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3T05:44:04.99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6期作者:史鹏[导读]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广泛,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度不高。

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没有采取完善的措施,导致森林资源的保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森林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农安县开安镇林业站
摘要: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广泛,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度不高。

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没有采取完善的措施,导致森林资源的保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森林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森林火灾严重制约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保护是我国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

利用火灾监测技术、森林防火隔离技术和一系列森林防火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从而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森林保护与防火;资源保护;防火技术应用
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越来越严重。

森林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决定着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和许多领域相关工作的缺乏,火灾频发,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同时,也阻碍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不利影响。

1森林火灾的原因
1.1人为因素
在森林中,人为火灾的现象非常普遍,也是一个共同的原因。

同时,人为因素也可分为生产火灾和生活火灾两大类。

生产火灾包括焚烧牧场、狩猎和焚烧荒地。

日常用火包括一系列活动,如吸烟、外出烤火、做饭、火把节祭祀等。

虽然这两种火灾可能是无意中引起的,但其中有些是故意的,性质非常恶劣。

从以往发生的火灾事件中可以发现,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资源火灾是造成凉山州和西昌市森林火灾较多的原因。

对于资源的长期开发,森林资源保护是重点工作方向。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森林非法采伐和使用明火,另一方面要控制自然灾害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

一旦发生火灾,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1.2思维落后、认识不足
全州部分领导干部和林区群众对森林火灾缺乏了解,对森林火灾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没有真正了解。

同时,制定的管理规定相对落后,还停留在承包到户的层面上,只要把森林分成小块再分包到每户,就可以进行良好的管理;而且,农村人口的逐渐外流和剩余人员的年龄,给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困难。

因此,很多领导干部放松了警惕,很多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更没有建立相应的森林火灾预警机制,这就导致火灾频发。

2林业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2.1护林防火预防技术
森林火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头号威胁。

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破坏森林资源。

因此,做好森林防火措施,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一是火源,二是可燃物,三是氧气,同时有这三个条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大。

森林中存在氧气和可燃物,要从火源入手,做好防范工作。

在管理上,要加强巡查工作,及时清理可疑火源,严格做好防范工作,对天气、风力、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预测,提高火灾预测系统的预测能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森林保护的主要预防是用火高峰期,通常是中午或晚上的烹调时间。

此时,不仅火源多,管理也相对宽松。

森林火灾极易发生,不能及时防治。

在制度层面,要制定相应法规,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满足要求。

在意识上,要加强宣传,提高管理者和周边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比如不要在森林周围乱扔烟头,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和补救措施的认识,防止火源的产生。

2.2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
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宣传册、制作光盘等方式,普及森林防火知识。

一方面,林草局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向护林员和森林资源保护相关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做到与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要向农民普及森林防火知识,避免刀耕火种引发火灾的现象。

2.3防火护林屏障技术
目前,在处理森林火灾时,最常用的护林防火技术是火法。

用火法处理森林火灾可以取得良好的阻隔效果,但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测量可燃物的含水率、风速和空气湿度,然后测量森林火势蔓延的延迟时间进行预测,然后用防火方法进行封堵。

在采用火法阻断森林火灾时,虽然产生的火线能有效地阻挡森林火灾,但这种方法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资源维护的难度。

在林地中,裸露的土壤部分和已翻耕的土壤称为生土带。

一般来说,生土带的宽度在1米到2米之间,土壤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地面火势进一步蔓延,在森林火灾再次发生时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外,在土质带内设置防火沟。

消防沟宽度约1m,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地下火灾蔓延,造成火灾事故扩大。

2.4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系统
建立综合预警系统,提高火灾预测能力,充分发挥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关键。

有关单位要引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预警系统,促进消防工作的开展,为森林防火提供便利。

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响应,科学制定灭火方案,统筹规划具体工作,确保消防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促进护林防火工作良好运行。

在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消防站应配备工作人员,及时获取系统的检测数据。

如果在系统实时检测过程中发现具有引火能力的物料(如未熄灭的烟头),工作人员应立即确定物料的位置,联系区域检查员及时处理,以达到高效准确的工作效率提前预测技术可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森林资源的防火能力,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增长。

2.5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护林防火技术装备,需要地方政府长期财政支持,建立健全责任制,以防止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互相监视,推卸责任。

明确森林防火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端正林业人员的工作态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护林人员对森林的监控能力,才能把火扼杀在摇篮里。

2.6信息和通信技术
在护林防火技术中,通信技术逐渐成为消防救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在护林防火工作中,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工作辅助性,有助于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指挥能力,增强消防工作的协调能力,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团队协作效率。

在实际火灾救援中,通信设备实现了各消防队员与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为他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促进了森林火灾救援的有序配合。

一些林区的消防站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难以满足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削弱消防通信效率,影响消防站的良好运行。

因此,有必要建设通信技术,提高消防站的信息交换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为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森林防火技术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

因此,要加大对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做好相关工作,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切断火源,在森林火灾发生时使用防火护林技术,尽快扑灭火灾,防止蔓延,合理应用通讯技术和磷灭火技术,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方永康.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及保护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358(10):232-233.
[2]汪武芳.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36):143.
[3]李龙,高文彬,张年生.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8(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