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
确保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严格按规定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出具每一份报告,保证检验检测报告数据准确,表述清晰明确,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签发、修改等活动。
3职责
3.1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
3.2技术负责人或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签发。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
3.4管理室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存档。
4要求
4.1本机构的检验检测报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及《结果报告管理程序》的规定及时出具,报告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检验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编制,由管理室负责发送与管理。
4.2检验检测报告至少要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例如“检验证书”或“检验报告”;
b.试验室的名称与地址,进行检验的的地点(如果与试验室地址不同);
c.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在证书或报告上编制编号,正文每页编制“第×页共×页”,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证书或报告的结束语,以确保能够识别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
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如果适用),标明受检单位或客户名称和地址;
e.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给出检验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名称或代号或者对所采用的
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
f.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填写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样品编号和状态等;
g.样品的接收和进行检验检验检测的日期(如果适用);
h.如与结果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本机构所用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如监督抽查中抽样的相关信息);
i.检验检测结果:按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检验检测结果,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j.检验检测人、编制人、审核人和报告批准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k.必要时,报告中注明检验检测结果仅对所检验检测样品有效的声明;
l.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完整复制除外)的声明。
4.3检验检测报告的附加信息
当需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除按照4.2所列的信息之外,检验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验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
b.根据检验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在报告中给出符合/不符合结论或检验检测结果;
c.当不确定度与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检测报告中还需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d.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4.4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验检测报告,除了按照本手册4.2和4.3所列的信息之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
b.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
c.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
d.抽样人;
e.所用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说明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的说明。
f.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可附详细说明;
4.5从分包方获得的检验检测结果
当检验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与本机构的其他检验检测结果明显地区分开,并予以清晰标明。
本机构要求分包方应以书面方式向本机构报告结果。
4.6结果的电子传送
本机构的检验检测报告应遵循与客户在检验检测委托书中达成的发送方式。
但当客户要求用电子方式(包括电话、电传、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手段等)发送检验检测结果时,应向客户详细询问发送方式并做记录,确认接收方的真实身份,尽量采取保密、可靠的措施发送。
本机构应向客户发送满足客户需要数量的报告,本机构只保存报告的副本。
4.7检验检测报告的修改
对已发出的报告如需要作补充或实质性修改,则仅以追加文件或资料调换,并由技术负责人起草一份“对编号为XXX报告的”补充或修改声明文件,该声明文件附以补充或修改后的检验检测数据或结论。
当需要重新发布全新的检验检测报告时,收回有误的检验检测报告,本机构在新报告上注以与原报告编号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唯一性标识,并在新报告中书面做出“本报告完全取代编号为XXX的报告,原编号为XXX的报告全
部作废”的声明。
4.8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与存档
管理室、项目室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与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