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及教训[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及教训[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及教训
关键词:农民战争;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过于拔高农民起义的作用,认定农民起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不符合史实。

近年来,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历史起了破坏作用,这场战争导致千百万人死去,生产力遭到破坏。

这就涉及到评价标准问题。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是体现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联系上,但它能体现在同洋务运动即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生的历史联系上。

太平军横扫了清朝的反革命武装八旗、绿营,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是汉族地主武装和汉族地方势力兴起的重要契机,如果不是清朝原来军队腐败无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暴露无疑,就不会有湘军的出现,也不会有同治中兴的自强运动。

其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它的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

农民阶级虽然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农民起义有其理由和正义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农民起义的胆量和气魄,也体现了其动机和理想追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是清政府,规模最大,历时14年,转战18省,攻克600多个城镇,扫荡大半个中国,规模大,历时长,影响深远,是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它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清朝的统治秩序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扫荡,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在太平天国攻克之区,“官宦人家,呼之为妖头,杀之必尽”,经过太平天国的打击,清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削弱,同时也促使清统治集团分化,催生了洋务派。

第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在某种程度上抗击了外国武装干涉,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反对外国殖民侵略,反对民族
压迫,主张各国建立独立、平等、友好往来的关系;他们坚持民族尊严,维护主权完整,严禁鸦片,根本上否定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英勇顽强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阻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企图的作用。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后来中国革命事业具有深刻的影响。

太平天国英雄们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业绩,鼓舞着中国人民继续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对后来的人民革命斗争具有显著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就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以洪秀全为榜样,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此外太平天国还主张对外开放,表示愿意与各国友好交往,发展正当的外交、外贸关系;赞成发展资本主义,洪仁玕《资政新篇》,洪秀全表示赞成,在“兴舟辑之利”,“兴器四技艺”,“兴银行”,“兴宝藏”等旁都批了“钦定此策是也”,“此策是也”等,表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思想深处是有接受资本主义的要求的,尽管这种思想倾向很微弱,还不可能左右当时的历史进程。

太平天国革命既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它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

外因是中外反革命势力相结合,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了农民革命。

洪仁玕牺牲前也认识到这点,他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独可长久支持”(《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555页)。

其实,内因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因为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使太平天国不可能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

太平在国利用宗教发动起义,在初期起了重大作用,但宗教是对世界歪曲的反映,它最终会麻痹革命者的斗志。

宗教为洪秀全罗致了不少狂热的信徒,不惜牺牲一切以从,但在后期,他陷入宗教迷信不能自拔,他强调诸事均有天父、天兄作主担当,太平一统即将到来。

但何以久久未能实现,屡屡丧师失地?不惟一般人不再盲从,甚而他的高级将领的信心亦生动摇。

而他本人似乎反陷溺愈深,极力使自己神化,一心依赖神力,忽视现实,失去理智,无异自愚。

第二,太平天国领导未能制定一套适合时宜的政策、策略和革命纲领,不能形成革命的大联合。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改革方案,但前者是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后者又脱离实际,都无法付诸实践。

太平天国利用宗教对传统文化予以严厉批判(捣偶像,折孔子牌位,焚书),使本土文化严重扭曲,激起知识分子的反目。

曾国藩书《讨粤檄文》,打出卫道的旗帜,许多读书人加入湘军。

第三,太平天国领袖在军事策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去消灭清王朝的有生军事力量,最后反而被清军各个击破。

太平军出广西,越湖南,攻武汉,取金陵,威震中外,军队达百万之众,此时应全力北上进攻北京。

可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却陶醉于初步取得的胜利,对彼己力量对比作了错误的估计,并没有集中全力去消灭清朝的有生军事力量,而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作出了不符合客观条件的既北伐又西征的战略决策,在无法实施战略协同的两个方向同时出击,结果北伐军全部覆灭,西征军也付出重大代价,坐失了消灭清王朝的有利时机和战略上的主动权。

太平军的军事失误还有:兵力分散,各自为战,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偏重于城市攻防战,忽视在机动作战中大量歼敌有生力量;忽视军队的提高与巩固工作;后期又困守天京坐待失败。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既不认真研究敌人,也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战略修养,以致战略指导上逊于敌人,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建立政权后,领导集团的腐败日益严重。

如确立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大兴土木,追求腐朽生活方式;任人唯亲,滥封王爵等等。

这说明太平天国领袖封建等级思想、宗派思想的严重性,奢侈腐化、贪图享受以及追求个人权力,最终导致集团内部的相互残杀和严重分裂。

一位英国人说,南京无丝毫兴盛气象,绝不为人民设想,专恃劫掠为生,而又十分腐化,吸食鸦片及饮酒、赌博之风盛行。

执掌
朝政的蒙得恩,就是一个烟瘾极大的人。

天京内讧后,洪氏兄弟首先封王,其次为陈玉成、李秀成,至1861年前期,仍仅十人左右。

此后愈封愈滥,多至二千七百余人。

当时民谣: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

各王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出现天王不能控制主将,主将不能指挥军旅的局面。

太平天国是中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

可是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十四年的时间就覆灭了,这引起后人无尽的深思。

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腐败。

从中也可以得出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农民英雄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方案。

参考文献:
牟安世:《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茅家琦:《太平天国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上、中、下),南大出版社1991年。

简又文著:《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上、中、下),简氏猛进书屋出版1958年。

简又文著:《太平天国全史》(上、中、下),简氏猛进书屋出版1961年。

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吴雁南主编:《中国近代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