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法的应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前言
1、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 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灸焫”
特点
➢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
➢弥补针药之不足 阳气衰微,沉寒痼冷
特殊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ppt课件
法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分 灸法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类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表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 ppt课件
8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 制作
规格:大、中、小
ppt课件
9
灸法种类和应用
5
前言
2、施灸材料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艾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
其他
ppt课件
6
一、灸法的作用
防病保健
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保健灸(《针灸ຫໍສະໝຸດ 英》)扶阳培元, “卫外而为固”
温经散寒
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
阳阴 左右对称 依次施灸
(二)艾灸补泻法
《灵枢•背俞》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等待)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傅,拊)其艾,须其 火灭也。”
ppt课件
17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三)施灸的剂量
灸之生 熟
ppt课件
18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四)施灸的禁忌
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 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
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化脓灸及刺激较强的天灸。 4、谨防烧灼皮肤和衣物。
(五)灸后的处理
化脓灸、天灸--局部护理
水泡
ppt课件
19
扶阳固脱
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 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
消瘀散结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瘰疬、
瘿瘤等
引热外行
“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
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
ppt课件
7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
隔姜灸
灸 艾灸类
(4)隔附子饼灸
操作:
适应证:①疮疡久溃不敛,虚寒性外科阴证;
②阳痿、早泄、遗精等命门p火pt课衰件证。
12
灸法种类和应用
(二)艾卷(条)灸
艾卷(艾条) 纯艾条(清艾条)
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
艾卷灸
悬灸
温和灸 雀啄灸
慢性病 急性病
回旋灸
范围较大 病痛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痹、痿
ppt课件 虚寒
(1)隔姜灸
2、间接灸
操 作: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
(2)隔蒜灸
隔
隔
蒜
操 作:
片
蒜 泥
灸
灸
适应证: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未溃疮疖等。
ppt课件
11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3)隔盐灸
操作:神阙灸
2、间接灸
适应证:①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等;②亡阳虚脱证。
13
灸法种类和应用
操作
(三)温针灸
适应证
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ppt课件
14
灸法种类和应用
(四)温灸器灸
ppt课件
15
灸法种类和应用 (五)其他灸法
灯草灸
操作:点穴、燃火、爆焠 适应证:“幼科第一捷法”
天灸
ppt课件
16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顺序
上 背 头身 少、小
下 腹 四肢 多、大
(一)艾炷灸
(1)无瘢痕灸
操作: 燃剩2/5
凡士林+艾炷 —————— 红晕 3~7壮
适应证:虚寒证
1、直接灸
(2)瘢痕灸
操作:
燃尽
1周
蒜汁+艾炷———————+膏药
化脓
5~6周
灸疮
瘢痕
7~9壮
适应证:慢性顽固性、反复发作 (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体虚)
ppt课件
10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灸法
前言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ppt课件
1
前言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施灸材料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前言
1、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 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灸焫”
特点
➢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
➢弥补针药之不足 阳气衰微,沉寒痼冷
特殊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ppt课件
法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分 灸法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类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表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 ppt课件
8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 制作
规格:大、中、小
ppt课件
9
灸法种类和应用
5
前言
2、施灸材料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艾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
其他
ppt课件
6
一、灸法的作用
防病保健
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保健灸(《针灸ຫໍສະໝຸດ 英》)扶阳培元, “卫外而为固”
温经散寒
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
阳阴 左右对称 依次施灸
(二)艾灸补泻法
《灵枢•背俞》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等待)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傅,拊)其艾,须其 火灭也。”
ppt课件
17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三)施灸的剂量
灸之生 熟
ppt课件
18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四)施灸的禁忌
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 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
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化脓灸及刺激较强的天灸。 4、谨防烧灼皮肤和衣物。
(五)灸后的处理
化脓灸、天灸--局部护理
水泡
ppt课件
19
扶阳固脱
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 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
消瘀散结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瘰疬、
瘿瘤等
引热外行
“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
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
ppt课件
7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
隔姜灸
灸 艾灸类
(4)隔附子饼灸
操作:
适应证:①疮疡久溃不敛,虚寒性外科阴证;
②阳痿、早泄、遗精等命门p火pt课衰件证。
12
灸法种类和应用
(二)艾卷(条)灸
艾卷(艾条) 纯艾条(清艾条)
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
艾卷灸
悬灸
温和灸 雀啄灸
慢性病 急性病
回旋灸
范围较大 病痛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痹、痿
ppt课件 虚寒
(1)隔姜灸
2、间接灸
操 作: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
(2)隔蒜灸
隔
隔
蒜
操 作:
片
蒜 泥
灸
灸
适应证: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未溃疮疖等。
ppt课件
11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3)隔盐灸
操作:神阙灸
2、间接灸
适应证:①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等;②亡阳虚脱证。
13
灸法种类和应用
操作
(三)温针灸
适应证
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ppt课件
14
灸法种类和应用
(四)温灸器灸
ppt课件
15
灸法种类和应用 (五)其他灸法
灯草灸
操作:点穴、燃火、爆焠 适应证:“幼科第一捷法”
天灸
ppt课件
16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顺序
上 背 头身 少、小
下 腹 四肢 多、大
(一)艾炷灸
(1)无瘢痕灸
操作: 燃剩2/5
凡士林+艾炷 —————— 红晕 3~7壮
适应证:虚寒证
1、直接灸
(2)瘢痕灸
操作:
燃尽
1周
蒜汁+艾炷———————+膏药
化脓
5~6周
灸疮
瘢痕
7~9壮
适应证:慢性顽固性、反复发作 (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体虚)
ppt课件
10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灸法
前言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ppt课件
1
前言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施灸材料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