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翔学校高考阅卷老师手记8则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高考阅卷老师
手记8那么
高考阅卷手记〔一〕〔6月10日〕
已经有8年没有参加高考阅卷了,今年终于争取到了时机。
昨天下午,我和同事们一起赶到阅卷场,报了到,办好各种手续,已经是7点多。
从报到的过程看,今年对阅卷老师的审核是很严格的,没有完好的手续是不能报到的。
而且,阅卷场地给人很庄严的感觉,四周完全安装了防护网。
也确实应该这样,高考阅卷牵动了千家万户,不这样缺乏以显示其公正。
刘教授专门就今年作文评卷作了报告。
分析了今年高考作文题“一步与一生〞的内涵,并对作文评卷的合理性、公正性、科学性作了阐述,最后对10条评分细那么进展了详细地讲解。
我认为有价值的有5点。
一是关于题目。
没有写题目要扣2分;自拟题目的,也要扣2分。
二是不要轻易判考生偏离题意或者立意不当。
假设一旦判为偏离题意或者立意不当,只能得十多分。
有个考生写了一篇题目为“细节决定成败〞的作文被组委会判为了偏题。
三是判抄袭之作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判为抄袭。
一旦判为抄袭,可就惨了,处分是非常严厉的。
四是但凡认为有政治观点的文章,要交组长或者指导HY会研究。
有一年高考,有考生写“HY的选择〞一文,被媒体炒作后,李南清副HY亲自过问。
有一年高考作文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考生的观点是“缔造HY的是HYHY〞,这就很严重。
五是对写诗歌的作文要由小组集体讨论给分。
要鼓励有诗歌才华的考生脱颖而出。
其余的,和考试大纲上的要求大致一样。
会后,各小组分组试评样卷。
今天只评了一篇就下班了。
我们给的分数根本上在52-54分,指导组给出了58分的高分。
看得出,今年作文是鼓励优秀作文的。
按照这样的HY,我估计我所教的学生,至少有30人可以上50分。
因为还有十几篇样卷没有评,无法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文判分要尽量公平客观,并拉大差距,让写作程度高的学生受益。
高考阅卷手记〔二〕〔6月11日〕
繁忙而紧张的一天终于过去,我又可以坐在网吧里写博克,回忆一天的阅卷过程。
总分值是15分,估计平均分可以上10分。
这样子,估计今年语文全平均在93分左右。
下午继续阅卷,我的速度不敢提起来。
组长宣布,每天每人是8本的任务,每改完一本,要登记袋号,下班时要交小组长统计。
今天肯定是完不成任务的,大家仍然很慎重地判分。
我把上午阅的那本交上去,小组长检查后,说我的尺度稍严了些,也许是受了我的同伴的影响吧。
我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整个阅卷场是一把尺子,必须服从指挥,又放宽了一点尺度。
我觉得很吃力,平时在阅卷我常常是组长,作文以我判分为根据;我曾三次参加高考阅卷都是阅作文,且三次被评为优秀阅卷老师,有一次也是作文组的小组长。
今年怎么啦?我没有自负的意思,按照要求阅,秉持公心,尽量做到公正公平。
这个下午,我都是在边阅卷边反思,告诫自己要放低位置。
下午是6:30下班。
到下班时,我没有阅完第四本,但我对自己很满意,因为我保证了质量。
我的同伴比我快,阅完了五本。
他比我年轻嘛!明天再和他比速度。
今年的作文差距是很大的。
写得好的可以上56分,写得不好的只能得30分左右。
这样好,让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有利于选拔人才。
明天,还有艰巨的任务!
¬高考阅卷手记〔三〕——阅卷就像进考场
今天开场,作文阅卷加快了速度,八个小时里埋头拼命地干,才阅完10本,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最快速度,再快就超极限啦。
超极限就不能保证阅卷质量,像里阅卷要赶速度,每天一个老师要阅二十多本,那是不能保证阅卷质量的,高考不能这样,质量是第一。
今年阅卷对质量的要求比往年更加严格,阅卷老师个个都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首先是不能出错,一旦出错,上面就要找你的费事,不断叫你改正错误。
每个老师阅的卷要经过四道检查:小组长、组长、大组长、质检组。
质检组对每位老师的判分要进展数列分析,对阅卷质量有问题的老师要纪录在案,问题严重的要通报。
所以,阅卷老师都不敢马虎,假设看见小组长或者组长一站起来,心里就祷告:“千万不要来找我!〞因为找你就表示你的阅卷出了错误。
所以在中间休息时,我听到两位老师说:“简直是在紧张和恐惧中!〞
这话真不假。
假设考生写成别的什么,诸如“细节决定成败〞、“铸造辉煌人生〞等等容易一眼就看出来了,假设考生写成“一步一人生〞或者“一步一生〞,就不容易被发现,很多老师在这个点上都出错。
分项判分的要求也很多,如什么分数写在什么格子内有严格要求,写错了位也叫出错,错别字、标点错误、字数不够等扣分必需要到位,该扣不扣或者不该扣而扣了都是“硬伤〞。
分项分打出来后,加分又不能出错,错了错就也是“硬伤〞;然后是签名,每位老师要签两个老师的名字,这叫阅卷场的潜规那么。
签名后还要在第七题前的小方框里写分数,签名,最后才把分写到前面的加分栏里。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在小方框里写分数和签名,我认为这一道工序可以略,昨天我向组长建议取消这道工序,没有得到同意。
实际上,这样一来,老师们要多干许多无用功,而且增加出错的可能。
平时都是我给别人纠错,今天别人给我纠错了!我出现了两个错误,一个是有篇文章的标题改了,我没有扣分;另一个是少字数我多扣了1分。
换位的感觉有点别扭,但我的心态很好,平时我检查别人阅卷,自己没有亲自干,没有体验到这种滋味,如今体会到了。
我想,很多当指导的也应该经常下基层去体验一下生活,你才知道酸甜苦辣。
所以我完全理解休息时某老师说的那句话,同时,我感觉,这样阅卷简直就是像考生进考场,其紧张程度可能是一样的。
当然,这样下来的结果是尽可能的保证质量。
我敢说,今年高考阅卷是非常客观公正的,人为的误差已经减少到了很低。
社会上一些人不理解高考阅卷,特别不理解作文判分,胡乱猜测,到处造谣,蛊惑人心。
6月5日那天,我到招办开阅卷老师会,出来恰遇师范同学,他叫我和他一起去吃饭。
一同吃饭的还有几个中小长,其中一个小长很让我生气。
他在敬酒时,问我教什么学科,我说是教语文。
他就说:“哎呀,你们语文好教哇!特别是作文。
我听某某高中〔里一知名高中〕一位老师说,他去改高考作文,是用尺子量长短给分,……〞我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我想幸好你没有教语文!〞真的,我感觉到一种语文老师的耻辱,也为一个小长说出这样的话感到脸红。
一个校长都如此对待语文,我不知他的的语文老师怎样教母语,语文老师在他手下怎样过日子!
平心而论,高考作文阅卷,阅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奇迹了。
一千多老师来自四面八方,在短时间是里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个HY量到底,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情况?他们住的是学生寝室,吃的是学生食堂,晚上11点统一关灯睡觉,在短短的几天就要阅完近50万份试卷,真的不容易呀!他们的任劳任怨,他们的挥汗如雨,保证了国家公正公平的选拔优秀人才,全社会的人都应该向他们致敬!
高考阅卷手记〔五〕——作文误差及应对策略〔6月14日〕
今天是进度最快的一天,用组长的话说,是“获得重大成功的一天〞。
所有的阅卷老师都加快了速度,而质检组也加强了对质量的监控。
我所在的小组有一名老师的尺度明显偏高,全场抽样平均45分,她阅的试卷平均高出3分多,这可吓人了。
因此她被质检组监控了,结果是要求她把自己阅的试卷全部重新判分。
这可够惨了!整个下午,这位老师都在重判作文。
而且,今后她阅的试卷每一本都要严加检查。
其心里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说实话,由于阅卷者的主观差异,同一篇作文,老师们的判分肯定存在差异,这是不可防止的,但差异不能超过一定尺度,超过了就有失公平。
如今的阅卷方式,存在的差异不能很好的矫正。
在追求速度的情况下,阅卷老师的阅卷程度和职业良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想到了网上阅卷。
网上阅卷的好处是,每篇作文都由不同的两位老师在绝对不受对方影响的情况下HY判分,假设两个人的判分差距在6分以内〔即总分值假设两位老师的分数差值大于了6分或者4分,电脑自动让第三位老师判分,然后取这位老师和与他分数最近的那位
当时我就提出,是否让小组长或者本组的其他阅卷老师来给这位老师阅的作文重判,这样既缩小了差距,又让这位老师找到了HY。
可惜没有人肯采纳我的建议。
造成老师阅卷误差的,除了阅卷老师自身的因素外,组织管理的形式也是主要因素。
阅卷的第一天,应该迅速抽样,算出平均分,告知每一位阅卷老师,并要求阅卷老师算出自己所阅作文每本的平均分,这样,老师们可以迅速调整标高,很多时候,老师没有参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阅卷经历行事,误差
自然就大了。
每个组的组长,在前两天重点检查的应该是每个老师的阅卷尺度,而不是“硬伤〞。
老师们签字的手续烦琐,也使得老师判分时失去了沉着,从而增加失误的几率。
高考阅卷手记〔六〕——谈谈今年语文试卷〔6月15日〕
四题〔23分〕平均10—11分
五题〔22分〕平均9—10分
¬作文〔60分〕平均45—46分
因此全语文平均分估计为90—91分。
全近50万考生,本科录取近25万,试题难度值控制在0.50左右,整个试题难度适中。
假设这样,考生再改题目,那么扣他的题目分,他就不会“喊冤〞了。
老师们加紧地阅卷,文理综合学科都先后加班。
阅卷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到明日下午4:30,整个阅卷工作可以根本完毕。
今天下午,政府指导亲临阅卷场关心阅卷工作。
那位被监控的老师仍然在重新评改自己阅过的作文。
高考阅卷手记〔七〕〔6月16日〕
万岁!今天下午3:50,我组阅卷的所有工作全部完毕,老师们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
从11日开场正式阅卷,到今天完毕,我一一共阅卷60本,平均每天刚好10本。
最快的老师阅卷76本,速度和质量都较好。
其实,今天在今天上午,阅卷就接近尾声,只有少数没有阅完。
下午上班,把剩下的卷子阅完后,全体老师都复查,每一本要两个老师分别复查,确保质量。
阅卷场有个规定,每组的失误率不能超过1%,最后统计的结果,失误率都没有超出1%。
在复查时,我终于有时机看看其他老师的阅卷HY了。
应该说,大家的HY相差不大,几乎到达了一个HY阅卷。
只是在14日那天,由于组长的调控有一点误导,判分稍稍高了一点,但整体影响不大。
所以,对这此阅卷,我还是很满意的。
想起了我的学生们的作文了。
尽管我没有阅到一篇我的学生的作文,也许阅到了自己不知道,至少没有去刻意识别是否是自己学生的文章。
假设刻意去识别,是有违职业道德的。
但这一点没有关系,我相信好文章在那个
有的人担忧后面的工作是否有失误,比方第二卷的分数输入电脑。
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输入分数的方法是,一个人念分数,一人监视,三个人同时在三台电脑上输入,然后要三个人输入的分数完全一致才算数。
可以说,成绩输入要保证万无一失。
明天上午,阅卷组开阅卷分析会,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有许多重要信息要发布。
会后就可以回家啦!
高考阅卷手记〔八〕〔6月17日〕
今天睡了个懒觉,八点钟起床,吃了早饭,赶往阅卷场。
阅卷室里只有几个老师在闲聊,都在等语文阅卷分析报告会。
有一个消息让我吃惊:前天质检组监控的那个老师后面阅的试卷又偏低了,今天还得重新评改。
这位老师真是倒霉透顶!也可见高考阅卷的严肃性。
在等待开会的时间是里,我把第一卷重新阅读了一遍,觉察第三题成语运用题有点不标准。
D项表述有语病:“……故宫接待量到达1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倍;……〞既然是最大接待量,怎么还是它的倍呢?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应该在“最大接待量前〞加上“以往〞才对。
C项“是攀西地区开发潜力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里出现了“〞二字也不好,是否在向考生暗示什么?高考题在设置上应该尽量回避出现范围内的小地名,显得更加客观公正。
10:00准时召开分析报告会。
指导HY会的代表张
试卷抽样平均分比我们估计的还要低。
详细情况是:文科一卷1,理科1;四题文科5,理科2;五题文科8.03,理科8.01;六题文科10.12,理科10.23;作文文科4,理科4。
全卷平均分文科8,比去年90.66低6分;理科平均分87.04,比去年94低分。
我认为,指导HY会对试题的评价不客观,只唱赞歌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应该客观地指出试卷存在的缺乏。
比方整套试卷的区分度就不好,不利于优生发挥程度。
抽样最高分132分,从分数分布看,根本上集中在
90—110之间,能上110分的就很少,上120分的是凤毛麟角,上130分的是稀世珍宝,和2021年的考题相比,区分度相差很远。
比方试题的选材平实缺乏新意,现代文选文不够艺术性和审美性,诗歌鉴赏选材也脱离学生生活,整套试卷缺少亮点,平稳有余,创新缺乏。
还有语言表述不严谨,如作文“以‘一步与一生’为题〞让很多考生理解为话题作文,于是被扣掉2分,指导HY会还强词夺理,不肯成认自己的失误。
前面提到的第三题D项由语病。
这些都有待改进和进步。
开完会,已经是11:40,出来打听其它科的情况,文科数学比去年高2分,文综也高2分;理科数学高4分,理综比去年低36分!英语没有打听准确,估计应该比去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