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山景物记
课题序号授课课时授课章节名称使用教具ppt,音箱1.学习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
材料的叙述方法。
教学目的2.抓住景物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的感情。
运用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写景状物;写景,按一定
的顺序;状物,教学重点须抓住景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1.抄写词语并注音。
2.课后练习的三,四题。
学生课堂配合的比较融洽,可以准确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对于课堂目标基本课堂中得以实现。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课文的朗读不够到位,以后应多培养阅读的兴趣。
教学后记第一课
《天山景物记》――碧野一4授课班级gc10031gc10032gk10041gk10042授课形式讲授法,
讨论法,提问法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天山风光(碧叶)
进入天山:
│ 雪峰——白云——绣着像白缎一样的深色花朵
│(洁白)雪水――像银练比喻↓溪流――像盛开的白莲雪再往里走:
峰顶│ 密集重叠│ 黑点和溪流↓ 闪烁着烟头的红色火焰
流原始森林映衬
│ (深绿色)只听。
按照内部和外部的顺序│ 安静(从外面到里面)林↓ 偶
尔听到。
再进去一次:
野│柔嫩(色调浅淡)
花│ 看得见的↓ 柔软的山(温和的山形状)五颜六色,奶油色-可以感觉到
溪流――缓慢、萦绕、荡漾
野花——像织布的棉花、玫瑰、彩虹和玛瑙盘
1.牧场概貌(8自然段)
2.育肥牛群(9个自然段)空间顺序3牧羊女的幸福(第10段)
迷4.阵雨前后(11自然段)牧场景物人季5.黄昏美景(12自然段)牧民生活的牧按时间
顺序(全段)场6.欢乐的夜晚(13―14自然段)7.宁静的深夜(15自然段)
习惯——晚上与牛群混在一起,黎明时成群结队离开。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野马雄伟的
外貌——土狼鬃毛的描述
形体――又大又肥厚颜色――雪白
蘑菇像星星一样按时间顺序编号
奇味道――鲜甜的滋味根据性质珍经济价值――用水獭类比上的联系异习性――冬眠时间长逐一介绍品旱獭外形――胖墩墩、圆滚滚、毛色按时间顺序(全段)黄发亮、肚子拖着地面动作――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形态――玉琢似的、洁白晶莹、柔静多姿
雪莲的习性——生长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根按高度顺序插入岩石缝隙,并吸收雪水的功能——很难找到一种好的妇科药物
奇――山的高处
与世隔绝——天鹅的叫声(反对沉默的运动)
天然湖高处望――碧水茫茫自然风光的变化
湖色多变。
从附近的角度来看,闪闪发光的鳞片从上到下排列有序。
从近距离观察——颜色越深,先上后下。
春天,峡谷里鲜花盛开
果子沟富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秋天果实压满枝头
(一)在新课程中介绍复习旅行笔记的基本知识。
提问: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篇游记?游记可分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明确:学过《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来反映游览中的见闻(如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和名胜古迹等)和感受。
游记有以记述为主的,如《桃花源记》;有以抒情为主的,如《岳阳楼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游褒禅山记》;也有带科学考察性质的,如《雁荡山》、《三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天山景物记》(加点的字板书,下同)就是一篇以山川景物为内容的抒情色彩很浓的优美的游记散文。
(二)作者简介和解释。
碧叶(1916~),原名黄朝阳,广东省大埔县人。
早年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从事文学创作。
1948年春,他来到解放区,投身革命洪流,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他出版了数十部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报告文学。
小说《太阳照耀天山》和散文集《月湖》是他的代表作。
他两次去新疆深入生活。
在新疆生活了两年后,他于1956年秋天回到北京。
应人民文学编辑部的邀请,他写了这篇文章《天山风景志》。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游记散文。
“天山”两字限制描写范围,“景物”两字确定描写内容,题目朴实、明确。
既然作者乐意做导游,那么我们就跟着他去游一趟雄伟瑰丽的天山,去领略那里的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认识多种珍奇的生物吧!
(三)自学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1。
思考并准备回答以下问题:(1)全文由哪些
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2)副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明确:(1)全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前言交代
天山的地理位置和概写天山的壮丽景色,使读者对天山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主体部分按小
标题分成四段。
第1段“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从大处着墨,描绘天山的自然风光,是一
幅境界开阔、优美动人的风景画,从而给读者留下“边疆可爱”的深刻印象,激发了热爱
祖国的感情。
第2段“迷人的夏季牧场”,集中地反映了千里牧场的迷人景色和哈萨克牧
民的幸福生活,是一幅感人至深的幸福生活图,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第3段有重点地介绍了天山的奇珍异品,第四段摄取了天然湖(水利资源)和野果子
沟这两个特写镜头,这两段告诉人们天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待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和
利用。
这四段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天山景物的某一侧面,又有机地组成了天山景物的
长轴,既能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
结尾总结全文,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
(2)小标题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有提纲挈领、使文章眉目清楚的作用。
2.完成
下列板书(用小黑板出示,横线上的文字由学生填)。
3.语音讲解(学生课前自查参考书,课堂上由老师检查和修改)。
横亘(g8n):横卧,横跨。
亘:连续不断。
驰骋(ch7ng):骏马奔驰。
脂肪(bi1o)强:家畜长胖。
脂肪:家畜的脂肪。
晚雾(3I):晚云。
遐(xi4)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飘曳(y8):随风摇动或飞扬的意思。
曳:拉。
玉琢(zhu$):用玉雕出。
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柔静多姿:柔美文静,千姿百态。
(四)指导《序言》的研究。
1.老师朗读(或点名朗读)“序言”。
2.问题:(1)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述了天山?重点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2)在开头使用假设句,在结尾使用假设句的功能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1)从高、大、美三个
方面勾勒出天山的轮廓。
关注天山之美。
这篇文章的优点是让读者对天山有一个良好的整
体印象,激发读者用作者的笔墨“游览”天山的兴趣,激发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
(2)疑问句和假设句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而且自然会导致以下内容,段落之间的
联系也很紧密。
(五)指导学习第一部分“雪峰溪流森林野花”。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
2.提问:(1)作者写“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各抓了哪些特点?(2)这部分主要用了哪些修辞
手法?
3.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要明确:
(1)写雪峰主要抓住寒、高大、美这三个特点,写溪流是从水源、水面、水中和水
底这四个方面来体现它的急、美、清、幽的特点,森林和野花的特点见下列两表(第一表
由教师边分析,边板书;第二表括号里的文字由学生填写。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作为课
外作业):
(2)它主要使用对比和隐喻的技巧。
尤其是博瑜,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创造意境。
它很有表现力。
我希望学生们能关注经验并加以利用。
(3)由外到内,由高到低,从蓝天、白云、雪峰写到溪流、森林、野花,顺序井然,层次清晰。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以加深体会。
(六)第二部分“迷人的夏季牧场”指南。
1.指导学习第8段。
(1)按名字读。
(2)提问:这个自然段在内容上和第1段有什么联系?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是
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