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生菜冬季高密度大棚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菜的叶片非常爽口,也比较娇嫩,叶片中包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以及糖类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也具有一定的安眠、镇痛以及利尿等作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意大利生菜是一种优良的生菜品种,散叶型,生长速度很快,而且生菜品质较好,一直以来的供应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冬季、春节以及元旦等期间,普通家庭以及宾馆饭店都需要,可以用作配料,直接清炒,也可以涮火锅吃、拌菜吃、包肉吃、泡荤汤。
呈贡属低纬度高原平坝地区,地势平缓,海拔1900米至2000米左右,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型,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年日照数2200小时,年均降雨量800毫米。
适宜蔬菜、花卉常年种植。
全国各地由于气候的原因,冬季蔬菜生长缓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呈贡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冬季蔬菜种植进入了旺季。
因此,冬季生产如何种植蔬菜、提高产量是农科人员探索的目标,现就高密度大棚栽培蔬菜技术进行以下的几点思考。
1 生菜高密度大棚栽培的优势
将生菜大棚栽培的密度增加3倍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冬季保护设施的利用率,生产的栽培产量也会增加1/2以上。
高密度栽培相对于大棵栽培而言,种植出来的生菜口感更好,叶片更加鲜嫩,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生食需求。
在相同的气温、肥、水等条件下,高密度栽培的种植采收速度会更快,一般相较大棵栽培而言,高密度大棚栽培开始采收会提前10-21d左右。
其次,高密度大棚栽培可以均衡上市,具有很强的机动性。
而且,高密度大棚栽培的花色品种也丰富多样。
2 栽培设施
冬季生菜进行高密度大棚栽培最好应该选择加固竹木大棚,或者也可以选择钢架圆拱大棚,这样的大棚设施可以很好的抵抗大风、大雪等冬季比较恶劣的天气,在大棚顶部的支撑拉杆上每隔6m 左右应该做一只固定环,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高架喷灌进液管,通过这条进液管,水就可以始终贯穿于整个大棚。
同时,高密度大棚栽培中应该还需要高架喷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设施:①水源工程。
在选择高架喷灌的水源时,应该根据微灌的要求选择水源水质。
②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主要包括保护设备、控制阀门、水泵(可以放置在水沟中,也可以放置在水池中)、净化装置等。
③灌水器。
高架喷灌应该选择旋转微喷头(喷水半径介于2.5-3.0m左右),一般旋转式微喷头具有较大的喷头孔径,也有比较强的抗堵塞能力,喷灌的水滴相对比较均匀,在3kgf/cm2的系统压力条件下,大棚内6m宽蔬菜都可以被覆盖。
④输配水管网。
可以通过主干管输送灌区用水,支管和主管连接,也要和高架毛管连接,同时在大棚靠近棚口的一端支管上应该安装毛管控制开关,在棚顶拉杆下应该固定毛管,在毛管上安装有灌水器。
3 意大利生菜冬季高密度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3.1 做好播种前或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在播种生菜之前,应该施75t/hm2腐熟农家肥以及750kg/hm2浓度30%的复合肥。
生菜在高密度栽培的过程中,湿度会明显增加,相应的也会增加病害发生率,通常情况下需要消毒栽培土壤,可以按照1:1比例混合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也可以根据1:9的比例混合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及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在畦面上应该撒入30kg/hm2混合药剂,土壤在施过药剂以及基肥后,应该深翻20-25cm左右,将土壤整平后再做畦。
在每一个大棚中应该放置2-3床,苗床土应该尽可能选择菜园土,还应该加入一些充分腐热的优质有机肥,将土和肥料打碎后过筛均匀混合,这样可确保床土保水保肥、疏松透气,将高控制在10-15cm左右,在播种前1周扣棚,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
3.2 播种或移栽
播种时间应该选择在11月上旬-12月中旬,进行分批撒播,在次年1月上旬-2月中旬即可上市。
播种的用种量控制在2.25-3.00kg/ hm2。
因为生菜种子比较小,很难完全掌握直播技术,同时出苗的整齐度相对较差,因此往往都会选择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
育苗床应该整平耙细,在播种前应该浸种,将其放置在恒温箱(温度为10℃-15℃左右)中进行催芽,如果温度高于20℃,生菜种皮的吸水会受到阻碍,这样很容易造成种子发芽不良,甚至可能不会发芽。
在露白后将种子浇透水然后再播种,将细土撒上去后就可以等盖籽,在种子播种后浮面就可以盖地膜。
在播种后2-3d左右基本上就出苗了,可以将地膜揭开,通常都是在5-6d左右就可以齐苗。
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蔬菜苗木的农户,其它种植户可随时在市场买到蔬菜苗木进行移栽,这极大的缩短了种植时间,提高蔬菜种植垡数。
在苗木市场上选择苗木时,应选生长旺盛,叶片鲜活,根系发达的植株。
栽培株行距在10-15cm左右。
3.3 间苗
在1-2片幼苗的真叶时间苗一次,等到苗长出3-4片真叶的时间,根据10cmx10cm的株行合理确定苗距,应该保留苗的数量是38~45万株/hm2。
需要注意的是,苗被间出后,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大棵栽培,也可以用来小苗烧汤。
3.4 水肥管理
在第一次间苗后,应该采用高架喷灌进行1次灌水,然后再定苗后再灌1次水,在灌水后应该追加肥料,给予75-150kg/hm2尿素。
在定苗20d后,应该重新施肥料1次,追加225-300kg/hm2尿素,如果是
意大利生菜冬季高密度大棚栽培技术
吴丽琼1 张彦文2
(1.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办事处 云南昆明 6505002;2.昆明市呈贡区乌龙街道办事处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呈贡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蔬菜、花卉两大支柱产业,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生产理念,呈贡形成了生产精细外销蔬菜的格局,既满足了菜篮子工程又提高了群众收入。
精细外销蔬菜主要有意大利生菜、菠菜、西芹、奶白等,其中意大利生菜是种植最广泛的一种。
意大利生菜耐抽薹,也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很适合在寒冷的冬季栽培,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冬季高密度栽培意大利生菜这种品种的优势,而且介绍了以高架喷灌作为重点的栽培设施,最后详细分析了种植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温度管理技术、采收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相应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意大利生菜 冬季 高密度 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2015)05-0031-01
······下转第33页
着环绕珠心细胞的细胞壁,导致花粉管定位不到珠孔,最终表现为雌性不育。
另有研究者发现,将ZmEA1的氨基端切除后,能在体外吸引花粉管向珠孔生长。
遗传学和生化方面均证实了ZmEA1对花粉管的胚珠导向的作用。
除了玉米,Okuda等人在模式植物蓝猪耳草( Toreniafournieri)的助细胞的cDNA 文库中也分离到了相关的信号分子——LUREs。
LUREs属于类防卫素亚家族的一员,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小肽(cysteine-rich polypeptides,CRPs)。
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助细胞合成的LUREs蛋白会分泌至丝状器。
采用反义核酸技术来降低LUREs的表达量,发现胚珠对花粉管的吸引能力也明显减弱。
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之后又在拟南芥中找到了5个L U R E s蛋白(AtLUREs)。
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RHAi干扰技术降低这些AtLUREs的表达量,均得到了与蓝猪耳草相同的结果。
将合成AtLUREs的基因导入到原核细胞进行表达,发现AtLUREs在体外也可以吸引花粉管向着珠孔生长。
但是,其中一个AtLURE蛋白对花粉管的吸引能力较弱,检测其结构,发现该蛋白的半胱氨酸发生了突变。
重新将其突变为半胱氨酸后,它的吸引活性也恢复了。
这说明,AtLURE蛋白内的半胱氨酸是保守的,且对维持AtLURE的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对拟南芥的比较基因组学进行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花粉管导向分子。
DUF784 ( 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 蛋白是在研究拟南芥myb98 胚珠时发现的,受到MYB98的调控,同样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小肽,包含由多个基因家族的成员编码的40个蛋白。
DUF784的成员之间同源性很高,通常只有多基因突变体才有明显的表型。
研究人员采用RNAi技术降低了多个DUF784基因的表达量,用Aniline blue 对授粉24 h 的花粉管进行染色,并用显微镜统计进入珠孔的花粉管,发现进入率仅为78%,而野生型的拟南芥中的进入率为100%。
同样用GUS基因分别标记野生型和RNAi干扰后的植株,再进行GUS染色,DUF 基因RNAi转基因植株中的花粉进入率也比野生型低30%左右。
由此可知,DUF784确实也可以影响花粉管进入胚珠。
以上所述的几种小肽,均是由助细胞分泌的。
科学家发现,除了助细胞,胚囊内的中央细胞和卵细胞同样可以帮助吸引花粉管进入胚囊。
例如,Shimizu K K等于2000年发现,在拟南芥的maa突变体的胚珠内,2 个中央极核不能正常融合, 所以无法形成中央细胞,同时,该突变植株的花粉管无法正常进入胚珠。
3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于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花粉管导向的研究取得了众多进展,无论雌性组织对花粉管的导向性,还是雌配子体对花粉管的导向性方面,均发现了不少调控物质,例如本文在胚囊导向性提到的玉米中的ZmEA1、蓝猪耳草中的LUREs、拟南芥中的DUF784等花粉管导向信号分子,均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小肽,由胚囊内的助细胞合成,分泌至丝状器。
但是,关于花粉管生长至胚柄导向性的研究还很不足,还需要科学家们更多关注。
而且,我们现在离完全理解被子植物的花粉管的导向性的分子机制,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彭雄波,孙蒙祥.雌、雄配子体间及雌配子体成员细胞间的通讯[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02:124-132.
[2]路靖,关维元,徐永星,刘保东. 中华水韭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3,04:353-359.
[3]刘敬婧,侯英楠,瞿礼嘉.高等植物受精过程中雌-雄相互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10:842-853.
[4]陈艳红.花粉管导向,完成植物双受精的艰难旅程(英文)[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09:1376-1385.
干旱的天气,应该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在30d后应该注意浇水的频率以及量,使整个畦面能够保持稍微湿润的状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收前3~4d切记不可浇水,而且在整个生长期,不能使畦内存在积水。
移栽的苗木在移栽时要浇足定根水,水分管理按生长发育需求,干湿交替进行;移栽成活后一周进行首次施肥,施肥以复合肥为主,15-20公斤/亩。
生长中后期稍微增加施肥量,以确保生产需求。
每亩施肥量20-25公斤。
3.5 温度管理
冬季大棚高密度栽培应该注意棚内的温度控制,意大利生菜最适宜的生长适温是在15℃-20℃之间,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夜温低、昼夜温差大,但是也应该注意适当控制浇水次数,避免使地温降低或者增加土壤的湿度。
白天大棚内气温应该维持在18℃-20℃左右,大鹏夜间内气温应该控制在10℃-12℃左右。
如果是大晴天,光照比较充足,大棚内气温在28℃以上时,应该将大棚两侧适当打开,注意通风。
3.6 病害防治
冬季意大利生菜在栽培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多种病害的侵袭风险,如灰霉病、茎腐病、霜霉病等,对于病害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①灰霉病。
可以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维持1周左右。
②茎腐病。
这种病害可以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维持在1周左右。
③霜霉病。
可以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者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d、5d。
3.7 采收技术
通常情况下,播种后56-61d左右或移栽后50天,生长出11-13片叶子,而单株的重量大概是100g左右的情况下可以开始采收,在正式采收前的5d可以暂停浇水。
在采收后,可以采用聚乙烯薄膜袋(0. 03-0.05mm)将其包装起来,但是每个袋上应该打7-8个孔。
生菜在采收后千万不能用污水洗涤,在运输环节应该选择无污染、卫生、清洁的运输工具。
综上所述,意大利生菜具有较好的市场,而且食用价值较高,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很多种植户都会进行栽培。
种植户应该注意掌握高密度大棚栽培技术,从而提高意大利生菜的栽培产量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兴汉.蔬菜设施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仲其之,孙帮利.无公害食品生菜生产技术规程[S].江苏宿迁:农畜产品检测中心,2006.
······上接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