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探究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思考——濉溪县个案研究

新常态下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思考——濉溪县个案研究

2016年1期总第808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区域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在新常态下研究和探讨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问题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201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这份报告中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样本县(市)、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濉溪县分别名列第204位、第48位和第29位。

1.坚持“工业强县”主战略,县域实力显著提升近五年,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12.8亿元增长到203.5亿元,年均增长18.14亿元,每年增幅均在12%以上,其中2011年增幅达到18.4%。

2014年全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亿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4%。

濉溪县始终把“工业强县”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切实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大力实施干部帮联企业、主导产业培育、规模企业扩张、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业促进工程,工业增速强势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县级前列,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4年全年实现工业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7%;技术改造投资65亿元,增长6.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239家,其中50家重点企业被纳入省经信委信息平台。

主导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六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

同时,县域经济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增长12%,比2010年增长126.8亿元。

2.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近年来,濉溪县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创新举措,加快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24.1:48.1:27.8调整为2014年的20.5:55.9:23.6,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7.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振兴县域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思考

振兴县域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思考

区域经济一、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运行的内容县域经济在地理上以县级的行政区的方式进行划分,是联系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键。

县域经济的运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地方区域性特点,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经济新常态下,县级行政区应当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优化产业链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经济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要发展第三产业,把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创新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业的支撑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运用更多的资金,发展更多的项目,加快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实惠民民生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实力还比较差,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产业链条较短,科技水平低,发展大多依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呈现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消耗很多的能量,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粗放,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占据的比重很低,而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现阶段我国县域城镇相对于城市来说功能还不健全,城镇化质量不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科研资源缺乏,难以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投入,还容易导致人才外流,县域经济发展还普遍缺乏地区特色。

不结合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的特色完全借鉴采用城市发展和发达县域实施的措施,忽视自身的优势,导致产业结构雷同。

县域经济还受限于行政区域的限制,难以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应当采取的方法与策略(一)更新县域经济发展观念振兴县域经济需要更新观念,县域经济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由速度向质量转变,不能过于强调经济规模和增速发展而忽视了质量和长远的效益。

县域经济发展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保障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飞速发展之中,市场资源配置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县域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科技创新加快等多重挑战,如何有效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产业转型的背景、影响因素和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一、产业转型的背景及影响因素1.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传统产业的市场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且,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产业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更新滞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环保压力加大等方面。

2.影响因素(1)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一些产品可能会受到新兴产业的冲击,需求减少;而一些新兴产品可能会对传统产业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市场竞争加剧。

(2)科技创新不足传统产业往往存在技术更新滞后、生产方法落后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较弱。

缺乏科技创新,使得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传统产业往往存在能源消耗大、排放高的问题,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必须要面对环保压力加大的问题。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形势,县域传统产业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

可以通过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加强研发投入等途径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县域传统产业要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采取更高效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

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

传统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县域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同时还应建立技术创新平台,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二、发展新兴产业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重要对策是发展新兴产业。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有效地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县域政府应该优化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新兴产业领域转移,提供资金和土地支持,并且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三、培育壮大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县域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来。

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管理和营销能力。

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还离不开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县域政府应该加强对传统产业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还应加强市场开拓,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县域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还应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要加强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六、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县域政府应加强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服务。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优化产业结构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还应提供便利的办事环境和咨询服务,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和帮助。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县域经济的振兴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望未来,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本文将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政府引导等方面对县域经济振兴发展进行探索。

一、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

传统产业淘汰和新型产业兴起的过程中,县域政府应该积极参与。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转型升级。

在此基础上,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区域相互协调和合作。

相邻的县域之间可以共同拥有产业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二、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县域应该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引导,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提供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要想促进创新创业,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培育创新企业等。

同时,政府应该主动发挥政策引导和服务职能,助力创新创业企业的顺利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政府引导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服务,可以帮助县域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府应该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和政策执行机制。

此外,县域政府还应该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科学的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助力。

政府还应该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推动环境治理、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和资源支撑。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振兴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和政府引导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其中县域经济振兴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水平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缺陷较多。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积极寻找切入点进行开展工作。

其次,需要深化改革,鼓励县域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发展的整体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找到切入点首先,县域经济振兴需要发掘新的切入点。

为了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前景,一些县域需要努力创业和创新。

例如,塑造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发展当地农业产业链、发展新型服务业等。

这些新的领域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得到积极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

其次,要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问题。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激烈,县域经济需要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需要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精神,积极学习和消化新型技术,在科技领域拥有更高的竞争优势。

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化改革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县域的政府应有助于引导当地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和创新。

同时,还应该在相关产业还有一定优势时使其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扶持。

此外,县域还需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人才,推动国内市场化和国际市场化,积极扩大经济市场,并且加强对人才和技术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县域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发展的整体水平。

因此,县域的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配套设施,并且优化相关设施,提升效率。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引进优质的商业资源,提高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样,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得以加强。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投资。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在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县域经济的振兴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创新驱动、生态建设等方面探讨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振兴的核心。

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

要发挥本地优势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要加强对乡村经济的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共享,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城乡一体化是县域经济振兴的重要路径。

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和城市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要加强农村土地整备和规划工作,实现农地的高效利用和集约化经营。

要加强城乡人才交流,引导一部分城市人口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

要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促进农产品和农资等资源的流动。

创新驱动是县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业氛围,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资金。

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建设是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资源。

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应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推动农民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常态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改进措施

新常态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改进措施

新常态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改进措施一、新常态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在当前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同样受到了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问题进行探析。

1.经济结构单一在一些县级城市中,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滞缓。

虽然第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撑当地经济,但这种单一模式会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2.人力资源短缺在人口持续向城市流动的背景下,大量优秀的人才流失给城市,对县级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相比于城市,县级城市缺乏给予人才更多的吸引力。

3.资金与资本匮乏在一些县级城市中,资金与资本匮乏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县级城市相对较小,受到市场的经济波动较大,使得县级财政难以有效调配资源,县域企业也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融资,进而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重污染产业影响习惯的生产方式与重污染产业的发展不仅会导致环境问题,同样会对县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重污染产业会在一定时期内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一旦环境问题突出,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5.发展思路狭窄这方面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县域经济发展领域,同样也出现在很多其他问题中。

在县级城市中,尤其表现为官僚主义的惯性,发展思路狭隘。

管控过程繁琐、货币流通不畅、民间资本发展受到限制等等,都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多产业发展模式县级城市需要寻找到多个产业的发展路径,多样化产业结构可以避免县域经济发展受单一行业波动的影响。

另外,各种产业的发展避免了职业单一化,给予人才更好的发展空间。

2.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针对当前的人才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引入更多适应当地经济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对本地培养的人才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养,打造人才优势。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传统县域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和生产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探讨了对策。

一、政策引导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引导。

政府应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政府还可以为传统产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二、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县域传统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企业应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在传统产业中引进机器人自动化、3D打印等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注重环保理念,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节能降耗效益。

三、产品升级传统产业通常是生产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产品升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品升级可以改变产品外观、功能、材料等方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产品升级中,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研发和设计,增强创新能力,使产品更具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及时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方向,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变化。

总之,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政府应引导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升级,从而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成为了当前各地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常态的视角出发,探索县域经济振兴的新路径和新举措。

一、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了主要趋势。

与此经济的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升级: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减少,而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传统的依靠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

3. 开放合作: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开放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需要更多地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实现互利共赢。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振兴的路径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振兴需要找到新的路径和策略。

下面就对此进行探讨:1. 产业升级: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在县域经济振兴的过程中,应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 开放合作: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开放和合作。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县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4. 人才引进: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引进。

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多的人才政策支持,优化人才流动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县域经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方面探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减税降费、优惠贷款等支持政策;对转型升级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等。

(二)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政府可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参与到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

(三)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政府可以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加大对非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企业方面(一)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

(二)拓展销售市场和渠道。

企业应该积极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和渠道建设。

可以通过建立线下门店、开展电商业务、与大型企业合作等方式,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三)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方面(一)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市场应该推动县域传统产业与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开展联合研发、共享资源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二)鼓励创新创业和外部合作。

市场可以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促进县域的对外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县域传统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传统产业需要不断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1.传统产业的困境很多县域的传统产业已经面临着生存、发展困境。

主要表现在市场逐渐饱和,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等方面。

这些因素对传统产业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只有通过不断地转型和升级,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持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同时,传统产业的升级能够增加附加值、提高品牌价值。

3.主要的转型升级方向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升级: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效率和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2)品牌提升:建立品牌形象和良好口碑,提高品牌的价值;(3)产业升级:向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端的产业转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市场拓展:通过销售渠道的扩张和市场调研,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1.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进国内或国外的新技术,为企业带来更先进、更高效的生产技术;(2)加强研发,发掘新型材料、新型生产工艺和新型设备;(3)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2.品牌提升品牌提升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展示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的知名度;(2)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3)加强与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品牌形象和口碑。

3.产业升级(1)发展新的产业,开发区位资源和人力资源,积极开发新的产业;(2)加强合作,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发展新产业;(3)培训技术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更新缓慢等挑战。

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削弱和不断衰退的风险,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县域传统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县域传统产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技术创新的氛围,推动传统产业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

2.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县域传统产业应加强市场开拓,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寻找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拓展产品销售空间。

可以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利用其销售网络和资源,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3.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

新常态视角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探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成为了国家重点推动的战略任务。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就业创业等多项重要任务。

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如何探索?如何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

一、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

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重要的课题。

其次是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不足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者是产业结构落后和创新能力不足。

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这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困难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新常态下,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稳定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民生活等多项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益。

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情况的振兴发展路径,成为了摆在重要的课题。

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业新优势。

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要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挑战。

本文从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影响因素分析、转型升级路径探讨、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

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发展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总结与展望,研究启示和对策建议等部分的分析,可以为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为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挑战,影响因素,路径探讨,政府支持政策,企业发展策略,总结与展望,研究启示,对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换代迅速、资源约束加剧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县域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成功。

研究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对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影响因素分析、转型升级路径探讨、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确立,传统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等问题不断困扰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研究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县域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实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分析影响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有助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深化县域经济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县域经济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县域经济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摘要:本文简述了新常态下加快经济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改革的主线,提出了深化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点:合理布局和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适当促进服务市场的开放;搞好金融业发展;深化大型企业的改革发展;我们将改善法治和市场经济。

关键词:经济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产业转型新常态是30多年发展后中国经济的新平台。

是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种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发展状况,其特点是经济相对稳定、增长率适宜、结构优化和社会和谐。

一、新常态下加快经济产业转型的意义1 .新的常态由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决定,是经济内部发展条件成熟的必然结果,从结构上看,第三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主体。

关于需求结构,消费逐渐成为主要需求。

关于区域结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关于分配结构,居民收入份额增加,收入差距缩小。

从发展模式的角度看,广泛增长转变为创新增长,增长动力更加稳定,经济波动明显减少,经济质量稳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和社会保障得到改善。

从人口优化的角度看,就业结构将继续增长,就业能力不会继续增长。

2、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转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县域经济的总量、就业率、投资和消费占全省经济的60%以上。

了解、调整和积极领导新常态是当前和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逻辑。

“新常态”不是被动的容忍过程,而是经济历史性转型的过渡时期太大太强。

不仅要重视县内经济发展数量的增长,还要重视县内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抓住机遇,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成熟、定型的经济体制,全面奠定“小康社会”的体制和体制基础。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改革的主线1 .改进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统一、公开和透明的市场规则。

公平、统一、开放和透明的市场规则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首要意义,对于有效限制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抑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和确保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主要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探析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

探析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

探析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摘要:近年来,鹰潭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县域经济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导产业单一,粗放式发展较多等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亟需转型。

一、鹰潭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自2012年起,鹰潭市统筹优化配置市、县两级资源,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促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先后涌现出全国百强县贵溪市、全省科学发展典型余江县等县域经济的生态实例。

(一)三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鹰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76.2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83.15亿元,增长7.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5.4%和20.8%。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011元,增长9.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62.0:30调整为7.8:62.0:30.2,第三产业占比较2008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03.55亿元,增长10.2%,占GDP比重达到50%,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二)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质量明显提高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66亿元,增长9.7%。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73.39亿元,增长11.0%。

全年税收收入达到80.8亿元,增长8.7%。

(三)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园区经济发展较快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0.3亿元,增长11.2%。

全市在统计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了增长。

全市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293家,新增33家,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65.09亿元,增长1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42亿元,增长14.3%,全市3个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其中,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400亿元,分别达到487.14亿元和486.57亿元,分别增长13.6%和13.7%;余江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7亿元,增长16.8%。

调研报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新常态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什么是产业转型升级(弘利教育)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转型”和“升级”可以相提并用,只是“转型”强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全面更新和转换,“升级”则强调在原有基础上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从低级向高级的转变,二者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实质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一)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1、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

当前全球经济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长期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的态势。

为应对金融危机,许多发达国家把经济结构调整当作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

(弘利教育)2、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

我国经济经历长期超高速增长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国家在稳增长的同时,把促改革、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

全国各地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等地,都在加快实施转型升级工程。

3、从宏观政策来看。

在中央一系列加快转型升级政策的指导下,2015年9月17日,安徽省委、政府正式印发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马鞍山市为改变对资源依赖,长期以来把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作为全市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从而不断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所有这些,为XX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4、从科技革命来看。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主导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兴起,深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和产业价值链体系重塑,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探究
文章简述了新常态下加快经济产业转型的意义,分析了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改革的主线,提出深化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合理布局,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扩大开放;做好金融产业发展;深化大企业改制发展;完善法治市场经济。

标签:经济新常态;县域经济产业转型;主线;重点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经过30 多年发展后走上的一个新平台,是21世纪中国经济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表现为经济相对稳定、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

一、新常态下加快经济产业转型的意义
1、新常态由中国经济现实条件所决定,是经济内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必然结果
从结构层面看,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收入差距缩小。

从发展方式来看,粗放型增长切换到创新型增长,增长动力更加稳健,周期性波动明显缩小,经济质量稳步提升,资源环境保护机制、社会保障趋于完善。

从就业情况看,经济总量持续增大,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就业的能力日益增强,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适当放缓速度不会影响就业。

2、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转型中地位极其重要
我国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就业吸纳能力、投资和消费等一般占省域经济60%以上,认识、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不是被动的容忍过程,而是经济“破茧成蝶”,由大变强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过渡阶段。

不但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数量的增长,更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把握机遇,主动发力,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才能充分奠定“全面小康”的体制机制基础。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改革的主线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突破,更是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主要方面和目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重要前提和条件。

1、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市场体制的首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形成完善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建立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首要之义,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对有效约束市场主体行为,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运行,保障市场竞争具有根本性意义。

主要路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

灵活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体现,也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所在,更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基础,只要“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确立,我们的市场体系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

(3)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要素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也是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要素市场化程度大大低于商品市场化程度,成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瓶颈。

因此,必须把培育要素市场作为完善市场体系的主攻方向。

作为县域经济,特别是要把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作为重中之重。

2、消除地方市场壁垒
市场壁垒是市场经济的障碍,行业垄断是公平竞争的天敌。

消除壁垒、打破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保证市场有效运转的必要前提。

为了实行地方保护,县级政府往往通过许可证制度、核发执照、限制服务等行政手段,限制异地新的市场主体。

导致一些行业由于满足于这种行政壁垒带来的好处而形成路径依赖,而不去追求以竞争为导向的行业企业优势,从而规模经济、客户忠诚度、成本效益,社会效益等都无从体现。

只有消除壁垒、打破垄断,才能公平竞争,让各行各业充满生机活力;企业只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追求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得手”各负其责,两手形成合力。

前者主要进行资源配置,后者主要提供发展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

这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目标。

然而,形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政府必须要简政放权,这就不可避免地触动权力部门的利益。

有的部门利益甚至通过立法加以固化,改革难度非常之大。

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推进改革。

三、新常态下深化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新常态下深化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以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1、合理布局,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第一,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

进一步强化产业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大幅提高承接产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二,提高投资质量,对县域经济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要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着力做好产业项目谋划生成工作,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准备工作。

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心策划项目,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产业链项目、外资项目和企业总部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2、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扩大开放
新常态下,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新时代,加快推进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是大趋势。

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市场,对于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高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作为县域经济,服务业的比重更低。

另一方面,全社会的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当前,服务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因此,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这是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的关键。

3、做好金融产业发展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既是实体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

金融服务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扩大金融业开放,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动力。

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依法综合施策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4、深化大企业改制发展
现有大企业,势力雄厚,具有发展优势也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适应未来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在资源集约利用逐步成为主流,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势下,以往那种依赖投资保增长,依赖政策获得效益的模式,不可能再持续下去。

继续深化改革,应当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

打破行政垄断,放开的竞争性业务,放松对文化传媒、金融、医疗、教育等传统服务业的行政管制,尤其是在激活社会资本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是建立企业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平台,完善资本市场。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解决“一股独大”问题,推进现有资本战略性调整。

5、完善法治市场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治体系是市场健康运转的前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

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突破口:一是建设法治政府。

县级政府要用法律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逐步实现市场监管职能法定化,加快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

二是完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保护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和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经济权益。

三是健全完善法治化市场规则,以法治手段规范治理市场,以法治方式解决市场秩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