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布置理想的家居精品优质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置理想的家居
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创造潜能需要有效的刺激才能
发。
——《美
术教学实施指南》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课程标准》
课例档案
资源共享
1、收集居室设计图例及相关图片。
2、准备绘画工具及材料;生活中废弃的包装袋等材料。
3、对家庭中的家具和电器进行单线速写。
阶段一:感受与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家》。
(导语)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人人都希望把家安排得实用舒适,充满亲切与温馨。
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主人的品位和情调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资料图片,也许从中我们会受到一点不同的感受。
(展示图片及生活照片初步了解家居环境)
【教学设计:一首“家”的歌曲会勾起对家的重新认识和不同的感受,同时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自然过渡下面的教学内容。
】
阶段二:讨论与表达:
问1: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学生讨论后回答。
(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的气氛……)
问2:通过展示,我们发现这些居室都具有哪些独特的风格呢?(师生共同分析)〖①古典风格 (豪华富裕)、②朴素风格(随心所欲)、③精致风格(高贵庄重)、④自然风格(艺术化)、⑤轻快风格(豪爽大方)、⑥柔和风格(平稳独立)、⑦优雅风格 (恬静温柔)、⑧都市风格(独立个性)、⑨清新风格(轻淡写意)、⑩中式风格(复古)〗
从这里我们能够总结出家居设计包括哪些因素。
(整体布局、家具的安排、室内线条、风格、色彩、室主人的品味……)
问3: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讨论后回答。
(功能与美化的协调统一才是家居设计的基本目标。
)
问4:你们想怎样设计制作理想的家居呢?(组1同学:先将我们组想好的家居的平面图画出来;然后再进行巧妙设计和合理布局。
组2同学:设计图纸时,首先确定比例关系,画出居室平面图,定出门窗的位置,按照床、桌子、椅子、沙发等主要家具的比例画出它们的外形或剪成纸片,根据居室功能的划分进行组合拼摆,找出最佳居室布置方案。
)
【教学设计:由感受—欣赏—体验—创想,四个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广泛引发学习兴趣,经思考、讨论,提高对家居美化的认识和了解,并从具体的实例中印证家居美化布置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分析问题的目的。
并逐步体验到家是爱与温馨的港湾。
】
阶段三:探索与实践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家是充满爱与温馨的港湾,通过学习我们对如何布置理想的家居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在大家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幅理想的图画。
家居布置设计制作: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大胆地想象,进行设计制作吧!利用拼、贴、绘制等多种方法都可以,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到网上查找资料(教室中有多媒体设备)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噢!
【教学设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设计制作,老师参与其中及时鼓励、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相互交流,提高探究意识。
】
阶段四:原来如此
将大家的作品展示到展台上,各组同学通过讨论、赏评在你认为满意的作品上贴上五角星。
得到的星最多的将获得“最佳创意奖”,我们还将评出“最佳上进奖”、“最佳努力奖”、“最佳协作奖”。
并请获奖的组或同学谈一谈制作的感想和小组合作的情况,对他人的作品给予一点热情的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将设计制作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共同赏析、评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都将给予不同的奖项,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并希望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
教学心语
一幅作品就是一朵灿烂的花儿;一幅作品就是凝聚勤奋的成功;看着这些充满灵气的作品,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未来的设计师将在你们当中产生,我期望你们能够放飞想象,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属于自己的蓝图。
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学目标:
(1)学会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4)学会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5)自信、个性培养和请顶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教学重点::
居室布置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学习材料:
本课所选用的材料应根据学生设计的主题灵活自主选用。
例如:用绘画方式表现可选用水彩、水粉、单线白描、马克笔及综合几种材料完成。
本课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生
活品位。
教学方法:体验法、讨论法、查阅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准备学具和前一节课的作品,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回答:家。
引入课题。
2、教师: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词汇?
学生:温暖、温情、亲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师: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
学生: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的气氛等等
4、教师:联系我们学过的美术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想一想: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5、每组推荐发言人把大家讨论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归纳出重点。
学生发言。
(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准确)
6、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可做少量的点评,对范例加以评述。
7、分组:(每俩人一组,一人为设计师。
一人为甲方)每组设计一个单元方案)
8、评价:提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直至总结出若干可行的评价点。
自评、互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9、小结:展示优秀作品。
赏析。
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希望未来影响学生生活实际生活。
课题:第10课《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学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⑴、房间平面尺度与家具一般尺度的基本感念。
⑵、房间使用功能与美化的正确关系。
⑶、房间色彩与情调的营造。
⑷、家居绿化与美化装饰。
⑸、设计效果图的制作完成。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⑴、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⑵、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⑶、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⑷、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课前)准绘画方式:水粉、水彩、马克笔等。
工艺方式:纸、布、卡纸、特殊肌理纸、小竹棍、绳、吹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教材分析:本课设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
通过对居室及主题墙面的设计,将学生引导到居室美化这一新知识领域中去,为他们一生在此领域中的探寻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A.房间平面尺度与家具一般尺度的基本概念。
B.房间使用功能与美化的正确关系。
C.房间色彩与情调的营造。
D.家居绿化与美化装饰。
E.设计效果图的制作完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C.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D.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2)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让我们走进不同的房间,看看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灯)
(1)书房的设计最能体现主人的兴趣、爱好和艺术品位
(2)你一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实用又美观吗?
根据学习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划分居室空间。
3、客厅是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请想一想布置一个理想的客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2)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3)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4)合理划分使用区域,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运动、或娱乐等需要
4、家居设计图中是否可以随意画出家具的大小?为什么?
教师出示设计图。
你能画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图吗?
方法一、用单色线条绘制的居室平面图:准确、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绘制的居室平面图:直观、鲜明
方法三、用彩纸拼贴的居室平面图:装饰性强
方法四、用纸片拼摆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5、主题墙的设计是居室设计的点睛之笔。
6、小结:发挥创造力,按着个人品味、感觉或顏色喜好,隨意自由组合自己的家居布置,设计独一无二的理想家居,甚至因不同的时间活动及节日,为家居加添色彩和心思,增加生活情趣。
教案意见:由于平时学生一般不会注意房间的大小和家具的尺寸,因此这节课对于这些常规的知识反而是一个难点。
上课前可有意让学生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或者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家居市场去看一看,对上课是很有好处的,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有帮助的。
比例知识的应用也是本课的一个目的。
平时数学课中很少有机会像本课一样实际运用到比例知识,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计算出比例,再画图,不要什么都是近似的,导致最后的比例失调,使设计出来的房间和实际相差太大。
个人评价:通过本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的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注意在自已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人文意识、环境意识。
《布置理想的家居》说课稿
荆门市屈家岭一中孙晓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布置理想的家居》,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初中美术15册第10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属于综合·探索。
通过对居室及主题墙面的设计,将学生引导到居室美化这一新知识领域中去,为他们一生在此领域中的探索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作为一个追求高尚生活的普通人所需要的。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手绘、剪贴、电脑)。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个性、自信,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因为此乃作业,是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
教学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要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正确理解功能与美化的关系很重要,关键在于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设计理想的家居环境。
总之,学生不可能全部自己“探究”出来,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一引导学生思索,二帮其总结归纳,师生互动将其难点解决。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绘画工具等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学生做出有创意、功能合理、制作特点的效果图来,认识到室内空间是一种美化了的物质环境,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教学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讨论——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导入2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讨论5分钟,学生练习23分钟,展示拓展5分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词汇?这些温暖、亲切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二)讲授新课,教师演示
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三)学生讨论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设想,你想如何布置?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由于大环境我们以手绘效果图为作业,所以要求独立完成。
(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
(五)展示作业,评价交流
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尊重个性差异。
(以鼓励为主)
(六)拓展提高
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因今天所学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
板书设计: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
教学反思: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并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哪怕是一节普通的课,我们也要精雕细琢,下苦功夫!反复切磋,反复磨练,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