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危害及诊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清醒的时段出现嗜睡。
●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一个月。
(四)睡行症
● 睡行症:亦称梦游症或夜游症,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
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 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
●多发生在NREM, ●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甚至更长,然后就地或重新上床
睡觉。
●大多数睡行期间的行为都是固定的并且复杂程度较低
。
●即可醒来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 ●睁眼或闭眼。
(五)夜惊
●夜惊: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
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 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 奋症状 。发生在NREM。
●
基本特点:
1.通常以尖利的叫声开始,并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夜 惊中孩子感到极其不安,通常大汗淋漓,心率加快 。 2.一般持续1~10分钟,并伴有自动觉醒,以及体现极 度恐慌的行为表现。 3.在发作期间,不易被唤醒,且常感到不适,犹如在 梦魇中。 4.往往不能回忆或只记得一些片段。大多数患者在惊 醒后不会立即醒来,而是继续睡觉。对观察者影响 很大。
●梦魇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出现明显的差异。
失眠症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定义
定义:失眠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 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8)紧张、头晕、头痛,或其它睡眠相关的躯体症状。
(9)对睡眠过度关注
多导睡眠仪 失眠诊断的金标准
多导睡眠图检查是通过同步检测躯体的多种生物
电活动和生理活动来观察和研究睡眠的重要手段。
同步记录脑电图,眼动图和肌电图是判断觉醒、睡
眠和睡眠分期所必须的。
多导睡眠检测还包括检测睡眠时的鼾声强度、体
(六)梦魇症
●梦魇症:是指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且对梦境中的
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的一种睡眠障碍。 (生动清晰的回忆、轻度的生理激活)发生在REM 睡眠期。
●最大特点:反复出现一些让人感到恐怖的噩梦。
●梦的内容以感到将出现某种躯体危险为主,
如被猛兽追逐、突然跌落悬崖等;或者重物 压身,不能举动,欲呼不出,恐惧万分,胸 闷如窒息状。发生于创伤后的梦魇则往往重 复原先曾发生过的危险,或受到威胁的场面 (大多数不是)。
短期用唑吡坦,哺乳期采用非药物疗法。
3.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与成人相同,但注意鉴别 可能同时有激素缺乏或情绪问题,应一并处理。 4. COPD或睡眠呼吸暂停:可试用唑吡坦或佐匹 克隆。
1. 三环类抗抑郁药: (1) 作用: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但能减少慢波睡眠 (2)不良反应: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不作为失眠首选药 2.SS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1)作用:抑郁、焦虑而改善睡眠 (2)不良反应:因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觉醒,甚至可加重失眠 3.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1)作用:抑郁、焦虑而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失眠
案例一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
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關睢篇」是詩經的第一篇,它敘述著一個美麗 的相思之情,同時也是一個失眠的案例。
(一)失眠症
●失眠(insomni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
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 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惹、困倦和抑郁
夜间睡眠不佳
日间功能紊乱
失眠的三个亚型
1.入睡困难型 就寝半小时甚至1~2个小时仍难以入睡
。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或有重要生活事件者。
2.睡眠表浅、易醒、多梦型 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
不易入睡。每晚觉醒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
人一般不超过5%。多见于具有紧张个性的个体。 3.早醒型 多于凌晨3~4点醒来,醒后不能入睡。多见 于抑郁症患者。
位、呼吸、心电、血压、血氧浓度等其他生理活
动指标。
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
觉醒
睡 眠 阶 段 NREMS REMS 觉醒 觉醒 睡 眠 阶 段
睡眠小时数 REM睡眠
31
正 常 人
睡眠小时数
REM睡眠
失 眠 患 者
失眠治疗流程
失眠原因的鉴别诊断 明确病因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短期治疗)
建立健康的睡眠 卫生习惯以及认 知行为治疗等
等表现。
●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一个月。 ●焦虑症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症常表现为早醒。
(二)嗜睡症
嗜睡症: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不是由于睡眠 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精神障 碍的症状。 ● CCMD-3症状学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 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悴倒症、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几乎每天发生,并至 少已一个月。
失眠的病因
失眠的诊断:
1. 至少存在以下症状之一: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早醒
(4)睡眠质量下降或者晨醒后无恢复感
2.在有条件睡眠且适合睡眠的环境下,仍出现上述症状。
失眠的诊断:
3. 至少有如下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
(1)疲劳或全身不适。 (2)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 (3)学习、工作、社交能力下降 (4)情绪不稳,易激动 (5)思睡 (6)兴趣渐退,精力减退 (7)工作或驾驶中易出错
禁忌
B.新型非苯二氮卓类(non-BZDs)(催眠)
常见的药物 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作用 不良反应 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次日困倦,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也会发生一过 性反跳。
禁忌
15岁以下儿童禁用。
(用于不能耐受BZRAs类药物者)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抗抑郁药
正常睡眠结构
5%
入睡期
非 快 眼 动 睡 眠
50%
浅睡期
NREMS REMS
10%
中睡期(慢波Ⅲ期) 深睡期(慢波Ⅳ期)
10%
快 眼 动 睡 眠
核 心 睡 眠
NREMS
REMS
25%
快波睡眠 觉醒
2
人类一生的睡眠模式
睡眠的意义
睡眠是机体重要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约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障碍
4.序贯治疗方案:
1) 短效BZRAs(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
2) 短—中效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若伴焦虑抑郁者加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抗抑郁药。
5.停药原则:
避免突然停药 应逐渐减少药量和变更连续用 药为间歇用药直至停药
特殊人群失眠的治疗
1. 老年人:推荐使用non—BZDAs或者褪黑素受 体激动剂,小量开始,短期或间歇期应用。 2. 妊娠期或哺乳期:妊娠期缺乏资料,必要时可
●
●睡眠期延长,早上难以觉醒。
●夜间睡眠正常,正常觉醒时间睡眠增多,或者打盹,或者
不适当(工作、吃饭、谈话......)的睡眠发作。
●感到想睡,并逐渐入睡,而不是体验到突然的睡眠发作。
●大多数嗜睡症患者症状为持续性,有些则为周期性。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能导
失眠的治疗药物
1.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A.传统的苯二氮卓类 B.新型非传统苯二氮卓类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部分抗抑郁药 4.中医中药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s)
A.苯二氮卓类(BZDs)(镇静、抗焦虑、 肌肉松弛作用 )
常见的药物 作用 不良反应 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阿普唑仑、氯氮 平、地西泮等 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低、跌倒、认知减退、老年尤应 注意肌松和跌倒的风险。长期应用可能有戒断现象。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治疗)
32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药物治疗
• 治疗失眠的目标为:
(1)缓解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及入睡后觉醒(WASO),延长总体睡眠时间(TST) ; • (2)减少抱怨痛苦和其他日间症状出现的频率和性质; • (3)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不良反应:因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觉醒,甚至可加重失眠
药物治疗的建议
1. 给药方式:
2.药物选择
对于入睡困难型失眠症使用半衰期为1-3.5小时药物 对于睡眠维持困难或入睡困难者:半衰期在4-6小时的药物
3. 疗程:
因具体情况而异,无明确规定。 一般:<4周可连续用药, >4周应重新评估。
睡眠障碍:指睡眠的量、质 或定时的异常,或者是在睡 眠中或睡眠觉醒转换时发生 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
睡眠障碍分类
睡眠障碍分类
CCMD-3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失眠症 嗜睡症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行症 夜惊 梦魇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 质性睡眠障碍
● ●
DSM-Ⅳ
原发性睡眠障碍 ●睡眠失调(单纯 性失眠、单纯性嗜 睡、嗜睡发作、呼 吸相关睡眠障碍、 昼夜生理节律睡眠 障碍) ●睡眠异常(梦魇 、夜惊、睡行)
致过度睡眠或失眠的睡眠,它是由于环境要求的
睡眠与觉醒的形式与他或她的昼夜睡眠和觉醒
形式不配合所导致。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种亚型:
1.睡眠时相延迟型:2.时差综合型:3.轮班型:
●
CCMD-3症状学标准:
(即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 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
1.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
2.病人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
中国失眠的现状
中华医学会健康调查报告
失眠的危害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分类
急性
病程<1个月
亚急性
病程>1个月,<6个月
慢性
病程>6个月
●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一个月。
(四)睡行症
● 睡行症:亦称梦游症或夜游症,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
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 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
●多发生在NREM, ●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甚至更长,然后就地或重新上床
睡觉。
●大多数睡行期间的行为都是固定的并且复杂程度较低
。
●即可醒来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 ●睁眼或闭眼。
(五)夜惊
●夜惊: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
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 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 奋症状 。发生在NREM。
●
基本特点:
1.通常以尖利的叫声开始,并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夜 惊中孩子感到极其不安,通常大汗淋漓,心率加快 。 2.一般持续1~10分钟,并伴有自动觉醒,以及体现极 度恐慌的行为表现。 3.在发作期间,不易被唤醒,且常感到不适,犹如在 梦魇中。 4.往往不能回忆或只记得一些片段。大多数患者在惊 醒后不会立即醒来,而是继续睡觉。对观察者影响 很大。
●梦魇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出现明显的差异。
失眠症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定义
定义:失眠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 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8)紧张、头晕、头痛,或其它睡眠相关的躯体症状。
(9)对睡眠过度关注
多导睡眠仪 失眠诊断的金标准
多导睡眠图检查是通过同步检测躯体的多种生物
电活动和生理活动来观察和研究睡眠的重要手段。
同步记录脑电图,眼动图和肌电图是判断觉醒、睡
眠和睡眠分期所必须的。
多导睡眠检测还包括检测睡眠时的鼾声强度、体
(六)梦魇症
●梦魇症:是指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且对梦境中的
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的一种睡眠障碍。 (生动清晰的回忆、轻度的生理激活)发生在REM 睡眠期。
●最大特点:反复出现一些让人感到恐怖的噩梦。
●梦的内容以感到将出现某种躯体危险为主,
如被猛兽追逐、突然跌落悬崖等;或者重物 压身,不能举动,欲呼不出,恐惧万分,胸 闷如窒息状。发生于创伤后的梦魇则往往重 复原先曾发生过的危险,或受到威胁的场面 (大多数不是)。
短期用唑吡坦,哺乳期采用非药物疗法。
3.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与成人相同,但注意鉴别 可能同时有激素缺乏或情绪问题,应一并处理。 4. COPD或睡眠呼吸暂停:可试用唑吡坦或佐匹 克隆。
1. 三环类抗抑郁药: (1) 作用: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但能减少慢波睡眠 (2)不良反应: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不作为失眠首选药 2.SS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1)作用:抑郁、焦虑而改善睡眠 (2)不良反应:因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觉醒,甚至可加重失眠 3.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1)作用:抑郁、焦虑而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失眠
案例一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
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關睢篇」是詩經的第一篇,它敘述著一個美麗 的相思之情,同時也是一個失眠的案例。
(一)失眠症
●失眠(insomni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
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 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惹、困倦和抑郁
夜间睡眠不佳
日间功能紊乱
失眠的三个亚型
1.入睡困难型 就寝半小时甚至1~2个小时仍难以入睡
。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或有重要生活事件者。
2.睡眠表浅、易醒、多梦型 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
不易入睡。每晚觉醒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
人一般不超过5%。多见于具有紧张个性的个体。 3.早醒型 多于凌晨3~4点醒来,醒后不能入睡。多见 于抑郁症患者。
位、呼吸、心电、血压、血氧浓度等其他生理活
动指标。
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
觉醒
睡 眠 阶 段 NREMS REMS 觉醒 觉醒 睡 眠 阶 段
睡眠小时数 REM睡眠
31
正 常 人
睡眠小时数
REM睡眠
失 眠 患 者
失眠治疗流程
失眠原因的鉴别诊断 明确病因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短期治疗)
建立健康的睡眠 卫生习惯以及认 知行为治疗等
等表现。
●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一个月。 ●焦虑症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症常表现为早醒。
(二)嗜睡症
嗜睡症: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不是由于睡眠 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精神障 碍的症状。 ● CCMD-3症状学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 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悴倒症、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几乎每天发生,并至 少已一个月。
失眠的病因
失眠的诊断:
1. 至少存在以下症状之一: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早醒
(4)睡眠质量下降或者晨醒后无恢复感
2.在有条件睡眠且适合睡眠的环境下,仍出现上述症状。
失眠的诊断:
3. 至少有如下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
(1)疲劳或全身不适。 (2)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 (3)学习、工作、社交能力下降 (4)情绪不稳,易激动 (5)思睡 (6)兴趣渐退,精力减退 (7)工作或驾驶中易出错
禁忌
B.新型非苯二氮卓类(non-BZDs)(催眠)
常见的药物 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作用 不良反应 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次日困倦,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也会发生一过 性反跳。
禁忌
15岁以下儿童禁用。
(用于不能耐受BZRAs类药物者)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抗抑郁药
正常睡眠结构
5%
入睡期
非 快 眼 动 睡 眠
50%
浅睡期
NREMS REMS
10%
中睡期(慢波Ⅲ期) 深睡期(慢波Ⅳ期)
10%
快 眼 动 睡 眠
核 心 睡 眠
NREMS
REMS
25%
快波睡眠 觉醒
2
人类一生的睡眠模式
睡眠的意义
睡眠是机体重要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约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障碍
4.序贯治疗方案:
1) 短效BZRAs(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
2) 短—中效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若伴焦虑抑郁者加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抗抑郁药。
5.停药原则:
避免突然停药 应逐渐减少药量和变更连续用 药为间歇用药直至停药
特殊人群失眠的治疗
1. 老年人:推荐使用non—BZDAs或者褪黑素受 体激动剂,小量开始,短期或间歇期应用。 2. 妊娠期或哺乳期:妊娠期缺乏资料,必要时可
●
●睡眠期延长,早上难以觉醒。
●夜间睡眠正常,正常觉醒时间睡眠增多,或者打盹,或者
不适当(工作、吃饭、谈话......)的睡眠发作。
●感到想睡,并逐渐入睡,而不是体验到突然的睡眠发作。
●大多数嗜睡症患者症状为持续性,有些则为周期性。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能导
失眠的治疗药物
1.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A.传统的苯二氮卓类 B.新型非传统苯二氮卓类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部分抗抑郁药 4.中医中药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s)
A.苯二氮卓类(BZDs)(镇静、抗焦虑、 肌肉松弛作用 )
常见的药物 作用 不良反应 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阿普唑仑、氯氮 平、地西泮等 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低、跌倒、认知减退、老年尤应 注意肌松和跌倒的风险。长期应用可能有戒断现象。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治疗)
32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药物治疗
• 治疗失眠的目标为:
(1)缓解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及入睡后觉醒(WASO),延长总体睡眠时间(TST) ; • (2)减少抱怨痛苦和其他日间症状出现的频率和性质; • (3)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不良反应:因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觉醒,甚至可加重失眠
药物治疗的建议
1. 给药方式:
2.药物选择
对于入睡困难型失眠症使用半衰期为1-3.5小时药物 对于睡眠维持困难或入睡困难者:半衰期在4-6小时的药物
3. 疗程:
因具体情况而异,无明确规定。 一般:<4周可连续用药, >4周应重新评估。
睡眠障碍:指睡眠的量、质 或定时的异常,或者是在睡 眠中或睡眠觉醒转换时发生 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
睡眠障碍分类
睡眠障碍分类
CCMD-3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失眠症 嗜睡症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行症 夜惊 梦魇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 质性睡眠障碍
● ●
DSM-Ⅳ
原发性睡眠障碍 ●睡眠失调(单纯 性失眠、单纯性嗜 睡、嗜睡发作、呼 吸相关睡眠障碍、 昼夜生理节律睡眠 障碍) ●睡眠异常(梦魇 、夜惊、睡行)
致过度睡眠或失眠的睡眠,它是由于环境要求的
睡眠与觉醒的形式与他或她的昼夜睡眠和觉醒
形式不配合所导致。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种亚型:
1.睡眠时相延迟型:2.时差综合型:3.轮班型:
●
CCMD-3症状学标准:
(即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 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
1.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
2.病人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
中国失眠的现状
中华医学会健康调查报告
失眠的危害
失眠的概述
-----定义 -----人群分布 -----危害
失眠的诊治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目标及方法
常见治疗失眠药物的分类
失眠的分类
急性
病程<1个月
亚急性
病程>1个月,<6个月
慢性
病程>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