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孙云霞
【摘要】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情况.方法选择在长垣
县宏力医院住院期间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0例患者,统计大肠杆菌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并且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部位为泌尿道(53.3%),其次为呼吸道、伤口、胆汁等.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而对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于泌尿道和呼吸道,且对诸多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大肠
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5(024)012
【总页数】2页(P96-97)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分布;耐药性
【作者】孙云霞
【作者单位】长垣县宏力医院检验科河南新乡45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往往会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近几年,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大肠埃希菌对诸多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提高[1],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因而加强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情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
本文主要研究大肠埃希
菌感染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长垣县宏力医院住院期间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0例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标本主要取自于患者的粪便、痰液、脓液、血液及尿液。
1.2 分离培养严格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培养,其中微生物设备选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生化设备选用美国贝克曼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设备选用美国贝
克曼DXI8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
1.3 药敏实验通过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中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严格依据操作说明的步骤执行,质控菌株选择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判断依据参考CLSI的相关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情况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部位为泌尿道,其次为呼吸道、伤口、胆汁等。
见表1。
2.2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而对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见表2。
大肠埃希菌属于革兰阴性菌,易引起尿路、消化道、肺、胆道、伤口等部位感染,以泌尿道、呼吸道和伤口最常见[3]。
本研究显示,泌尿道、呼吸道、伤口部位大
肠埃希菌感染比例分别为53.3%、15.0%、11.7%,与陈晶等[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与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寄生菌病变、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提示医院需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5],加强各科室的消毒工作,减少对免疫力低
下患者的侵入性治疗,降低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从而降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风险[6]。
本研究耐药性检测发现,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其中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
培南的耐药率仅为1.7%,这表明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应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然而现阶段临床上也分离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需要引起临床重视[7]。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十分高,其中对哌拉西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高达90.0%和85.0%,这与临床上长期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有关,因此临床上应该避免盲目用药[8]。
综上可知,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于泌尿道和呼吸道,且对诸多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关文献】
[1] 孙利民.960例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41-44.
[2] 李静,王建明.连云港市某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分析[J].职业与健
康,2015,31(7):976-978.
[3] 黄娥,范文,段六生.荆州市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1,21(2):369-370.
[4] 陈晶,郑绍同,李红林,等.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5,25(1):25-27.
[5] 缑梦帆,史冬冬.某院2013-2014年血培养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
究,2015,24(6):79-80.
[6] 杨家宏,吴建刚,孙建军.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9):58-60.
[7] 张文祥.2009-2012年本院580株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当代医
学,2014,20(6):53-54.
[8] 刘素玲,侯铁英,陈柳勤,等.大肠埃希菌表型及耐药趋势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55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