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合集下载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动__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__县发展改革局 __ __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实现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全县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全县经济工作的压力和难题。

1、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做到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只有用与时俱进的新理论促进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解决问题办法。

近年来__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差在思想观念上。

“等、靠、要、旧、窄、小”等贫困文化心态既影响着大发展的胆识、魄力、勇气也制约着发展的思路、办法和创新的举措。

要推动__经济跨越发展首先要解决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观念问题要从解放思想入手。

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就要做到产业转型升级 __要想在“ 十二五”期间冲破挑战摆脱困境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再造两个新__转型升级是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政府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践行者必须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一)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的引擎也是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

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调整升级的同时谋划5年、10年后的发展以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并制定实施相关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

(二)以服务业加速转型。

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的振兴计划使服务业增速追上甚至超过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追上甚至超过工业增幅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三)以城镇化推动转型。

我们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并重按照“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思路大跨度拉开城市框架集中突破城市规模小、承载功能低、聚集能力弱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位,依托本地资源和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经济活动。

下面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报告,总结了当前的情况和发展的措施。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1.产业结构单一化:大部分县域经济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初级工业,缺乏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经济需求的发展。

2.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完善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3.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发展资源和投资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4.创新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相对薄弱,缺乏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驱动力,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例如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3.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与展望1.经济增长潜力大: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具有发展壮大的条件,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2.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经济融合,打破城乡之间的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县域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县域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县域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县域经济座谈会上发言,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产业升级,培育县域经济新动能。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产业发展,而产业升级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县域经济应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渠道与路径。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注重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我们应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经济协同体。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硬件设施,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和资本投入。

三、加强政策支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我们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和激励企业投资兴业。

同时,还可以加强宏观调控,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掌握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撰写了此份报告,就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在当前大环境下,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升级。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应当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的研发投入。

三、加快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建设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通过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

我们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使县域经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入,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以上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广大农民工、企业家、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县域经济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为全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

五、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当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发展农村电商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解决温饱问题,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地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对于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许多县域经济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 传统产业结构许多县域经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例如农业、轻工业等。

这些产业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和政策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 产业结构单一在许多县域经济中,单一产业或者部门支撑整个经济发展。

一旦这个产业或者部门发生问题,整个县域经济就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县域经济缺乏韧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许多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不高。

这些都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 产业间协调性弱县域经济中的不同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发展与合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产业的低效益。

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整体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思考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针对传统产业结构的问题,县域经济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可以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2. 多元化发展产业为了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带来的风险,县域经济需要多元化的发展产业。

可以通过引进外来产业、加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产业出现问题,其他产业依然可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

3. 发展知识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可以通过发展这些产业,提升自身的产业发展水平。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基于正定县贷款投放的调研分析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基于正定县贷款投放的调研分析
在银政企三者关系中,地方政府是最为关键的 一环。政府部门应发挥组织和主动引导作用,为营 造良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支持。
目前正定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相对石家庄周 边其他区县仍然偏低,未来应重点支持有特色企业 发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更好地利用正定古城的 地方品牌优势,理顺宣传和销售渠道,在品牌创建和 促进销售上双管齐下,促进旅游消费和促进传统优 势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相得益彰。依托省会石家庄, 和京津两大直辖市,市场空间和潜力很大,顺应居民 消费升级和文化品味需求,做精做细,做出品牌。
注释: ①行业贷款为各项贷款扣除住户贷款和非金融企业票
据融资部分。
47
在农业生产领域,积极支持养殖场和蔬菜基地 发展,紧盯市场需求,立足距离消费市场近、交通方 便,污染少和环境好的优势,严格按照有机、绿色、环 保、无污染的要求,确保产品的特色和质量。继续发 展和恢复水稻种植贡米这样的特色农业,鼓励农业 企业找准特色农牧业的切入点,适度开展规模化经 营的探索和实践。摆脱“小农业”思想的局限和束缚, 充分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和经营结构O 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上大做文章,发展多层次的深加 工增值。
—、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正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基 本情况
伴随古城历史风貌的逐步恢复及自贸区设立和 新区建设,正定县以古城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 业迅速发展,社会城乡面貌不断改善o在这个过程 中,以“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思路为指引,金融机构对 正定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资 金支持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对水利、环境和公共 设施、商贸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传统优势行业的资 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末,正定县各项贷款 余额总计383.7亿元,同比增长17.6%,比上年末新 增5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 比值为130.8%,较2010年末提高91.3个百分点。 其中,2020年末行业贷款余额为198.1亿元①,与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67.5%。

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县域工业是指各地方政府所在地的各种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国家“新基建”、“双循环”等政策的出台,县域工业将逐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生态制造等领域转型升级。

2. 区域协同发展: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将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 资源环境保护:县域工业的发展需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遏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加强绿色发展,推动循环经济。

4. 人力资源优化:县域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操作工人,需加强培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和学历提高。

5. 外部环境影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县域工业发展。

需要把握产业链上下游的国际舆情,提高风险意识,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县域工业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把握国家政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优化人才结构,推进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河南县域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县市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

其次,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县市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不够完善等。

因此,下一步,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县域经济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与转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地区都在不断寻求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路径,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关键的环节,它既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相对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得传统产业难以保持竞争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各地区都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期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竞争力。

二、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意义与影响1. 促进竞争力提升产业升级和转型是提高企业和地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同时,产业升级和转型也能够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2.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技术含量,地区经济可以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产业升级和转型还可以提高地区的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3. 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产业升级和转型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产业升级和转型还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促进人才的流动和转岗,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三、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路径和策略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基础和核心驱动力。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制定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我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主要任务。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 加强产业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拓展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提升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四、重点措施。

1.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2. 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3. 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县域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6.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

五、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提高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3.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到2025年,我县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将取得明显进展,产业发展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很多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开放性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产业、资源、环境、人才等方面探讨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一、产业浙江省是一片产业基础较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区域。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

一方面,要梳理产业链条,做好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浙江省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等产业优势显著,一些县域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由经济类型的单一向高科技、绿色、智能发展的转型。

另一方面,要发展新兴产业。

目前,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处于崛起期,这些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更具科技含量、创新性和发展前景。

因此,浙江省的县域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二、资源县域虽然面临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但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资源。

一方面,要发掘自身资源。

有些县域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资源、农产品等,可以通过挖掘自身能源优势,实现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另一方面,浙江省不同县域之间资源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明显。

例如,东阳市和义乌市是全球钟表之都和全球小商品之都,两个城市可以通过互相合作、互补互利,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三、环境环境问题一直是县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县域需要开展环保和绿色发展。

在环保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在绿色发展方面,可能要减少一些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

四、人才人才是县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省虽然人口总量不大,但拥有很多优秀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培养出大量人才资源。

因此,县域可以通过发掘人才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机结合。

另外,也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内知 名 的酒业 园 区 , 抢 占行 业 制 高 点, 放大 “ 鄂 尔多斯 ” 品牌 效应。二要 加快 新兴产 业规模 化 、 集群化 发展 。
全面 发展 壮大 以奇瑞 汽车 为龙 头的
汽车 制造产 业 , 以京东 方 、 世纪互 联 云计算数据 中心 、 中兴通讯 等项 目为 主导 的电子信息 产业 , 以新兴 重工 、 巨鼎 煤机 等项 目为 引领 的能源化 工 装备 制造 产业 。打造 铜川 汽车博 览 园区 , 大力 发展 汽车销售 维修及汽车
凉爽, 城市基 础设 施建 设 、 生活服 务条件 和人 文环境 不
断优 化 , 要 围绕“ 避暑 ” 这一特色 , 大力发展休 闲产业 , 重
点 培育旅 游度 假 、 商务会 展 、 教育培 训 、 体 育竞 技 、 康 体
养 生等行 业 , 使休 闲产 业成 为东 胜区新 的经济增 长极 。 年内, 启动酒 吧一条街 、 餐饮一条街 , 改造新建 步行 购物
展格局 中再定位 、 找走 向, 从 自身发展 的纵 向和横 向比较 中寻差距 、 挖潜 力 , 在科 学发展观指 导下理顺发 展思路 , 在转变观念 中更新发展理念 ,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 努力在 更高层 次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子 、 增添新亮点。
坚 持 产 业 强 区战 略 , 发挥 比较优 势 , 构 建 多元 发 展 、
经济 社会 生态/ 发展 县域 经济
成本 偏 高 , 人气 商 气 不 足等 问 题 凸 显 。因此 , 加快 培育壮 大产业 , 着力
提高 产业整 体素 质尤 为紧迫 。一要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文 l 张 平
继续做 大做 强传统优 势 产业 。充 分 利用 区位优势 , 大力发展煤炭物 流产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来推动,而产业转型升级也需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支撑。

只有将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再次,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他们可以为当地企业提供关键技术和管理知识,进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潜力。

此外,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环境。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的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优化服务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最后,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之一、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环境,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同时,要注意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持续繁荣。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一、引言我县位于我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人口稠密、资源丰富的地区。

然而,多年以来,我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我县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

本报告将从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分析以及转型升级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产业结构现状1.农业我县地广人稠,农业资源丰富,传统农业一直是我县的支柱产业。

农作物主要以粮食为主,种植方式单一,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制造业制造业在我县的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但该行业缺乏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服务业我县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传统的低附加值服务为主,如餐饮、旅游等。

高端服务业发展较为薄弱。

三、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单一我县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制约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2.技术创新不足制造业在我县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缺乏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缺乏科技创新的制造业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3.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我县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高端服务业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四、转型升级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我县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加强功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同时,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吸引高端产业落地,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制造业是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了其发展。

应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3.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及途径

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及途径
统产业升级上做文章,又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找出路。必须 突出转型,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上,选择以大 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 业、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合发展的现代物流、 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 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质量效益好的 支柱产业。这一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 方向。
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经济强县的必然选择
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总体来看,我省县域经济仍然薄弱,产业支撑不足,主要
表现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布局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产业强县,要大力实施项目带 动战略,合理配置资源。要高度重视中、远期规划项目,结 合“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建设,认真筛选和储备重大项目,不 断充实、更新、完善项目库,做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 备一批,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要抢抓国家加大重 点领域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争取带动性强的大 项目、好项目列入国家项目库和获得省市支持,在抢抓机遇 中乘势而为、乘势而上。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离开产业支撑,县域经济
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省委明确提出,新型工
业化的核心问题是转型,各地既要在传统产业升级上做文
章,更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找出路,把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友
好型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
端化的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 出台了不少指导意见和含金量高的政策,尤其是京津冀协同 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各地应抓住机遇,最 大限度地利用好政策,加快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政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政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政策建议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以县城或县内主要城镇为中心,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本等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就业创新、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下面就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政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 促进就业县域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就业有重大意义。

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当地的实现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进而带动当地消费市场的扩大。

2.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县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城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并为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有助于建立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旅游业、物流业、金融服务等新的产业形态,扩大科技和文化教育等优势产业规模,加强各级市场和产品资源的整合和协作,形成完整的发展产业链。

3. 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不同区域之间产生有效的资源调配,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潜力的县城和主要城镇可以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通过精细化运营,形成县域经济内部的联动,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同时,县域经济发展还可以吸引外部投资和国内企业,提高当地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带动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1. 倡导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和重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农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壮大,进一步提高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

2. 引导企业入驻县城或城镇并提供 tax 优惠或其它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县城或城镇,利用城镇人口的聚集优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大力引导民间资本和资源进入当地,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政策支持。

3. 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推动针对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推动,通过部分资金投入、优惠税收政策和人才招聘等方式,引导当地的科技和高新产业发展壮大,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大中城市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一些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偏重农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因此,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借助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对于传统农业产业,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有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推进县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或农业科技园区,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第二,要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除了农业产业外,还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如工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在工业方面,可以对县域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提升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服务业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等,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还可以鼓励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如土特产、手工艺品等,通过品牌建设和电子商务的推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渠道。

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服务环境,要加强政府导向,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企业投资和创业;产业环境要完善,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服务环境要优化,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法律保护和金融服务。

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气等,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县域的物流能力和生产效率。

第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县发展和改革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县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

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 县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就推进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现状及问题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冲刺“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2010 年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增长21.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4.8 : 40.2 : 35提升为12.2 : 70.6 : 17.2 ;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 亿元,剔除两权价款收入,同口径比较,分别增长48.2% 和40.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 亿元,增长31.7%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 亿元,增长20.2%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 元,分别增长18.2% 和24.8% 。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继续前移,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顺利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这五年,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擎天之柱。

工业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到2010 年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 亿元,同比增长38.3% ,是2005 年11.8 亿元的8.5 倍,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98.1 亿元,同比增长47.9% ,是2005 年10.2 亿元的9.6 倍,较“十五”末翻了三番。

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 年31.7% 提高到66.7% ,提高了35 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3.4% ,名列全市第五,工业对GDP 的贡献率达到67% ,拉动GDP 增长13.2 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一、县域经济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特点及现状(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二、当前形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二)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三)两型社会要求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理顺“三个关系",深化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认识(二)突出“三个重点”,选准产业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三)搞好“三个结合",增强产业优化升级的活力四、全国“百强县”发展模式(一)六种模式(二)正确认识“百强县"发展模式五、临城县发展情况(一)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三)今后发展方向前言:古语说“郡县治,则天下安”。

县域是我们安邦定国之基石。

从各种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1、经济规模之半壁江山gdp超过50%。

2、天下粮仓占粮食总量的92%。

3、“祖国花朵的摇篮.74%小学生、也就是每四个小学生有三个是来自县及以下的。

57%的中学生,5个中学生3个是县域的。

是未来人才的储备库。

4、扩大内需潜力军。

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今后我们必须把市场移向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县域占62%,县域占38%,70%人口消费30%消费品,可见还有很大空间。

一、县域经济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特点及现状1、县制由来和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

实行郡县制。

自此以后我国历朝历代制度变迁,但郡县从未被撤销过。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90年代后半期,县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走热,开始出现许多县域经济的专著。

1998年12月,有“中国县域经济研究第一所”之称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1999年《经济日报》开设“县域经济”专版,同时还成立了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除此之外,2002年7月6日,《经济日报》专门创办《中国县域经济报》,极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宣传和研究.全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知名的高校此时也陆续创建了区域经济研究类机构,其中大多涉及到县域经济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一、县域经济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特点及现状(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二、当前形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二)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三)两型社会要求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理顺“三个关系”,深化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认识(二)突出“三个重点”,选准产业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三)搞好“三个结合”,增强产业优化升级的活力四、全国“百强县”发展模式(一)六种模式(二)正确认识“百强县”发展模式五、临城县发展情况(一)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三)今后发展方向前言:古语说“郡县治,则天下安”。

县域是我们安邦定国之基石。

从各种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1、经济规模之半壁江山gdp超过50%。

2、天下粮仓占粮食总量的92%。

3、“祖国花朵的摇篮。

74%小学生、也就是每四个小学生有三个是来自县及以下的。

57%的中学生,5个中学生3个是县域的。

是未来人才的储备库。

4、扩大内需潜力军。

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今后我们必须把市场移向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县域占62%,县域占38%,70%人口消费30%消费品,可见还有很大空间。

一、县域经济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特点及现状1、县制由来和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

实行郡县制。

自此以后我国历朝历代制度变迁,但郡县从未被撤销过。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90年代后半期,县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走热,开始出现许多县域经济的专著。

1998年12月,有“中国县域经济研究第一所”之称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

1999年《经济日报》开设“县域经济”专版,同时还成立了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除此之外,2002年7月6日,《经济日报》专门创办《中国县域经济报》,极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宣传和研究。

全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知名的高校此时也陆续创建了区域经济研究类机构,其中大多涉及到县域经济的研究。

从此,研究县域经济步入规范化、应用化的重要阶段。

•虽然十六大以前,文件中一直也在使用“县级经济”这一概念,但直到十六大,“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才首次被写进党的正式文献中。

之后历次人大重要会议,都曾在其报告中提及县域经济发展,这从政策面来说,极大推动了大众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关注。

什么事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各种经济成份有机构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角度讲,县域经济包括县、乡(镇)、村三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个体和经济组织;从所有制角度讲,县域经济可以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个体、外商投资等各种经济类型;从产业角度来讲,县域经济又可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每个产业中又包括多种经济行业。

通常我们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指位于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的所有经济类型。

理解县域经济概念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2)县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3)县域经济以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县级财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

2、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1)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县有差异东部与西部,沿海和内陆县之间存在差异。

相同区域不同省份之间发展也存在差异。

相同省份的县也存在差异(2)关联性成片发展,富连片,穷也连片。

(3)复杂性:整个国民经济的缩影,所以我们要多视角、全局、战略研究它。

3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除外),其中,市辖区808个,县级市393个,县1489个,自治县116个,旗49个,特区和林区3个。

河北省县域包括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资料统计,2008年河北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72%,GDP占全省GDP▪的71.54%,地方财政预算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31.63%。

▪全国县域国土面积约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4%。

中国县域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GDP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地方财政占全国不到25%,但是要供应全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热类、蛋奶、茶等基本需求都是从县域经济出来的。

县域经济是民营经济的摇篮,是劳务经济的源头,资源经济的支撑,民生经济的灵魂,也是全民富裕的标志。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一致,即发达的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落后的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二是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7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已达11.7%。

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

▪三是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

近年来,金融、人才、技术等产业要素日益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集聚,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所需的要素支撑更显不足,比如,在金融支持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不同程度的退出,县域范围内资金多数呈现净流出状态。

四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随着近年来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低端制造业项目向县域转移,其中不少是能耗偏高、污染较重、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的项目,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五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县的赤字约一个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大约在3/4左右,赤字总量占这些地方财政总量的近80%。

中央财政喜气洋洋; 省级财政风风光光; 市级财政勉勉强强; 县级财政摇摇晃晃; 乡级财政哭爹喊娘.▪六是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

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比较突出的有金融体制、户籍体制、“市管县”体制等等。

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小规模生产单位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

在企业发展方面,县域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七是县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甚至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这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顽疾。

使不趋同性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未来的突出特征之一。

二、当前形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一)带来的机遇1、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

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起到基础性调节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再是“诸侯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县域经济要素秉赋的特色经济。

▪第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

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六中全会又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县域是农村的集中区域,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第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论断提出。

工业的发展不再牺牲农业的积累为前提,中心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有了内生积累和外在推动。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不断加强。

几年来中央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为县域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以地域为对象的县域经济发展与以人为对象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成为强县富民的重要内容。

▪第五,各地实践科学发展观。

县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基础性操作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六,经济国际化步伐加快。

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着眼国内,还要着眼国外,要有国际化视角。

▪第七,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新型工业化为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第八,“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

▪第九,现在许多省份进行“强县扩权”、“财政上省直管县”等体制改革,虽然是在进行“边际调整”,但都是有益的探索。

(二)新的挑战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放缓,势必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加上自身一些问题,,一是缺少领军龙头企业带动. 县域经济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只占到县域规模企业总量的10% 左右. 二是产品档次低, 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低, 工艺落后, 装备落后. 三是名优精品少. 有相当一部分县没有一个省级名优产品. 四是产业聚集度不高. 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多数集群规模相对较小; 资源型产业集群居多, 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 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核心竞争力弱, 产业关联度不够强, 部分产业集群只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五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四)、两型社会要求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随着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将成为我们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节能减排压力大. 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 正面对国家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理顺“三个关系”,深化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认识一是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结构调整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在企业间、产业间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产业优化升级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过程,核心是产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二者是方法与目的的关系,用好结构调整这个方法,才能实现优化升级这个目的。

二是产业优化升级与扩大经济总量的关系。

从当前多数县域经济的整体情况看,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速。

而产业优化升级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个方面。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因为不能单纯依靠扩大资源开发规模来提高经济总量;统一,是因为产业优化升级本身就包括促增长、扩总量,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增值,必然带动经济总量提高。

三是产业优化升级与产品升级的关系。

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往往把产业优化升级等同于产品升级,以高端产品制造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