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其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统计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184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
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均有影响(P 60岁、住院时间>10 d、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呼吸道,这与文献[3]报道的结果相似。
在被调查的3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7%。
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占44.7%。
其原因可能为,在我们调查期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以胸外伤、脑外伤为主,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内源性感染[4]。
这提示我们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呼吸道感染做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病室内通风的次数要适宜,消毒要严格,次数及操作要遵守操作规范,限制流动人员的数量,对于患有胸外伤、脑外伤、年龄大和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以给予增强免疫力的治疗,可适当服用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才能将患者的感染率控制在最低。
在本次被调查出发生医院感染的76例患者中,共送检184份标本。
标本分别取自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穿刺液等。
本次检测共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
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十几种。
这些细菌和真菌是比较常见的菌群,提示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时要注意选用具有杀伤这些菌群功能的药物。
肺炎克雷伯菌一般来说对以下药物较敏感,如先锋霉素、氨基糖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氯霉素、多黏菌素等。
其中以第三代头孢最有效,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泰能(即亚氨培南),依据病情,注射用滴注7~14 d,不可超过半个月。
克雷伯菌为人体本身存在菌属,当受到感染或免疫力下降时,则发病,应注意平时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将被调查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后,探讨年龄和侵入性操作对于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和侵入性操作均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医院感染。
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因此更易造成医院感染[5]。
患者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是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350例被调查患者中共有153例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在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达50%以上。
其原因在于,侵入性操作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机制,细菌病毒等可通过侵入性操作的孔道轻松进入人体内部,细菌在机体内大量繁殖造成外源性感染。
这提示我们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给患者进行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外科手术中常规的麻醉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及各类有创穿刺和引流均属于侵入性操作,如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均可造成机会菌感染。
有研究报道称[6],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5~10倍。
另外,调查结果还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人数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损伤性疾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住院时间对感染的发生也有影响。
综上所述,卫生部门及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减
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重点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尽量避免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真正降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代永静,王建荣.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239—240.
[2] 李双玲,王东信,吴新民,等.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3] 任南,文细毛. 2001年10—12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资料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2,16(2):19—32.
[4] Esen S,Leblebicioglu H.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t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urkey:a multicentre 1—day point prevalence study[J]. Scand J Infect Dis,2004,36(2):144—148.
[5] 任勇,樊悦,申翠华,等. 2003—2005年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81—583.
[6] 张小江,王辉,徐英春,等. 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79—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