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模拟押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
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
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
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
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6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
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 B 倡导平等 C 讽刺贪淫 D 推崇人生
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
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8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②马丁••路德③米开朗琪罗④达••芬奇⑤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9.“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
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
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10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11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依据古代科技史知识
判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明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西方近代科学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D阿拉伯人、法兰克人照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2“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1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4“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
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15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
”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18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
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2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5.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
..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26.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27.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28.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29.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30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综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任命大臣 C招募军队 D干预立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计40分)
31.(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9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7分)
32(14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8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灵宝三高2022--2022学年度下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答题卷 31.(26分) (1) (2) (3) 32(14分) (1) (2) (3)
班级 姓名 考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