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8T03:17:35.30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期作者:邱增近
[导读] 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邱增近
******************
摘要: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机械运行效率,且机械的使用性能也会有大幅度提升,有效融合科学技术以及工程机械技术,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以下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研究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使用的电子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结构中的信息功能,促进机械化装置与电子设计软件的有机融合。
将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有效结合形成的综合性生产管理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能够促进相关技术产品的优化,促进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机电一体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各单元之间的构件,通过传感器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为了满足各类型传感器的需求,信息变量通常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的。
在进行单元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系统现将数据进行存储,在完成相关信息的处理之后,再根据相关要求实现对整体系统的有效控制。
从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处理单元具备较多的控制功能,主要依靠执行结构接收信息,在进行信息与指令的发生。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对该技术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对于机械工程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不断提升。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安全性高
工程机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确保产品生产安全,产品性能较高,功能更齐全。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丰富工程机械的功能,如监视功能、报警功能以及自动保护功能。
如果工程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供自动化保护,确保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不会受到伤害,提高设备生产的安全性。
2.2使用性能好
工程机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进行数字化显示,而且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程序控制功能。
工程机械操作人员不需要手动操作按钮或者手柄就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明显简化操作流程。
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先进性,自动选择所需程序,减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3生产能力强
工程机械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自动处理相关信息,实现自动化控制,保障自动化控制精度,提高设备检测的灵敏性。
一旦工程机械投入运行,自动化控制系统就会启动。
工程机械可以按照系统设定完成规定动作。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性能,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4应用范围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复合技术,因此具备复合技术的优势。
传统工程机械功能相对单一,应用领域较为局限。
与传统工程机械相比,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型工程机械功能更加强大,应用领域更广,可以满足用户多样性的生产需求。
3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精度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程机械生产工作中,对于各环节工作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确保工程机械生产制造各环节精度,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将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工艺的实际需求。
从目前工程机械发展中可以看出,生产工作存在很大难度与复杂性,对于材料的使用以及操作参数等,都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合理性,从而保证工程机械的安全稳定运行。
将精度不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在生产制造中已经出现的误差问题或者隐患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对于警报进行研究,对问题有效处理。
比如,加强对微机控制电子秤的应用,使得用料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防止在用料中出现用料不足或者用料过量情况,影响整个生产。
3.2在降低工作强度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部分设备的体积较大,人工操作难度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的难度,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随着机电一体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实现了较多设备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操作,相关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控制就能完成相关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当今的机械工程操作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机械操作,传统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疲乏,造成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而机电一体化能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为工作准确度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3.3实现机械自动作业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有些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及半自动化。
采取机电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促进工程生产效率的基础之上实现质量的提高。
和传统的生产和施工相比,自动化作业的优势明显,能够将人为失误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工程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举例而言,某国家设计的一款挖掘机,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中,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施工环境的自动监测,能够控制动臂杆和铲刀,根据各传感信息输出控制指令,控制作业装置自动完成挖掘、回转和卸土作业。
为提高挖掘机的使用作业精度奠定基础。
3.4节约能耗
在工程机械施工中,需要使用多种大型设备,这就会导致设备能源方面的消耗较多。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施工中,也存在能源消耗较大
的情况,且工程机械生产效率也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环保也有了新的认识,要求积极推行低能耗的工程机械施工,此时,传统的工程机械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此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较为适宜,且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能耗,例如,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借助电子控制设备监控并调整电机功率,有效降低能耗,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有效解决机械运行的成本。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促进意义。
3.5完善机械监控系统
传统的机械监控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有些机械设备不能很好的进行监控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或者监控系统比较落后,监控系统的全面性和精确性需要提高。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之后,工程机械制造中的监督控制能力得到了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应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信号变换技术,能够保障工作人员对操作系统的控制,尤其是可以全方位和动态化的实时监控电压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使用自动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故障,保证故障检测的精确性,为提高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奠定基础。
结束语
作为工程机械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必须顺应科技发展的动态,努力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技术,发挥其技要在机械中的应用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化的工程施工当中,为我国的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一寰.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居业,2021(12):116-117.
[2]王进照.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索[J].河北农机,2021(12):84-85.
[3]雷志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21,44(S1):8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