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课件(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逆散+归脾汤+桂枝甘草汤
醋北柴胡15 炒酸枣仁20 制远志15
白芍15 瓜蒌10 茯神30
麸炒枳壳10 黄芪20 香附10
7剂
炙甘草10 当归10
桂枝10 龙眼肉10
吐血 衄血
3
成因与脉证
•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成因与脉证
•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证治
虚 寒
•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一 泻阳明

胃火


二 降冲脉

之气

秘红丹
虚 寒
大黄一钱 肉桂一钱 生赭石六钱
醋香附10 黄芪30
• 党参10
• 7剂
【医案】 赖 女 69岁
• 2021.6.8 四月廿八 芒种后3天 周二
• 心慌心悸4月余,无明显原因出现心慌,时有惊悸,平素汗多,犹如小 兔子乱跳感,时欲按之,心悸影响睡眠,纳可,双手心偏热,大便每 日2-3次,偏稀(可能是饮冷酸奶所致),舌可,脉较细,左关弦而不 舒,右寸、尺弱。
• 2020.12.29 十一月初十五
小寒前七日
周二
• 心慌心悸间断出现数年余,近期加重,夜间频发,遇寒加重,伴有耳 鸣,不欲饮水,眠浅,易惊醒,舌淡胖苔轻中度白腻,苔水滑甚,脉 沉弱而软,左寸弱,双尺不足,ECG示:正常心电图。
• 苓桂术甘汤+枳术丸
• 茯苓40
桂枝30
麸炒白术10 炙甘草20
• 麸炒苍术30 麸炒枳壳10
• 生龙骨(先煎)30 煅牡蛎(先煎)30 山萸肉30 肉桂(后下)5
• 6剂
• 随访:有改善,舒服多了,六月份再找你帮忙,谢谢
【医案】 戴 男 30
• 2017.5.11 四月十六 立夏后6天 • 失眠2天。因应酬喝酒10余天,连日劳累,致连续2夜彻夜失眠,怕冷,
恶风,自汗出,纳差,手心发热。舌淡胖,有齿痕,苔略白厚而干。 脉虚,略硬,沉取无力,双寸旺,右关略弦。






出血的脉证






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鼓皮
出血的脉证
1•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 虚相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惊悸吐衄 下血胸满 瘀血篇
2 •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 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衄血的治禁
•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眴,不得眠。
•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粟而振。
麻黄发 汗八禁





汗寒
证治
虚 寒
•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 柏叶汤方 •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证治
实 热
•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降,血压最低可达85/43mmHg,晨轻暮重,双目干涩,口中唾液较多,每日须步 行4小时始畅,行步时常欲手捶打其胸部觉舒,纳眠可,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 苔轻中度白腻,苔中部厚,舌下络脉可,脉左寸平,左关、尺弱,右尺弱。
• 肝着汤+保元汤加减 • 旋覆花15 茜草15 葱白2茎 党参15 黄芪20 • 肉桂10 炙甘草10 生姜3片 茯苓20 麸炒苍术20 • 泽泻15 葛根30 牛膝20 补骨脂30 • 10剂 • (随访:服药后明显好转)
血痹虚劳 病篇
3 •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 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妇人杂病 篇
【医案】 王某 男 68 失眠
• 2021.4.27 三月十六 谷雨后7天 周二 • 低血压5年余,晨起血压尚可(90-120/60mmHg),活动后易疲乏,然后血压开始下
•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衄血停止的判断
• 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 知衄今止。
【词解】 [1]目睛晕黄---病人自觉视物昏黄不清。 [2]目睛慧了---病人自觉视特清晰明了。
出血的脉证
•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寒虚相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 下,男子则亡血。
证治
水 饮
•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 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医案】 刘 女 47岁
喘悸...

证治

•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桂枝救逆汤方 •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
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
证治
•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 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112]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桂枝15 赤芍15 煅龙骨40 煅牡蛎40 大枣24 生姜3片 • 炙甘草5 • 3剂 • (后,其母先后2次来医馆按原方抓药,各3包,言效果极好)
证治
水 饮
•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 半夏麻黄丸方 • 半夏 麻黄等分 •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温补心阳,祛痰定惊
【医案】 黄 男 52岁
• 2019.5.17 四月十三 小满前4天 周五
• 多汗数年,一年四季依旧,夏季尤甚,出汗后易疲乏,精神不振,纳 可,眠差,二便可,腰隐酸痛,易腹泻,舌淡苔轻度腻,脉虚软空沉 取力欠,双尺甚。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桂枝10
白芍10
干姜15 茯苓15 麸炒苍术20
金匮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概述
1
概述
惊悸
吐血 衄血 下血 瘀血
惊悸
2
惊悸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动脉 弱脉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沉细无力而软
• 《伤寒杂病论》记载有以 下不同名称的“悸”:
----悸、心中悸、心下悸、心 动悸、脐下悸、厥而悸、悸而惊、 眩悸、烦而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