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与自动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组容量的选择,应考虑交流系统或浮充电系统因故障停电 时也能保证操动机构的分、合闸及各开关柜信号、继电保护等可靠工 作,从而不影响变配电所的正常运行。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蓄电池组容量一般为20 ~40Ah为宜。
第五页,共59页。
(二)交流操作电源
中间变压器和电压转换开关
1.交流操作电源的取得
事故跳闸信号回路接通,使中央信号装置发出 事故音响信号。
事故信号的解除:
将SA转至“预备跳闸” → “跳闸” → “跳 闸后”位,使其与断路器恢复对应关系。
1
2
3
4.电气防跳
利用SF的闭锁触点。
4
第二十页,共59页。
三、采用微机远方监控的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
远方 就地
防误操作 联锁触点
合保继电器
合位继电器
跳位继电器
跳保继电器
第二十一页,共59页。
第二十二页,共59页。
四、中央信号装置
中央信号: 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
有能重复动作和不能重复动作两种,并能手动或自动复归。 对中央事故信号装置的要求是:
在任一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电笛),并在控制 屏或配电装置上有表示事故跳闸的具体断路器位置的灯光指示信号。
一、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通常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用户管理自动化等 三方面的内容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DAS)。
配电自动化 DAS
配电网SCADA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进线监视 10kV变电所自动化SA 馈线自动化FA 变压器巡检与无功补偿
需方管理DSM 负荷监控与管理LCM
远方抄表与电能计费自动化AMR
3. 经济性控制
由实时潮流计算选择确定配电网的最佳运行方式,使有功功 率网损最小。
4. 质量控制
保证供电的电压和频率
5. 负荷控制
采用对用户负荷进行远方控制的方式,以抑制高峰负荷和提高
负荷率。
第二十六页,共59页。
三、配电自动化的通信
(一)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方式
数据
数据
终 端 R S -2 3 2 传 输
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中心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优点: ①功能综合化 所有二次回路功能综合为一体。 ②结构微机化 主要插件是全微机化的分布式结构,采用网络总线连接成整体。 ③操作监视屏幕化 面对彩色大屏幕显示器进行全方位监视与操作。 ④运行管理智能化 具有在线自诊断功能和专家系统。
第二十八页,共59页。
微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切换装置automatic switching equipment;ASE)。
作用:用于两路及以上电源进线的变配电所中,提高供电可 靠性。
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明备用: 指在正常时,备用电源不投入工作,只有在工作电源发 生故障时才投入工作。 ➢暗备用: 指在正常时,两电源都投入,互为备用。
断路器台数极少的小型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也较简单,可以选用交 流操作电源。交流操作电源可以从所用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取得220V电 压源,从电流互感器取得电流源。
由电压互感器取得第六交页,流共59操页。作电源的电路图
2.交流操作电源的可靠性
用电压互感器作交流操作电源,因其电压受到一次系统的影响 ,只能作为断路器正常跳合闸以及预告信号的工作电源。
二次接线图是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与文 字符号绘制的表示二次回路元件相互连接关系及其工作原理的 电气简图,包括原理电路图和安装接线图。
第一页,共59页。
二、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是供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回路、信号回路、 监测装置及自动化装置等二次回路所需的工作电源。
作用:
▪ 正常运行时操作电源应能保证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
第十二页,共59页。
第三节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 信号装置
一、概述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是指用控制开关或遥控命令操作断 路器跳、合闸的回路。
信号回路是用来指示一次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二次回路。
信号按 用途分
位置信号:用来显示断路器正常工作的位置状态。
事故信号:用来显示断路器在事故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预告信号:在系统出现不正常状态时或在故障初期发出
第一节 二次接线及其操作电源
一、二次接线概念
供配电系统的二次接线——用来对一次接线的运行进行控制、监测、 指示和保护的辅助电路,亦称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按 电源性质分
直流回路 交流回路
交流电流回路: 由电流互感器供电 交流电压回路: 由电压互感器供电
二次回路按其功能分有:操作电源回路、电气测量回路与 绝缘监视装置、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中央信号装置 、继电保护回路以及自动化装置等。
--×--×-×--
×---×--×--
-×----×-×-
---×--×--×
第十五页,共59页。
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分析:
1.手动储能合闸
采用弹簧操 动机构的断路器 在首次合闸前需 先储足能量。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行程开关按钮旋钮指示灯
第十六页,共59页。
弹簧储 足能量 后,就 可进行 合闸操 作。
遥信、遥测 、遥控 、遥调
2.事件顺序记录(SOE)
3.系统对时 4.电能采集(PA) 5.自恢复和自检测功能
6.与SCADA系统通信等 第二十九页,共59页。
(二)微机继电保护功能
微机继电保护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三)自动控制装置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保证安全、可靠供电和提高 电能质量的自动控制功能。
功能分布式示例: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注: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
第三十二页,共59页。
功能分布式示例: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第三十三页,共59页。
第六节 微机自动控制装置
一、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一)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与类型
第二十四页,共59页。
配网管理工作站 配网调度工作站 配网GIS/维护工作站
主站计算机系统
网
主
关
服
务
调度 MIS
器
100M以太网
备 服 务 器
WEB 服 务 器
网 络 打 印 机
控制LAN网
配电自动化系统 结构拓扑图
通
信
前
置
机
通
信
网
络
变电所B
配
电
智能环网柜
子 配电线 站
柱上真空开关
通
信
前
置
机
通信线
▪ 事故状态下,在母线电压降低甚至消失时,操作电源应 能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可靠地工作。
要求:操作电源应充分可靠,容量足够并具有独立性。
性质:直流操作电源、交流操作电源
(一)直流操作电源 目前在较重要的中、大型变配电所选用的直流操作电源大 多为带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高频开关电源成套装置。
第二页,共59页。
打印机
当地监控主机(双机) 通信管理机
上级操作 监控中心
站 控
层
通
RS485/422
信
层
进线保护 测控单元
变压器保护 测控单元
馈线保护 测控单元
联络保护 测控单元
进线 测控单元
联络 测控单元
变压器温度 保护测控单元
单 元
层
出线 测控单元
出线 测控单元
变压器温度
直流屏监控单元
保护测控单元
第三十一页,共59页。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七页,共59页。
2.手动跳闸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八页,共59页。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九页,共59页。
断路器自动跳闸后,而控制开关SA仍处于 “合闸后”位置,这种情况称为“不对应”关 系。
设备
设备
D TE
DCE
数据传输信道
数据
数据
传 输 R S -2 3 2 终 端
设备
设备
DCE
D TE
RTU
SCA D A
有线方式包括:架空明线或电缆、配电线载波、邮电本地网、租用电话线、
光纤、有线电视网(CATV)、现场总线和RS-485等;
无线方式包括:一点多址微波、传统无线电通信、无线扩频、卫星通信、无线
相反,电流互感器对于短路故障、过负荷都非常有效,可用它为 操作电源来实现过电流保护,作用于断路器操动机构上的电流脱扣器 “去分流跳闸”。
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作为交流操作电源的方案,可提高交流 电压源的可靠性,可用于一次接线简单、断路器台数不多的变电 所。
UPS电源装置应为在线式,电压AC220V,容量一般以不 超过3kVA为宜。
第十四页,共59页。
LW12-16D/49.4636.6开关接点图表
触点号
跳闸 后 预备
手 合闸 柄 合闸
位 合闸 后
置 预备 跳闸 跳闸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
三、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 大类;从组屏方式上,可分为集中组屏和分散布置两类。
根据结构上的不同,分布式系统又分为:
➢功能分布式(集中组屏):35~110kV配电装置
➢结构分布式(分散布置):10kV及以下配电装置
第三十页,共59页。
结构分布式示例——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的报警信号。
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
第十三页,共59页。
二、采用灯光监视就地操作的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
控制开关是开关柜就地控制断路器跳、合闸的操作元件。
LW12型万能转换开关
这种控制开关有六个位置:
两个预备操作位置(“预备合闸”和“预备跳闸”);
两个操作位置(“合闸”和“跳闸”); 两个固定位置(“合闸后”和“跳闸后”)。
1.直流操作电源的构成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原理框图
第三页,共59页。
第四页,共59页。
2.电源电压与容量的选择 变配电所的直流操作电源电压一般为220V或110V,可根据变配电 所的规模大小及断路器配备的操动机构需要来选择。
用户变配电所多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其合闸功及合闸电流 都比较小,选用直流110V作为操作电源,与选用直流220V相比,蓄 电池组容量几乎相近,而蓄电池数量却减少一半,既减小直流屏的 体积,又节省了投资。
对中央预告信号装置的要求是:
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但不需立即跳闸的情况 时,应及时发出音响信号(电铃),并有显示故障性质和地点的指 示信号(光字牌指示)。
目前,在无人值班的自动化变配电所中,传统的能重复动作中央事 故信号与预告信号装置已被微机监控系统所取代。
第二十三页,共59页。
第四节 配电自动化概论
第八页,共59页。
(三)电气测量回路示例
电能表接线
10kV线路电气测量仪表原理电路图
第九页,共59页。
380V进线电气测量仪表原理电路图
第十页,共59页。
多功能综合数字式智能表测量原理电路图
第十一页,共59页。
二、交流系统的绝缘监视
利用一次系统接地后出现的零序电压给出信号或跳闸。
绝缘监视装置电路图
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微机远动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微机远动装置(RTU)的全部 功能,应能集中收集变电站内的所有信息,同时可以接收上级控制 调度中心的命令,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增减控制设备信号或调节设 备的整定值,并返回已完成操作的信息,归纳起来有如下功能:
1.“四遥”功能:
FTU
TTU
DTU
变电所A
第二十五页,共59页。
二、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 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随时了解配电网内各重要母线电压,各配电线的有功功率的状况; 反映系统结构变化后各种配电变压器、断路器及柱上开关的运行状态; 重要用户负荷情况及其电力和电量表的信息等。
2. 安全性控制 自动识别故障→自动消除故障(或隔离故障)→自动恢复供电
第七页,共59页。第二节来自电气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一、电气测量回路
(一)电气测量的任务与要求
任务: 监视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计量一次系统消耗的电能,
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合理地运行。 要求: 对电气测量仪表,要保证其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满足变配
电设备运行监视和计量的要求,并力求外形美观,便于 观测,经济耐用等。 (二)电气测量仪表的配置 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装置中的各部分仪表按规定要求配置。
寻呼、数控电台等。
选用时综合考虑如下几点:(1)通信的可靠性,(2)通信技术的先进性,(3)可
行性和使用维护的方便性,(4)配电通信的实时性,(5)通信系统的可扩充性。
(二)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规约(人工语言的语法规则及应答关系)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第五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一、概述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所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 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 技术,实现对全变配电所的主要设备和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蓄电池组容量一般为20 ~40Ah为宜。
第五页,共59页。
(二)交流操作电源
中间变压器和电压转换开关
1.交流操作电源的取得
事故跳闸信号回路接通,使中央信号装置发出 事故音响信号。
事故信号的解除:
将SA转至“预备跳闸” → “跳闸” → “跳 闸后”位,使其与断路器恢复对应关系。
1
2
3
4.电气防跳
利用SF的闭锁触点。
4
第二十页,共59页。
三、采用微机远方监控的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
远方 就地
防误操作 联锁触点
合保继电器
合位继电器
跳位继电器
跳保继电器
第二十一页,共59页。
第二十二页,共59页。
四、中央信号装置
中央信号: 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
有能重复动作和不能重复动作两种,并能手动或自动复归。 对中央事故信号装置的要求是:
在任一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电笛),并在控制 屏或配电装置上有表示事故跳闸的具体断路器位置的灯光指示信号。
一、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通常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用户管理自动化等 三方面的内容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DAS)。
配电自动化 DAS
配电网SCADA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进线监视 10kV变电所自动化SA 馈线自动化FA 变压器巡检与无功补偿
需方管理DSM 负荷监控与管理LCM
远方抄表与电能计费自动化AMR
3. 经济性控制
由实时潮流计算选择确定配电网的最佳运行方式,使有功功 率网损最小。
4. 质量控制
保证供电的电压和频率
5. 负荷控制
采用对用户负荷进行远方控制的方式,以抑制高峰负荷和提高
负荷率。
第二十六页,共59页。
三、配电自动化的通信
(一)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方式
数据
数据
终 端 R S -2 3 2 传 输
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中心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优点: ①功能综合化 所有二次回路功能综合为一体。 ②结构微机化 主要插件是全微机化的分布式结构,采用网络总线连接成整体。 ③操作监视屏幕化 面对彩色大屏幕显示器进行全方位监视与操作。 ④运行管理智能化 具有在线自诊断功能和专家系统。
第二十八页,共59页。
微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切换装置automatic switching equipment;ASE)。
作用:用于两路及以上电源进线的变配电所中,提高供电可 靠性。
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明备用: 指在正常时,备用电源不投入工作,只有在工作电源发 生故障时才投入工作。 ➢暗备用: 指在正常时,两电源都投入,互为备用。
断路器台数极少的小型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也较简单,可以选用交 流操作电源。交流操作电源可以从所用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取得220V电 压源,从电流互感器取得电流源。
由电压互感器取得第六交页,流共59操页。作电源的电路图
2.交流操作电源的可靠性
用电压互感器作交流操作电源,因其电压受到一次系统的影响 ,只能作为断路器正常跳合闸以及预告信号的工作电源。
二次接线图是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与文 字符号绘制的表示二次回路元件相互连接关系及其工作原理的 电气简图,包括原理电路图和安装接线图。
第一页,共59页。
二、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是供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回路、信号回路、 监测装置及自动化装置等二次回路所需的工作电源。
作用:
▪ 正常运行时操作电源应能保证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
第十二页,共59页。
第三节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 信号装置
一、概述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是指用控制开关或遥控命令操作断 路器跳、合闸的回路。
信号回路是用来指示一次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二次回路。
信号按 用途分
位置信号:用来显示断路器正常工作的位置状态。
事故信号:用来显示断路器在事故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预告信号:在系统出现不正常状态时或在故障初期发出
第一节 二次接线及其操作电源
一、二次接线概念
供配电系统的二次接线——用来对一次接线的运行进行控制、监测、 指示和保护的辅助电路,亦称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按 电源性质分
直流回路 交流回路
交流电流回路: 由电流互感器供电 交流电压回路: 由电压互感器供电
二次回路按其功能分有:操作电源回路、电气测量回路与 绝缘监视装置、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中央信号装置 、继电保护回路以及自动化装置等。
--×--×-×--
×---×--×--
-×----×-×-
---×--×--×
第十五页,共59页。
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分析:
1.手动储能合闸
采用弹簧操 动机构的断路器 在首次合闸前需 先储足能量。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行程开关按钮旋钮指示灯
第十六页,共59页。
弹簧储 足能量 后,就 可进行 合闸操 作。
遥信、遥测 、遥控 、遥调
2.事件顺序记录(SOE)
3.系统对时 4.电能采集(PA) 5.自恢复和自检测功能
6.与SCADA系统通信等 第二十九页,共59页。
(二)微机继电保护功能
微机继电保护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三)自动控制装置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保证安全、可靠供电和提高 电能质量的自动控制功能。
功能分布式示例: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注: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
第三十二页,共59页。
功能分布式示例: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第三十三页,共59页。
第六节 微机自动控制装置
一、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一)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与类型
第二十四页,共59页。
配网管理工作站 配网调度工作站 配网GIS/维护工作站
主站计算机系统
网
主
关
服
务
调度 MIS
器
100M以太网
备 服 务 器
WEB 服 务 器
网 络 打 印 机
控制LAN网
配电自动化系统 结构拓扑图
通
信
前
置
机
通
信
网
络
变电所B
配
电
智能环网柜
子 配电线 站
柱上真空开关
通
信
前
置
机
通信线
▪ 事故状态下,在母线电压降低甚至消失时,操作电源应 能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可靠地工作。
要求:操作电源应充分可靠,容量足够并具有独立性。
性质:直流操作电源、交流操作电源
(一)直流操作电源 目前在较重要的中、大型变配电所选用的直流操作电源大 多为带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高频开关电源成套装置。
第二页,共59页。
打印机
当地监控主机(双机) 通信管理机
上级操作 监控中心
站 控
层
通
RS485/422
信
层
进线保护 测控单元
变压器保护 测控单元
馈线保护 测控单元
联络保护 测控单元
进线 测控单元
联络 测控单元
变压器温度 保护测控单元
单 元
层
出线 测控单元
出线 测控单元
变压器温度
直流屏监控单元
保护测控单元
第三十一页,共59页。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七页,共59页。
2.手动跳闸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八页,共59页。
Q A T A 1 T A 2 T A 3
1
2
3 4
第十九页,共59页。
断路器自动跳闸后,而控制开关SA仍处于 “合闸后”位置,这种情况称为“不对应”关 系。
设备
设备
D TE
DCE
数据传输信道
数据
数据
传 输 R S -2 3 2 终 端
设备
设备
DCE
D TE
RTU
SCA D A
有线方式包括:架空明线或电缆、配电线载波、邮电本地网、租用电话线、
光纤、有线电视网(CATV)、现场总线和RS-485等;
无线方式包括:一点多址微波、传统无线电通信、无线扩频、卫星通信、无线
相反,电流互感器对于短路故障、过负荷都非常有效,可用它为 操作电源来实现过电流保护,作用于断路器操动机构上的电流脱扣器 “去分流跳闸”。
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作为交流操作电源的方案,可提高交流 电压源的可靠性,可用于一次接线简单、断路器台数不多的变电 所。
UPS电源装置应为在线式,电压AC220V,容量一般以不 超过3kVA为宜。
第十四页,共59页。
LW12-16D/49.4636.6开关接点图表
触点号
跳闸 后 预备
手 合闸 柄 合闸
位 合闸 后
置 预备 跳闸 跳闸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
三、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 大类;从组屏方式上,可分为集中组屏和分散布置两类。
根据结构上的不同,分布式系统又分为:
➢功能分布式(集中组屏):35~110kV配电装置
➢结构分布式(分散布置):10kV及以下配电装置
第三十页,共59页。
结构分布式示例——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的报警信号。
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
第十三页,共59页。
二、采用灯光监视就地操作的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
控制开关是开关柜就地控制断路器跳、合闸的操作元件。
LW12型万能转换开关
这种控制开关有六个位置:
两个预备操作位置(“预备合闸”和“预备跳闸”);
两个操作位置(“合闸”和“跳闸”); 两个固定位置(“合闸后”和“跳闸后”)。
1.直流操作电源的构成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原理框图
第三页,共59页。
第四页,共59页。
2.电源电压与容量的选择 变配电所的直流操作电源电压一般为220V或110V,可根据变配电 所的规模大小及断路器配备的操动机构需要来选择。
用户变配电所多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其合闸功及合闸电流 都比较小,选用直流110V作为操作电源,与选用直流220V相比,蓄 电池组容量几乎相近,而蓄电池数量却减少一半,既减小直流屏的 体积,又节省了投资。
对中央预告信号装置的要求是:
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但不需立即跳闸的情况 时,应及时发出音响信号(电铃),并有显示故障性质和地点的指 示信号(光字牌指示)。
目前,在无人值班的自动化变配电所中,传统的能重复动作中央事 故信号与预告信号装置已被微机监控系统所取代。
第二十三页,共59页。
第四节 配电自动化概论
第八页,共59页。
(三)电气测量回路示例
电能表接线
10kV线路电气测量仪表原理电路图
第九页,共59页。
380V进线电气测量仪表原理电路图
第十页,共59页。
多功能综合数字式智能表测量原理电路图
第十一页,共59页。
二、交流系统的绝缘监视
利用一次系统接地后出现的零序电压给出信号或跳闸。
绝缘监视装置电路图
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微机远动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微机远动装置(RTU)的全部 功能,应能集中收集变电站内的所有信息,同时可以接收上级控制 调度中心的命令,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增减控制设备信号或调节设 备的整定值,并返回已完成操作的信息,归纳起来有如下功能:
1.“四遥”功能:
FTU
TTU
DTU
变电所A
第二十五页,共59页。
二、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 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随时了解配电网内各重要母线电压,各配电线的有功功率的状况; 反映系统结构变化后各种配电变压器、断路器及柱上开关的运行状态; 重要用户负荷情况及其电力和电量表的信息等。
2. 安全性控制 自动识别故障→自动消除故障(或隔离故障)→自动恢复供电
第七页,共59页。第二节来自电气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一、电气测量回路
(一)电气测量的任务与要求
任务: 监视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计量一次系统消耗的电能,
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合理地运行。 要求: 对电气测量仪表,要保证其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满足变配
电设备运行监视和计量的要求,并力求外形美观,便于 观测,经济耐用等。 (二)电气测量仪表的配置 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装置中的各部分仪表按规定要求配置。
寻呼、数控电台等。
选用时综合考虑如下几点:(1)通信的可靠性,(2)通信技术的先进性,(3)可
行性和使用维护的方便性,(4)配电通信的实时性,(5)通信系统的可扩充性。
(二)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规约(人工语言的语法规则及应答关系)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第五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一、概述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所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 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 技术,实现对全变配电所的主要设备和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