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城市农民工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按照市委办公室通知要求,市总工会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在全市工会系统内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调研显示,目前我市有农民工533529人,其中外出务工218353人,本地务工153023人,其余滞留在家。

有培训愿望的农民工53533人,占本地务工人员的35%;已接受培训的28903人,占本地务工人员的18.9%;培训后就业的24101人,占本地务工人员的
15.7%;要求到省内外就业的55383人,占滞留在家人员的34.2%。

二、目前工会所做工作
1、强化创业就业培训。

一是与星源电脑学校联合启动了“财富创业计划”,为农民工提供的“培训+资金”模式的创业服务。

市星源电脑学校负责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电脑维修、广告设计、建筑装潢、商务规划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毕业后扶持他们在乡镇和农村开设网点创业;缺乏创业资金的,市总工会给与一定的小额创业借款。

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创业模式帮助创业者消除了技能贫乏和资金匮乏的困扰,自8月份实施以来,已培训人员36人,其中4人实现了成功创业。

二是与食品中专、绿业电脑学校、丰华技校、振华技校联合成立了“市总工会创业培训基地”,依托社会力量和学校优势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短、平、快”项目培训,以此来加速创业步伐、缩短创业周期,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尽快走上创业之路。

三是针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如何在法治社会中健康创业,8月份,我们与市司法局联手,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为主要内容, 委派专业律师对市直各技校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们免费开展法律培训、进行法律充电,为依法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各县区总工会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把创业培训的前沿推向了农村一线。

如舞阳县总工会建立了“中心+基地”的教育培
训模式,制定了《农民工教育培训五年规划》,深入到乡村,根据农民工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期培训班,培训农民工600余人。

2、加大小额借款力度。

创业资金一直是农民工难以逾越的鸿沟,是难以体
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困扰。

为了帮助农民工美梦成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今年我们放宽借款条件、扩大借款规模,对有创业项目的农民工和返乡创业人员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年来,三级工会组织共发放小额借款155万元,其中市总本级发放75万元。

3、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一是4月底与劳动局联合召开了“迎五一、送岗位”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组织了67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6904个,3690人当场达成了用工意向。

二是5月份与劳动局、工商联共同组织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53家用人单位提供5570个就业岗位,帮助2120人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在胖德荭商贸有限公司、咸亨酒楼设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集中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336人。

目前市总工会已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9个。

四是5月份开展了“饯行党员承诺、帮扶困难职工”活动,要求全市党员干部通过技能培训、提供信息、担保贷款、协调政策等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帮扶对象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4、实施创业就业指导。

一是与市科协、市老科协联合开展开了“送科技进企业”活动,为有创业欲望的职工群众输送科技知识,对创业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分析市场可行性,切实帮助创业者选好、选准创业项目。

至目前,已深入到银鸽公司、物资集团、天桥街办事处等18个单位提供了科技服务,帮助确定创业项目27个。

二是印制了《法律政策100问》,深入到企业和社区中广泛发放,引导创业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创业,充分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做大做强创业项目。

三、存在问题
1、因企业受到冲击,就业形势严峻。

我市企业本来就不发达,受金融风暴影响,现有企业受到冲击,用工大量减少,对劳动力转移输
出影响较大,大量农民工返乡使本来就有限的就业岗位形势更加严峻,目前还有10余万的农民工滞留在家,他们都需要外出务工。

2、就业能力薄弱。

返乡农民工大部份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信息平台,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在2007年市总工会开展的《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显示:初中以下文凭52689人,占68.4%;高中中专文凭21152人,占27.4%,大专以上文凭3219人,仅占4.2%。

3、创办企业困难。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融资难、人才缺、土地紧张等困境,急需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4、影响社会稳定。

如不妥善处理好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就业、社保、土地经营、权益维护等相关问题,就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如何帮助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如何把他们转变为促进漯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也是急需解决的紧要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
1、建立农民工信息库。

充分利用数字乡村等信息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数量和分布,以及各自的特长、想法、要求等基本情况,并结合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提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转移对策意见,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奠定基础。

2、抓好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

各级部门应密切配合,利用当前农闲和春节后大量农民工外出时机,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认真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种养业科技培训、农民工创业培训等,优先做好对需要培训的返乡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免费进行专业技能、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维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再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为他们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

3、做好就近就地转移。

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模养殖企业等,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认真贯彻落实
温总理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田水利建设、沼气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农业项目,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工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与农业、工商、税务、国土、金融等部门加强联系,对有创业发展愿望的返乡农民工,积极支持他们创办、领办企业,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并在办证、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

4、为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服务。

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通过媒体、墙报、传单及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将准确的用工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工,引导农民工有组织、合理有序地输出,避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拓展服务领域,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主动加强与经
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积极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沟通,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提供服务,进一步推进劳务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