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保工程效果评价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以保护 与合 理 的经营 , 群落 能逐 渐 由简单 到复杂 , 环
境 条件 也 随之变好 。天然林 更有 的 水 源涵 养 及 防 控 自然 灾 害 的 .
能 力
无 论 原始 林 或 次生 林 , 下 都有 一 定 的灌 木 层 林 与 草本 苔藓 层 , 有 很 厚 的枯 落 物 层 以及 土 壤 结 构 还 良好 , 对 蓄水 防洪来 说 , 用是 巨大 的 。 这 作
第 3 5卷 第 2期 21 0 2年 3月
内蒙 古 林 业 调 查 设 计
I ne on la Fo e t y I e tg ton an sg n rM go i r s r nv s i a i d De i n
vo . .NO. 1 35 2 M a c .2 2 r h O1
文 章 编 号 : 0 6 6 9 ( 0 2 0 —0 1 —0 10 — 9 3 2 1 ) 2 0 2 2
内蒙 古 大 兴 安岭 林 区天 保 工 程 建 设 成 效 分 析
李政 源
( 内蒙 古 大 兴 安 岭 林 管 局 森 工 集 团天 保 办 , 克 石 牙 0 25) 2 1 0
1 6 天 然 林 有 很 多 的 风 景 名 胜 区 与 生 态 旅 游 地 .
的 能力 , 物种 的多样 化 程度极 高 , 对稳定 环境 及气 候
起 到 了巨大 的作用 。 1 1 天 然林 有大 量珍 贵用 材树种 与很 高 的产量 . 天 然林 由于 自然演 替 形 成与 当地 气候 、 壤 相 土 适 宜 的、 结构 十分 合 理 的 群 落 , 因而 , 生物 量 与 蓄 积
文 献标识 码 : B
1 天 然 林 资 源
“天保工程”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对策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应用。
如:雷电监测与雷击火预警系统、卫星林火监测、红外探火、防火视频指挥系统、卫星通讯、机降灭火设备、RS (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大大推进了森林防火工作现代化进程。
2007年林管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进行了装修改造,建立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可提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二维、三维图像显示,从矢量化的电子沙盘上,可清晰地看出林区自然地理和林木资源情况,根据森林防火基础数据,能直观地显示道路交通、山形地貌、水系河流、林相植被以及扑火资源等方面信息,并通过GPS跟踪系统,掌握扑火队伍的行进位置,自动计算出最佳行进路线。
一旦发生火情,地理信息系统可直接勾画出火场态势,辅助决策系统演绎火场发展趋势,为扑火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还配备通讯指挥车,增加了预警监测、调度指挥和办公自动化的科技含量。
分布在各林业局的森林自动气象站,能实时提供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子,并自动生成火险等级预报。
雷电监测系统可准确分析北部原始森林里出现雷电的准确时间,掌握雷击的准确地点。
满归航站的建成,为有效监测和扑救北部原始林区的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购置的森林消防水车、野战炊事车、客车式运兵车、水泵、水龙带等投入使用,增强了机械化、专业化灭火能力。
此外,林区防火通讯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火场通讯手段不断加强,卫星电话、短波、超短波发挥了应有的效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网的建立,可以最快速度传播各种防火信息。
据统计,在森林防火投资中,其中森林防火科技投入占60%以上。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管局在扑火实践中逐步树立起“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立大功”的扑救理念,努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009年在气候条件十分不利、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实现了火情最少、扑救最快、成灾最小的目标。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内蒙古森工集团 王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彭伟 余涛○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刘玥 ○东北林业大学 应天玉摘要: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都获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中也凸显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挖掘内生动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政策不断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 补助政策 资金管理2020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收官之年。
天保工程是我国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增加森林资源储备、美化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保障木材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集中连片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其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可以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及东北粮食主产区提供必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我国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深入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不但具有重要的生态建设作用,还具有积极的民生保障作用。
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我国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系统功能不断优化、林业发展提质增效、林区职工收入增加,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概况1997年,图里河林业局和甘河林业局首先展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
其后工程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工程实施期为2000—2010年。
2010年,国务院批准《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要求在天保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全部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阿尔山等19个林业局,以及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含永安山、乌玛、奇乾),共计20个集团公司单位。
绿染兴安情注北疆天保重筑生态屏障
绿染兴安情注北疆天保重筑生态屏障栾维敬【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2页(P23-24)【作者】栾维敬【作者单位】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党委宣传部【正文语种】中文21年,一棵小树也许还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但21年却让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区发生了深刻变革,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覆盖率“三增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林区社会保持稳定,并已满载绿色梦想继续飞翔。
多举措管护资源实现林业事业新辉煌“天保”工程实施21年来,阿里河林业局按照工程要求,如期完成了阶段性工程目标和任务,改善了工程区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安全,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职工工资收入。
同时,实行培育兼顾采伐制度,变革森林采伐方式,取消大面积皆伐,实行低强度生态择伐,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24.7 万立方米调减到12.5 万立方米。
在森林管护工作中,制定了《天然林保护管理实施细则》《森林管护经营承包管理办法》《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检查验收办法》等,建立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落实经营管理措施。
本着“人员、责任、地块、标志、奖罚”五落实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
按照远山设站、近山职工承包或联户承包的要求,划分山头、林班、沟系,落实管护责任区,管护人全面承包责任区内资源管理、防火、生产经营、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
“天保”工程实施21年来,阿里河林业局企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政策分流、安置,改革了劳动用工制度和用人机制,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调动了职工再就业的积极性。
先后撤销红升、阿源、小奎勒河、大二根、奎下、嘎仙等林场,将贮木场改为阿里河林场,林场的一些伐木工人及从事木材生产的人员变成了管护员。
林业单位精简了机构,并对局机关实行减员定编。
21年过去了,林业人的目标实现了,幸福已写在脸上,希望已扎根心底。
职工姜彦国坦言说:“我砍树的时间不算长,但管护的时间很长。
“天保工程”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对策
“天保工程”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对策作者:王鑫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1期摘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应用。
关键词:“天保工程” 森林防火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b)-0110-01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应用。
如:雷电监测与雷击火预警系统、卫星林火监测、红外探火、防火视频指挥系统、卫星通讯、机降灭火设备、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大大推进了森林防火工作现代化进程。
2007年林管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进行了装修改造,建立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可提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二维、三维图像显示,从矢量化的电子沙盘上,可清晰地看出林区自然地理和林木资源情况,根据森林防火基础数据,能直观地显示道路交通、山形地貌、水系河流、林相植被以及扑火资源等方面信息,并通过GPS跟踪系统,掌握扑火队伍的行进位置,自动计算出最佳行进路线。
一旦发生火情,地理信息系统可直接勾画出火场态势,辅助决策系统演绎火场发展趋势,为扑火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还配备通讯指挥车,增加了预警监测、调度指挥和办公自动化的科技含量。
分布在各林业局的森林自动气象站,能实时提供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子,并自动生成火险等级预报。
雷电监测系统可准确分析北部原始森林里出现雷电的准确时间,掌握雷击的准确地点。
满归航站的建成,为有效监测和扑救北部原始林区的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购置的森林消防水车、野战炊事车、客车式运兵车、水泵、水龙带等投入使用,增强了机械化、专业化灭火能力。
此外,林区防火通讯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火场通讯手段不断加强,卫星电话、短波、超短波发挥了应有的效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与保护发展建议
率 , 其 总生长 量 均 处 于增 长 态 势 。年 均 总 生 长量 尤
1 0 . 6万 m。 年均 总 消 耗量 1 7 . 9万 m。 年均 94 6 , 32 7 ,
第3 5卷第 3 期 21 0 2年 5月
内蒙 占林 业 调查 设 计
I n rM o g l o e ty I v s i a i n a d De i n n e n o i F r s r n e t t n sg a g o
文 章 编 号 :0 6 6 9 ( 0 2 0 —0 3 — 0 1 0 — 9 32 1) 3 0 8 2
础 的理 念 , 不能 以 牺牲 林 木 资 源为 代 价换 取 暂 时 决
的经济 利益 。要加 强 指 导 与管 理 , 保 护好 森 林 资 在
源 的前 提下 , 充分利 用林冠 下非林 非木 资源 , 发展 多 种经营, 做到 以短养 长 , 相互 促 进 , 同发 展 。并通 共
灾及 病 虫害 , 成 的森林 资源损 失 、 造 间接经 济损 失 以
展 战略
万 m。年 均净增 7 6 0 , 1 . 3万 m。 。相 当于每 年增 加一 个林场 的面积 ,a 加一 个 汗马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 5增
1 5 继续保 持生 长量大 于消耗 量 的理 想状 态 .
林 区对 林种 结 构进 行 了较 大 调整 , 林种 结 构 使
更加 有利 于生 态 建设 。乔术 防 护林 面 积 略有 减 少 ,
法 》 十四条 、 第 第十 五 条 的规 定 , 规定 时问 内 进行 在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赵炳柱;贾炜玮;李凤日【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34)002【摘要】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工企业局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利用1993~2003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科学确定了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企业局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天保工程在企业局实施的阶段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林区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森工企业共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 667.05万m3;林业用地持续流失的现象得以扭转,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8%;森林资源单位蓄积开始恢复性增长,森林树种结构、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林地生产力有所提升.同时,森工企业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林业企业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改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下一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总页数】3页(P84-86)【作者】赵炳柱;贾炜玮;李凤日【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牙克石,022150;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1【相关文献】1.提高营林生产管理加强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 [J], 吴亨波2.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期天保工程实施效果 [J], 李健3."天保"工程实施后森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J], 张坤4.吉林重点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J], 郭菊兰;高尚仁5.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 [J], 王博;彭伟;余涛;刘玥;应天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内蒙古森工集团 王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彭伟 余涛○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刘癑 ○东北林业大学 应天玉摘要: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都获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中也凸显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挖掘内生动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政策不断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 补助政策 资金管理2020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收官之年。
天保工程是我国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增加森林资源储备、美化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保障木材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集中连片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其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可以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及东北粮食主产区提供必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我国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深入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不但具有重要的生态建设作用,还具有积极的民生保障作用。
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我国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系统功能不断优化、林业发展提质增效、林区职工收入增加,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概况1997年,图里河林业局和甘河林业局首先展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
其后工程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工程实施期为2000—2010年。
2010年,国务院批准《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要求在天保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全部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阿尔山等19个林业局,以及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含永安山、乌玛、奇乾),共计20个集团公司单位。
成效
天保工程信息来源:-2012-07-02一、天保工程一期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林区根据国家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总体要求,结合本林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战略构想,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为林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生态功能的恢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实现了森林分类经营按林地多功能属性和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本林区把现有11503.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分为生态保护区和商品林经营区。
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8615.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4.9%,商品林经营区面积2888.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5.1%。
通过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保护和稳定了林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科学合理经营和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木材产量调减到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规划林区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350.4万立方米调减到2000年的214.4万立方米,2003-2010年实际木材产量始终低于天保方案所确定的年产量,实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方案所规定的木材减产目标。
三是森林资源得到了切实保护和培育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我区共安排落实管护人员24957人。
安排家庭管护经营承包户4117户,共设立森林管护站315个,对780.6万公顷林地实现了管护全覆盖。
四是林区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至2009年末我林区已安置国有身份富余职工83712人,其中向森林管护转岗分流24957人,一次性安置下岗职工41809人,进入再就业中心16946人。
2006-2008年间,国家在原天保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政策,出台了林区混岗职工和进入再就业中心人员安置政策,按照国家批复我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混岗职工的方案,我区又安置混岗职工51724人。
图强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
J i a g e d a q i 1 6 5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t a t e o v e r a l l d e ma n d o f “ Ya n G u a n l i n ,S h e n Yo n g q i a n ,q u a l i t y i s t h e i f r s t ” ,c o mb i n e d w i t h t h e a c t u l a s i t u a t i o n o f F o r e s t y r B u r e a u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c o n c e p t o f “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e c o l o g i c l, e a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b u i l d i n g a h a r mo n i o u s Xi n g a n , b u i l d i n g a n e w s o c i a l i s t f o r e s t ” ,e a r n e s t l y i mp l e me n t t h e s c i e n t i i f c c o n c e p t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 a d h e r e t o r e s o u r c e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a s a p r i ma r y t a s k , a n d a c t i v e l y e x p l o r e“ t h e n e w r o a d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 e d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s t e a d i l y p u s h f o r w a r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 ’e n g i n e e i r n g ,T u q i a n g F o r e s t r y Bu r e a u h a s l a i d a s o l i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f o r e s t r e s o u r c e s p r o t e c t ‘n m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l a f u n c t i o n s ,e c o n o mi c a n d s o c i l a h a r mo n i o u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基于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天保工程二期政策效果评估
社会保障 低保家庭
低保家庭数目、 低保水平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等
社会保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下的为极低收
公共服务 职业技术培训
是否参加培训、 是否满意、 培训内容等
对当地教育是否满意
上访、 政策认知
元 ~ 0 5 万 元 的
主要包括救济金、 抚恤金
住房环境 周围环境污染情况 常用住房周围的环境、 垃圾处理等
入层ꎬ 在 0 1 万
所从事的工作ꎬ 包括职业类型等
状况、 社会保障、 住房环境、 公共服务 5 个方面分析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ꎬ 从而评价天保工程
二期的政策效果ꎮ 结果表明: 东北、 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在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过程中ꎬ 居民生
计满意度有待提高ꎬ 生活水平应继续提升ꎬ 社会保障实施情况较好ꎬ 住房环境逐步完善ꎬ 公共
服务水平有待提升ꎮ 因此ꎬ 提出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解决民生领域瓶颈问题、 持续
做饭能源
取暖设施
教育
行政服务
柴草、 木材、 煤炭、 煤气 / 天然气、 太阳能、 沼气、 电等
炕、 炉子或土暖气、 集中供暖、 其他取暖设备
1 3 数据来源
由于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ꎬ 满意度数据具有延迟性且不断变化ꎬ 因此林区居民生活满
意度测评指标数据选取 2017—2019 年东北林业大学在龙江森工集团、 大兴安岭森工集团、 内蒙古森工
集团、 吉林森工集团和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展 “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 课题的调查数据ꎮ 调查方式为
善 [9] ꎬ 逐渐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10-11] ꎬ 尤其是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后ꎬ 重点国
“天保工程”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对策
“天保工程”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对策作者:王鑫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1期王鑫(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防火办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摘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应用。
关键词:“天保工程” 森林防火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b)-0110-01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应用。
如:雷电监测与雷击火预警系统、卫星林火监测、红外探火、防火视频指挥系统、卫星通讯、机降灭火设备、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大大推进了森林防火工作现代化进程。
2007年林管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进行了装修改造,建立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可提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二维、三维图像显示,从矢量化的电子沙盘上,可清晰地看出林区自然地理和林木资源情况,根据森林防火基础数据,能直观地显示道路交通、山形地貌、水系河流、林相植被以及扑火资源等方面信息,并通过GPS跟踪系统,掌握扑火队伍的行进位置,自动计算出最佳行进路线。
一旦发生火情,地理信息系统可直接勾画出火场态势,辅助决策系统演绎火场发展趋势,为扑火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还配备通讯指挥车,增加了预警监测、调度指挥和办公自动化的科技含量。
分布在各林业局的森林自动气象站,能实时提供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子,并自动生成火险等级预报。
雷电监测系统可准确分析北部原始森林里出现雷电的准确时间,掌握雷击的准确地点。
满归航站的建成,为有效监测和扑救北部原始林区的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购置的森林消防水车、野战炊事车、客车式运兵车、水泵、水龙带等投入使用,增强了机械化、专业化灭火能力。
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及实施情况总结
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及实施情况总结作者:丁靖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1期摘要:分析了国有林场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对龙里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了针对性的总结。
关键词: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实施情况总结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17051 引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以保护森林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为基础的一项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该工程的根本宗旨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森林资源经营方向的调整及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等措施,从而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1]。
国家自1998年试点实施,200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贵州省龙里林场始建于1957年,属省林业厅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林场。
林场根据国家、贵州省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关精神,于1999年开展天保工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至2010年底第一期天保工程结束。
期间,贵州省龙里林场实施天保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401.3万元,为计划的112%。
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737.1万元,中央国债投资294万元,地方财政投资370.2万元。
天保工程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自2011年开始,继续实施天保二期,到2020年结束。
自天保工程实施10多年来,贵州省龙里林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成效。
现对天保工程绩效评价及建设论述如下。
2 工程区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贵州省龙里林场始建于1957年,属省林业厅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林场。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期天保工程实施效果
8 . 8 7 3 亿m ;单位蓄积量增加 6 . 2 m 3 ,达到每公 顷 9 3 . 0 4 m 。 森林 资 源数量 增长 , 质 量提 高 , 森林 生 态功
能 显著增 强 。 2 . 1 . 1 森林 涵养 水 源能力 增强 按 l h mz 森林 涵 养 水源 2 1 5 0 t 计算 , 1 0 a间新 增 的有林地可增加涵养水源能力 l 4 . 5 亿t 。 2 . 1 . 2 保 土能力 增强 按 平均 每公 顷森 林 保土 6 0 t 推算 ,工 程 区森 林
Ab s t a c t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Na t u r a l F o r e s t P r o t e c t i o n
今后经营提 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 词 : 天保工程; 分析评价; 对策措施
中图 分类 号 : F 3 1 6 . 2
文献 标 识码 : B
B r i e f D i s c u s s i o n A b o u t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F i r s t P r o j e c t o f N a t u r a l
P r o j e c t o f t h e G r e a t e r K h i n g a n Mo u n t a i n s f o r e s t r e g i o n o f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n d t h e ma i n p r o b l e ms ,
L I J i a n
对大兴安岭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思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研究洪亚军,于文林,张小力(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摘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给国有林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林业局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天保工程;十八站林业局;问题Study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Program Shi Bazhan Forestry Bureau in Daxinganling District IssueHong Yajun,Yu Wenlin ,hang Xiaol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Abstract:Nature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brings vital force and hope to forestry bureau but it also reveal the problems in forestry corporation.This paper states the problems in performing nature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Shibazhan forestry bureau of Daxinganling district,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olving method.Key words:nature forest protection poject;Shibazhan forestry bureau;problem十八站林业局始建于1974年,位于呼玛、塔河两县境内,地处大兴安岭东北部,呼玛河下游、黑龙江西南岸,东部和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部是塔河县,南部是韩家园林业局。
实施天保工程对林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实施天保工程对林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者:郭鑫张建成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18期森林生态系统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农牧业的生产,对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白狼林业局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西南之巅,隶属于兴安盟林业局,地处蒙古国、科尔沁、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四大草原的交汇处,西与蒙古国有58公里的边境线,东、南与五岔沟林业局相邻,北与阿尔山林业局毗连,距边境旅游疗养城市阿尔山30公里,是阿尔山市的南大门,是洮儿河、大莫尔根河、那仁河的发源地,作为兴安盟农牧业生产的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白狼林业局1998年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采伐量逐年递减,从此走上了“以营林为主、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道路。
从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的调查结果能够看出,白狼林业局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改善,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截至止2004年,白狼林业局林地面积78390.3公顷,非林地面积6832.7公顷,分别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91.98%和8.02%。
另外,林地面积按天然林保护工程功能区划分,禁伐区面积为55241.0公顷,限伐区面积为4776.8公顷,商品林经营区面积为18372.5公顷,分别占70.47%、6.09%和23.44%。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有效遏制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就针对实施天保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简明阐述:一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得到了效保护,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至2009年,森林面积增加了250543.5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8.93个百分点,森林总蓄积增加64万立方米。
森林下木和植被大量增加,使森林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和水份蒸发的能力显著增加。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成效研究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成效研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对原生态的自然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应运而生,自然保护区建设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依据。
论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小班调查资料为主线,在搜集、调查相关材料基础上,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功效及景观保护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
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森林资源数量保护效果分析。
系统分析了1954年-2012年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数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方法,对森林资源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954年-2012年自然保护区无论森林面积还是森林蓄积增长迅速。
2012年林业用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3.23%,有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94.96%,面积比1954年扩增30.16%。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逐渐增加,从1954年到1989年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18m3/hm2,年增长率0.8%;从1989年到2012年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7m3/hm2,年增长率0.6%。
1989年至2012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0147hm2,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沼泽和裸岩面积在减少,疏林地面积减少了4564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4129hm2,沼泽和裸岩面积减少了2113hm2。
火烧迹地面积增加了1081hm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保护,具有典型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林地地类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显著,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增强。
同时,钻天柳、甜杨等乡土树种从散生逐渐形成林分,也标志着保护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适宜资源的多样性。
2.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效果分析。
从森林可持续性、森林自然性两个方面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构建了二类调查资料基础上的森林自然性、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此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横向、纵向对比方法对汗马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市市区实施“天保工程”后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呼伦贝尔银监分局课题组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金融研究
页码: 28-30页
主题词: 天保工程 内蒙古 大兴安岭市 金融服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营业务收入 市区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1997年,国家决定在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
实施天保工程的区域均是由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森工集团)所管辖,实施的总面积为1067.7万公顷。
截至2005年末,森工集团资产总计1191575万元.负债总计751193万元,所有者权益440382万元。
实现全部收入3040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24223万元。
实现利税16085万元,其中:利润5718万元。
林区有分理处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69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 : h 百 m
后期2 08 0 来自前后期差值前后期平均差
后期 909962717 02 35 5 40 39 11 2 22 J 9 89 57 50 30 38 25 47 86 9 30 47 玎.9 前期 909871632 g1 69 73 19 03 6 12 138 96 89 2 5 56 lS 3 0 11112277 9 54 6.9
下降 的趋 势得到 控制 , 通过 天 然林 保 护工 程实 施 森
林可持续 经营 , 森林 资源质量 明显提高 。
生态建设 与环 境保 护
文 章 编 号 :0 6— 9 3 2 1 ) 6— 0 1 0 10 69 (0 0 0 00 — 2
内蒙 古大 兴安 岭 林 区实 施 天 保工 程 效 果评 价
孙 克 明
(内蒙古 自治 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 院, 牙克 石 0 25 ) 2 10
摘 要 :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 取得的成绩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肤浅建议。 关 键词 : 天保工程; 效果评价 ; 建议
第3 3卷第 6 期
21 0 0年 1 2月
内蒙古林 业调查设计
I e o g la Foesr nv sia in a sg nn rM n o i r ty I e t to nd De in g
v 13 . 0. 3 NO. 6 D c mb r 2 1 e e e. 0 0
森林 生态 系统 功 能不 断 完 善 , 区经 济 形 势有 所 好 林
有 林地 面积 由 1 9 9 8年 的 6 3 6 8 . 2万 h 增加 到 m。
20 0 8年的 7 1 0 5 . 7万 h 0 m 。1 a净 增 6 . 5万 h 74 m,
年均净 增 6 7万 h . m 。灌木 林地 增加 2 . 6万 h 74 m,
到 20 0 8年 的 17 .9万 m。下 降 4 2 1 327 , 4 .3万 m 。总
消耗 率 由 25 .%下 降到 16 % , .0 降低 09 。 .%
表 2 各类蓄积动态表
单 位 : m 百 项 目 前期
19 9 8
强 了对 林地 的保 护 管理 , 厉 打 击各 种 毁 林 开 垦 和 严 乱 占林 地现 象 , 同时加大 更新 造林 和退耕 还林 力度 , 使林地 大 幅度增加 。详见 表 1 。
2 2 森林 资源质 量提 高 , . 林业 可持 续经 营能力有 所
加 强
内蒙 古林 业调 查 设 计
2l O0年
从 两期 连续清查 结果来看 , 区森 林 资源质 量 林
19 9 8年的 17 . 5万 m 26 3 下降 到 20 0 8年 的 4 7 1 4 .5 万 m。下 降 了 8 9 2 , 2 .0万 m 。林 区森林 资源管理 体
林 区年均 总 生长量 由 1 9 9 8年 的 2 4 . 4万 m 127
2 1 森 林资 源数 量增 长 , . 林地 利用率 不 断提高 天保工 程实 施 1a , 区森林 资源 面积 、 0来 林 蓄积 双增 长 , 有林 地 面积增 加 6 .5万 h 活立 木蓄 积 74 m,
中图分类 号 :3 6 2 F 2 .0
文 献标识 码 : B 年均 总消 耗量 由 19 9 8年 的 1 1 .2万 I 下 降 84 9 n 。
1 天保 工 程十年 森林 资源 消长变 化 1 1 各 类土 地面 积变化 . 天 保工 程实施 1 a来 , 0 内蒙 古 大兴 安岭 林 区加
增长 1 0 0 5 2 7 .7万 m , 林地 蓄积增 长 1 6 .3万 有 4 0 64
。
m
,
天 然乔 木 林 面积 增 加 6 . 8万 h 蓄 积 增 长 69 m,
9 1 . 6万 1 6 69 T 。 I
下降 到 20 08年 的 10 .6万 m , 降 2 8 0 94 6 下 3 . 8万
m , 均净 生长 量 下 降 6 4 9 年 6 .4万 1 。总 生 长率 由 T I 2 9 % 下降 到 2 2 % ; 生长 率降低 1 1 % 。 .5 .2 净 .2
收 稿 日期 :0 0— 4—1 21 0 5 作 者 简 介 : 克 明 ( 9 8一) 男 , 孙 16 , 江苏 省 赣榆 县人 , 济 师 经
8 3 , 7 .9 。 . % 为 79 %
12 各 类蓄 积量变 化 . 活立木 总蓄 积 由 1 9 9 8年 的 7 6 7 3 16 . 0万 m 增 加到 2 0 0 8年 87 7 8 3 3 .7万 m ,O 净 增 10 0 5 la 2 7 . 7万 m , 均净增 10 . 6万 m 。详见 表 2 年 270 。 13 林 木资 源蓄 积生长 量 、 . 消耗 量 变化
0 19 1 64 1 5 2 4 — 4 —68 —6 3 5 61 8 —19 1 8 3 22 75 1 1 7 6 4 8 7 4 3 6— 7 2 2 2 .
氲
2 天保 工程 实 施效果 评价
林 区实 施 天保 工程 la来 , 林 资 源保 护 管 理 O 森 不断 加强 , 生态 文 明意 识不 断提高 , 森林 资源得 到有 效保 护 , 森林 面 积 、 积双增 长 , 蓄 森林 质量 不断提 高 ,
转 。经过森林 分 类 , 区 森林 的林 种 结 构 进一 步 调 林 整 , 一 的用 材林 结 构 向 以生 态 公益 林 为 主 的结 构 单 转变 , 森林 资源持 续长 大于 消 , 限额采 伐现象得 到 超
有效控 制 。
年均净 增 2 7万 h . m 。林 区 森 林 覆 盖 率 1 a净 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