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三原县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 础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 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按 照章程规定对农民专业社成员实行民主管理,入社自 愿、退社自由,对内部成员无盈利目的,而是通过彼此 合作在组织外部获取利益,并且在成员间进行利益分 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具有表决权、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成员有承担亏损的责任[1]。
2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2.1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目前,三原县有 697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种
植业 463 个,养殖业 197 个,农机植保等服务业 28 个, 其他合作社 9 个。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约 为 12.3 亿元,成员 3 935 人,带动了大约 6 651 户农 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 76 个注册 商标,具有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有 5 个,在大中城市设 立直销窗口 51 个,年总产值超过 28 825 万元。全县 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4 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13 家、市 级示范社 39 家。
为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速发展,建立健全财 务管理制度,应培育专业的财务人才,引导农村籍财 务专业的大学生留在农村,政府出台政策,对主动到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 对已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
的职业道德并丰富其会计专业知识,不断促进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运行。 3.4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2.2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2.2.1 营销体系不完善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营销方面还存在一定 问题,农产品的营销体系不完善,很多合作社成员受 到旧有理念的束缚, 对品牌建设方面缺乏正确的认 识,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往往因缺乏品牌支持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一定的优势。 同时,缺 少优秀营销人才进行专业指导,难以开拓自己的销售 渠道,存在一定经营风险。 2.2.2 利益分配不合理
以三原一合恒业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 成立于 2015 年, 属于省级示范合作社, 内部成员有 230 人, 成员来自于 20 个乡村, 果品种植面积超过 133.33 hm2,存储仓库为 800 m3,能够实现果品种植、 加工、存储、销售、培训、信息服务等,在销售方面形成 了自己的销售体系,果品远销广州、上海、澳门、东南 亚,具有非常广阔的销售前景。
参考文献:
[1]郑古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2):99,101. [2]张新炎.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修订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5):50-51. [3]马欣璐,崔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J].管理学家,2020(14):145-146. [4]王美娜.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路径[J].乡村科技,2020(20):21-22. [5]蔡亮亮.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6]唐荣干.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9(12):50-51.
(编辑:郭 颖)
4 结束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能 够加强各农户之间的合作,使其通过彼此的力量促进 农村各行业的发展。应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 体系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制。 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农民专业 合作社快速发展。通过清理整顿“空壳社”,净化农民 专业合作社队伍,提高其整体质量。
作者简介:赵晓娟(1974—),女,陕西三原人,专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C MY K
/ 农经研究 /
· 61 ·
展造成阻碍。 2.2.5 出现“空壳社”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点普遍较低,发展 速度过快,内部运行不规范、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无 实质性经营活动、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行的农民专业合 作社较多。
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 良好的管理制度,成员入社的要求过于宽松,这样会 出现拉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的现象。 除此之 外,很多内部成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为了自身利 益而侵犯集体利益,缺乏一定的惩治措施,不利于农 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人员多为农民,缺乏 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这样能够使农民专业合 作社更具正规性, 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 应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建立代表制度,在经营决策 过程中听取民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组织成员的发 展意图,提高组织内部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在 合作社内部设立理事、监事、经理等职位,这样能够促 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制度,包括激励 制度、惩罚制度,这样能够充分调动组织内部人员的 积极性,防止其工作懈怠,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对 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样能够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 管理变得更加职业化,有利于推动其发展[4]。强化辅导 员队伍建设,合作社辅导员要采用组织培训和上门指 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为合作社提供服务,指导合作社 开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制度,对合作社的运行实施监督和管理,同时帮助合 作社开展示范建设。通过加强辅导队伍建设,帮助合 作社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和 市场竞争能力。 3.5 加强督促指导
3 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要
不断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管理者应明白品牌的重要 性,在内部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农产 品进行生产加工,由国家的专业部门进行认证,保证 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应该 开展商标注册工作,为农产品打造独有的品牌,使其 在激烈的农业产品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快速 提高经济收益。
C MY K
· 60 ·
DOI:10.16675/14-1065/f.2021.06.030
山西农经 / 2021 年 6 期
关于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 —以三原县为例
□ 赵晓娟
(三原县农经站 陕西 咸阳 713800)
摘 要:在乡村振兴建设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论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分析了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分级定价。 分级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包装和 代表的意义进行定价,这样能够以不同的价格满足不 同人的购买需求,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还应该大力 招聘营销人才,举办促销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 行产品宣传,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 3.2 完善利益机制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或者成员大会决议编 制盈余分配方案,从当年的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后的余 额,即当年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交易量(额)的比例 进行分配,分配的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60%, 分配后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分配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内部成员,以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成员工作 的积极性。如果组织成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够有 效提升集体利益,可以对其进行现金奖励,这样可以 使其工作积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地发展。还需 要建立一定的惩罚制度,对于给农民专业合作社造成 经济损失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 完善相关制度,提 高工作的有效性[3]。 3.3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现状,提出了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并获得更
高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体系;利益分配;管理制度
文章编号:1004-7026(2021)06-006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பைடு நூலகம்
从发展现状来看, 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种植 业、养殖业、服务业、渔业等多个行业,为农村创造了 非常高的经济收益,其自身也获得了良好发展,但是 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营销、利益分配、财务管理 不规范、内部管理及“空壳社”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 有效解决。
按照“筛选扶持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清理整顿一 批”的工作思路,对“空壳社”进行清理整顿,针对停止 运营及不规范的合作社分类进行指导,该注销的引导 其注销,需要规范提升的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改善农 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不规范、未实际运作、经营管 理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净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队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运营行为,提升农 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质量[5-6]。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很多人未经 过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以往 农村的会计或出纳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适应现代 化市场发展的需要; 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账, 也没有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会计专业人才缺乏,现 有人才专业知识不足;会计代理机构对合作社的财务 工作不熟悉,常按公司业务记账;财务报销发票收集 难。这些财务不规范问题都会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发展。 2.2.4 内部管理不正规
合理分配利益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发 展。但三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利益分配中存在一定 问题,很多合作社的结构十分简单,利益分配制度也 缺乏一定的全面性,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惩罚措施 进行约束。除此之外,很多时候因为利益分配不合理 而造成成员分崩离析,难以实现长久发展[2]。 2.2.3 财务管理不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