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道并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制度变革。

了解并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及国际地位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

感受发展中我们不断面临挑战但始终积极应对,树立勇于改革创新的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一课《踏上富强之路》中的第一框题《坚持改革开放》。

本单元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富强”“改革”和“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框又分为“改革开放促发展”和“中国腾飞谱新篇”两目,第一目介绍了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改革开放是如何促发展的,第二目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及国际地位等三方面介绍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最终落脚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并指出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为下一节介绍改革开放的目的“走向共同富裕”做好准备。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教学难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制度变革。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已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直观上的了解,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
持者和拥护者。

但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举措并不十分了解,很难用“历史观”和“发展观”来认识改革开放。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只有零散、片面的认识,难以形成有层次、结构化的认识。

因此,教学中一要让学生有“历史感”,二要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改革开放的成就。

四、教学过程
引入:“童年大不同”
学生展示课前布置的采访任务:
请采访一下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的童年和你们的童年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学生分享。

思考:(1)三四十年间,童年的变化折射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有同学谈到了“改革开放”,是的,40年来的巨大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那么改革开放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促进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环节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展示重大事件时间轴,请学生结合历史课知识说明,三大历史事件对我国走上富强道路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观看《国家相册》“惊天一声雷”第一部分,了解小岗村的改革是如何发生的。

讨论:(1)为什么村民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改革?
(2)小岗村村民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3)你认为是谁领导了改革开放?
总结:人民对温饱生活的渴望,旧有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等,都让小岗村村民宁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进行改革。

小岗村村民体现出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这样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3.观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养三只鸭是社会主义,养四只鸭是资本主义”片段。

讨论:
(1)为什么施大婶能养更多鸭子却不敢养?
(2)养多少只鸭子到底应该由什么来决定呢?
(3)你能说出是什么让施大婶可以放开手脚养鸭子?
总结: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的历史背景,才出现了“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四只就是资本主义”的激烈争论。

只有进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养多少只鸭,应该主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决定,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像施大婶一样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通过劳动致富。

提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结合课本中“探究与分享”,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理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讨论分享:不同类型的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结合学生回答讲解:
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的营销场所和领域。

能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优化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

人才市场是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招工、招聘,劳动者进行求职、投递简历的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证券市场以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方式实现了筹资与投资的对接,有效地化解了资本的供求矛盾和资本结构调整的难题。

信息市场是面向社会信息需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内容的场所,能为社会生产和流通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是沟通产、供、销的桥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4. 5.阅读和思考课本p5“探究与分享”,讨论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使图片中的人们为个人、为社会创造财富。

同时,了解父母的工作,说一说他们是如何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

环节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 观看“惊天一声雷”第二部分,提问:
从视频中,你看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

总结: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 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正文及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感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尝试总结:
课本当中是从哪几方面来展示辉煌成就的?
哪方面的成就最让你感到自豪?
未来你想在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课本从经济成就、人民生活、国际地位方面等多方面介绍了我国的辉煌成就。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等详细了解。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我们要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环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可以停下了吗?
学生回答。

总结: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框架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由“富强”或是“改革开放”主题出发,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课后作业:
完成p7“探究与分享”,通过微镜头记录自己与家人的幸福生活。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在文章中找出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善于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变化,培养学生生活的一切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能在文章中找出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时,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
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再次回顾生字和词语。

2. 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英
蒲公英盛开玩耍打哈欠钓鱼观察
有趣喜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草地上面长满了蒲公英。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3.(1)“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

”玩的时候到底是怎
么玩的呢?
(2)那这些蒲公英给哥俩带来了什么?“快乐”
(3)找出这一自然段的成语“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4.齐读第二自然段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

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2)看课文的插图,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演一演。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2)为什么草地会变颜色?
(3)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比喻句)
(4)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

让学生伸开五个手指变为手掌表示花开,收拢五个手指
变为拳头表示花谢。

(5)学生回答
●早晨,草地(),因为蒲公英的花();
●中午,草地(),因为蒲公英的花();
●傍晚,草地(),因为蒲公英的花()。

(6)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人)所以,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

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互相交流。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真开心呀!作者对蒲公英是如此的喜爱,因为这一片草地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于是,他就抒发了对它的感慨,让我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跟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多么可爱的草地”这一句是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3)用“多么”造句
(4)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
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它”指什么?(蒲公英)并且这句还是什么句子?(拟人句)
(5)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重点理解“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深深喜爱之情。

三、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1.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

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

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

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2.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四、作业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早上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