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与造景特色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位于流花湖以南,东风西路以北,总面积54.4万m 2,其中水域面积33万m 2,有3大湖4小湖,以亚热带风光为主要特点,因此其水生植物的应用较为丰富,园林造景的特色也较为明显。
利用教学实习的机会,在流花湖公园内采用分组进行样点调查的方法,对各景区水生植物和造景特色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根据相关资料[3~5]探讨了人工湖内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植物造景的有机结合。
1水生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效益
1.1水生植物的种类
由于流花湖公园除保留原有的蓄水防洪功能外,还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占地面积54.4万m 2,其中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2/3,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88%。
公园内水生植物的应用较为丰富,据调查流花公园设计应用了各类水生植物达15种,其中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1种。
各种水生植物大小群落遍布,充分体现了水生植物应用的多样性。
根据现场调查记
录和相关文献资料[5]对各水生植物在园内的分布及园林特色列于下表。
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种类及其分布表
1.2水生植物在公园内水质净化中体现的生态效
益
In this pa pe r,The re a re 15spe cie s o f hydrophyte in Liu hua hu pa rk ha ve be e n inve stig a te d,a -m o ng o f the m ,9a re e m e rge nt a qua tic pla nt,5a re flo a ting pla nt,1is subme rg e d pla nt,the e co lo g ica l be ne fit a nd
la ndsca pe de s ig n o f hydrophyte in a qua tic viresce nce a nd w a te r purifica tio n ha ve be e n studie d,so m e proble m a nd stra te g ie sin the hydro phyte a pplica tio n a na lys is e d sim ultia ne o
usly.
liu hua hu pa rk,hydro phyte ,e co lo g ica l be ne fit,La nds ca pe De sig n
Chen Zhi
(Gua ng do ng fo res try vo ca tio na l te chno lo g y s cho o l,Gua ng zho u,Gua ng do ng ,510520C hina )
The Primary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Landscape Design of Hydrophyte in Guangzhou Liu Hua Hu Park
科名园林特色
种名分布地点
睡莲科Nymphaeaceae
Cyperaceae 莎草科
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竹芋科Marantaceae 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天南星科Araceae
禾本科Graminae 香蒲科Typhaceae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睡莲Nymphaea alba 王莲Victoria regia
旱伞草
Cyperusalternifolius 水葱
Scirpus validus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水葫芦
Eichhornia crassipes
大漂
Pistia stratiotes 水鬼蕉菖蒲Acorus calamus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香蒲
Typha orientalis
挺水植物,花大叶圆,观花,观叶。
浮水植物,花色鲜艳
浮水植物,叶片圆形,像圆盘浮在水面,花色艳丽,观花,观叶。
挺水植物,叶细长轮生,状如风车,观叶。
挺水植物,秆高大,圆柱状,叶片线形,观枝叶。
沉水植物,净化水质。
挺水植物,花艳丽,观花。
挺水植物,叶大,花色艳丽,观花,观叶。
飘浮植物,叶单生,柄膨大,叶片卵形至肾圆形。
飘浮植物,叶无柄,聚生于缩短、不明显的茎上,生成莲座状叶带形,水陆生长。
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
挺水植物,叶长披针形。
挺水植物,穗状花序烛状。
南门东侧湖中、勐园、农趣园各大湖中、农趣园浮丘周围湖边、芙蓉洲周围湖边。
农趣园、勐园勐园、浮丘各大湖中、勐园浮丘周围、勐园
蒲林广场周围湖、农趣园、勐园农趣园一侧湖中农趣园一侧湖中各湖基四周浮丘小鸟天堂小鸟天堂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与造景特色初探
陈志
(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文章调查了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的水生植物种类,共有水生植物15种,其中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1种。
研究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绿化及水质净化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同时分析了公园在水生植物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造景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4+9
文献标识码:
A j.is s n.1672-0938.2011.01.009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是提高公园湖水净化水质能力的关键措施。
经考察发现,公园的湖水由各处不同的水质汇集而成,湖水清澈度不够。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湖的水质要尽量清澈以避免影响珠江的水质,同时要缓解珠江水质净化的压力。
公园内的水源不少是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入珠江,必须进行水质净化,但是大量种植水生植物会影响公园的景观,因此公园内水面绿化的面积不能太大。
为解决这个矛盾,公园内营造了各类小型的水生植物群落,如再力花群落、睡莲群落,各群落散状分布,没有连成整体。
为保留湖面的清澈性,公园定期对水生植物加以清理,便于形成类似天然的湖面景观。
公园在水体绿化中选择广州常见的净化水质功能极强的如大漂Pistia stratiotes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和多种水生植物配合,一方面由于多种植物的根系交错具有强力的去污能力,另一方面能使水边的水流及生境多样化。
湖水系中还有丰富的鱼类、螺等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它们与水生植物共同构成复杂的生物群落,对水生态的平衡和水质的改
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持了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据观察,公园内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方面起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2.1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营养物质,水体中相当部分的营养物被植物转化或保存在植物体内。
公园里有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观察发现漂浮植物吸收能力强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最差。
与沉水植物相比,挺水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则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如在浮丘和芙蓉洲四周种植大量的睡莲Nymphaea alba 和王莲Victoria regia ,其周围的水质明显要好于公园其它景区,而在没有水生植物的景区如鹭岛周围,尽管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和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Water Banyan)等木本植物,但水质较浑浊。
1.2.2水生植物的物理作用
调查发现,在种植有水生植物的浮丘、盆景之家、勐园等人工湖中,风速在水体表面明显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积,降低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
此外,水生植物还削弱了光线到达水体的强度,阻碍了植物覆盖下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尤其是在大漂、水葫芦等植物的水体系统中比较常见,因此水生植物的存在对水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2.3水生植物的组合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在提高植物处理效果研究方面,公园投入大量的人力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确定不同植物的组合。
睡莲、王莲、大漂、水葫芦等是公园中常用的浮水植物,芦苇、香蒲、旱伞草是常用的挺水植物。
就净化效果而言,以水葫芦和大漂的净化效果较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等挺水植物的效果明显不如浮水植物。
此外,不同的物种或同一物种在不同人工湖环境中的净化效果有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水生植物能否发挥其最大的净化及应用潜力,关键在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群落的搭配,特别是通过试验选择耐污性强、净化效果好、适宜其生存环境的物种是一项优先考虑的工作。
2水生植物的造景特色
2.1
水生植物多样性体现在景观设计中
公园划分为4个区:北区狭长草地向两侧延伸,有榕荫游乐场、宝象乐园、羽毛球场、浮丘园、芙蓉洲及一座面积3000多m 2的鸟岛,鸟岛上聚集着上万只鹭鸟,设有观鸟茶座和观鸟台;东区有西双版纳风光庭园———勐园,还有石宝、瀑布、浣溪女、杜鹃园、南海渔村酒家;中区有榕荫葵堤、新光花园酒家、健身乐苑;南区毗邻广州少年宫,这里有大面积落羽松林,以及蒲林茶座、桃源饭店、荫生植物棚等设施,景色清幽。
公园西端为盆景园,东端为著名的流花鸟苑。
为配合公园这四个景区的特色,在这些景观区划的同时,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造景遵循了科学的生态种植原则,非常注重水生植物与木本园林树木的综合配置,尽量应用水生植物配合各种常见的园林树木如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HBK.)O.F.Cook 、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荔枝Litchi chi-nensis 、龙眼Dimocarpus longgana Lour.、串钱柳Cal-listemon viminalis (Soland.)Cheel.、黄樟C.Parthenoxy-lon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杨桃Carambola 、番石
. All Rights Reserved.
榴Psidium guajava L.、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印度橡胶榕Ficus elastica、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Water Banyan)[3,4]等对湖周进行植物绿化造景以体现公园主题,如浮丘岭南文化和勐园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农趣园大自然的野趣风情。
在公园的园林水景中,应用较多的有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菖蒲、香蒲、芦苇等,这些水景中由于水的亲人性使公园中的水生植物景区周围常常比木本植物景区聚集更多的人群。
因此,水生植物景区如浮丘、芙蓉洲、玫瑰园等就比陆生植物景区如春园、蒲林广场一带具有更好的展示平台。
因为水生植物除了观叶、赏花外,还可以水面为背景展示其在水中的倒影,水生植物还可为水景营造宁静的气氛,如农趣园景区通过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不但可以取得丰富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创造出静谧的园林氛围。
公园的水体主要有二种,一种为湖区,另一种为人工水景区,因此用于进行造景的陆地园林植物配置各不相同。
如在浮丘的湖岸,应用较多的为串钱柳和垂柳形成悠闲垂钓的自然景观,其它如美人蕉和黄樟等应用较少,仅起到点缀作用,而在农趣园、芙蓉洲、勐园一带的人工水景绿化中,则多利用了大叶榕、小叶榕、荔枝、番荔枝、杨桃、樟树、黄花夹竹桃、鸡蛋花、番石榴和龙眼等,同时配置了黄樟、美人蕉、驳骨丹和水鬼蕉。
2.2水生植物多层次配置手法显得大方简洁
植物组合主要有:荷花+睡莲+王莲组景(芙蓉洲、勐园、落羽杉林、东北门湖区);香蒲+梭鱼草组景(浮丘);再力花+旱伞草+石菖蒲+金鱼藻组景(农趣园);再力花+睡莲组景(农趣园一侧湖区);再力花+菖蒲组景(盆景之家)。
各种造景甚为丰富,其中农趣园内旱伞草+梭鱼草+王莲+睡莲组景,叶片油绿的梭鱼草与旱伞草高低错落,同时梭鱼草蓝紫色与睡莲粉红色的花相互映衬,显得既活泼又雅致。
2.3水生植物与园林水景的动静结合
水景区水生植物与园林水景的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特别是水生植物与跌水相搭配,动静相宜。
农趣园、勐园、浮丘的出水口设计,二级跌水缓缓跌落,水面上种植的睡莲紧贴水面,背后高低错落的乔灌木及远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景观层次极为深远。
在浮丘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丛香蒲倒影入水,自然野趣,正南方的垂柳枝条随风飘动,丰富了立面景观效果。
2.4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在少数民族风情的勐园、岭南风情的浮丘、岭南民间野趣的农趣园,公园使用大量的水生植物与园林小品完美融合,尽显乡土风情。
如芙蓉洲、浮丘的水面一角,丛植睡莲安静地铺在水面上,为这小水景增添了一份静谧。
岸边再力花与美人蕉正开放着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赋予了水景跳跃的元素,另一片水面上则片植单一的睡莲,亦不时留出水面,增强水体的镜面效果。
与浮丘相连的园路穿过睡莲丛中,为人们近距离观赏水生植物及其景观提供了便利。
在岭南盆景之家的一侧湖中,香蒲、水葱等高大的挺水植物依水岸的木亭而种植,形成半抱合构景,为亭内休憩的人们带来一份安全与神秘感。
同时也将人的活动真切地融入到景观环境当中去,给人返朴归真的感受。
3存在问题与对策
3.1个别浮水植物繁殖过快,需要定期挖掘、收割其沉积物
由于水生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必须按季节更替或定期打捞,以免植株残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有些水生植物因其营养丰富,繁殖速度有时无法想象,如水葫芦,有时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水体面积相比,增长趋势让人担扰。
为尽快达到水质净化效果,在建园之初时公园设计的水生植物较多。
经过不断的生长繁衍,部分园区如浮丘周围的王莲、睡莲、落羽杉林的荷花、农趣园的旱伞草等水生植物普遍呈现过密、过满的情况,水体面积逐渐减少,大大削弱了景观效果。
3.2湖基草本水生植物及部分挺水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有待解决
严格控制水岸乔灌木落叶和水生植株季节性残败对于水体的污染,提高人工湖的水质净化效率,以保持秋冬季的水质与水体景观。
部分园区如勐园、盆景之家的再力花、梭鱼草、水葱、小鸟天堂的芦苇等植株因生长过密而无法吸收充足阳光导致植株枯萎,对净化水质极为不利。
对于直接栽种于河床基质上,因吸收水中充足养分而生长过盛的水鬼蕉、美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蕉等更是因生长过于旺盛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收割或挖除部分植株,才能控制其疯长。
公园在秋冬季管理时对其它景区如鹭岛、蒲翠洲等水景中的香蒲、芦苇、再力花、睡莲等水生植物要进行定期收割,对部分枯枝落叶要定期进行人工清理,在养护管理上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3.3
应用在园林绿化中的水生植物种类不多公园水面目前只限于荷花、睡莲、香蒲、芦苇、水葱、梭鱼草、菖蒲(水生鸢尾)等种类,大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花叶香蒲、石菖蒲、驴蹄草、萍蓬草、金叶水葱、荇菜、菱科菱属植物[1]等还未被引种至公园。
此外,沉水植物的种类过于简单,沉水植物景观较难表现,可以多选择其他沉水植物的种类。
根据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花圃的实验,可选择狐尾藻、小婆娑纳等种类丰富的沉水植物营造景观。
相关资料显示[1,2]:狐尾藻与金鱼藻植株均易附着水
中悬浮颗粒,但金鱼藻栽种处如水流速度不足,易引起植株缺氧而死亡。
如果在芙蓉洲、农趣园南侧的湖面水流速度较慢处种植小婆娑纳和狐尾藻等,能使水中悬浮颗粒的大量沉淀以净化水质,同时营建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水体环境,充分发挥其净化效果,增强沉水植物景观表现。
为弥补沉水植物景观问题,可适当增加些许浮水植物,如可于水面较为开阔的浣碧池种植一些水鳖与野菱,进一步改善其水质,并丰富水面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松年.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J ].上海建设科技,2006(2):20~22,33
[2]张玲慧,夏宜平.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中国园林,2003(9):54~57
[3]庄雪影,等.园林树木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
[4]陈策.华南优良园林树木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6
[5]陈策.世界名花与国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