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理想的晚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目中理想的晚年生活
年老的时候,人们更多地习惯于回望来路,回忆回忆那些对自己人生起过决定性作用的人、事、物,梳理梳理个人的成功得失,感怀感怀世事沧桑,其实我们还应该好好地勾画勾画后半生的美好前景。
因为理想永远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动力,更是指引我们一生的灯塔。
退休后的日子该怎样度过?我曾经为自己做过好多设想,可事到临头还是有些茫然。
想想在厂里时,常常羡慕那些经商的人,于是出于好玩的心态,我便在路过批发市场时,顺便批了一点蔬菜,从邻居家借了秤,把菜摆在宿舍院里做了一天“卖菜的”。
战果辉煌,菜全卖了不说,还赚了六块钱。
过了几天我又心血来潮卖了一次橘子,结果赚了十来斤橘子。
当然这些好玩归好玩,终究不是我最希望的。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搞摄影。
于是一咬牙花两千多元买了台照相机。
从此我背着相机走街串巷,到学校及单位联系业务,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但我最开心的还是我的摄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样干了几年,我又不满足了。
常常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困扰着我。
我知道我不可能成为记者或诗人,我只是在追梦的过程中享受着退休后的生活。
常有朋友对我说:“你生活得真充实。
”的确,写写文章、拍拍照片、推敲词句,真是忙中有乐。
有人说,养儿防老。
作为一个农民,养儿防老是一句空话。
如果说养儿埋老,还比较现实。
你看看,目前农村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把责任田让给儿子,自己退下来休息呢?所以,不能退,还得干。
农民和干部是两个天地的人,所以不能和人家攀比,要学会解脱自己。
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我想,“一箪食,一瓢饮”已足矣。
别无他想,别无他术,量力而行。
不想儿,不想女,儿女自有儿女福。
别管人家腰缠万贯,也别管人家沿街乞讨,只要自己有碗饭吃就行了。
因为你毕竟老了,出气都不匀了,哪有闲心管人家。
所以,我们应该退下来——把心退下来。
把心退下来,悠悠闲闲,把田间的劳作作为锻炼自己腕力、背力、腿力、四肢和筋骨的活动。
心退下来后,可以减少因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习惯而引起的摩擦;可以任意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有
了自由身,还会眼馋那些月月挣工资的退休干部或工人吗?
我想学习简笔画,最好学到“老毕”那种程度,因为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每当写板书时,总不能文图并茂,感觉很惭愧。
我喜欢游山玩水,但终因囊中羞涩而止了步。
我也想让桂林的山水画中,有我乘坐竹排的面孔;西湖苏堤上,有我散步的身影;天都峰鲫鱼背上,有我挥汗的照片;呼伦贝尔草原上,有我嘹亮的歌声……
闲暇时间里,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脑上敲打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哪怕读者只有孩子他爸……如果梦能成真,此生将无憾!
几经思索,试从传统文化中找出路。
因为,像我这把年纪之人,青少年时期多少接受过孔孟之道,参加工作后,屡遭极“左”思潮冲击,而今重温一些箴言谚语,如“知足者常乐”、“随遇而安”等,很受用。
另在一篇有关养生文章中,见“适者寿”一言,细细想来,这简单三个字的涵义与“适应时代潮流”的思想一脉相通。
现在,我经常浏览并选择一些好文章向亲友推荐,与老伙伴们交谈心得,相互启发勉励,不仅减少了牢骚与愤懑情绪,而且增强了进取性。
另外,我还主动参加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如每天清扫大院、顺手捡拾小区里的垃圾、教育附近儿童爱护公物等,真是身心俱得健康发展。
王荣祖68岁干部和爱人一起变老对于我来说,到了晚年,不要生病,与爱人相伴相携,做一些自己喜欢、怡情冶性的事情,可以说是理想的晚年生活了。
病是人的大敌,尤其是对于老年人。
能有一个好身体安享晚年,实在是福气。
爱情的力量是永恒的。
老伴儿老伴儿,老了是伴儿。
夫妻就像是一个人的左右手。
左手提东西累了,右手就会接过来;右手受了伤,左手就会伸过去。
夫妻的一心,正如左右手的密切配合。
夫妻同心,黄土成金。
尤其是风烛残年,两颗经受了几十年生活历练的心会更加默契。
与爱人的相濡以沫,会使自己在欣慰的同时,也让对方淡忘年老的忧愁,体会生命的美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然而退休之前,忙这忙那,少有时间称心如意。
现在好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尽情去享受一番吧——喜欢听的老歌曲,喜欢看的老电影,喜欢聊的老话题,喜欢想的老记忆——一句话,凡是想做的事,只要条件允许,你就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