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理综化学仿真检测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理综化学部分仿真检测(二)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本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
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2.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 )
3
A.Cu溶于稀HNO3:Cu+2H++NO-3===Cu2++NO2↑+H2O
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
===Fe(OH)2↓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
4.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B.0.1 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C.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6.已知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 B.a mol·L-1 HCN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或等于b
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d mol·L -1
7.如图所示表示两个常见的固氮反应:①N2+3H 22NH3和②N2+
O 22NO的平衡常数(lg K)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B.常温下,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很大,而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很小
C.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增大,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减小
D.在常温下,利用反应①固氮和利用反应②固氮反应程度相差很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8.(13分)X、Y、Z、L、M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X 该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Y 单质在O2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Z 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L 与Y同周期,比Y原子半径小
M +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1)X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M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元素Z形成的单质分子中含有的π键与σ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为1∶2和1∶3构成分子A和B,则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比较Y与L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L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当0.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时,放出Q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3分)氨基甲酸铵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有关它的资料如下:
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水或潮湿空气则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②熔点58 ℃,59 ℃时则可分解成NH3和CO2气体;
③在密封管内加热至120~140 ℃时失水生成尿素[CO(NH2)2];
④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⑤合成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原理为
2NH3(g)+CO2(g)COONH4(s)NH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所示装置,用于合成少量氨基甲酸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2)写出氨基甲酸铵在密封管内加热至120~140 ℃生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合成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反应热
ΔH________0(填“>”“=”或“<”)。

(4)有同学建议该CO2发生装置直接改用“干冰”,你认为他的改进有何优点:(回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该实验装置中明显导致实验失败的隐患有(指出主要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16分)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由枯茗醛合成兔耳草醛的传统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机物C ―→兔耳草醛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人们最新研究的兔耳草醛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
试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Y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Y具有如下特征:
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Y消去反应产物的环上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写出Y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1.(16分)在废弃的二次电池中,镍基电池大约占了60%~80%,这些电池中都包含了一些昂贵的或有毒的成分。

某镍基电池正极(多孔泡沫镍)的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和Ni(OH)2(充电时),负极板(含镍、铝、镉、铁等金属的储氢材料)的活性物质为H2(放电时)和H2O(充电时),电解液采用了30%的氢氧化钾溶液。

可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资料1: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Fe>Cd>Ni
资料2:废镍基电池中回收金属的熔、沸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500 ℃焙烧时生成+2价的金属Ⅰ的氧化物,写出反应①中制备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反应②中镍烧渣与过量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反应③中的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生成滤渣Ⅱ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中Ni在电解装置的________(填“正”“负”“阴”或“阳”)极上析出,反应后的溶液可达到国家工业废水Ⅱ级排放,主要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化学式)。

(6)与废旧镍基电池预处理的简单机械操作不同,在电镀工业含镍废水预处理过程中,还会通过加碱(调节pH为8.5~9)和次氯酸钠溶液氧化除去其中的CN-,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B 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都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电渗析法等,B项正确;天然纤维主要是纤维素和蛋白质,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C项错误;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盐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D项错误。

2.选D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A不正确;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氧化物如Al2O3,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B不正确;胶体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C错误;根据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正确。

3.选D Cu溶于稀硝酸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A项错误;硫酸亚铁铵与过量的NaOH反应:2NH+4+Fe2++4OH-
===Fe(OH)2↓+2NH3·H2O,B项错误;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项错误;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D项正确。

4.选A A项,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HCl气体和氨气,HCl气体和氨气遇冷易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钠受热不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正确;B项,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时需要加入碎瓷片,该实验中没有碎瓷片,错误;C项,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且氯气极易溶于硫化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错误;D项,氯化钙能与氨气反应生成CaCl2·8NH3,所以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错误。

5.选A 设1.6 g混合物中氧气的质量为x,臭氧的质量为y,则x+y=1.6 g,1.6 g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x/32)×2+(y/48)×3=0.1 mol,A项正确;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所以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 A,B项错误;状况下,苯为液体,不能用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生成0.1 mol O2,转移0.2N A个电子,D项错误。

6.选C 由表中数据可知,几种弱酸的酸性由大到小顺序为
CH3COOH>H2S>HCN>HS-,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的pH关系为:
pH(Na2S)>pH(NaCN)>pH(CH3COONa),A项错误;氢氰酸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当c(Na+)>c(CN-)时,a可能大于b,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项正确;氰化钠溶液的pH=d,则水电离的c(OH-)=10-(14-d)mol·L-1,D项错误。

7.选D 温度升高,反应的lg K减小,说明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反应的lg K增大,说明反应②是吸热反应,A错误。

K值的大小只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反应速率无关,B错误、D正确。

不论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加快,C错误。

8.解析:由信息知:X、Y、Z、L、M分别为H、S、N、Cl、Fe。

(1)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H的氧化物是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为
2H2O2=====
MnO22H
2O+O2↑。

(2)铁原子基态时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
64s2;氮元素的单质是氮分子,其结构为N≡N,其中2个π键,1个σ键。

(3)氮和氢形成的两种分子A和B分别是肼(N2H4)和氨(NH3),肼的结构式为,氨的电子式为。

(4)由于非金属性氯大于硫,所以氯化氢(HCl)的热稳定性大于硫化氢(H2S)。

(5)由题给0.5 mol液态七氧化二氯和水反应生成高氯酸放出的热量关系,即可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l2O7(l)+H2O(l)===2HClO4(aq)ΔH=-2Q kJ·mol-1。

答案:(1)2H2O2=====
MnO22H
2O+O2↑
(2)3d64s22∶1
(4)HCl>H2S
(5)Cl2O7(l)+H2O(l)===2HClO4(aq)
ΔH=-2Q kJ·mol-1
9.解析:(1)由装置及药品可知A中产生NH3,B是球形干燥管,用于干燥氨气,故B内盛放的是碱石灰。

(2)由信息知氨基甲酸铵在题给条件下生成尿素,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即
ΔH-TΔS<0,又ΔS<0,所以ΔH<0。

(4)用“干冰”提供CO2,装置简单,无需干燥,且由信息②可知低温环境下产品不易分解,可提高产率。

答案:(1)球形干燥管碱石灰
(3)<
(4)①无需干燥,装置简单②低温环境可提高产率
(5)①反应器连接导管过细易造成堵塞②水蒸气可进入反应器使产品不纯或CO2发生器中挥发出的HCl未经处理进入反应器,会导致实验失败10.解析:(1)~(3)分析题给新信息可知第一步反应是加成反应,其中一个醛分子打开碳氧双键,另一个醛分子中的α-H加到它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加热后发生消去反应,羟基与α-H脱水形成烯醛,应用这个反应,可增长醛类碳链。

根据以上机理,结合枯茗醛与兔耳草醛的分子结构,参考合成路线中的试剂与反应条件,可推知:X是CH3CH2CHO,利用新信息可得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根据B―→C的反应条件可知B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4)根据“该路线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可知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结合框图中的试剂及主要有机物反应前后结构的变化,可知D 为。

(5)根据信息“芳香族化合物”可知Y含有苯环;根据信息a可知Y不是醛类,且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根据信息b可知Y消去反应产物的苯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且在对位。

答案:(1)CH3CH2CHO
11.解析:(1)该镍基电池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H2,则H2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又因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故其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
===2H2O。

(2)由框图信息:+2价的金属Ⅰ的氧化物在900 ℃时被氢气还原为金属Ⅰ单质,此过程需冷凝,说明金属Ⅰ的沸点低于900 ℃,由表中数据知该金属为Cd,其氧化物为CdO,Cd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O+H2900 ℃,Cd +H2O。

(3)由于铝的金属性较强,Al2O3不能被氢气还原,故镍烧渣中含有铁、镍和氧化铝。

其中Al2O3能与过量KOH溶液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4)由(3)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Fe和Ni;滤渣Ⅰ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铁和镍分别生成Fe3+和Ni2+,其中Fe3+会发生水解:Fe3++
3H2O Fe(OH)3+3H+,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氨水消耗了H+,溶液中c(OH-)增大,促使Fe3+形成Fe(OH)3沉淀,故滤渣Ⅱ为Fe(OH)3。

(5)电解过程中Ni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在阴极有金属Ni生成;由框图信息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NH4NO3和KNO3。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可得到配平的方程式为2CN-+5ClO-+2OH-===2CO2-3+N2↑+5Cl-+H2O。

答案:(1)H2-2e-+2OH-===2H2O
(2)CdO+H2900 ℃,Cd+H2O
(3)Al2O3+2OH-===2AlO-2+H2O
(4)Fe、Ni 氨水消耗了H+,溶液中c(OH-)增大,促使Fe3+形成Fe(OH)3沉淀(答案合理均给分)
(5)阴KNO3、NH4NO3
(6)2CN-+5ClO-+2OH-===2CO2-3+N2↑+5Cl-+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