属习水县习酒镇管辖,政府将受灾户的住房建在回龙镇的地盘上,在回龙镇所在地和故里中间的公路边,离故里约一公里。
政府在和21家无房户签订建房协议时,有两户不愿离开故土去居住而未签约。
我的一位堂侄就是其中一户,他已40岁出头,家有7口人,母亲患脑梗瘫痪在床,子女尚小。
他说:“我没什么特长,进城务工我已试过,靠劳力找不到几个钱,养不活全家,住在回龙喂猪没有猪圈,全家吃油肉都没法解决。
不如在老家找个地盘修间房,把粮食做来装起,喂
几头猪,日子还好过些。
”堂侄仍居住在他
姐姐家,已向政府递交了在故里土地上选址
建房的申请。
现在,堂侄除了种好地,在滑
坡形成的堰塞湖里喂了1000多只鸭子。
签约的19户受灾无房户已迁入新居。
我
的一位堂弟年近古稀,全家三代共4人,妻
子有病多年,儿子智力差些,孙子职校刚毕
业在一家酒厂当保安。
两年前,他还在外地
给建筑老板守仓库兼收发材料,老板看他踏
实负责,每月付给他的报酬高于同等工种。
后因患肺心病刚返家一年,就遭此灾难。
堂
弟因病使家里致贫后,纳入了贫困户吃低保。
故里有栋名叫文昌阁的古庙,已有370
多年的历史,是赤水河畔少有的文化古迹。
这次山体滑坡灾害中只是稍有倾斜,主体结
构仍旧完好。
如果将古届适当修复,进行地
质灾害展、农耕文化展,兼作农家书屋,拉
动家乡的乡村旅游,不失为一件好事。
我家老屋前原是一片小森林,是我曾祖
父和曾伯祖父弟兄俩植下的,后几经变迁,
只剩下3棵古柏,已有130多年的树龄,是
县政府挂牌保护的。
古柏树顶端树梢上有
数十只灰鹳筑巢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从未
间断。
这次故里遭受滑坡灾害,老屋屋基居
然没有多大动静,3棵古柏仍旧站得直直的、
活得好好的。
树上的灰鹳飞走几天后又飞回
来,守着它们的老巢不离不弃。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老家离故里不远,他
弟兄俩在老家修了一栋农家书屋,书屋里有
农耕文化展的内容,恰好缺乏这方面的实物,
我就将故里那栋房屋里的生产生活用品,如
石板水缸、桌子、磨子等捐赠给他们。
所赠
实物经历了四代人,有上百多年的历史,它
们算是找到了归宿。
我家堂屋大门两边板壁
上镶嵌的两栋雕花镂窗,我把它拆下来保存
留作念想,睹物思故里,让我和我的后人们
不忘根在哪里。
虽然故里遭地质灾害,毁损了部分房屋,
破坏了部分耕地,但故里的人还在,百折不
挠、艰苦创业的魂还在。
乡亲们定能像先辈
那样,努力重建家园。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