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研究
一、综述导言
哲人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心理特点,身处于班集体之中, 他们喜欢表扬, 需要鼓励, 渴望被肯定,他们希望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评价语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而,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评价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态, 对学生的表现。

应用适当、正确的评价来不断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点燃他们的信心之火, 让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营适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多学者、专家研究过该课题,但是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评价体制还是不够健全,因此,研究本课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小学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表明,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中,它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人文情操的陶冶是十分重要的。

赵明仁、王嘉毅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

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特点以及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育评价应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上进行的。

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

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给以一定的鼓励,评价也应因人而异。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挖掘多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
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育评价应遵循该规律,使教师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的研究现状
1、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分析
张静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发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出现了师生关系日趋平等和谐;评价方式逐渐多元化;评价内容逐渐多样化;评价客观化、具体化;评价中多表扬激励等令人欣喜的变化。

同时,也发现评价中还存在片面理解无错原则,盲目鼓励;过于注重目标达成,忽略过程;不同类型评价各自为政,忽视整合;评价语言简单机械,缺乏情感;评价过于及时客观,不留余地等问题。

徐霜在《浅谈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一文中指出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评价被控制的地位,家长只是评价结果的听取者。

而在新课程中,主张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由单一的评价方式变为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多元的评价模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适当又良好的评价呢?
2、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策略探究
在课堂评价上,评价方式应该多样性,在《教育学》上说,由于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个别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分层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传统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要求。

因此,新课程标准主张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这就促使我们建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张静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中针对小学课堂教育的研究现状,在评价策略上,她提出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态度、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技巧、评价结果等方面建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

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谈》中谈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评价中应多方关注评价的角度,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针对情感太的评价;巧妙运用评价的策略,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层次性评价相结合,以层次性
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即时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

四、本人的观点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评价亦是如此。

教师采取何种形式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行之有效地将评价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何改善落后的评价方式还有很多,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评价体制将会更加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实现“绿色课堂”、“生动的教学氛围”将不是梦想。

但是开拓课堂教育评价新策略的道路势必艰险,对传统形式在继承、反思上的推陈出新需要一批又一批人的努力,新形策略的探索永远在发展过程中。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上,应该紧扣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评价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当今小学语文的评价现状,在评价的有效性策略上我倡导评价内容合理化—关注学生成长,合理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分别为有效结合—高效评价、区别对待—分层评价、期待效果—延时评价;评价技巧艺术化—探讨各种技巧,艺术评价,分为微笑式评价、幽默式评价、生活式评价;评价主体结合化—强调教师参与,结合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魏忠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透析——对一所小学语文课堂的观察[J].教书育人(教
师新概念),2007,(7)45—46.
[3]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94-98.
[4]徐霜.浅谈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J].小学青年教师, 2003,(2):15.
[5]张静.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6.
[6]宋祥,孙明学,尹学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99.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赵温林.初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N].毕节日报,2009-09-18.
[11]刘素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谈[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0,(4).
[12]袁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刍议[J]. 陕西教育,2010,(1):42.
[13]Zane Olina ward J.Sullivan. Effects of Classroom Evaluation Strategie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J] ETR&D, Vol. 50, No. 3, 2002:61-75.
[14] Howard L. Fleischman Laura Williams.An Introduction to Program of Evaluation for Classroom Teachers.[M] Development Associates, Inc.1730 North Lynn Street Arlington, VA 22209-2023(703) 276-06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