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摩托车越野赛中,当摩托车飞跃起来下落时,为了减小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让前轮先着地
B.应该让后轮先着地
C.应该让前后轮同时着地
D.哪个车轮先着地都没关系,翻车只与速度有关
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卫星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B.慢慢停下来
C.竖直下落D.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3、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4、如图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

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5、如图所示,物体用细线拴着,且静止不动。

用剪刀把细线剪断的同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物体将()
A.静止在空中
B.立即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C.静止停留一下,然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D.静止停留一下,然后加速直线向下运动
6、课本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课本受到的重力与课本对地球的吸引力
B.课本受到的重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C.课本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
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
7、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小球受到的力
8、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B.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
C.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
D.它揭示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9、2020年4月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对于汽车驾驶人来说,安全带就是“救命带”。

从物理学的角度,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头盔可以减小撞击时头部受到的压力
B.头盔与障碍物撞击时,二者之间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被追尾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支铅笔放在书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对铅笔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铅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铅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马龙在2019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球离开球拍后,由于仍向前运动。

2、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小明坐在一辆沿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他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苹果,苹果将落在抛出点的(“前方”、“后方”或“正下方”);此时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

(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为(选填“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

3、“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

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驾驶员突然刹车,由于汽车具有,仍要向前运动;刹车后减速前进是由于汽车受到
作用,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会急转弯。

在这一行驶过程中,车的运动状态(选填“发生改变”或“保持不变”)。

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停止运动,乘客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

行驶的汽车受到
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5、质量2.5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物体对墙的压力是
N;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50N时,物体恰好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g取10N/kg)。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
3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在它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水平向前的推力6N,g取
10N/kg,求:
(1)地面对机器人的阻力;
(2)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3)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A、B两站相距500m,汽车匀速从A站开到B站用了50s,牵引力为800N,求:
(1)汽车的速度;
(2)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3、质量为6000kg的卡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卡车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等于牵引力)。

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5倍。

g=10N/kg求:
(1)卡车重力的大小;
(2)重力的方向;
(3)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

4、已知桑塔拉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

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
(1)通过的路程?
(2)发动机的牵引力?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案写出对应的研究内容。

(1)在图(a)中,小明若在左边的细线下悬挂两个钩码,在右边的细线下悬挂一个钩码,则松手后小卡片(选填“会”或“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须。

(2)在图(b)中,若把各自悬挂了一个钩码的细线全部都拉到纸片的左边,则松手后小卡片(选填“会”或“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
须。

(3)在图(c)中,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小卡片(选填“会”或“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须。

(4)在图(d)中,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若小明用剪刀沿图中的虚线方向将小卡片剪断,则小卡片(选填“会”或“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还必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摩托车飞跃起来下落时,若前轮先着地,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使前轮的速度减小或静止,而摩托车的后轮及其他部分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导致翻车;因此后轮先着地就可以避免翻车现象的发生。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后轮先着地,前轮由于惯性会重重的压在地上,使得摩托车平稳着地,而不至于发生翻车现象。

2、【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该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卫星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答案】D
【解析】【解答】由s-t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乙的路程随时间变化不改变,所以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玻璃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玻璃杯受到的重力的平衡力是米对玻璃杯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用剪刀把细线剪断的同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又剪断前处于静止状态,故会一直静止下去,综上。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静止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仍处于静止状态。

6、【答案】C
【解析】【解答】A.课本的重力与课本对地球的吸引力,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课本受到重力和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同,故不是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重力和支持力都是课本受到的力,且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是一对平衡力,C符合题意;
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用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判断,特别要注意“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一关键条件.还要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分开来。

7、【答案】C
【解析】【解答】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线的拉力的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木块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斜面还会给它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斜面还要对它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木块没有受到下滑的力F,C 错误,符合题意;
D.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墙对小球的支持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等;悬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等;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不受沿斜面向下的力。

8、【答案】A
【解析】【解答】ABC、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可见此实验条件无法实现,所以实验结论无法通过实直接验得出,故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故A正确、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来减小摩擦力,逐渐变光滑,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才得到了最终的结论.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答案】C
【解析】【解答】A.戴头盔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撞击时头部受到的压强,不是减小压力,A不符合题意;
B.头盔与障碍物撞击时,二者之间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D.系安全带可以防或减小止由于紧急刹车、追尾或者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给人带来的伤害,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0、【答案】C
【解析】【解答】A.书受到的重力是单独的书的重力,而书受到的支持力是书和铅笔的总重力的大小,所以大小不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书和铅笔的总重力大小,书对铅笔的支持力是铅笔的重力大小,所以大小不等,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铅笔受到的重力是单独的铅笔的重力,书对铅笔的支持力是铅笔的重力大小,二力等大,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 铅笔对书的压力是铅笔的重力大小,书对桌面的支持力是书和铅笔的总重力大小,二力不等,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来判断分析受力情况,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二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一对平衡力是二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二、填空题
1、【答案】运动状态;球拍;惯性
【解析】【解答】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球拍把球扣回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2、【答案】正下方;由西向东
【解析】【解答】苹果和乘客随着汽车匀速运动,乘客把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苹果落下的位置在抛出点的正下方,即落回原地。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上的水滴与汽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则当水滴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由于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所以会出现先圆后不规整的痕迹,则由图可知该汽车自西向东行驶。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3、【答案】惯性;摩擦力(阻力);发生改变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突然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刹车后减速前进是由于汽车受到摩擦力作用,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会急转弯。

在这一行驶过程中,车的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答案】惯性;运动状态
【解析】【解答】(1)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停止运动,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

(2)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运动状态的改变: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5、【答案】200;25
【解析】【解答】质量2.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g=2.5kg×10N/kg=25N
被20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固体能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此时物体对墙的压力是200N。

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50N时,物体恰好沿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5N。

【分析】物体受到的挤压的力是压力;韵达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

三、计算题
1、【答案】【解答】解:(1)推动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
f=F=6N;
答;地面对机器人的阻力为6N;
(2)机器人受到的重力G=mg=3kg×10N/kg=30N;
答: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30N;
(3)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30N ,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32303100.01F N P Pa S m
===⨯ 答: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03Pa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机器人的阻力;
(2)知道机器人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其重力;
(3)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又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2、【答案】(1)汽车行驶的路程:s=500m ,运动时间:t=50s ;
汽车的速度:v= s
t = 50050m s
=10m/s 答:汽车的速度是10m/s
(2)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汽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与牵引力平衡,受到的阻力:f=F=800N . 答: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800N
【解析】【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v= s t
计算速度;(2)根据运动状态求阻力大小.
3、【答案】(1)解:卡车的重力:
G =mg =6000kg×10N/kg=6×104N
答:卡车重力的大小为6×104N
(2)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解:因卡车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等于牵引力,
所以,水平牵引力:
F =f =0.25
G =0.25×6×104N =1.5×104N
答: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为1.5×104N。

【解析】【分析】(1)利用G=mg 求得卡车的重力 .
(2)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
(3)结合卡车的运动状态可知,摩擦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进一步利用 F=f=0.25G 求得水平牵引力 .
4、【答案】(1)解:由v= s
t
可得,通过的路程:
s=vt=54×
1
3.6
m/s×2×60s=1800m;
(2)解:已知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牵引力:F=f=0.1G=0.1×1.6×103kg×10N/kg=1600N
【解析】【分析】(1)由速度计算公式v= s
t
可得通过的路程 .
(2)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牵引力大小.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不会;大小相等
(2)不会;方向相反
(3)不会;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不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解答】(1)在图(a)中,小明若在左边的细线下悬挂两个钩码,在右边的细线下悬挂一个钩码,由于两边的拉力大小不相等,则松手后小卡片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

(2)在图(b)中,若把各自悬挂了一个钩码的细线全部都拉到纸片的左边,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则松手后小卡片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须方向相反。

(3)在图(c)中,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小卡片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必须在
同一直线上。

(4)在图(d)中,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若小明用剪刀沿图中的虚线方向将小卡片剪断,这样硬卡片就从一张分成了两张,两张小卡片分别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说明只有两个力在同一个物体上时,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
(1)改变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加减砝码实现,当两边的砝码数量相同时,物体才会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的条件之一为两个力大小相等;
(2)改变力的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绳子的方向来实现,两个力方向相反时物体在可以静止,故二力平衡的的条件之一为两个力方向相反;
(3)纸片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要探究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把中间的物体剪为两部分进行观察是否平衡,以此判断二力平衡条件之一为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