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激光的对比(周界)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979bad52cc58bd63186bd24.png)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在防盗报警领域,室内防范目前主要采用门磁、红外幕帘探测,对于晚上和无人员活动的室内防范可能比较合理。
对普通家居、别墅等场所则不适应,有人时不能布防,晚上也不便于布防,达不到御贼于外的目的。
红外栅栏应用到门窗的室内防范不会影响到人员活动,但是,红外栅栏会受杂光、红外反射光及同频干扰误报率高。
因此,可靠性差是目前影响主动红外对射大量进入家居防范的主要原因。
对于室外防范,特别是较大空间范围的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变电站等场所主要应用红外对射。
但是,从目前全国使用的情况看,真正长期应用的是极少数,大多成为一种摆设。
究其原因,主要是抗干扰能力差,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易发生误报警,包括各种光干扰、强磁干扰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目前主动红外探测产品的应用仍是有限的,其原因主要是产品本身问题,受制于红外光源的特性。
将激光作为探测光源具有很多优势。
北京三安古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攻关努力,成功解决了激光稳定性、安全性、适应性、编码定位、低功率化和小型化问题。
在全球安防市场上率先推出信号旗栅栏型激光对射探测器。
它既具有激光的光源优势,又具有红外栅栏简洁隐匿的外形特征,能兼顾室内外应用环境。
是防盗报警领域新一代革命性产品,能极大地拓展防盗报警领域的应用空间,能带来应用理念上的全新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全天候应用概念--激光能量集中,比红外光穿透力强,能适应雨雾霜雪沙尘天气和抗光干扰。
全环境应用概念--高稳定性和特殊的抗干扰设计,能适应各种天象和强磁场环境,环境适应性好。
全时段应用概念--低能耗特性,能24小时全时段布防使用,节约电能。
全封闭应用概念--低能耗和高稳定性特性在家居防范中可以无间隙封闭设防,御贼于外。
大纵深应用概念--对于别墅和较大空间场所,可以设置多层、多道、明暗激光网阵,构成大纵深防范。
大周界应用概念--总线制安装、自备编码技术和低能耗特点。
一台报警主机可以控制100000付探测器,长度可达100公里以上,而且能精确显示入侵位置。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4a3dcffad51f01dc281f1e9.png)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生活中可以有一些小常识是我们不知道的,那么你知道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供大家阅览!一、激光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眀,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和“奇异的激光”。
它的亮度约为太阳光的100亿倍。
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
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1958年,美国科学家肖洛(Schawlow)和汤斯(Townes)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
他们为此发表了重要论文,并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1960年7月7日,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由诞生,梅曼的方案是,利用一个高强闪光灯管,来激发红宝石。
由于红宝石其实在物理上只是一种掺有铬原子的刚玉,所以当红宝石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出一种红光。
在一块表面镀上反光镜的红宝石的表面钻一个孔,使红光可以从这个孔溢出,从而产生一条相当集中的纤细红色光柱,当它射向某一点时,可使其达到比太阳表面还高的温度。
激光对射和红外对射的性能比较
![激光对射和红外对射的性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6acd678b307e87101f696ce.png)
激光对射属于主动式入侵探测器,其由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两部分组成,激光发射机由稳压电源、调制电路、激光发射模组、激光角度调整装置、外部护罩(外壳)组成;激光接收机由稳压电源、光敏接收器、光电信号处理器、窄带滤波透镜、以及外部护罩组成。
组成激光对射的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分开安装在两个护罩内,面对面成对安装使用;在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之间利用经过调制后的一条或者多条激光光束形成一个可靠的防护面,当激光接收机可靠接收到激光发射机发出的调制信号时,激光接收机判定激光入侵探测器工作正常,就会维持当前的输出信号不变;当激光接收机接收不到激光发射机的调制信号时(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之间有物体阻断激光射线或者激光发射机出现故障),激光接收机就会判定激光入侵探测器工作不正常,激光接收机就会输出变化的报警信号给后端相连接的报警控制器或者相关联动设备。
红外对射也是主动式探测器,红外对射由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配对组成,红外发射机发射经过调制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机用于接收红外发射机所发出的经过调制的红外信号。
当红外接收机能可靠接收红外发射机所发出的调制红外信号时,红外接收机就保持输出一个稳定常开/常闭信号,此时在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之间就可以形成一道隐形的防线,隐形防线的高度由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的红外光束出光面高度所决定;当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之间有物体遮断红外发射机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机接收不到红外发射机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机就输出变化的报警信号(由正常工作状态常闭变为开路,正常工作时的常开变为短路)。
目前市场上的红外对射产品主要有二、三、四光束几种规格,四光束的防范高度比三光束高,三光束的防范高度比两光束高;由于红外对射是利用940nm红外光作为探测器光源,而红外光是属于扩散型光,因此在红外对射产品上都需要加装非球面透镜进行光学处理,提高红外对射的探测距离,目前市面上的红外对射户外最远探测距离标称250米。
红外和激光的对比
![红外和激光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4f54c32aaea998fcc220e3c.png)
目前,民用粉尘检测传感器主要有两种,红外粉尘传感器(神荣,GE,夏普)和激光粉尘传感器(诺方电子,四方光电,攀藤科技)。
前者价格从20到40元不等,后者普遍在百元左右。
那么这两类传感器有什么区别呢?结构从拆解图看看出,其结构和电路都非常简单,光源为红外led光源,气流进出风口也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复杂的风道设计,采样空气主要靠电阻加热推动气流流动获得,输出只有PWM输出,简单的说就是有颗粒通过即输出高电平。
激光传感器就复杂多了,光源为激光二极管,气流流动进出一般都有专门设计,采样空气通过风扇或鼓风机推动,输出一般为串口输出,像SDS011还有PWM输出以节省上位机串口资源数据对比粉尘传感器(PPD42NS)、激光检测仪(Dylos1100pro)与科研用专业级仪器(Thermo PDR)数据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红外粉尘传感器数据与激光检测数据差距非常大,而激光检测数据与专业仪器相比非常接近。
下图是搭载激光传感器SDS011的检测仪SDM805与科研用Thermo Scientific5030型颗粒物同步混合监测仪数据对比,相关性非常好,然而前者几百元,后者价值20万。
分析从数据曲线上看,质量较好的激光传感器数据可信度已经比较高了,而传统红外粉尘传感器数据表现差距较大。
因为采用led光源的粉尘传感器散射的颗粒信号较弱,只对大颗粒有响应,而且又仅用加热电阻来推动采样气流,采样数较少,数据计算完全交由上位机进行,而激光传感器自带高性能CPU,采用风扇或鼓风机采集大量数据,经由专业颗粒计数算法分析,这样,采样数、数据源、算法三方面都与红外粉尘传感器拉开差距。
可以说,目前的激光传感器已经可以得到较为可信的PM2.5数值,而粉尘传感器数据误差较大,甚至不能测量PM2.5这样的小颗粒,只能作为个玩具。
目前较多的空气净化器里采用了红外粉尘传感器,但大多数只能显示个质量等级,不能显示数值,即便是质量等级的测量也不太准确。
各类周界探测器比较和激光对射的优势5-14
![各类周界探测器比较和激光对射的优势5-14](https://img.taocdn.com/s3/m/d425d583680203d8ce2f24c9.png)
7
高压脉冲电子围栏
具有很强的威慑力,一旦触及,有非常强烈的触电 感。 具有短路、开路报警功能。
8Leabharlann 激光对射周界探测器采用激光发射与接收,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
测器比较和激光对射的优势
缺点 不能起到警示作用 不能准确定位 误报高 距离调节不当误报较高 易受天气,温度变化的影响 易受电磁干扰 不慎触及,有可能因直接有强烈的触电感而造 成失足摔落等间接的伤害;若小孩或学生误触 到围栏,也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有时会 产生电火花,不宜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下使用 。与电力线路也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性价比高,灵敏度,准确度高,误报率低 优势
各类周界探测器比较和激光对射的优
序号 1 2 3 4 5 6 探测器类型 泄露电缆式报警探测器 驻极体震动电缆报警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
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 静电感应周界探测器 隐蔽式的周界探测传感 特制麦克风把入侵破坏或翻越栅网.出动震动电缆时 的声响以及邻近的声音传送到中心控制室 探测性能好,易于布防,价格便宜 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 采用主动红外方式,以达到安保报警功能的探测器 利用介质改变磁场分部的原理 特点
环境适应性强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36d1b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5.png)
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生活中可以有一些小常识是我们不知道的,那么你知道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激光与红外光的区别,供大家阅览!一、激光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眀,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和“奇异的激光”。
它的亮度约为太阳光的100亿倍。
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
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1958年,美国科学家肖洛(Schawlow)和汤斯(Townes)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
他们为此发表了重要论文,并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1960年7月7日,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由诞生,梅曼的方案是,利用一个高强闪光灯管,来激发红宝石。
由于红宝石其实在物理上只是一种掺有铬原子的刚玉,所以当红宝石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出一种红光。
在一块表面镀上反光镜的红宝石的表面钻一个孔,使红光可以从这个孔溢出,从而产生一条相当集中的纤细红色光柱,当它射向某一点时,可使其达到比太阳表面还高的温度。
激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特性和用途比较
![激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特性和用途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85ccfe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e.png)
激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特性和用途比较激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光。
这三种光在科技、医学、军事、通讯、娱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特性和用途两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介绍和比较。
一、特性比较1.激光激光,全称为“光子激发放射”,通过激励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态,使它们发射出一束强度和相位高度一致、几乎不发散的光,具有高亮度、单色性、相干性、方向性、可调谐性等特点。
激光分为气体激光、固体激光、半导体激光等。
2.红外线红外线是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一种电磁波,并不能被称之为光,但是它具有和光类似的特性,同样是具有高频能量、波长长、穿透力强等特点。
其波长大于微波,小于光,一般从780nm至1mm之间。
红外线主要分为红外A、红外B、红外C三种波段。
紫外线是一种能量高、波长短的电磁波,人眼可见为蓝紫色,波长在380纳米至10纳米之间,能被氧气、臭氧等大气成份吸收。
紫外线可进一步分为:UV-A波长为315-400nm,UV-B波长为280-315nm和UV-C波长为100-280nm。
二、用途比较1.激光激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度高、精密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比如:激光切割和激光打标,工艺制造领域;激光雷达、激光测量、激光成像等,物探地质领域;医疗美容、激光治疗等,医学领域;激光通讯、激光显示、激光光盘、激光打印等,电子通讯领域;激光导弹、激光瞄准镜等,军事领域等。
2.红外线红外线的大量应用包括红外热成像、遥感、红外瞄准,电子监控等方面。
比如,夜视设备、热成像仪(可用于医疗诊断、安防检测等领域)、红外热测定器等等。
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紫外线灯具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设备、水处理设备、输送带消毒、医疗设备消毒等领域。
此外,紫外线也广泛应用到照片显影、半导体制造、紫外线检验(如在仪器制造中检验线路板是否有缺陷)等领域。
三、总结激光、红外线、紫外线,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在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这三种光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人类健康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常见的周界防范系统有几种?
![常见的周界防范系统有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1dfaab4e551810a6f424869c.png)
常见的周界防范系统有几种?你用过几种?一、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技术早期用的很多,红外对射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其基本的构造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束强度指示灯、光学透镜等。
其侦测原理乃是利用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发射的脉冲红外线,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
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对比优点:有么?.......便宜。
缺点:我的天哪!飞鸟、动物、温度、光线、空气流动、雾气、雨雪等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方式、角度、位置等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误报。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此技术完全应该应用在室内么!室外安装的,基本用户全部断电不用了,否则整天误报警保安人员会疯掉、或者骂娘!二、激光对射激光入侵探测器属于主动入侵探测器类,由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两部分组成。
激光发射机由激光发射器、调制激励电源及相应的方向调整装置组成;激光接收机由激光接收器、光电信号处理器以及相应的支撑机构组成。
对比优点:价格低廉,相比红外对射不受光线影响。
缺点:飞鸟、动物、温度、空气流动、雾气、雨雪等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方式、角度、位置等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误报。
基本与红外技术缺点相同、误报率、相对红外技术少一些。
一般小区项目周边没有树木,推荐使用,其它项目不建议使用,特别是防范级别比较高的项目。
三、电子围栏电子围栏主机输出端产生高压脉冲并传输到前端围栏上,形成回路的前端围栏将脉冲回传到主机接收端,如果有人穿越(短路)、剪断(断路)前端围栏或破坏主机,主机会产生报警信号,并把报警信号同时传给现场的报警器和监控中心。
对比优点:1.集“威慑、阻挡、报警、安全”于一身;2.误报率低,抗干扰能力强,报警准确,克服了红外、微波、静电感应等的技术缺陷;3.周界电子围栏可随地形的起伏架设,大门口、拐角均可安装缺点:当入侵人员隔着衣服或戴着手套翻越护栏时就没有任何报警反应,再有案犯用软护套线将围栏左右或上下隔行短接,然后剪断原有电子围栏翻越进去也毫无报警反应,这样大大危及了防区安全。
红外对射(周界安防)系统简介
![红外对射(周界安防)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29df7a31b765ce0508143e.png)
红外对射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红外对射/周界报警系统概述红外对射周界报警系统是对外围进行周界防范和控制管理的系统。
由于红外周界防护系统位于防护区域的最外围,因此,红外对射周界防范能够最早地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在犯罪行为尚未发生的时候,有效的达到制止犯罪的目的,提高了保证安全的整体系数。
红外对射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由于使用电子装置作为防护手段,因此易于发现并制止犯罪,提高了整体防护的安全性。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是提高整个安防系统整体防护能力外围的理想方案的首选产品,它会使整体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
红外周界防范的优点和工作方式红外周界防范的优点:1、隐蔽的防卫方式:使入侵者在不知不觉中触警。
2、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3、完备的防卫能力:入侵者无法以快速跳跃、匍伏或其它动作通过隐形红外防卫射束网的防范范围。
4、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当昆虫或小动物等通过红外防卫射束网时,由于不能完全遮断红外防卫射束所以不会产生误报警。
5、严密的防破坏能力:当红外接收端电源线或信号线被剪断时,报警信号输出电路将自动输出无线报警信号。
6、可全天侯工作。
红外对射探测器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
红外周界报警的工作方式:红外周界报警是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的射束网。
发射端发射经过调制的两束或四束红外线,这两条或四束红外线构成了周界直截面的保护区域。
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或四束红外线会被遮挡、切断,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主机报警。
如果有飞禽(如小鸟、鸽子)飞过被保护区域,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遮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主机报警。
红外周界报警防范系统的产品特点:1、抗强光达50,000LUX,内置自动调节强光过滤系统,避免受强光或汽车灯光的影响。
2、独特的光学设计:光电射束可穿透多层玻璃,具有特殊的抗环境能力。
3、全密封防雨、雾、尘、虫等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其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4、接收信号强度多级LED指示灯,使其校准更精密。
激光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比
![激光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3cdfdf5a2161479161128de.png)
激光拉曼光谱原理: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频率差V称为拉曼位移,拉曼位移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它只与散射分子本身的结构有关。
拉曼散射是由于分子极化率的改变而产生的(电子云发生变化)。
拉曼位移取决于分子振动能级的变化,不同化学键或基团有特征的分子振动,4E 反映了指定能级的变化,因此与之对应的拉曼位移也是特征的。
特点:无须或极少准备样品;快速检测;操作简便。
应用:高分子构象研究;聚合物变形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络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矿石成分的定性分析。
显微拉曼光谱特点:高分辨率;可进行显微成像测量,分辨率高,可对样品表面进行um级的微区检测;可进行显微成像测量。
应用:广泛用于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电极材料的研究。
拉曼光谱仪生产厂家明细表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分子振动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对运动,多原子分子可组成多种振动图形。
当分子中各原子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时,这种振动方式称简正振动(例如伸缩振动和变角振动) 。
分子振动的能量与红外射线的光量子能量正好对应,因此当分子的振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发射红外光谱,也可以因红外辐射激发分子而振动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量不是连续而是量子化的。
但由于在分子的振动跃迁过程中也常常伴随转动跃迁,使振动光谱呈带状。
所以分子的红外光谱属带状光谱。
分类:根据红外波数测试范围,可以将红外光谱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种。
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近红外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 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的跃迁成为可能。
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 N、O S等)振动的倍频及合频吸收。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 分析速度快。
(2) 分析效率高。
(3) 分析成本低。
周界报警系统的形式及区别
![周界报警系统的形式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b6c1b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0.png)
周界报警系统的形式及区别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安防系统,主要用于保护重要设施的周边安全。
该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自动报警,有效地保护物业和人员的安全。
目前,周界报警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厂、油库、大型建筑物以及边境线等领域。
周界报警系统的形式周界报警系统根据其监测方式和探测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光电型周界报警系统光电型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周界安防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红外线探测器或激光器来实现周界安全监测和报警。
光电型周界报警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误报率低、容易处理干扰等优点。
2.微波型周界报警系统微波型周界报警系统采用微波传感器作为探测器,通过雷达波的反射来检测周界安全状况。
微波型周界报警系统具有检测距离长、适用于恶劣环境等特点。
3.声光型周界报警系统声光型周界报警系统通常采用声光探测器进行周界安全监测,一旦探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发出高亮度闪光灯和尖锐的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
声光型周界报警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响应迅速、易于安装等优点。
4.电子围栏型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围栏型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周界安防系统。
该系统将感应器或探测器接入到电子围栏中,当被监测物体触碰到电子围栏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
电子围栏型周界报警系统具有安装方便、监测范围大等优点。
周界报警系统的区别不同种类的周界报警系统在使用环境、监测方式、安装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体来说,周界报警系统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区别:1. 使用环境不同的周界报警系统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不同。
例如,光电型周界报警系统适用于大多数环境,但在灰尘和雾气较大的场所会产生误报;电子围栏型周界报警系统适用于露天场所,但对于特别大范围的周界安防要求不适用。
2. 监测方式周界报警系统采用的监测方式不同。
例如,光电型周界报警系统采用红外线探测器进行监测,而微波型周界报警系统采用雷达波的反射进行监测。
不同的监测方式决定了周界报警系统的灵敏度、误报率等特性。
红外与激光仪器的区别
![红外与激光仪器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1100fd402d276a200292e7d.png)
红外检测设备
激光检测设备
定 义
红外(infrared):波长约在3.3μm左右的电磁辐射。
激光(laser):在1.65um由受激发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
概 述
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红外线又称红外光。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抗干扰性能差,需要透镜将红外光过滤后再进行测量,并且需要定期校准
激光重要特性:1、波长稳定,无需经常维护,2、高单色性,激光的频率宽度比普通光小10倍以上,不受光线干扰3、不受其他气体干扰4、灵敏度较红外高
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常见的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它通过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激光传感器: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特 性பைடு நூலகம்
红外具有特性:1、很强热效应(热作用很强);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3、具有良好的吸收、共振性;4、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5、对温度变化较敏感6、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较敏感 7、受光线影响强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3de2a7ff5335a8103d2200f.png)
激光对射与红外对射的比较在防盗报警领域,室内防范目前主要采用门磁、红外幕帘探测,对于晚上和无人员活动的室内防范可能比较合理。
对普通家居、别墅等场所则不适应,有人时不能布防,晚上也不便于布防,达不到御贼于外的目的。
红外栅栏应用到门窗的室内防范不会影响到人员活动,但是,红外栅栏会受杂光、红外反射光及同频干扰误报率高。
因此,可靠性差是目前影响主动红外对射大量进入家居防范的主要原因。
对于室外防范,特别是较大空间范围的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变电站等场所主要应用红外对射。
但是,从目前全国使用的情况看,真正长期应用的是极少数,大多成为一种摆设。
究其原因,主要是抗干扰能力差,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易发生误报警,包括各种光干扰、强磁干扰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目前主动红外探测产品的应用仍是有限的,其原因主要是产品本身问题,受制于红外光源的特性。
将激光作为探测光源具有很多优势。
北京三安古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攻关努力,成功解决了激光稳定性、安全性、适应性、编码定位、低功率化和小型化问题。
在全球安防市场上率先推出信号旗栅栏型激光对射探测器。
它既具有激光的光源优势,又具有红外栅栏简洁隐匿的外形特征,能兼顾室内外应用环境。
是防盗报警领域新一代革命性产品,能极大地拓展防盗报警领域的应用空间,能带来应用理念上的全新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全天候应用概念--激光能量集中,比红外光穿透力强,能适应雨雾霜雪沙尘天气和抗光干扰。
全环境应用概念--高稳定性和特殊的抗干扰设计,能适应各种天象和强磁场环境,环境适应性好。
全时段应用概念--低能耗特性,能24小时全时段布防使用,节约电能。
全封闭应用概念--低能耗和高稳定性特性在家居防范中可以无间隙封闭设防,御贼于外。
大纵深应用概念--对于别墅和较大空间场所,可以设置多层、多道、明暗激光网阵,构成大纵深防范。
大周界应用概念--总线制安装、自备编码技术和低能耗特点。
一台报警主机可以控制100000付探测器,长度可达100公里以上,而且能精确显示入侵位置。
周界防范系统,技术手段哪家强
![周界防范系统,技术手段哪家强](https://img.taocdn.com/s3/m/90885a136294dd88d1d26b51.png)
周界防范系统,技术手段哪家强在大型设施中,一般的监控系统往往不能够得到完全防范的作用,或是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得不偿失,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周界防范系统了。
周界防范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孕育出了很多的类型,多半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
那么哪种技术手段听话呢?来给大家一一对比对照分析一番。
一、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技术早期控制技术用的很多,红外对射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其基本的构造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束强度指示灯、光学透镜等。
其侦测原理实为利用经LED红外光发射放大器发射的脉冲红外线,比较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
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对比优点:有么?.......便宜。
缺点:我的天哪!飞鸟、动物、温度、光线、空气流动、雾气、雨雪等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途径、角度、位置惹起等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误报。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此技术完全应该应用在工艺技术室内么!室外安装的,基本用户全部断电不用了,否则整天误破门而入掉保安人员会疯掉、或者骂娘!二、激光对射激光入侵探测器属于主动入侵探测器类,由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两组成。
激光发射机由激光火箭筒、调制激励电源及相应的方向调整装置;激光接收机由激光接收器、光电信号处理器以及相应的支撑机构组成。
对比优点:价格低廉,相比红外对射不受光线影响。
缺点:飞鸟、动物、温度、空气流动、雾气、雨雪等等各种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安装方式、角度、位置等因素利空因素都很很易引发误报。
基本与红外技术缺点相同、误报率、更弱红外技术少一些。
一般楼房小区大型项目周边没有树木,推荐使用,其它子项目不建议使用,不光是防范级别风险防范比较高的项目。
三、电子围栏电子围栏主机输出端产生高压脉冲并传输到后端形成围栏上,形成回路的前端围栏将脉冲传到主机接收端,如果有人穿越(短路)、剪断(断路)前端围栏或破坏主机,主机会产生报警信号,并终端机把报警信号同时传给现场的车载和监控中心。
各种周界对比
![各种周界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85bfb8c52d380eb62946dd5.png)
一、主动红外对射只能适用于视距及平坦区域,受地形的高低、曲折、转弯、折弯等地形环境限制。
而且它们不适合恶劣气候,受高温、低温、强光、灰尘、雨、雪、雾、霜等自然气候的影响,误报率高;红外发射机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束调制的红外光束。
在离红外发射机一定距离处,与之对准放置一个红外接收机。
它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射端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换将其转变为电信号。
此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再送往报警控制器电路。
大雨、浓雾、强烈阳光、强烈水蒸气、强烈大风等),发射强度立即衰减或射束偏移——射束的发散性边沿收缩/移开,引起误报警。
二、微波入侵探测微波入侵探测系统可分为两种:单站(收发一体)和双站(收发一体)。
单站微波探测的原理是微波发射器向探测区发射微波能量,探测区内的物体将微波反射到接收器。
当防范区域内无移动目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微波信号频率与发射信号频率相同。
当有移动目标时,由于多普勒效应,目标反射的微波信号频率将发生偏移,接收机经过分析以产生报警信号。
双站探测器包含一个发射机和接收机。
发射机向接收机发射某一波段调幅微波,并被接收机所接受。
接收到的电磁波被放大处理。
当防范区域内无移动目标时,接收机接收到的微波能量与发射的相同。
当有移动目标时,由于能量发生变化,接收机经过分析以产生报警信号。
微波入侵探测系统的主要特点:微波探测器属于电磁能量场探测方式,具有高探测概率、高探测范围、高可靠性、全天候工作的特点。
微波探测器能实现空间的运动探测,从探测原理上可以看出,只要探测目标和微波源之间存在径向的相对运动,探测器就能根据多普勒效应判断出目标的存在。
这说明微波入侵探测技术对于径向运动有很好的探测效果。
由于微波辐射能覆盖的整个探测空间所以不存在探测盲区。
受环境因素小。
微波入侵探测器在各种气候和环境下的探测性能都很稳定。
微波入侵探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安装调整探测器时注意事项比较多(如使用地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影响),不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斑直径3米
光斑直径0.17米
扩展范围越小,光束密度越大,光的可用功率越大,穿透力强
单色性
差(受强光干扰)
好
激光不受杂散光干扰
产品相互
串扰
红外产品在直线长距离布设中出现相互串扰,易漏报
闭路传输系统,不出现串扰
相互串扰能引起不允许出现的漏报警
实际工作
距离
实际工作距离为标称距离的75%左右
响应时间范围越大,适应场合越广
接收机接收窗口
小
大
接收机窗口越大,接收的信号越多,系统越可靠
多光束探测方式
同时遮断报警
遮断任何一道报警
激光探测器每一道光束都为独立的一套系统;而红外探测器的多光束实质是一套系统
红外与激光的对比
1、上海市公安局技防办在2007年已经出台文件,红外线产品在上海市在周界安防领域,只能是补充作用。
2、激光探测器每一道光束都为独立的光束系统;而红外探测器的多光束实质是一套光束系统,遮挡其一束光并不报警;
3、红外线产品误报高,雨天无法布防。详见后附对比表
比较项目
主动红外探测器
激光探测器
实际工作距离与标称距离一致
将为设计提供准确布设依据
工作温度
范围
-25℃~55℃
-40℃~70℃
激光探测器比红外探测器更适合于寒冷气候环境
调试方式
通过镜头对准方式,远距离调试不方便
通过激光定位仪把光信号转为声音信号
激光探测器调试方式方便,调试过程准确、快捷
响应时间
50~500msec
5~1000msec
说明
误报率、漏报率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低
红外发射角大,抗干扰差,激光能量集中,抗干扰能力强。
适应恶劣环境
对于雨、雾、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红外探测器衰减程度大,所以误报非常多,适应能力差。
激光探测器由于激光自身特性,单色性好,穿透能力强,完全不受雨、雾、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干扰,是室外恶劣环境技防的理想的选择。
激光方向单一,发散角小,光束集中,信号强,即使有恶劣环境带来的衰减也不会影响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