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珠还合浦的故事意思出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珠还合浦的故事|意思|出处
珠还合浦这个成语⽐喻东西失⽽复得或⼈去⽽复回,最早出⾃于《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成语珠还合浦的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成语珠还合浦的故事
从前,合浦县⽩龙海湾海⽔蓝、海鸥⽩,鱼虾成群,海蚌成⽚,珠贝累累,是⼀个美丽、富饶的海湾。
在⽩龙海湾岸上,有⼀个住有⼏百户⼈家的渔村叫⽩龙村,他们世世代代靠打渔、采珠过活。
村上有个打渔青年叫海⽣,是个⾝强、英俊、勤劳、勇敢的打渔能⼿。
⼀天,海⽣摇着橹、划着桨,出海打渔。
不到半天,就打满了两箩鱼。
正准备返航时,突然,⼀条⽐海蛇⼤得多,蛇不象蛇,鱼⼜不象鱼的海怪,窜到他的船上,张开⾎盆⼤⼝朝他咬来,海⽣拿起鱼叉,瞄准海怪的咽喉直刺过去,海怪挨了这⼀叉,鲜⾎横流,钻进深海逃窜了。
摇摆起宽⼤的尾巴,扫了两扫,竟把海⽣扫进了海⾥。
海⽣还未看清海怪逃窜的⽅向,不料⼀下⼦,海怪钻来到他的⾝后,海⽣的脚板被海怪咬破了⼀块⾁,鲜⾎直冒,但他没有⼀丝胆怯与⽰弱的表现,他脚踩海⽔,⼿持鱼叉,猛向海怪刺去,海⽣那把长叉此刻已不好使唤;海怪张开⼤⼝,吡⽛咧嘴,情况⼗分危急,正在海⽣即将被海怪撕咬的千钧⼀发之际,忽然,⼀道似利剑的⽩光向海怪射来,射中到海怪的两只眼睛上,海怪被强光镇住,⽴刻低头向海底逃跑了。
海浪将海⽣的渔船推离海⽣好⼏丈远。
海⽣望望⾃⼰的渔船,感到好奇怪,船头上似乎站⽴着⼀个⼈影,是谁呢?他游向船边,爬上船,果然见⼀位姑娘有点羞涩地⾛过来,姑娘热情爽直⽽⼜有⼏分腼腆地向他⾃我介绍:“你上来啦。
我是苦⽔⾥⽣,海⽔⾥长的渔家⼥⼦,刚才我见海怪作恶就跑过来助你⼀臂之⼒的。
”
海⽣惊异地问:“刚才那⼀道强烈的⽩光,莫⾮就是你使⽤什么法宝的么?”
“那就是⼩⼥⼦的夜明珠射出的⽩光。
”
海⽣⼗分⾼兴:“请问姑娘尊姓⼤名?”
“我叫珍珠。
”
“感谢珍珠姑娘救命之恩!”
“不谢,不谢。
”珍珠姑娘说“,“我也会织⽹打渔,还会划船。
你能让我给你做⼀个帮⼿吗?”
海⽣求之不得,忙说:“那太好了!”
于是,珍珠姑娘摇橹荡桨,海⽣撒⽹捕鱼,不⼤⼀会,⼜打满了两萝鱼。
海⽣满⼼欢喜地对珍珠姑娘说:“时候不早了,请你跟我⼀同回去,到我家吃饭去吧。
”姑娘也⾼兴地点头答应。
他俩⾛进⽩龙渔村,海⽣的⽼妈妈虽已⼜⽬失明,但⽼⼈每到打渔⼈收船返航时就倚⽴在门⼝,盼望着⼉⼦平安归来。
海⽣⽼远就跟妈打招呼:“妈,我回来啦。
今天我带来了⼀位客⼈,是我们渔家⼥⼦,她名叫珍珠姑娘。
”
海⽣妈说:“好,快进屋坐。
我看不见。
”
珍珠姑娘向海⽣问明情况,知海⽣妈因患眼病已瞎了三年。
她便将⾃⼰往⽇学得的医术本领和⾃⼰随⾝所带的珍珠粉、海马、铁树枝等海中药给⽼妈妈医治眼病。
在珍珠姑娘的精⼼医治、细⼼照料下,很快就治愈了⽼妈妈的眼病。
村上百姓们听说珍珠姑娘能治病,有病的也都来找她看病。
珍珠姑娘有求必应,凡来找她看病的,她都迅速地帮助把病治好。
珍珠姑娘受到全村百姓的称赞。
海⽣与珍珠的感情⽇益加深,并建⽴了爱情。
不久,他俩结成了夫妻。
乡亲们跟着海⽣夫妻俩闯⼤海,凭着夜明珠的威⼒,遇礁险能化险为夷,遇海怪能驱赶海怪,夜间捕鱼,夜明珠的宝光、辉耀海⾯,为夜渔⼈照明。
因⽽,乡亲们每次远航冯海,总是⼀路平安,满载⽽归。
⼤家过上了温饱⽣活。
珍珠与海⽣夫妻俩更加受到乡亲们的爱戴。
然⽽,好景不长,珍珠姑娘在⽩龙村安家落户⾏善事的消息,传到合浦县官⽿⾥,县官⼤为不满,将此事密告给廉州州官。
这位知州⼜总是嫌⾃⼰的官位还不够⾼,⽇思夜梦,⼜总想向上爬。
他⼼⾥盘算,夜明珠到⼿后,这可是件进贡的好宝物,我何不将这进贡给皇上,皇帝的公主将要出嫁,夜明珠可是件最珍贵的嫁妆,皇帝和公主见了,准会很⾼兴。
皇上接纳了这件贡品,⼀这赏给他⼀个⼤官做。
于是,在他派在兵马开出了州府之后,他马上写⼀奏折,派专⼈⽕速送去京城。
⽩龙村被州兵团团围住。
百姓们知道官兵到来是为了抢珍珠姑娘和夜明珠,⼈⼈满腔义愤,都拿起渔⼑、渔叉,跟官兵展开⼀场搏⽃。
终因官兵⼈多势⼤,百姓们虽拼命相搏,都未能打退官兵,反⽽死伤了不少。
⼀帮官兵闯进海⽣家,强逼海⽣交出珍珠、夜明珠。
海⽣怒斥官匪,坚决不依。
官兵们将海⽣双⼿捆绑,并把他的嘴堵塞起来,不准海⽣呼叫。
接着⼜去捉拿珍珠姑娘。
正在这极度危急时刻,⽇夜伴随珍珠姑娘的那颗夜明珠,突然变得庞⼤起来,象⾯盆那样⼤,它将珍珠姑娘驮在它的⾝上,然后它就纵⾝⼀跳,跳上了屋顶。
珍珠姑娘脚踏夜明珠,如同踩在⼀个巨⼤的飞轮上似的,带着难舍难离的⼼情,⼀下⼦飞过村庄,飞过⼭岗,飞到茫茫的⼤海,落进了他俩原来栖⾝的⽩龙海湾⽩龙珠宫⾥去了。
官兵们抓⾛了海⽣,⼜朝海⽣家放⼀把⼤⽕,烧掉了海⽣房屋,连他的⽼妈妈也烧死在屋⾥。
海⽣⼼⾥万分悲痛。
官兵们将海⽣带到廉州府,关进了监牢。
珍珠姑娘失去⼼爱的⼈之后,⽇⽇坐⽴不安,她那颗圣洁、庄重的⼼,装的全是⼼爱⼈的⾝影。
她夜夜来到珊瑚礁⽯上思念海⽣,盼望海⽣。
她想到⾃⼰的命运,刚刚建⽴的这样⼀段美满的姻缘、这样⼀个好端端的温暖家庭,被官兵们残酷捣毁了,如今家破⼈亡、夫妻分离。
她越思越难过,越想越伤⼼,悲痛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滴。
珍珠姑娘的真情,感动了礁⽯底下的蚌群,它们同情地接受珍珠姑娘的伤⼼泪,咽进贝壳⾥,天长⽇久,珍珠姑娘的⼀滴滴眼泪,在海蚌肚⾥育成了⼀颗颗晶莹的珍珠,象每滴泪珠⼀样地浑圆、透亮。
每当⽉⽩风清之夜,珍珠姑娘来到珊瑚礁上坐了⼀阵之后,就往沿海⼀带来回踱步,那是因为从合浦到北海⼀带有七个多鱼的海区,海⽣过去经常爱来这七个地⽅打渔的缘故。
珍珠姑娘沿着丈夫的⾜迹,⼀边思念⼀边⾛,⼀边伤⼼⼀边泣,她来回不停地⾛,眼泪也不停地朝海⾥洒。
这七个海区不仅是鱼多,也是海蚌最多的七个地⽅;因为珍珠姑娘痛苦的眼泪洒下海⾥的缘故,渐渐地这七个海区形成了盛产珍珠的珠池。
即如今的⽩龙、杨梅、平江、乌泥、断望、⽩沙、青婴七个珠池。
后来,渔民们说,这七个珠池的珍珠,都是珍珠姑娘的泪珠孕育的。
知州仍不⽢⼼罢休,为了把夜明珠搞到⼿,⼜派⼀批官兵到⽩龙村,强迫⼀些渔民下海寻找夜明珠。
在官兵的⼑枪威逼下,渔民们不得不下海捞蚌。
下海的⼈,有的因天冷⽔寒,在海底下被寒冷的海⽔冻死了,有的被鲨鱼咬死了,有的由于在船上⾯拉绳的州兵,绳收得太晚,在海底下待的时间太长⽽⽓绝死去。
这样,许多渔民冤枉地葬送了性命。
远在京城的皇帝,看过廉州知州送呈的奏折之后,得知合浦有夜明珠,欣喜若狂。
⽴即派两名内宫太监前赴廉州,令⼆太监迅速将夜明珠押运回京。
廉州知州迎接了两位太监,并亲⾃陪同前往⽩龙村。
连押在监牢的海⽣也⼀并带去。
⼆太监听了知州的禀报,得知夜明珠还未弄到⼿,⼗分恼⽕,⽓急地将知州停职查办。
马上⼜强令海⽣和⽩龙村渔民下海捞珠贝。
尽管捞了许多海蚌上来,但开贝⼀看,依然找不到夜明珠。
太监下令将捞蚌上来的渔民全部斩⾸。
⼀位太监本打算将海⽣也⼀并处斩的,但中⼀位太监提议,暂留海⽣不杀,待看看动静再说。
接着⼜强令第⼆批渔民下海。
可是,⽩龙村的渔民经过三番⼏次的迫害之后,已死伤了⼤半。
⼼狠的太监见下海的青壮年不多,就强逼⽼弱渔民及⼗三四岁未成年的少年也都要海捞蚌。
谁违抗谁就遭斩⾸。
⾝在深海珠宫的珍珠姑娘得知⽩龙村的百姓惨遭宫匪迫害之的,⼼如⽕焚⼑绞。
为了拯救百姓,她宁愿将护⾝宝夜明珠献出。
正当第⼆批渔民⼀个个⼜被捆上海的粗长绳之后,正要下海之时,海⾯上突然升起⼀颗晶亮的夜明珠,光茫四射,华辉耀眼。
海⽣⼀见,知那颗珍珠就是他爱妻⾝边的夜明珠,他⼼想,夜明珠是珍珠妻⼦的护⾝宝,珍珠妻不能没有它,我绝不能让它被朝廷狗官占有。
他猛地跳下海,向夜明珠游拢靠近,奋⾝护卫夜明珠。
夜明珠早已听从了珍珠姑娘的吩咐,迅速从海⽣怀中挣脱,跳出⽔⾯,飞到太监船上。
太监欢喜⾄极地将夜明珠捧到掌⼼上,咧开嘴笑,⼿舞⾜蹈。
马上下令释放被驱赶到海⾯来的全部⽼少渔民。
⼆太监轮流将夜明珠捧回合浦。
太监在廉州城连夜征集精⼯巧匠,雕刻⼀个九层沉⾹珠盒,再⽤九层绫绸缎将夜明珠层层包好,装进珠盒,再安上九层锁,以为如此便可万⽆⼀失了。
当⼆位太监带着千兵万马护送夜明珠启程回京,⾏⾄合浦县边界梅岭,翻上九重岭坳,暂停下来歇息⽚刻时,太监还有点不放⼼,打开珍珠盒检查,看夜明珠是否还在?果然,开盒⼀看,夜明珠不知何时竟不翼⽽飞了。
⼆太监惊恐万状,⼀兵丁上来禀报说,夜明珠飞回合浦了。
⼆太监⼜赶马返回合浦。
这时,有⼈向太监献计说:“夜明珠是稀世之宝,照平常带珠的⽅法是⽆法带出合浦的,只能是”割⾁藏珠,可出南隅。
”
⼆太监觉得割开⾃⼰⾝上的⾁珍藏夜明珠,似乎有点不划算,都怕痛,舍不得割⾁,最初都不愿采纳这个计策。
但他俩⼜想到,不如此,怕是夜明珠送不到京城,就⽆法向皇上交差,交不了差使,就犯了欺君之罪,欺群那是要挨杀头的。
他们⼜只好依此计策⾏事。
经过商议,⼆⼈轮流割⾁藏珠,⼀⼈携带⼀段路。
先由体格肥胖⼀占的太监让⼈割开⼤腿⾁,剜⼀洞,将夜明珠成长成长藏⼊内。
当他们⾏⾄梅岭,翻上⼭坳,⾁内那颗夜明珠破⾁⽽出,⼜飞回了合浦。
接着,另⼀个太监也让⼈割开⼤腿⾁,剜⼀个更深的洞,深藏夜明珠,再⽤鱼丝双线把伤⼝缝得紧紧的。
可是,当他们⾏⾄梅岭时,这回还未翻上⼭坳,夜明珠⼜破⾁⽽出,飞回合浦了。
⾄此,⼆太监都感到⽆计可施了,都认为没命回京了。
绝望临头,⼆⼈都刎剑⽽死。
后来,⼈们说,⽩龙珍珠城外的两座太监墓,就是他⼆⼈的葬⾝之所。
后⼈为纪念夜明珠归还合浦之事,将那座梅岭改名叫“还珠岭”。
这座岭⾄今仍以此为名,离县城⼤约五华⾥。
珠还合浦的意思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西合浦县东北。
⽐喻东西失⽽复得或⼈去⽽复回。
珠还合浦的成语出处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实,⽽海出珠宝,与交阯⽐境……尝到官,⾰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