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_文言翻译复习(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 自己被流放呢?
(借代) 例2: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译: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 刘琮投降。 例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互文) 译: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 拥有的金玉珍宝.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 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有片金,管挥锄 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 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 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文中“华捉而掷去之”,如果译成“华歆抓住 金子然后丢掉了”,就错了。对“捉”字就宜结合语 境,对在地上的金子应是先“捡起”再“丢掉”, “捉”只能作“拾、捡”理解。同样,可推及“废” 不能解释为“毁掉”,应作“丢开、放下”理解。
(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 收拾。
例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译: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教授学业, 解释疑难的。
3、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介词结构后置)
译: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 还依附楚国。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例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例4: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省略)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 物的污染呢?
例5: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例2: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 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 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例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句子翻译的原则:
• 1.信、达、雅 •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3.落实翻译的得分点 特别提醒: 注意联系全文,注意语境
信、达、雅
信 达
雅
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 意增减内容。
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 汉语表达习惯。
要求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 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
例1: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 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例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 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 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用典的语句
例1: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 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 建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 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 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作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 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例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 (为动用法)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例2:“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 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解释:这句话的难点是这样几个词:“说”,应译为 “话”或“教诲”;“达”在句中是“切中”、“切 合”或“理解明白”的意思;“微”在句中是谦词, 指“微小的”、“卑微的”。“趣”在句中应解为 “志趣”、“情趣”、“志向”等;“规”,在句中 的意思是“规划”、“考虑”、“打算”等。 译文:“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 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 各人打算不同。”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 白骨长肉啊!
(3)注意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 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例:夫战,勇气也。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 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做 到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 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 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例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 “一个叫丁的厨师”)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 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 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从“言” 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 语言特色。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 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1.从“言”的角度,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 (色彩变化) 草庐之中。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 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例2:璧有瑕,请指示王 。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借代) 例2: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译: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 刘琮投降。 例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互文) 译: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 拥有的金玉珍宝.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 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有片金,管挥锄 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 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 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文中“华捉而掷去之”,如果译成“华歆抓住 金子然后丢掉了”,就错了。对“捉”字就宜结合语 境,对在地上的金子应是先“捡起”再“丢掉”, “捉”只能作“拾、捡”理解。同样,可推及“废” 不能解释为“毁掉”,应作“丢开、放下”理解。
(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 收拾。
例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译: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教授学业, 解释疑难的。
3、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介词结构后置)
译: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 还依附楚国。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例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例4: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省略)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 物的污染呢?
例5: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例2: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 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 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例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句子翻译的原则:
• 1.信、达、雅 •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3.落实翻译的得分点 特别提醒: 注意联系全文,注意语境
信、达、雅
信 达
雅
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 意增减内容。
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 汉语表达习惯。
要求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 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
例1: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 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例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 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 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用典的语句
例1: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 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 建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 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 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作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 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例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 (为动用法)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例2:“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 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解释:这句话的难点是这样几个词:“说”,应译为 “话”或“教诲”;“达”在句中是“切中”、“切 合”或“理解明白”的意思;“微”在句中是谦词, 指“微小的”、“卑微的”。“趣”在句中应解为 “志趣”、“情趣”、“志向”等;“规”,在句中 的意思是“规划”、“考虑”、“打算”等。 译文:“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 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 各人打算不同。”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 白骨长肉啊!
(3)注意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 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例:夫战,勇气也。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 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做 到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 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 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例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 “一个叫丁的厨师”)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 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 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从“言” 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 语言特色。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 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1.从“言”的角度,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 (色彩变化) 草庐之中。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 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例2:璧有瑕,请指示王 。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