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法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效果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治疗方法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
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前交叉韧
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中,选取其中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3例,甲组单纯应用缝线内固定方法治疗,乙组应用缝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式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并评估两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8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经过统计患者情况发现,两
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较好,无一例出现关节僵硬、韧带松弛、关节疼痛、关节炎
等术后并发症。
乙组患者膝关节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膝关节平均评分;乙
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明显优于甲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乙组患者主观膝关节
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
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缝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
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
显提高,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空心钉内固定;缝线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由于外
力作用受到了严重损伤,需及早进行治疗。
目前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主要采用外
科手术方式治疗,因为简单的手法闭合复位往往不能达到解剖学复位的效果。
临床实践过程
中发现,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康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等不良情况,使运动功能
发生了障碍。
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
主要目的是使交叉韧带功能尽快恢复,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1]。
手术方式解剖
复位,有效预防了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发生畸形,减少了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该方法得到
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肯定。
本次研究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效
果做出了总结,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中,选
取其中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3例,甲
组有男29例,女14例,年龄介于14-49周岁,平均年龄(27.5±2.8)周岁,骨折原因:其中31例为交通事故,12例为摔伤,Meyers-Mckeever分型,35例为Ⅱ型,8例为Ⅲ型;乙组有
男28例,女15例,年龄介于15-47周岁,平均年龄(28.1±2.4)周岁,骨折原因:其中33
例为交通事故,10例为摔伤,Meyers-Mckeever分型,34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两组患者
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膝关节的前行内侧做一切口,切口大小以能充分暴露膝关节为宜,对患者
骨折的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将内部的骨质碎屑及凝固的血块清理干净。
甲组单纯应用缝线内
固定方法治疗,标记好骨折前缘的两侧位置,取克氏针置入其中,在骨折前缘的上部钻出骨
性的通道[2]。
标记好前交叉韧带,取5号Ethibond在标记处前方交叉,呈“8”字从骨隧道中
穿出并打结,打结处需选在胫骨结节的内侧。
由于缝线时呈“8”字,因此该手术方法又称“8”
字缝线内固定法[3]。
乙组应用缝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其缝线方法同上,完成上述
操作后,取空心钉,将其置入骨隧道的下方约2cm的部位,此时需注意,留5mm的孔隙,
不完全拧入骨内,取固定线,将其绕空心钉转2圈后打结,此时可拧紧空心钉。
两组患者均
进行同样训练强度的康复训练锻炼关节功能,6-8周治疗后,拍片复查[4]。
1.3评价标准
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评估术后的膝关节情况,Lysholm
膝关节评分的满分为100分,随着分数的增加,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患者的膝关节稳
定性采用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实验评估,将稳定性分为Ⅰo、Ⅱo、Ⅲo。
主观膝关节采用IKDC2000进行评估,87分为满分,将其换算为100分为满分,随着分数的增加,主观膝关
节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8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经过统计复查数据发现,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较好,无一
例出现关节僵硬、韧带松弛、关节疼痛、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
甲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
平均评分为(92.2±2.7),乙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平均评分为(97.3±2.2),乙组患者膝
关节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膝关节平均评分;乙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明显优于甲组患
者的膝关节稳定性(见表1);甲组患者的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为(87.9±2.7),乙组患者的
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为(97.2±2.1),乙组患者主观膝关节平均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主观
膝关节平均评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胫骨髁间棘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多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损伤,膝关节的前交叉韧
带经过胫骨的时候,会在胫骨侧形成一个止点,此止点在胫骨髁间棘[5]。
因此患者在发生运
动损伤时,常会造成交叉韧带处的损伤。
在发生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时,如骨折向上方移位
的幅度过大,有可能冲击到踝间窝,从而撞击到膝关节,在膝关节不断受到撞击的过程中,
前交叉韧带变得松弛而且稳定性变差,此时应及时就诊并及早治疗,如治疗受到延误,易造
成膝关节的不稳固,除此之外还有导致关节类并发症的风险,如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6]。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其中采用缝线联合
空心钉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提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
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春江,陶初华,俞钰贤等.关节镜下双隧道非可吸收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3):499-500.
[2]has Xiandong,Li Hongbo,Xu Shuai. The self-made avulsion modern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J]. fracture positioner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2015,26(16):3682-3683..
[3]程跃飞,孔晓川,呼红义等.自制导向器在修复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2):198-200.
[4]陈戟霞,韦积华,罗群强等.关节镜下儿童髁间棘骨折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16,44(3):344-347.
[5]唐刚健,靳嘉昌,吕青等.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J].微创医学,2013,8(6):706-707,709.
[6]刘燕梅,郝建学,仲娜等.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7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