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河北邢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河北邢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
1.选择题
第1题.
有人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中世纪——并不同义,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答】材料中指出爱国主义回到中世纪,与前者的爱国主义促进现代化方式不同,因此后一种爱国主义阻碍了近代化,结合选项分析可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有助于近代化的实现,故ABD排除;
义和团运动盲目地反对外来的一切事物,是一种盲目的爱国主义,不利于近代化,故C正确;
故选C。

第2题.
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抗日战争过程中所作的笔记。

该笔记最能说明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部分东北军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
本侵略。

②1937~1938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会战。

③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
道战等游击战。

④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各地侨胞捐款六亿多元。

A: 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C: 国民党的抗战对抗日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D: 抗日战争的影响
【答案】B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九一八事变四次大会战百团大战等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故B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1940年抗日战争还未结束,故D项排除。

故选B。

第3题.
周恩来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实行民族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呢?自治的形式在我国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还有民族乡;在苏联叫自治共和国、自治省、民族州,这不单是名称的不同,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同……材料中的不同是基于()
A: 社会制度不同
B: 革命形势不同
C: 两国国情不同
D: 国土面积不同
【答案】C
【解答】材料主要讲述中国和苏联在民族自治方式上的不同,即中国
(民族区域自治);苏联
(自治共和国)。

问题﹣﹣不同基于什么,即问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中国和苏联都采用社会主义制度,A选项错误。

此时中国和苏联都已经建立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革命已经完成,所以B选项错误。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苏联的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由多个联邦组成的,所以适合采用自治共和国的制度。

由于中苏不同的国情,所以要采取不同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

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第4题.
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

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

这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

这说明()
A: 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B: 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C: 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答案】B
【解答】材料中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表明他赞同而非阻挠中美关系改善,故A项错误;
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与材料中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

这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相符,故B项正确;
材料中谈及中国问题一些建议不等于改变美法外交战略,故C项错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中国的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与材料中仅仅谈及中国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第5题.
詹姆斯•哈林顿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里转移到人民手中了。

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手中(人民:仅指有产者)。

据此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
A: 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利
B: 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C: 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
D: 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
【答案】B
【解答】据材料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题干材料强调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

故选B。

第6题.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

这场战
争的领导者()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林肯
D: 玻利瓦尔
【答案】B
【解答】根据材料内容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根据所学之是可以判断,这里指的是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进行独立战争的事。

故选B。

第7题.
历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具有不容否认的历史必然性和正当性。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 启蒙运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B: 英法两国联系密切,相互影响
C: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D: 民主政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答案】D
【解答】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彻底地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故选D。

第8题.
东欧五国除煤产量稍多以外,石油资源极其匮乏。

但在苏联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这些国家原本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转变为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从而迫使它们在能源供应上严重依附苏联。

材料说明,东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西方国家的颠覆和破坏
B: 矿产资源的严重匮乏
C: 放弃独立自主,依附苏联
D: 拒绝引进高新科技成果
【答案】C
【解答】由题干材料东欧五国除煤产量稍多以外,石油资源极其匮乏这些国家原本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转变为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从而迫使它们在能源供应上严重依附苏联,由此看出,东欧各国存在的问题是放弃独立自主,依附苏联。

第9题.
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B
【解答】依据材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并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结束了人们对水力、风力和畜力的依赖,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厂纷纷建立,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B正确;
A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合材料首次创造,故排除D。

故选B。

第10题.
从1946到1951年日本迎来了战后第一拨婴儿潮,在这3年出生的800多万人被称作团块世代,到七八十年代他们成为日本的企业战士和最富有的一代。

由此可知推动二战后曰本崛起的重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
B: 科技创新
C: 有利国际环境
D: 美国的扶助
【答案】A
【解答】从1946到1951年日本迎来了战后第一拨婴儿潮,在这3年出生的800多万人被称作团块世代,到七八十年代他们成为日本的企业战士和最富有的一代。

由此
可知推动二战后曰本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人口增长。

题目给出的材料在这3年出生的800多万人强调的是人口增长。

2.材料分析题
第1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材料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答案】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答】由材料一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可知,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2题.
材料: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

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

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

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

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

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能至少写出三件)
(2)八年抗战成正果指的是什么战争?八年抗战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什么?(3)八年抗战取得胜利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
【解答】
第13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顾党的历史,历次会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
(王尽美)于恩铭
(邓恩铭)不老松。

(1)材料一中董必武咏怀的是哪一会议的召开?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1935年1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是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2)材料二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写出这一会议的名称?该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影响?
材料三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材料三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材料四 1992年……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之后,中国的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4)改革向纵深发展主要是基于该会议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目标?
【答案】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毛泽东思想;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答】由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
(王尽美)于恩铭
(邓恩铭)不老松。

可知,材料一中董必武咏怀的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由1935年1月可知,材料二中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由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可知,中共七大的主要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