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课后反思
记得那次上语文课,老师讲起鲁迅先生,眼睛一亮,心里想:“哇,终于要讲点有
意思的东西了!”你看啊,鲁迅这名字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大大的符号,像是文化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看清社会的种种。

我想着,这种人物应该很高深、很严肃,讲起来一定很“冷”。

可没想到,老师一说开,整个课堂气氛立马就变了,感觉鲁迅就像是坐在我们身边的老朋友,幽默又尖锐,话语里满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你知道吗,我当时就在想,原来鲁迅先生也能这么接地气!
说实话,第一次真正接触鲁迅,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冲击。

你看他写的东西,一点都不像是那些空洞的、只会高谈阔论的书。

鲁迅的文字就像一把刀,锋利得直插人心。

他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把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直接得让你无处可躲。

可是呢,读到后面又让你开始反思:“到底是这个社会有问题,还是我们这些人有什么问题呢?”说实话,鲁迅就是这样,他不教你怎么做,而是让你自己想明白,你是不是也在某些地方走错了路。

嗯,感觉上有点像是他对你使了个“眼刀”,看得你浑身不自在,可又觉得那样的直白很解气。

读鲁迅的文章就像吃辣椒,开始可能觉得不太适应,嘴巴火辣辣的,心里也有点酸,但一旦适应了,你反而觉得辣得刚好,嘴巴更是过瘾。

有些话,明明看起来很犀利,却又能让你笑出声来,笑完又觉得特别苦涩。

比如《阿Q正传》,当时我看完的时候,
心里不仅没有愤怒,反倒觉得特别讽刺,阿Q那么低贱,却总是自我安慰,觉得自己“精神胜利法”很牛,实际上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把一切都归结为“我比别人聪明”,但
是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傻子。

你会想,这种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是不是某些人身上真的能看到呢?
不过,回过头来想,鲁迅先生的文字也确实充满了力量。

看似简单的字里行间,总是能带来一股无形的震撼。

他不是什么大师气质的“高高在上”,他更像是一个用平凡话语说出真理的“暴风雨”。

当他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我脑袋里一直回荡着那一句:“吃人的社会”。

一时间,整个世界好像都变了样,平静的湖面被一颗石子砸进去,瞬间泛起涟漪。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社会,确实有点像“吃人”的社会?总是能看到那些被权力、财富、名利吞噬的人。

可是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在其中,哪怕有时候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都会觉得不安和沉重。

然后再说到鲁迅的另一个特点——那种“谁说我不能反抗”的气概。

他写《呐喊》、写《彷徨》,不仅是对社会的愤怒,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他说的那些话,尤其是对待封建礼教的批判,简直就像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真是那种“我忍无可忍”的感觉。

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连女人的声音都很难发出来,鲁迅却能用笔触直击那些陈旧的束缚,真的是个超有胆量的人!看完他的作品,我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其实都是在那些勇敢的人面前,被一一打破的。

鲁迅就是那种敢于用一支笔去挑战所有不公的“侠客”。

鲁迅的作品,不是那些让你看完就觉得心情愉悦的“鸡汤”,而是让你深深地感到“痛”。

但是,这种痛,有时候反而是一种清醒,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警钟。

每次想起鲁迅的名字,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身影——穿着深色衣服,戴着黑框眼镜,目光犀利又坚定,嘴角带着一丝讽刺,仿佛什么也能看穿,什么也能斩断。

他的“锋芒”,不是那种锐不可挡的强大,而是那种从内心发出来的光芒,能刺破一切伪装,揭开那些看似完美的假象。

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那些文字,而是他用生命所铸就的“批判精神”。

那种在任何时候都不低头、不妥协的气概,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我想,读鲁迅,不仅仅是为了“学文学”,更是为了学会怎样用“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学会如何在这个充满诱
惑和假象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思考。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读完鲁迅之后,心里总是有点复杂——一方面想要逃避他所揭示的“真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真相就像镜子一样,照得你无处可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