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幼⼉⾃我服务能⼒的培养
浅谈⼩班幼⼉⾃我服务能⼒的培养
【摘要】幼⼉⾃我服务能⼒对促进幼⼉的整体发展⾄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常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幼⼉⾃我服务能⼒的培养,对幼⼉积极引导、合理教学。

基于此,本⽂围绕案例分析,对⼩班幼⼉⾃我服务能⼒的培养进⾏了分析。

【关键词】⼩班幼⼉;⾃我服务能⼒;培养
《指南》中指出:“幼⼉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的精⼼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性的发展。

”所以,从幼⼉园⼩班开始,我们就应该培养孩⼦的⾃我服务的意识和⾃理的能⼒。

我从这⼏⽅⾯进⾏⼊⼿:
⼀、发挥环境创设的暗⽰作⽤
《指南》指出:“幼⼉社会性主要是在⽇常⽣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幼⼉⾃我服务能⼒的培养中,环境创设的暗⽰作⽤也是很重要的。


在⽣活环境中,我让孩⼦处处可以看见图⽰,寝室⾥,粘贴穿脱⾐服的步骤图,让孩⼦按照步骤图尝试独⽴穿脱⾐服,洗⼿池边,粘贴洗⼿步骤图,让孩⼦按步骤洗⼿,厕所
⾥,粘贴了如厕步骤图,教会孩⼦如厕后整理好⾐服裤⼦,饮⽔机旁边,让孩⼦喝⼀次⽔,都放⼀根吸管来记录⾃⼰的饮⽔量,活动室的地上,贴着进餐端饭路线图,⼩班孩⼦的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这些步骤图能更好的帮助幼⼉理解并执⾏,把提⾼孩⼦⾃主服务能⼒落到实处。

⼆、放⼿让孩⼦⾃⼰的事情⾃⼰做
《指南》⾥指出:“幼⼉⾃⼰的事情尽量放⼿让他⾃⼰去做,及时做的不够好,也应⿎励并给予⼀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尊和⾃信。


在幼⼉园的⼀⽇⽣活中,只要是孩⼦⾃⼰能做的事情,除了提⽰和指导外,教师都放⼿让孩⼦⾃⼰来。

在每天的点⼼时间,⾖浆装在⼩提壶⾥⾯,各式各样的点⼼摆放在⾃助餐台上,孩⼦要吃什么,吃多少都由孩⼦⾃⼰决定,吃午饭环节中,我把各种⾷物⼀字摆开,放上公⽤勺,让幼⼉⽤公勺取⾷物,端回座位上,然后⽤⾃⼰的勺⼦进⾷,⾷物的残渣放⼊吐物盘中,午餐后整理桌⾯,并把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接着漱⼝擦嘴,这些都是孩⼦们⾃⼰完成,教师只是点头⽰意,不去⼲预,我们尊重孩⼦,相信孩⼦,他们会做的很好。

我们还设⽴了“⼩帮厨”,早上孩⼦们⼊园后,可以帮忙⾷堂员⼯做午餐的准备,择⼀择青菜,剥⼀剥⾖⼦,刨⼀刨青⽠⽪等等,事情做好后,要把垃圾收拾好,然后两个孩
⼦合⼒抬着去⾷堂。

放⼿,才能看到孩⼦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家园配合,锻炼幼⼉的⾃理能⼒
当孩⼦们在家中表达了“我能”,“我⾃⼰来”,想要⾃⼰去尝试和体验。

但家长的不信任和包办换来的是孩⼦的不⾃信和依赖。

所以,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围绕“在家在园⼀个样”的话题展开,和孩⼦们⼀起讨论:在幼⼉园⾥哪些事情是你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在家⾥你们⼀样能做的很好呢?那在家⾥你们还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孩⼦们七嘴⼋⾆……谈话的结果就是让孩⼦明⽩“⾃⼰的事情⾃⼰做,爸爸妈妈的事情帮忙做”。

我们深知家园合作,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明⽩⾃理能⼒对孩⼦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发放表格,划分⾃⼰的事情和爸爸妈妈的事情,让家长记录孩⼦在家的⾏为表现,如果某个项⽬⼀个星期下来都能坚持做到,我们将会奖励⼀个爱⼼,在期末的时候,爱⼼多的就是能⼲的⼩能⼿,依照爱⼼的数量,选出前五名⼩能⼿,孩⼦们都争着获取多多的爱⼼,努⼒做到在家在园⼀个样。

我们也指导家长在孩⼦的操作过程中多些⿎励,少些指责,多动嘴指导少动⼿包办,亦多给孩⼦⼀些时间,让他们多多练习。

家长们反馈说:“孩⼦现在在家⾥什么事情都
说我⾃⼰来,太省⼼了”,“看到爸爸妈妈下班了,还会接过⼿提包、给我们准备好拖鞋,变得会疼⼈了!”是的,只有放⼿,孩⼦才能真正的长⼤。

我们还邀请家长⼀起来参观⼩班年段的“⼩⼩⼿真能⼲⽣活技能⼤赛”,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看孩⼦们⼩⼿有多能⼲,当爷爷奶奶看到宝贝动作娴熟地穿脱⾐服,⿇利地穿袜⼦鞋⼦,惊讶地合不拢嘴,看到⾃⼰的孩⼦扣好的整齐的扣⼦,折叠好的整齐的裤⼦,都不敢相信⾃⼰的眼睛,他们眼中的“⼩少爷”“⼩公主”居然会这么能⼲,看到孩⼦的变化,他们喜在⼼上,乐在嘴⾥,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你,⽼师。


四、《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多⽅⾯习得⾃我服务的技能
1.游戏中⾓⾊的扮演促进幼⼉主动进⾏⾃我服
娃娃家中,“妈妈”要学会照顾宝宝,给宝宝包纸尿裤,穿⾐服,给娃娃洗澡,哄娃娃睡觉,“爸爸”可以炒菜煮饭,扫地整理房间等等,这些⾓⾊的扮演,对于孩⼦提⾼⾃我服务的能⼒有很⼤的帮助,⽽且是孩⼦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然习得这些技能。

2.娃娃家中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多⽅⾯锻炼⾃我服务的能⼒
活动区游戏材料的充分投放,给幼⼉创造了实践操作的
机会。

幼⼉在⼀个可选择的丰富的材料和“⼯作”中选择⾃⼰喜欢的,从⽽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新的活动。

进⼀步提⾼了幼⼉的动⼿能⼒。

⽐如我提供了花⽣和⽊槌,让幼⼉给锤花⽣,提供了迷你的扫帚和畚⽃,让幼⼉学习扫地,提供晾⾐架和⾐服等让幼⼉学会洗⾐服晾⾐服,提供了收纳盒⼦和袜⼦⾐服,让幼⼉学会折叠⾐服,收纳袜⼦。

在收纳袜⼦的时候,孩⼦们还⾃发把袜⼦归类成爸爸妈妈的袜⼦和宝宝的袜⼦等等,还有提供仿真的蔬菜⽔果等,让孩⼦学会洗⼀洗切⼀切等⽣活技能,玩好后学会东西的归类等等。

这些都促进了幼⼉⾃我服务能⼒⽔平的进⼀步的提⾼。

3.主题活动中孩⼦萌⽣出为他⼈服务的意识
随着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发现⼩伙伴之间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起来,欣怡⼿指受伤了,诗⽂细⼼地帮助他搬椅⼦,王筱悠穿裙⼦,后背的拉链是王俊翔帮忙拉的,杨梓昕不会⾃⼰扣扣⼦,是刘润东帮忙扣的,翁豪不会⾃⼰穿鞋⼦,俊轩赶忙过去帮忙他穿鞋⼦,孩⼦们从⾃我服务到为他⼈服务是情感上的升华,能看到⼩伙伴们需要帮助,主动去帮助,促进孩⼦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五、坚持给幼⼉正⾯的评价,给予幼⼉⾃信和勇⽓
很多时候,⼩班幼⼉依赖于成⼈的评价来评价⾃⼰。

他们渴望得到成⼈的认同,来获得满⾜感。

孩⼦做的好的时候,我总是⼤声地赞扬,竖起⼤拇指,
再加上拥抱。

做的不好的时候,我都是持宽容的态度,⿎励的态度。

当遇到孩⼦不合适应的⾏为,我们都是私下交流,⽽不是当众给予批评或惩罚。

⽐如在区域活动结束时,有的⼩朋友很认真地在娃娃家整理,东西都摆放到原处,但有的⼩朋友跑来跑去,不但不去收拾,还⼲扰到正在收拾的⼩朋友,有的⼩朋友就不收拾坐在椅⼦上等,我没有⽴马指责,⽽是让孩⼦们来说⼀说哪些⾏为是正确的,哪些⾏为是错误的,这样顾全了孩⼦的“⾯⼦”⼜能?孩⼦明⽩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效果很好。

总之,幼⼉⾃我服务能⼒的培养需要幼⼉园、家庭和孩⼦的共同努⼒。

俗话说:有样学样,我们⾸先要做好榜样,让孩⼦有效仿的⽬标,⾃⼰做好了才能张⼝要求孩⼦做到。

其次要家园教育⼀致,但凡只要孩⼦⾃⼰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放⼿让孩⼦去试试,不管孩⼦尝试的结果如何,只要去做了,就值得肯定,最后还需要时间,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同时还要循序渐进,尊重每个孩⼦成长的速度。

相信孩⼦,就可以看到孩⼦的成长。

作者简介:
周媛(1984.6~),⼥,籍贯:福建平潭,学历:本科,职称:⼆级教师,研究⽅向:幼⼉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