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孟河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
![孟河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e609ed66137ee06eff9187a.png)
孟河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作者:程协润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5年第03期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积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工促农推进农民致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实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小城市”之路。
一、抓住“三农”发展新问题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是要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实现城乡产业格局一体化、利益格局一体化和农业服务格局一体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通过农业现代化,彻底改变农民几千年来的生活生产方式,使农民能够具备生产与致富能力,能够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能够拥有更丰富的公共文化生活。
这就要通过政府完善现代化农业服务新体系,帮助创新农业先进新技术,加快推进农民组织新制度,建立法治的现代农村社会新秩序,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的新格局。
孟河镇将紧紧抓住实施国家级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现代万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契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按照“一镇四区”和《常州新北区农业园设施农用地管理及项目实施细则》,孟河镇先后制定了《孟河镇土地利用规划》、《孟河镇现代农业规划》、《孟河镇2013—2017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孟河镇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和《小黄山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区》等专题规划。
按照“多规合一”,进一步完善与修编了《孟河镇2014—2030总体规划》,为加快新型产城融合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抓住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机遇孟河镇根据中央和江苏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对照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及全省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标准,结合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需要,明确园区发展围绕“生态、科技、精品、休闲、养生”的定位,以适应现代农业新常态为引领,以高新园区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高水准建设,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6daf3c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b.png)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9•【字号】扬府办发[2009]78号•【施行日期】2009.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09〕7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乡镇工业集中区是农民创业就业的主阵地,是吸引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地,是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统筹的动力源。
我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快转型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促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是扬州“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迫切需要。
各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规模化、集群化、高新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高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开放开发水平和运行质量。
二、总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经济总量达2700 亿元,民资和外资利用年增幅分别达30%,10%的集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园区,打造4个过百亿元、6个过5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
到2012年,集中区经济总量达4200亿元,“双资”利用年增幅分别达25%,20%的集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园区,打造10个过百亿元、10个过5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
三、工作重点1、进一步完善集中区规划。
突出完善集中区功能性规划,要围绕建设区位优势明显、功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集中集约开发的目标,编制好集中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7号](https://img.taocdn.com/s3/m/50d7bd5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b.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加快我省各类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把握发展方向,加强分类指导1.明确发展定位。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实现开发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速度数量向质量特色转变,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提升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开发区平均经营(销售)收入比2014年翻一番,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到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7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形成一批千亿元级园区。
3.加强分类指导。
国家级开发区要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合作和竞争,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实力较强的省级开发区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初期的开发区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二、加强管理整合,提升质量效益4.严格扩区管理。
提高省级开发区扩区标准,申请扩区的工业用地投资强度须不低于2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少于15万元/年,符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要求。
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295f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2.png)
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2.05•【字号】办字〔2018〕12号•【施行日期】2018.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正文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新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5日新乐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石家庄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和我市六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全面落实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深入开展对标行动为引领,大力实施技术改造、两化融合、专精特新、管理提升、产业集聚、外向型突破等,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推进工业经济步入发展新轨道、迈上发展新台阶。
二、总体目标到2018年底,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主要指标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比达到8%以上,力争在石家庄市增比进位,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能耗排放下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主要任务(一)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计划。
筛选化工、铸造、胶合板、电热毯、防水材料、无纺布、灯具等传统产业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企业联合、扩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联合、扩张的具体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环保、土地、金融、能源等政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关于做强做大汽摩配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做强做大汽摩配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16cece8bd63186bcebbcda.png)
关于做强做大汽摩配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调研报告孟河镇的汽摩配件产业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产业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已形成行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明细的产业链,该产业已成为孟河镇的支柱产业。
为了做大做汽摩配产业,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我镇经济实力,我们先后到瑞悦、飞拓、亨达、佳乐、明宇等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企业家座谈、讨论,作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调查研究。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孟河镇汽摩配产业概况孟河汽摩配件产业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乡办工业生产的汽车倒车镜和有机玻璃汽车灯具起步,到八十年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对汽车、摩托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孟河镇汽摩配件生产企业抓住机遇,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几十家生产汽摩配件的乡镇企业,为国内汽车厂、摩托车厂配套。
基本形成一个专业市场、二个工业集中区和五个服务平台。
一个专业市场即江苏省小河汽摩配件专业市场;二个工业集中区即富民工业集中区和通江工业集中区;五个服务平台即物流市场、常州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灯光检验室、常州孟河汽摩配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新北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汇通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二、孟河镇汽摩配产业现状孟河镇汽摩配产业已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特色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中国汽摩配名镇”、“江苏省100家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镇有汽摩配件生产企业680余家,为该产业发展配套的工业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
其中规模企业有200多家,超亿元企业5家。
产品覆盖轿车、商务车、SUV、客车、重卡、轻卡及各种类型摩托车,主要产品有车灯、内外饰件、后视镜、安全带、座椅、消声器、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玻璃、冲压件等。
三、做大做强汽摩配产业的优势1.产品品种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孟河汽摩配件产业覆盖了轿车、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和各种摩托车,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灯具、后视镜、车门铰链、汽车内外装饰件、仪表台、安全带、减震器等;摩托车全套塑料件和灯具、车架、油箱等。
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巩政文〔2016〕28号
![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巩政文〔2016〕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15060dd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4e.png)
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正文:----------------------------------------------------------------------------------------------------------------------------------------------------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巩政文〔2016〕28号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巩东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4月6日巩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和《巩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巩义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现代工业城建设”,以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两化一高”为方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手段,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充分发挥财税、产业、金融、贸易、土地、环保、知识产权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工业高端领域集聚。
--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主动创新意识。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和牵引作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基地落户孟河2015年产值将达300亿元
![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基地落户孟河2015年产值将达300亿元](https://img.taocdn.com/s3/m/16bab425ed630b1c59eeb55f.png)
◎
业 的 资源 和影 响力 ,助 推 孟河 汽 摩 配产 业管 理水 平 、技 术能 力和 品 牌的 全面 升级 ,这将 是 孟河 汽 摩 配产业 发展的重要转折 点。” 常州市 市委副书记 邹宏 国在 致辞 中说 : “ 当前 常州 正 努力建设 国家创新 型城 市 ,随 着产业转 型升级和 ‘ 一
中国汽车零部 件 ( 常州 )产业基地 由中国汽车零部 件工业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会与新北 区孟河镇合作 建立 ,规划 总面积 6 m ,前期启 动1 m 。产业基地 以 k k
产业链优势集 聚为战略定位 ,以高起 点规划 为导 向 ,以 创新 为动 力,以高标 准 、高投入 、高效益 管理 为原则 ,
事长黄兴 ,中国汽车零部件 工业公司总裁陈康仁 ,中汽 海荧配 件连 锁有限公 司董事长 李宝俊 ,中 国汽车零部件
工业公 司副 总裁闵新和 、田亚梅 ,一汽通用轻型商 务车 有限公 司总 经理李龙云 、副总 经理张哲 ,东风杭州汽车 有限公 司总 经理 沈伟 、副总经理杜 建平 ,北汽福 田汽车 有限公 司副总 经理诸德春 ,安 徽华 菱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
李延江 ,中国机械 工业联合 会执行副 会长杨学桐 ,国资
会长杨 学 桐在 致辞 中表 示 : “ 经 过 2 1 年前 期的 调研 和洽 谈 ,中 00 国机械 工业联 合会 联 合 中国汽 车
一
。 、r _
■ 哑 鳙 澉 匪誊 篱瞳 靡 袈 i 捌 蘧
_ _
历 史变革 :首先 ,全球 汽车制 造逐步 向中 国转移 ,中国 已经成 为汽 车产业 制造 中心 、汽车零部 件采购 中心 ;其 次 ,汽车 产 业 链的 全球 化 趋势 及 大规 模 的跨 国并 购重 组 ,从根 本上改变 了汽车零部 件传统 资源配置 方式和竞 争 态势 ,这 为中国汽车 零部件行业 的发 展提供 了绝 佳的 机遇 。” 中国汽车零部件 工业公 司总裁陈康 仁在 致辞 中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4]122号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4]1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800df6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f.png)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正文:----------------------------------------------------------------------------------------------------------------------------------------------------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4〕1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加快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围绕“扩大总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思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百项技改”工程,加大有效投入,加快改造步伐,切实增强淮安工业企业发展活力和持久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每年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项,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
到2016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以上,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装备水平、产出贡献率不断提高,运行质态不断改善,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点方向1.企业扩量增效专项。
围绕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加大技术改造。
支持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做大优势产品规模。
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围绕品牌产品加大投入,力争上规模、进列统。
2.品种质量提升专项。
围绕产品结构优化,实施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围绕品牌创建和推广,实施以具有核心竞争力、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品牌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围绕产品采标和达标,实施以健全技术标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18fe4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6.png)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4.17•【字号】常政发〔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政发〔2023〕2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现将《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4月17日2023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依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的实施意见》、《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大专项行动方案》以及省下达的《常州市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2023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更多具有常州特色的“绿色示范”,全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市PM2.5浓度不超过3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0.0%,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地表水国考、省考、市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80%、92.2%和92.4%,国考、省考断面优Ⅱ比例分别达35%和47.1%,市考以上断面消除劣V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高质量实现太湖治理“两保两提”目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重点工程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累计减排量5207吨、4856吨、3993吨、225吨。
生态质量指数持续提升,林木覆盖率达26.8%,湿地保护率达31.8%。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绍兴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绍兴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a32b31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1.png)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绍兴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绍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16•【字号】绍政办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绍兴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08〕68号)越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绍兴市区产业规划布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中心城市品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绍兴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和搬迁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按照推进市区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市区产业布局,促进市区工业升级,提升市区经济竞争力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支持和鼓励都市型工业继续做大做强,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和鼓励搬迁企业到袍江新区易地建设。
二、实施原则坚持“统一规划与分期分批实施相结合、结构调整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应搬则搬与早搬快搬相结合、责任明确与部门分块包干相结合”的原则,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确保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三、实施范围和对象对市区二环线〈北至104国道北复线、东至二环东路(越东路)、南至二环南路(越南路)、西至绍大线〉以内,凡根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必须禁止、淘汰和调整升级,或因环保、安全等问题影响人居环境,或因城市规划调整需要改变用地性质的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提升转型搬迁工作。
四、实施时间对上述工业企业,从2008年开始,五年内基本完成转型、搬迁、关闭和“退二优二”工作(具体企业名单另行公告)。
五、企业搬迁对列入搬迁计划的工业企业,实行货币补偿,国有土地上的企业房屋补偿标准按《绍兴市区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85号)执行,集体土地上的企业房屋补偿标准按市有关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政策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dbf5fe8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4f.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多年来,我省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但整体上仍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问题突出、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精神,促进江苏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石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区域协调江海联动发展,全面落实“减化”要求,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一)沿江地区。
重点实施压减、转移、改造、提升计划。
从区域、资源、环境、运输、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和沿江两岸化工企业向有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转移。
重点延伸拓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排放少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和功能性化学品、生物及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新型化工节能环保产业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
不得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基础有机无机化工、煤化工项目。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1aa1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四川蜀江衡建设有 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826.7
4455.3 59.8 51.7 45.2
2023-03-14
2023-01-29 2022-12-30 2023-04-21 2022-12-01
(5)环境治理业(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新北区]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水 江苏广亚建设集团 环境全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市政 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总承
目标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
报告时间:
2023-08-3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4.1 重点项目
(1)其他土木工程建筑(7)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TOP1 孟河镇文安头中沟整治工程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江苏东升水务建设 工程有限公司
174.4
2023-06-16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31 日 生成
3/21
重点项目
项目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15cad5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6.png)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1.22•【字号】常政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市政府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优化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配置,激励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按照“两聚一高”总体要求,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能耗(电耗)税收、单位主要污染物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费用占销售比重等为主要评价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推动我市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
(二)基本原则——绩效优先。
建立以工业企业单位资源占用产出绩效为核心的综合评价制度,对企业发展绩效作出客观评价。
——客观公正。
各辖市(区)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办法,注重制度规范,体现公平公正。
企业综合评价数据来源真实可靠,评价办法科学合理,差别化政策依法依规。
——县域为主。
建立市、区两级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辖市(区)的主观能动性,以各辖市(区)政府为主体,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特色,循序渐进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和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
——分类施策。
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特点,分类指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差别化政策。
引导要素向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十大产业链,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坚持正向引导为主,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江苏省政府关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政府关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总体规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6db0370c4b35eefdc8d3338f.png)
江苏省政府关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总体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苏政复[2016]113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10.24
【实施日期】2016.10.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江苏省政府关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总体规划的批复
(苏政复〔2016〕113号)
常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常州市孟河镇总体规划(2016-2030)〉的请示》(常政发〔2016〕13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常州市孟河镇总体规划(2016-2030)》。
你市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统筹做好孟河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发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孟河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生活舒适、社会
和谐的历史文化名镇。
二、合理控制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到2020年。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政办发〔2019〕29号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政办发〔2019〕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49f9ac0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e.png)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政办发〔2019〕29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3月8日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落实《“健康常州2030”规划纲要》和《常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传承和发展孟河医学,推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以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孟河医派为目标,建立孟河医派传承研究、临床应用、药物研发的体系,搭建孟河医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文化宣传的平台,完善孟河医派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孟河医派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中药保健和药物研发中的作用,使传统医学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常州传统医学和城市文化名片。
二、主要任务实施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333”工程,即:建立三大体系(传承研究体系、临床应用体系、产品研发体系)、搭建三个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文化宣传平台)和完善三项机制(协同机制、创新机制、交流合作机制)。
(一)建立孟河医派三大体系1.建立孟河医派传承研究体系。
完善“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院”功能。
进一步加强孟河医学资源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孟河医派专着、医集、研究文集等工作,把孟河医派的传承和研究作为中医科研的重要内容。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c26b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6.png)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主要产业带分布与特点 (2)二、产业带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5)三、产业带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8)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中国主要产业带分布与特点(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带1、纺织服装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具体而言,女装产业带主要集中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深圳等地;男装则以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石狮等地为主;童装则大量产自浙江湖州织里镇。
此外,广东普宁、浙江义乌大陈镇等地是衬衫的主要生产地。
这些地区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形成了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模式。
2、家纺家饰产业带家纺家饰产业同样在东部沿海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江苏南通是全国最大的家纺产品生产基地,占据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
浙江绍兴的窗帘产业、义乌的家饰产业以及天津的地毯产业也颇具规模。
这些地区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注重产品设计与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箱包与鞋类产业带在箱包产业方面,广州番禺区、花都区、深圳等地是中国皮具的主要生产地,其中广州狮岭镇更是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其生产的箱包品质优良,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同时,河北白沟则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大的产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鞋类产业方面,成都武侯区被誉为中国女鞋之都,而广东惠州、东莞等地则是重要的女鞋生产基地。
此外,福建晋江、浙江义乌等地也在鞋类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部地区产业带1、食品加工与农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南、湖北等地,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食品加工基础,形成了多个食品加工与农产品产业带。
例如,湖南平江是著名的辣条生产基地,河南漯河则以火腿加工闻名。
这些地区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1b963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b.png)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8•【字号】湖政发〔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湖政发〔2024〕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片区清单湖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1月28日湖州市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等决策部署,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71号)文件精神,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质量推进我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湖州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载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在规划实施、要素配置、存量盘活、集约利用等领域先行先试,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高质量保障、高效率利用、高品质生活"的实现路径,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
(二)工作原则按照"转得快、挪得动、干得了、出得彩"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并形成实施机制、政策支撑体系,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湖州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制度贡献。
为加快推进孟河镇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精)
![为加快推进孟河镇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精)](https://img.taocdn.com/s3/m/71863719e87101f69e3195e7.png)
引领科学发展观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在2011年初孟河镇又一次被常州市确定为全市8个重点中心镇之一,这给孟河镇加快建设现代化小城市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近几年来,孟河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34.2 7亿元,增长16.8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亿元,增长21.37%;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18.76%,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6亿元,增长17.56%;产品销售收入84.45亿元,增长17.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7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8.96亿元;争创市知名商标3件,争创省级优质产品基地,争创省著名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3个,争创为国家级中国汽摩配名镇”。
农民人均收入11483元,农民人均存款4.25万元。
镇村主干道绿化覆盖率达95.12%,农村绿化率达26.1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6%,生活污水处理率88.36%,三保参保率达98.15%以上,全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6%左右。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彰显了孟河民营经济活力。
一、抓住机遇,创新特色,发挥全国中心镇四大优势孟河镇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北,在常州和镇江两市之间,目前,全镇有12.5万多人(其中常住人口8万多,流动人口4.5万人左右,39个行政村,3个社区,88.26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镇,江苏中心镇,省级卫生镇,特色文化镇,在2009年11月被命名为“中国汽摩配名镇”。
抓住机遇,创新特色,将孟河镇建设成为重点中心镇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面向全国市场的汽摩配产业集群优势。
孟河镇新型工业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已现建设成为富民工业园区和通江汽摩配产业集群区,而且已初具规模。
产业前景广阔,是加快建设重点中心镇的支柱产业。
(二、特色形态的历史文化优势。
云南 打造十大重点服务行业推进经济转型
![云南 打造十大重点服务行业推进经济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9277e14a69eae009581bec8c.png)
动 ,改造提升 已具一定基础和优 势的传统 服务行业 ,并大力发展一批新兴和高端服务业。 到2 0 1 5年 ,云南省 力争服务业 增速高于 G D P增速 ,达 到 6 8 0 0亿 元以上 :服务业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 速超过全
社会 固定资产和第二产业 固定 资产投 资年均增 速 ;服务业从业人员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比重在 3 0% 以上。
2 0 1 3 年第 1 1 期总第1 3 1 期 S_ Ll C0 N VALLEY
新北农行 多元服务扶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新 华网消息 ,农行常州新北支行 紧跟 当地现代化产业体 系构建步伐 ,围绕西夏墅 刀具 、孟河 汽摩配两大特 色产业 集 群 ,主动创 新产品 ,多元化服务扶持集 群小微企业发展。 两 年来 ,该行 已向特 色产业 集群累计 投放1 O 多亿 元贷款 ,有效 支持集群 内企业转型 升级、做大做 强,西夏墅、孟河镇也被 全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分别被授予 为中国刀具 名镇 、中国汽摩
加值达 4 2 3 6 1 4亿 元 ,在 2 0 0 6年 的 基 础 上 翻 了近 1. 5番 , 占 G D P的 比重 由 3 8. 5% 提 高 到 了 4 1. 1 %。 但 与 发 达 国 家 和 国 内 先进 省 份 相 比 ,服 务 业 仍 然 是 云 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的 一 块 “ 短 板 ” , 凸显 出 市 场 化 、产 业 化 、 社 会 化 程 度低 等问题。
配 两 大 集 群 内4 O 多家小微企 业累计 发放贷款超过3 . 8 ( L 元,
有效促进 了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l 士 大。
除信贷支持 以外 ,该行根 据产业集群企业 特点 ,为6 0 0
家 多集群企 业安 装智 付通 、网上 银行 、 电话 银行 等 电子产
对标找差学习心得
![对标找差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c64b147011ca300a6c39083.png)
对标找差学习心得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三大一实干”活动,根据《中共溧阳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全面对标找差,全力争创一流”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2017年7月21日,竹箦镇党委组织开展了“学先进,找标杆”考察活动,由党政领导带队、各中心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重点参观学习了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的工业经济发展和宜兴市芳桥街道的旅游文化产业。
现将学习体会报告如下:一、学什么,明确对标单位上午,我们考察学习了孟河镇,首先参观了两个规模企业,尔后在座谈会上,孟河镇党委高书记围绕“做优一产,转型二产,突破三产”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孟河镇的整体情况,重点是工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孟河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汽摩配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2016年初,通过省发改委批准,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
孟河镇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她已成为中国汽摩配件的重点生产基地,蔚为常州高新区“两主、四新、两特”产业集群中的特色产业之一,基本形成一个产业基地、二个工业集聚区和五个服务平台。
汽摩配件产业成了孟河镇的支柱产业,孟河汽摩配产业先后获得“中国汽摩配名镇”、“江苏省100家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等荣誉称号,给古镇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下午我们考察学习了宜兴市芳桥街道,重点了解了芳桥的旅游文化产业,他们“无中生有”创办了“目连文化节”,而且运作的非常成功。
据街道任主任介绍:芳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镇”、“江苏省文明单位”、“无锡市新型小城镇”、“无锡市卫生镇”等。
芳桥境内拥有阳山湖、潮音寺、烧香港等名胜古迹,是一个环境优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人杰地灵的江南名镇,是西晋大将军周处的故里、当代着名科学家周培源和天文学家童傅都出生在这里,素有“教授之乡”的美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河镇“十二五”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镇”战略,加快我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战略,我镇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主阵地。
同时,由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工业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压力。
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长期积累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低成本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生存空间日益狭小,难以为继。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这是我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是打造全国先进汽摩配制造业重要集聚区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
为此,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把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放在国内外合作竞争的大视野中,放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周密谋划,扎实推进。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镇“十二五”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新管理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由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联动转型,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汽摩配产业集聚区。
(三)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
政府加强产业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着力营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
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通过市场调节和自主创新,形成自我倒逼机制,主动走转型升级之路。
2、坚持投资带动和创新推动相结合。
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两轮驱动,强化工业有效投入,用高水平的增量来激活和带动存量优化调整。
同时,把自主创新作为工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
3、坚持产业定位和布局调整相结合。
明确重点发展汽摩配产业,规划好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优化进园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汽车关键零部件集聚发展。
(四)主要目标1、工业经济规模明显增大。
根据汽摩配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一方面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28%;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实际到账外资年均增长2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0%;力争引进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3-5个;依托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以政策驱动和服务推动,力争亿元企业达到30家,5亿元企业5家,10亿元企业3-5家,20亿元企业1-2家,实现上市企业1家。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到“十二五”末,力争成功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30家,申请发明专利100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
3、品牌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力争今后五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0件,省名牌产品3-5个,争创全国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4、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完成。
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汽摩配产业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的淘汰、改造、提升,在车灯、保险杠、覆盖件、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在全国一流的企业,着力打响“中国汽摩配名镇”。
二、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一)狠抓有效投入不放松。
有效投入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坚持有效益的速度不能慢、有竞争力的投入不能减、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能让。
1、以项目推进促有效投入。
成立工业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配备专人办理项目手续,编制重大工业项目推进计划。
进一步完善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完善部门效能监察指标体系,把服务项目作为部门效能监察的重要指标,促进项目服务的优化与提高,做到签约项目快报批、已批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
2、以招商选资促有效投入。
坚持把招商选资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来抓,依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资源优势,重点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引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型、旗舰型项目。
3、以优化平台促有效投入。
按照“统一规划、联动建设、集聚开发”的思路,深入推进富民工业园区、通江工业园区的布局整合和衔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做优园区环境,全力推进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建设。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1、提升优势产业。
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集约开发”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提升汽摩配主导产业,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做大做强汽摩配产业。
孟河汽摩配产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领先、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壮大集群规模、巩固集群地位、提升集群水平。
2、改造一批中小企业。
改造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相对低的企业,努力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实现从“无牌”到“贴牌”,从“贴牌”到“创牌”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话语权。
3、培育一批龙头大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且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龙头企业,如:瑞悦车业、飞拓模塑、亨达车业、明宇交通,使他们成为引领我镇工业转型升级的领头企业。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加强技术创新。
推动政产学研联合发展,依托大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着力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加强对现有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进程。
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2、加强产品创新。
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自有创新技术、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化程度高的产品。
强化我镇传统产品的二次创新,促进产品由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提升。
3、加强品牌创新。
深入推进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
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共同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集体商标,努力培育知名区域品牌。
4、加强管理创新。
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多元的产权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培育一批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实施精益生产,强化规范财务管理,依法诚信经营。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引导传统联托运、仓储企业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过渡,加快产业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推动有关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试点,鼓励常澄物流运输创新,着力打造汽摩配产品运输专业集散区。
2、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
积极发展广告策划、科技中介、职业中介、信用评估、会展中介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技术推广、产品检测、技术咨询服务等,加快发展融资服务机构,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五)提高行业协会服务水平。
把汽摩配行业协会作为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行业转型升级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转型升级。
1、健全组织建设。
按照“有场所办公、有专人办事、有经费运作、有规章理事”的要求,将企业进一步集中,提高行业协会的地位和知名度,规范行业协会的运作和管理。
2、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政府扶持和指导,不断提高行业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维权、行业协调等职能水平,尤其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鼓励协会适时提出行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行业信息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建议,组织技术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训工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协助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大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障力度(一)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规划。
加强汽摩配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规划等其他规划的衔接。
抓好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充分考虑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前瞻性规划并建设一批道路、污水处理、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
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培育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制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年度推进计划,明确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发展导向;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实践,全面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力度。
统筹安排镇财政资金,在保持渠道不变、管理不变的前提下,合力扶持重点企业和项目。
保证工业发展资金每年按不低于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同比例增长,重点用于培大育强、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全民创业等领域。
认真研究出台我镇鼓励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重点在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节能减排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扶持。
(三)进一步优化金融创新服务。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工业项目。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每年新增工业贷款不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
支持金融创新,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四)进一步优化用地保障服务。
坚持和深化“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在数量和结构上确保工业用地的科学合理供应,重点保障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用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对固定资产投资在亿元以上、土地利用率高、单位产出率高的重点转型升级项目的用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扶持。
对投资小、产出低、设备落后的项目,原则上不予供地。
(五)进一步优化部门高效服务。
切实保障水、电的正常供应,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用水、用电、用资、用人、用地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六)进一步优化合力推进机制。
为加强对全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协调,成立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督查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合力。
镇党委、政府对有关部门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成效适时开展督查。
二〇一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