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厦兵备道梁文煊史事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梁文煊生卒年 、 籍贯 、 出身 、 作 品考
根据笔者所见各类史料记载 , 对于梁文煊 的籍贯 、 出身等问题 多有 出人 , 但有一点是很 明
作者简介 : 庄 林丽 , 福建 师范大学社会历史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东南学术) 2 0 1 3年第 1 期
确的, 那就是梁文煊属于旗籍 , 且是“ 正 白旗汉军” 。而其他方面则需要进一步考辨 , 笔者根 据有关资料做 了如下考证。 1 、 梁 文煊 生卒 年考 梁文 煊 出生 于何 时?在 各类 文献 资料 中并 没 有 明 确记 录 , 但 可 以通 过各 种 资 料相 互 印 证
梁 文煊 , 清代 台湾 历史 上颇 被诟病 的 一位文 官 。 台湾“ 三大 民变 ” 之 一 的朱 一 贵事 件 发 生 之时, 梁文煊 时任 台厦 兵备道 , 作 为 当时台湾 最高 文 官 的他 竟 然 “ 弃 职潜 逃 ” , 这 成 为他 从 政生 涯 中最 大 的一 个 “ 污点 ” , 并 因此而 被 “ 骈 首市 曹 ” 。梁文 煊 到底 是 一个 怎 么样 的人 ?他 的一 生
推 断 出其生卒 年 。 在《 奉天通志》 卷一百八十六人物十四乡宦八“ 梁文煊” 条中记 : “ 梁文煊 ……少习举业 , 弱
冠, 补福建罗源知县。 ” @ 按这一记载来看 , 梁文煊“ 弱冠” 之后 , a P S b 福建罗源知县。据《“ 二十成人 , 初加冠 , 体犹未壮 , 故日弱也 。 ” 也就是说古
仔细分析导致梁文煊退回澎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台湾吏治本身的缺陷虽然理论上台厦兵备道是台湾最高文官其职权要高于台湾总兵并被冠以兵备之衔被赋予了保境安民的重大职责但实际上其手中兵力有限而且不能有效地参与武官的军事指挥和调度
< 东南学: ; g : ) 2 0 1 3年第 1期
台厦兵备道 梁文煊 史事 考
除了最后这不光彩的一笔之外 , 是否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朱一贵事件 中, 他因何弃职潜逃?康 熙皇帝对他的处决是否公允?笔者梳理所能查阅到的文献资料 , 希望能够还梁文煊一个公正 的评判 。 关 于梁 文煊 的记 载 , 排 除 同名而 不 同人 的记 载之 外 , 正史 中只 有 零 星几 笔 ( 主要是《 清 史 稿》 ) , 笔 者 所能查 阅到的 资料 , 主要 是 梁 文煊 最 后 任 职 的地 方—— 台 湾 的各 类 方 志 , 但 这 些 方志的记载都相对零散。不过 , 在 陈文达 的《 台湾县 志》 中有梁文煊所作之序一篇尚存 。另 外, 蓝鼎元的《 鹿洲初集》 、 《 东征集》 、 《 平台纪略》 , 以及丁 日建的《 治台必告录》 中也对梁文煊 有所 涉及 。此外 , 梁 文煊 曾任 官过 的福建 、 陕西、 广东 、 浙江 、 云 南 等省 的地 方 志 中也 可 寻得 梁 文煊的“ 蛛丝马迹” 。又因梁文煊属旗籍 , 所 以在《 钦定八旗通志》 里也有关 于他的专门记载。 当然 , 笔者因地域条件 限制无法查阅到有关梁文煊的族谱 资料 , 不过在《 奉 天通志》 里有节 录 了《 梁氏族谱》 中关于梁文煊的一段很详细的记载。而族谱资料本身也存在真伪 问题 , 故笔者 认为 , 需以上述文献资料为基础再结合其他相关史料 , 与《 奉天通志》 里的记载进行 比对 , 从 而 是可以对梁文煊其人其事进行较为充分的考辨论证 的。
关于梁文煊的卒年 , 倒是比较明确 , 据《 清通鉴 ・ 康熙朝》 载: “ 康熙六十年 ( 1 7 2 1 ) 十二月 , 台厦道梁文煊 ……等斩于市” 【 5 ) , 大约是六十岁 。
2 、 梁文煊 的籍贯 考 关于梁文煊的籍贯 , 笔者所见各种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有两处 , 即《 重纂福建通志》 职官志 中记 “ 罗 源县 知 县 : 梁 文煊 , 奉 天正 白旗 荫 生 , 十 九 年任 ” , 《 云 南 通 志》中也 记 “ 开化 府 知 府 : 梁 文煊 , 奉天 人 , 监生 , 五 十一 年任 ” ⑦。而 在 《 奉 天通 志 》中更 是 把梁 文 煊 列 入 “ 乡宦 志 ” 。所 谓“ 乡宦 ” , 即“ 乡 之大 夫学古 人 官施 之政 绩者 , 或 登 诸史 乘 , 或 得 自传 闻 , 至今 称 道 弗 衰 ” ⑧者 ,
也就是说 , 这些乡宦都是祖籍奉天的人。因此 , 从这几处记载中似乎可以肯定梁文煊的籍贯应 是“ 奉天 ” 。但从梁文煊为陈文达主修的《 台湾县志》 所作之序 的落款 中则是不 同的 , 其落款 如下 : 康 熙五 十九年 岁次庚 子五 月, 福 建 分巡 台湾 厦 门道 、 兼理 学政 按 察 使 司副使 、 加 四级 、 纪 录六 次 , 寿春 梁文煊撰 。 ⑨
庄 林 丽
一
摘要 : 台厦 兵备道 梁文煊 因在 朱一责事件 中“ 弃职潜逃 ” 而颇被诟 病 , 但梳 理相关 文献资料 , 对梁文煊 的 生进行考辨 , 我们应该还梁文煊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仔细分 析导致梁文煊 退回澎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
在于 台湾 吏治本身 的缺 陷, 虽然 理论 上 台厦 兵备道 是 台湾最 高文 官, 其职权 要 高于 台湾 总兵 , 并被冠 以“ 兵 备” 之衔 , 被赋 予了保境安 民的重大职责 , 但 实际上 , 其手 中兵力有 限, 而且不能 有效地参 与武 官的军事指 挥 和调度 。因而, 对于朱一贵事件这种大规模的 民变 , 台厦兵备道梁文煊可 以说是心有余 而力 不足 的。总之 , 梁 文煊事件反 映 了台湾道 台制度本 身存在 的缺 陷, 并最终促 成 了台湾道 台制度发展过程 中的第一次大变动。 关键词 : 台厦兵备道 ; 梁文煊 ; 弃职潜逃 ; 考辨 中图分类号 : K 2 4 9 .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5 6 9 ( 2 0 1 3 ) 0 1 — 0 2 1 6— 0 9
・
代男子约二十岁的年龄为“ 弱冠” 。而另据《 重纂福建通志》 所 载梁文煊任福州府罗源县知县 的时间 是康熙 十 九年 ( 1 6 8 0 ) ④ 。 以此推 断 , 梁文 煊 的 出生 年 份 应该 是 顺 治 十八 年 ( 1 6 6 1 ) 到 康
熙 元年 ( 1 6 6 2 ) 之间。
、
梁文煊生卒年 、 籍贯 、 出身 、 作 品考
根据笔者所见各类史料记载 , 对于梁文煊 的籍贯 、 出身等问题 多有 出人 , 但有一点是很 明
作者简介 : 庄 林丽 , 福建 师范大学社会历史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东南学术) 2 0 1 3年第 1 期
确的, 那就是梁文煊属于旗籍 , 且是“ 正 白旗汉军” 。而其他方面则需要进一步考辨 , 笔者根 据有关资料做 了如下考证。 1 、 梁 文煊 生卒 年考 梁文 煊 出生 于何 时?在 各类 文献 资料 中并 没 有 明 确记 录 , 但 可 以通 过各 种 资 料相 互 印 证
梁 文煊 , 清代 台湾 历史 上颇 被诟病 的 一位文 官 。 台湾“ 三大 民变 ” 之 一 的朱 一 贵事 件 发 生 之时, 梁文煊 时任 台厦 兵备道 , 作 为 当时台湾 最高 文 官 的他 竟 然 “ 弃 职潜 逃 ” , 这 成 为他 从 政生 涯 中最 大 的一 个 “ 污点 ” , 并 因此而 被 “ 骈 首市 曹 ” 。梁文 煊 到底 是 一个 怎 么样 的人 ?他 的一 生
推 断 出其生卒 年 。 在《 奉天通志》 卷一百八十六人物十四乡宦八“ 梁文煊” 条中记 : “ 梁文煊 ……少习举业 , 弱
冠, 补福建罗源知县。 ” @ 按这一记载来看 , 梁文煊“ 弱冠” 之后 , a P S b 福建罗源知县。据《“ 二十成人 , 初加冠 , 体犹未壮 , 故日弱也 。 ” 也就是说古
仔细分析导致梁文煊退回澎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台湾吏治本身的缺陷虽然理论上台厦兵备道是台湾最高文官其职权要高于台湾总兵并被冠以兵备之衔被赋予了保境安民的重大职责但实际上其手中兵力有限而且不能有效地参与武官的军事指挥和调度
< 东南学: ; g : ) 2 0 1 3年第 1期
台厦兵备道 梁文煊 史事 考
除了最后这不光彩的一笔之外 , 是否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朱一贵事件 中, 他因何弃职潜逃?康 熙皇帝对他的处决是否公允?笔者梳理所能查阅到的文献资料 , 希望能够还梁文煊一个公正 的评判 。 关 于梁 文煊 的记 载 , 排 除 同名而 不 同人 的记 载之 外 , 正史 中只 有 零 星几 笔 ( 主要是《 清 史 稿》 ) , 笔 者 所能查 阅到的 资料 , 主要 是 梁 文煊 最 后 任 职 的地 方—— 台 湾 的各 类 方 志 , 但 这 些 方志的记载都相对零散。不过 , 在 陈文达 的《 台湾县 志》 中有梁文煊所作之序一篇尚存 。另 外, 蓝鼎元的《 鹿洲初集》 、 《 东征集》 、 《 平台纪略》 , 以及丁 日建的《 治台必告录》 中也对梁文煊 有所 涉及 。此外 , 梁 文煊 曾任 官过 的福建 、 陕西、 广东 、 浙江 、 云 南 等省 的地 方 志 中也 可 寻得 梁 文煊的“ 蛛丝马迹” 。又因梁文煊属旗籍 , 所 以在《 钦定八旗通志》 里也有关 于他的专门记载。 当然 , 笔者因地域条件 限制无法查阅到有关梁文煊的族谱 资料 , 不过在《 奉 天通志》 里有节 录 了《 梁氏族谱》 中关于梁文煊的一段很详细的记载。而族谱资料本身也存在真伪 问题 , 故笔者 认为 , 需以上述文献资料为基础再结合其他相关史料 , 与《 奉天通志》 里的记载进行 比对 , 从 而 是可以对梁文煊其人其事进行较为充分的考辨论证 的。
关于梁文煊的卒年 , 倒是比较明确 , 据《 清通鉴 ・ 康熙朝》 载: “ 康熙六十年 ( 1 7 2 1 ) 十二月 , 台厦道梁文煊 ……等斩于市” 【 5 ) , 大约是六十岁 。
2 、 梁文煊 的籍贯 考 关于梁文煊的籍贯 , 笔者所见各种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有两处 , 即《 重纂福建通志》 职官志 中记 “ 罗 源县 知 县 : 梁 文煊 , 奉 天正 白旗 荫 生 , 十 九 年任 ” , 《 云 南 通 志》中也 记 “ 开化 府 知 府 : 梁 文煊 , 奉天 人 , 监生 , 五 十一 年任 ” ⑦。而 在 《 奉 天通 志 》中更 是 把梁 文 煊 列 入 “ 乡宦 志 ” 。所 谓“ 乡宦 ” , 即“ 乡 之大 夫学古 人 官施 之政 绩者 , 或 登 诸史 乘 , 或 得 自传 闻 , 至今 称 道 弗 衰 ” ⑧者 ,
也就是说 , 这些乡宦都是祖籍奉天的人。因此 , 从这几处记载中似乎可以肯定梁文煊的籍贯应 是“ 奉天 ” 。但从梁文煊为陈文达主修的《 台湾县志》 所作之序 的落款 中则是不 同的 , 其落款 如下 : 康 熙五 十九年 岁次庚 子五 月, 福 建 分巡 台湾 厦 门道 、 兼理 学政 按 察 使 司副使 、 加 四级 、 纪 录六 次 , 寿春 梁文煊撰 。 ⑨
庄 林 丽
一
摘要 : 台厦 兵备道 梁文煊 因在 朱一责事件 中“ 弃职潜逃 ” 而颇被诟 病 , 但梳 理相关 文献资料 , 对梁文煊 的 生进行考辨 , 我们应该还梁文煊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仔细分 析导致梁文煊 退回澎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
在于 台湾 吏治本身 的缺 陷, 虽然 理论 上 台厦 兵备道 是 台湾最 高文 官, 其职权 要 高于 台湾 总兵 , 并被冠 以“ 兵 备” 之衔 , 被赋 予了保境安 民的重大职责 , 但 实际上 , 其手 中兵力有 限, 而且不能 有效地参 与武 官的军事指 挥 和调度 。因而, 对于朱一贵事件这种大规模的 民变 , 台厦兵备道梁文煊可 以说是心有余 而力 不足 的。总之 , 梁 文煊事件反 映 了台湾道 台制度本 身存在 的缺 陷, 并最终促 成 了台湾道 台制度发展过程 中的第一次大变动。 关键词 : 台厦兵备道 ; 梁文煊 ; 弃职潜逃 ; 考辨 中图分类号 : K 2 4 9 .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5 6 9 ( 2 0 1 3 ) 0 1 — 0 2 1 6— 0 9
・
代男子约二十岁的年龄为“ 弱冠” 。而另据《 重纂福建通志》 所 载梁文煊任福州府罗源县知县 的时间 是康熙 十 九年 ( 1 6 8 0 ) ④ 。 以此推 断 , 梁文 煊 的 出生 年 份 应该 是 顺 治 十八 年 ( 1 6 6 1 ) 到 康
熙 元年 ( 1 6 6 2 )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