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能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
►达标练习
1.下列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
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
答案:A
2.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什么影响( )
A.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
B.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不变
C.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
D.人口增长,使人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
答案:A
3.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4.在我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源在( )
A.气候条件差
B.人口数量太多
C.自然资源和能源缺乏
D.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
答案:B
5.(双选)预测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是( )
A.21世纪,仍然是增长趋势
B.21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将缓慢下降
C.21世纪,人口将缓慢下降
D.已经是低生育水平国家,但人口仍处于增长状态
解析:由于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左右)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由于人口基数大,现在虽已为低生育水平国家,但人口仍将处于增长状态。
答案:BD
6.下图所示为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性,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破坏,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就是由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人们对森林的过量采伐,草原的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植被的破坏都导致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被破坏,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当采取措施,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答案:(1)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地蓄水能力降低。
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随风而起。
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
(2)①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保护。
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
③退耕还林还草
►提升练习
7.如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过程。
它表明( )
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解析:PPE怪圈表明了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三者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也能通过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答案:B
8.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为( )。
①饲料作物②观赏作物③能源植物④纤维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9.(双选)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尘暴能使人患哮喘、咳嗽、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几率增加
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往往较高
C.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
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AD
10.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______________。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
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
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
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富营养化,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
其他几种植物是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
从图中可以读出不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不同,栅藻为25 ℃,水绵为20 ℃,菹草为15 ℃,颤藻为30 ℃。
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最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夏季高温长势最好的是颤藻。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
B组栅藻的浓度高,而其净光合放氧率低,最可能是栅藻密度过大导致其接受的光照强度弱,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另外,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微生物繁殖,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答案:(1)栅藻、水绵和菹草(2)菹草颤藻
(3)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4)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