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现象知识要点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要点汇编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但不一定能听到)。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并不就会消失。
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所有能传声的物质叫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传声效果最好。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其中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的速度最慢。
声音在15C。
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4)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5、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就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如蝴蝶10秒内共振动120次,那么它的频率就是120/10=12Hz。
)
女高音是指她的音调高,男低音是指他的音调低。
一般女声的音调比男声高,小孩的音调比成人高。
听不见的声音:由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 之间,超出这范围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有两种: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大。
响度的大小还与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
距离越远、越分散,响度越小。
“震耳欲聋”“高声呼喊”“轻声细语”就是指声音的响度。
注意:音调指高低,响度指大小,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同时响度大的,音调也不一定就高,二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3)音色:声音的品质,有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所以根据音色可以判断出发声体的种类。
例如:闻声知人、听声判别乐器种类等。
口技演员模仿他人音色;声纹锁也是利用不同人音色不同而制成的。
6、乐音与乐器:
(1)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律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他们的原理都是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3)打击乐器的音调与打击面的松紧程度有关,响度与击打力度有关;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短、细、紧,音调越高),响度与弦的拨动力度有关;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响度与气流速度有关。
7、噪声:
(1)噪声的分类:从物理学角度讲,是指不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讲,是指所有影响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要听的声音有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0dB是指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能超过50dB 。
(3)噪声的控制:
①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例:安装消声器等;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
例:道路旁植树钟草,安装隔音墙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例:戴防声耳罩、耳塞等。
9、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之间的谈话、医生利用听诊器看病,B 超检测、回声定位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治疗结石、电子牙刷洗牙、清洗精密机械等等
10、人们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要有声源;
(2)声音的频率要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之内;
(3)声音的响度大于0dB;
(4)有介质来传播;
(5)人的听觉正常.
11、回声
(1)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去而产生的。
回声要在迟0.1s 后传到耳朵,人们才能分辨出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只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
人离障碍物至少17m 才能分辨出回声。
(2)回声测距:vt S 2
1 在没有指明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一律取340m/s,而其他介质中的声速以查表或题中所给数据为准;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计算时一定要按正确格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