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全电视信号
cvbs信号解析
![cvbs信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f0ccec81c758f5f61f6729.png)
CVBS全电视信号的一些基本知识(转)2011-03-20 10:32在我们的电视天线信号线里就只有两跟线,中间有一根很粗的线,外围包着一层的线,这是为了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
在这两根线中一个是地线,一根是全电视信号线,外围的是地线。
做视频处理很难免要接触电视信号,了解全电视信号的原理。
当我们把电视的信号线接到示波器上看其波形时会发现其波形很乱,但总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每隔一段特别乱的波形之后有一个很小的低电平。
在这其中,中间那些特别乱的波形其实就是有效像素电平的高低信号,那些很小的电平信号就是一些同步信号。
我主要用的是PAL制式的CVBS信号。
1、关于像素时钟:大约在13.5MHz,由采样定理得出的采样信号为27MHz,像素时钟就是来同步像素有效信号的,每一个像素时钟来一个像素值;2、关于行同步信号:顾名思义就是同步行扫描的信号,每行来一次,低电平有效(对于正电视信号而言),每来一次行同步信号就意味着本行扫描结束,新的一行就要开始了;3、关于场同步信号:顾名思义就是同步场扫描的信号,每场来一次,低电平有效,每来一次就意味着本场扫描结束新的一场就要开始;4、关于场、帧的概念:从屏幕上头扫到下头叫做一场,但是并不等同于一帧,一帧图像是指能够组成完整画面的图像数据,在隔行扫描中一帧包括两场:奇场和偶场;5、关于CVBS波形电平的解析:(假设为正电视信号)设最低电平为0,最高电平为1,在两者之间有一合理的分界值x,认为x到1之间的为像素值,将这个区间划分为256份(假设精度为8位),每一个值对应一个灰度值,其中x代表黑色,1代表白色,中间为各级灰度。
(一个电平就可以表示一个256之内的数字,模拟电平)x以下的电平不是有效地像素值也可以说是黑色,那些同步信号就融合在其中,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比行同步信号要宽很多,具体的都有自己的时间长短定义,这样才能保持发送和接收段信号的一致性,才能够恢复原来的图像;6、关于奇偶场的概念;就是一帧分两场扫描,先扫描奇场再扫描偶场,两场组成一帧。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6fe7a4133687e21af45a9bd.png)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一)电视的实现,不仅扩大和延伸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以其形象、生动、及时的优点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在当今社会,信息与电视是不可分割的。
多媒体的概念虽然与电视的概念不同,但在其综合文、图、声、像等作为信息传播媒体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是电视中没有交互性,传播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化、大容量、交互性以及快速处理能力,对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传播和存储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可以说视频是多媒体的一种重要媒体。
与视频有关的名词如下:视像(visual image):电视信号或录像带(videotape)上记录的连续的图像。
伴音(audio):伴随视像的声音信号。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包括运动图像(visual)和伴音(audio)两部分。
一般说来,视频包括可视的图像和可闻的声音,然而由于伴音是处于辅助的地位,并且在技术上视像和伴音是同步合成在一起的,因此具体讨论时有时把视频(video)与视像(visual)等同,而声音或伴音则总是用audio表示。
所以,在用到“视频”这个概念时,它是否包含伴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章首先介绍模拟视频信号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标准,数字视频的几种主要格式MPEG、AVI和MOV,以及格式间的转换。
模拟电视制式及信号电视系统是采用电子学的方法来传送和显示活动景物或静止图像的设备。
在电视系统中,可以说视频信号是连接系统中各部分的纽带,其标准和要求也就是系统各部分的技术目标和要求。
电视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彩色电视,数字视频系统的基础是模拟视频系统,而彩色电视又是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黑白电视信号一、电视原理:电视同样也是采用动画的视觉原理构造而成的,其基本原理为顺序扫描和传输图像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同步再现。
电视图像扫描是由隔行扫描组成场,由场组成帧,一帧为一幅图像。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https://img.taocdn.com/s3/m/cd347b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b.png)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2.1 图像信号的调制 图像信号的调制采用调幅方式。 调幅是指高频载波的幅度随着所要传送的图像调制信号
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经过调幅后的高频波称为调幅波。 对图像载频的调制有两种情况,如图2-3所示: (1)用负极性的图像信号对载频进行调制,称为负极
性调制。 (2)是用正极性的图 像信号对载频进行调 制,称为正极性调制。 我国采用负极性调 制。
所以高频伴音信号带宽约为 130KHz。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伴音信号发送时采取“预加重”措施,人为地提升高音 频 分量的相对幅度,以加大频偏,提高音频段的调频指数,改 善抗干扰性能。接收端再进行“去加重”处理,恢复原伴音 信号 中高、低频分量振幅的比例,使声音不失真。电视系统中通 常采用图2-6(a)所示的伴音信号调频RC电路实现预加重网 络,其幅频特性如图2-6(b)所示。接收机鉴频电路之后的 去加重网络和幅频特性曲线见图2-6(c)、2-6(d)。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2.2 伴音信号的调制 伴音信号的调制采用调频方式。调频就是将要传送的伴
音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频率,使载波的频率随 伴音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如图2-5所示。
调频波是等幅波,使伴音抗 干扰能力强,音质好。 伴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0Hz~ 15KHz,则ƒmax=15KHz,最大频偏 Δƒmax为50KHz,伴音信号调频波的 有效带宽B可近似表示为: B=2(Δƒmax+ƒmax)=130KHz
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
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电视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传输系统和接收系统三部 分。根据电视信号传输的方式不同,我们把广播电视分为地 面广播(射频发射)、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目前在我国 运用广泛的是有线电视广播。
第3章-广播电视系统
![第3章-广播电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93286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7.γ校正 减小显像管和摄像管光电转换特性的非线形。
3.3.2 切换及特技处理 1. 电子编辑 电子编辑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插入和组合。 2. 特技处理 特技发生器的功能有: ·切换 ·混合 ·划变 ·软 键 , 主 要 是 把 黑 白 摄 像 机 拍 摄 的 图 案 插 入
到节目图像中去 ·键控,分为内键和外键两种
残留边带调幅就是发送一个完整的上边带和一小部 分下边带,抑制大部分下边带。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调 幅可使已调图像信号的频带较窄,滤波器易实现;
图3―16 残留边带调幅的幅频特性
图3―17 接收机中放幅频特性
视频信号为一单极性信号,经调制后可以是正极性射频信 号,也可以是负极性射频信号。我国采用的是负极性调制的方 法。
3. 电视发射机的主要指标 根据我国的电视标准,电视发射机有以下主要指 标: ·标 称 射 频 频 道 宽 度 : 8 M H z ·伴 音 载 频 与 图 像 载 频 的 频 距 : ± 6 . 5 M H z ·频 道 下 限 与 图 像 载 频 的 频 距 : - 1 . 2 5 M H z ·图 像 信 号 主 边 带 标 称 带 宽 : 6 M H z ·图像信号VSB标称带宽:0.75MHz。
1.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 目前,实用化的彩色摄像机主要是三管彩色摄像 机和单管彩色摄像机两种。各种摄像机的构造类似, 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摄像机头。包括镜头、分光系统、摄像管、 预放器、扫描电路、寻像器、摄像管电源及附属设 备等。
(2)视频信号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视频放大、增 益调整、白电平调整、黑电平调整、电缆校正、黑 斑校正、轮廓校正、彩色校正、γ校正、杂散光补偿、 矩阵电路及消隐电路等。
B=2(Δfm+Fmax)=2(50+15)=130kHz
有线电视机线员初级考题
![有线电视机线员初级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1e024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7.png)
有线电视机线员(初级)单元一判断题:1、开路电视是用户终端阻抗为无穷大的电视接受2、有线电视是用电缆线把各用户电视机串接起来的电视系统3、在有线电视的覆盖范围内,到处可以设立接收点(×)(×)(×)4、有线电视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开路电视出现了新问题而无法解决(√)5、有线电视就是共用天线电视(×)6、有线电视用户与开路电视用户一样,其接收场强是均匀一致的。
(×)7、有线电视接收不可能发生重影现象(×)8、有线电视发展的历时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依赖性(√)选择题:1、有线电视的发源地是美国的(C)A.西雅图B.费城C.阿斯特拉D.纽约2、有线电视产生的原因是(D)A.接收天线无法架高B.接收天线太多不美观C.电视发射塔不够高D.电视发射有阴影区3、有线电视的初级阶段是解决(D)A.多用户分配B.多副天线共同接收C.共用一副天线接收D.A 和C4、有线电视的发展阶段是解决(D)A.前端的组成B.传输距离加大C.用户数量增多D.A、B 和C5、有线电视比开路电视优越的地方是(B)A.接收电平比开路高B.接收电平比开路均匀C.用户比开路多D.接收距离比开路远单元二填空题:1、电视画面是由图像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称之为像素所组成的2、符合视频全电视信号是由视频信号、同步信号、消隐信号、色同步信号四部分组成。
3、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中传送的是高频全电视信号(射频全电视信号)4、在一个电视频道中由图像载频、图像残留边带、伴音载频和伴音双边带等频谱成分组合成被传输的信号。
判断题:1、如果人眼没有视觉残留特性,那么观众看到的电视图像在某一时刻讲是一个点像,不能构成画面。
(√)2、视频全电视信号的极性应该按照同步头的正负性来判断它。
(×)3、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制度是 PAL-IE 标准,即行数是625,帧频是50Hz。
(×)4、在有线电视系统的电缆中信号传送形式不是高频电磁波,而是高频电流。
无线通信重点复习
![无线通信重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35d57502768e9951e7383b.png)
复习
无线电广播发射与接收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
为了避免各种业务电台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 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将无线电频谱划分为若干频段, 其中可用于广播业务的频段统称为广播波段。在 广播波段中,有一部分供广播业务专用,有一部 分则供广播与其他业务共用。 按我国现行规定,广播波段可分为长波 (150~285千赫)、中波(525~1605千赫)、短 波(2.3~26.1兆赫)、米波(48.5~223兆赫)、 分米波(470~796兆赫)等。
复习
第3章
3.1
3.2
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构架
信息及其度量
3.3
3.4 3.5 3.6
调制
信道与信道容量 随参信道的衰落与噪声(了解) 编码与差错控制
复习
第4章
4.1
4.2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网
交换技术
4.3
扩频通信技术
复习
4.1 数据通信网
4.1.2 数据通信的组成
复习
2.1 电报系统
电报(telegraph)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 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 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电报信息通过 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 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 的编码是莫尔斯编码。现在,随着电话、 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 了。
计算机中心 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链路
复习
4.1 数据通信网
4.1.3 数据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是指为网络同层实体之间数据交换而制定 的规则、约定与标准,亦称同层协议或通信协议。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 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 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第7章电视信号的调制
![第7章电视信号的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5e1fc19b80eb6294dd886c50.png)
2. 调频伴音信号的频偏和带宽
调频波的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瞬 时频率与载频之差值称为调频波的频偏。频偏与 音频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音频信号正、负峰值时 的频偏称最大频偏。
调频波的频偏与调制信号的频率之比称为调制指 数(Modula Index)。其表达为:
M (调制指数
)
f (频偏 ) f (信号频率
但为了使伴音射频与图像射频能在一个电视频道 内由同一付天线发射和接收,伴音载频与图像载 频应相差不远。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的差应为定值,这是因为在
接收机中伴音信号的分离都采用“内载波方式”, 输入至伴音通道的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是图像中 频与伴音中频之差,若这一差值不稳,进入鉴频 器的中心频率就有了偏差,伴音就会失真。
2. 无线电波传播形式: 地面波、天波、空间波。
电波的传播方式取决于它的波长。中、长波靠地波 传播;短波靠天波传播;超短波利用空间波直接传 播,它的传播特性近似于光线,传播距离一般2
h1 R
h2
➢ h1:发射天线高 ➢ h2:接收天线高
O
➢ r:地球半径
图 7.1 超短波覆盖半径
预加重和去加重总的效果是对音频没有提升,也没 有压缩;而对噪声来说,在预加重端没获得提升。 而在去加重端则受到压缩。这样便提高了信噪比。
在调频伴音发射机中,采用RC或RL高通滤波器来实 现预加重。预加重网络的输出电压U2 与输入电压U1 有如下关系:
U 2 ()
U1
1
1 jc
R0
R
由于
R0
R, R0
Nyquist沿
fi
6 f(Mhz) (b)
f(MHz)
6
0.75
0
6
模拟电视信号介绍
![模拟电视信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6d987645a8102d277a22f13.png)
NTSC 59.94 Hz
行扫描线 行频 亮度信号带宽
525条 15,734.264 Hz 4.2 MHz
声音载波
4.5 MHz (System-M)
色度信号
I、Q
色信号载频 (455/2)fH = 3.579545MHz
色信号调频方 式 色差信号带宽
彩色同步频率
相位及振幅正交调变
I=1.3 MHz Q=0.6 MHz 3.58 MHz
行同步信号:保持发送端与接收端行信号一致,在行逆程发出,叠加在行消隐之上。宽度:4.7μs,脉冲前沿滞后行消隐信号前沿 1.3μs,电平幅度25%,周期:64μs。
场同步信号:保持发送端与接收端场信号一致,在场逆程发出,叠加在场消隐之上。宽度:160μs,前肩160μs,电平幅度:25%。
复合同步信号:将行场同步信号复合在一起,称为复合同步信号。
残留边带图像频带:B1=1.25+6.25=7.5MHz伴音频带:B2=0.5MHz 每个频道分配:8MHz,图像载频与伴音载频相差6.5MHz
4 电视彩色制式
1.NTSC制式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彩色电视制是1952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彩色电
复合消隐和复合同步信号叠加如下图
2.4 行场扫描参数
PAL扫描参数
NTSC扫描参数 在模拟电视技术中,由于黑白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性,扫描设定是一致的。
2.5 视频信号的频带
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对电视频道的设置很重要。一般图像信号的频宽决定了视频信号的宽度。图像信号频带宽度是最高频率与最 低频率之差,即B= fmax—fmin 。 当图像信号背景不变时:fmin=0 当图像像素黑白相间变化,如图:设n为每行分解的像素(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取n=583,行扫描正程时间T正= 52µs,在显示 一行图像扫描中,黑白间隙每秒的变化次数最大为n/2,则最高频率fmax 为: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传输模式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传输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9f47a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6.png)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传输模式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常见的传输方式有双绞线传输、射频传输、光纤传输、微波传输和网络传输等方式。
(一)双绞线传输双绞线传输也称网线传输。
与非平衡的同轴电缆传输相反,它属于平衡传输,是采用差分放大补偿设备来弥补线路衰减,在视频双绞线两端加装转换设备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使用普通超五类双绞线,每对双绞线可以传输一路视频信号,可以一线多用,从而提高了线缆的综合利用率:并且抗共模干扰能力强:使用专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设备,可以使有效传输距离达到1000~1500m。
双绞线是特性阻抗为100Ω的平衡传输方式,而绝大多数前端的摄像机和后端的视频设备都是单极性、75Ω匹配连接的。
采用双绞线传输时,必须在前后端进行“单-双”(平衡-不平衡)转换和电缆特性阻抗752-100D匹配转换,不能像同轴电缆那样在无交换设备的情况下直接传输视频信号。
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双绞线配合使用时,可在1.5km的距离范围内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传输。
双绞线传输的布线及设备使用安装简单、系统造价较低、扩展较方便,具有较强的电源及地线抗干扰能力,中距离传输视频信号幅度的衰减及不同频率间的衰减差较小,线缆的有效利用率较高。
但在远距离传输时,高频信号的较大衰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色彩偏移,线缆强度较低,不能应用于野外布线。
(二)射频传输射频传输又叫宽频共缆传输,是用视频基带信号对几十到几百兆赫兹的高频载波调幅,形成一个8MHz射频调幅波带宽的“频道”。
将多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进行双向传输。
它采用高频信号,回避了大部分的中低频及变频干扰信号的波段,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1.工作原理通过调制技术,它把不同载波的视频、音频及控制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进行双向传输,是个多系统、多信号集成的双向传输。
每路视音频信号大约占用8MHz的带宽,一根使用共缆技术的同轴电缆就可以较高质量地传输40~50路音视频信号。
第2章 模拟电视信号基础.ppt
![第2章 模拟电视信号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ea9db86f1aff00bfd51e59.png)
信号频带宽度是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即B= fmax—
fmin 。 当图像信号背景不变时:
f min 0
当图像像素黑白相间变化,如图2-5所示:设n:为每行分 解的像素,取n=583,T正:行扫描正程时间= 52µs,在 显示一行图像扫描中,黑白间隙每秒的变化次数最大为n/2, 正程扫描时间为52µs,则最高频率fmax 为:
1)正程期间发出,电平幅度12.5%~75%之间。 2)负极性信号,即电平越高,图像越暗。采用负极性信号
的优点是:一是节省发生功率,由于图像信号大多是亮电平, 将亮电平规定在低电位,可节省大量的发射功率;二是抗干 扰能力强,由于在传送信号时,大多数干扰是叠加在高电平 上的,而高电平是设定为黑电平,使干扰显示不出来,即减 少了干扰信号对图像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图像信号都设计 为负极性。
2.2射频电视信号
d1 3.57( h1 h2 ) (km) (2.1)
如果电视信号调制在微波段,一般在1GHz以上,传播距离 可以远些,近似为d2
d2 4.12( h1 h2 ) (km) (2.2)
2) 多径传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射频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经地面或遇障碍物会产生反射,直射信号和反射信 号在接收天线上互相干扰,形成多径传播,表现为出现重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射频电视信号
2.2.2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
在2.1节中,介绍的电视信号是视频电视信号,这种信号只 能在室内或近距离传输,而电视信号由电视台发出后,一般 要经过长距离的传输才能送到用户终端。为使电视信号在自 由空间传播的更远,并实现多个电视台节目同时传送,电视 信号要经过高频调制后,才能有效地发射出去发射。即将视 频电视信号变成射频电视信号,也称为对电视信号的调制。 这里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对电视信号进行调制,主要考虑有 两个原因:
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的比较
![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4dcea7addccda38366baf1f.png)
1.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的比较2.彩色摄像机的光学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答:组成:彩色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主要由变焦距镜头、分色镜、中性滤光片和色温滤光片组成。
作用:光学系统也是彩色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摄像机的光谱响应特性有影响,而且也影响所摄取的景物及其彩色。
D的工作原理(电荷耦合器件)答:CCD是能够把入射光转变成点荷包,并对电荷包加以存储和转移(耦合)的一种器件。
①光学转换与电荷积累:当硅晶体受到光照射(正面照射或背面照射)时,半导体由于光激发,在晶体内部产生电子--空穴对。
少数载流子在电场吸引下落入势井内存储起来,形成电荷包。
势井内存储电荷数目与该处所受光照强弱成正比,即景物的光像会在CCD 面阵上形成由积累电荷描绘的电子图像,从而完成光电转换、信息存储。
②CCD等效为一种移位存储器,在时钟脉冲下,较浅的势井内电荷包向最深势井转移。
4.电视信号的校正处理包括哪些答:①.反杂波校正:由摄像管输出的信号非常微弱,需要在摄像机机头内紧靠摄像管处设置预放器,将微弱信号放大。
通常在摄像机头内设置有杂波抑制电路或反杂波校正电路。
②电缆校正:摄像机头离控制台(调像台)往往比较远,从机头到调像台的传输电缆就比较长,其分布参数会使图像信号的高频分量跌落,影响图像清晰度。
③黑斑校正:由于多种原因,如摄像机镜头各区域亮度不均匀,投射在光电靶面的背景光不均匀及电子束在靶面边缘不能垂直上靶等,会使重现图像出现黑斑或色斑。
④轮廓校正(孔阑校正)⑤直流恢复⑥灰度校正(γ校正)⑦彩色校正⑧时基校正5.什么是射频全电视信号答:视频全电视信号(包括伴音信号)经过调制和混频,就形成了射频全段是信号。
6.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
答:①图像信号的调制:残留边带(VSB)调幅:发送一个完整的上边带和一小部分下边带,一只大部分另一下边带(非线性)②伴音信号的调频:频率范围在50Hz~15kHz之间,调频(FM)后变成宽带信号。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分析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2e58cfd5bbfd0a795673f0.png)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分析作者:齐文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5期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已步八了寻常百姓家,但它和同模拟电视相比却有很多的不同之赴。
本文双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为讨论对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多载波调制中图分类号:TN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b)-0040-01引言我国从1998年开始了对数字电视的研制和开发,到2004年已有1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数字电视,目前,数字电视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电器之一。
数字电视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要保证数字电视传输过程中信号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就离不开调制技术的支持,因此,研究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1兼容制的彩色电视信号1.1电视系统的兼容由于数字电视需要以数字信号为传输模式,于是就得具备兼容的特性。
在电视系统的兼容性中,又可以分为正向兼容和逆向兼容。
所谓的正向兼容即我们家里的电视机一样,它既能接收黑白的电视信号,又能接收彩色的电视信号,进而在屏幕上呈现正常的黑白的图像。
逆向兼容是指彩色电视机在接收色彩信号时,能将图像进行正常重现,而接收黑白信号时,也能正常重现。
要保证亮度和色度信号的频谱交错,就要将-两个色差信号调制在一个恰当的副载波上,从而形成色度信号。
通常色差信号的调制用正交平衡调幅。
彩色电视机除了能兼容黑白电视机的垒部信号内容,还有经过正交平衡调幅的色度信号,更能更加齐备。
因此,彩色电视机的电视信号就由亮度信号、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混合而成的彩色垒电视信号。
1.2电视信号的发送电视系统的视频信号一般采用调幅方式,而音频信号则用调频方式,在传输过程中,两种信号不能同时发送,解决的办法就是分别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广播电视发送系统与接收系统
![广播电视发送系统与接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26407b0a98271fe900ef942.png)
广播电视发送系统与接收系统
电视射频发射是通过电视发射机把电视信号调制到频率比它们的频率高的多的载波信号上由天线发射 出去。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的载频范围是甚高频(VHF)为47~230MHz,特高频(UHF)为470~958MHz。 调制后的电视信号称为高频电视信号或射频电视信号。
(3)有光栅,有图像,无伴音。(4)有图像,但行场都不同步。(5)有完整图像,但图像上下翻滚。 (6)有伴音,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亮线。(7)有伴音,屏幕上只有一条垂直亮线。(8)三无。 ❖ 8.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调制方式如何? ❖ 9.简述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0.有线电视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都使用微波频段,因为:
❖ 1.微波频段带宽很宽,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可容纳更多的频道,且允许每个频道占用较宽的带宽; ❖ 2.微波频段频率高、波长短,可使星上和地面的天线尺寸大大减小,增益提高,方向性增强,从而减小
卫星的体积相重量,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且可防止对邻近区域的干扰;
❖ 3.微波频段不易受大气扰动噪声的影响; ❖ 4.微波能穿过电离层; ❖ 5.无线电业务已占用较低频率,而微波频段相对比较“空闲”。
PAL制解调解码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亮、色信号分离、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分离、两个色度分量的分离、同步解调、解码合成。
❖ (4) 同步扫描系统:包括同步分离、场扫描、行扫描、水平枕校、高压产生等电路。 ❖ (5) 电源电路
为电视机中的各部分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PAL制彩色电视机的组成框图如3-6所示。
广播电视信号射频发射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 (1)电视信号制作:指如何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和伴音信号 。电视信号制作系统如图3-1所示。
有线电视试题两篇
![有线电视试题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344f4fbcd126fff6050b2d.png)
有线电视试题两篇篇一:有线电视试题一、填空题1.有线电视系统中,干线传输按照传输介质来分有光缆微波、电缆、微波三种形式。
2目前光纤通信三个低损耗窗口使用的波长分别为 1.310 um 1.550 um 0.85um 。
3.HFC网是指光纤电缆混合网,各业务采用的主要复用方式是频分复用。
4.行业标准GY/T121-95规定:系统输出口电平为 60-80 dBuV;相邻频道间电平差不大于 3 dB任意频道间电平差不大于 10 dB;;载噪比要求大于43 ;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要求大于54。
5.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改变1℃,同轴电缆的衰减量改变 0.2% 。
6.同轴电缆的衰减量与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7.某放大器工作增益为30dB,输出与输入相比功率提高了 1000 倍。
8.光缆是由光纤护套导电线芯和加强筋等组成。
按成缆方式可分为层胶式、骨干式、中心束管式、叠带式、单位式等。
9.光纤的损耗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它与所传输的光波长有关,1.31um光波长损耗为 0.35db ,1.55um光波长损耗为 0.2db 。
10.光纤的色散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结构色散11.产生激光的三个条件实现粒子数反转、满足阈值条件、满足谐振条件12.有线电视骨干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环形两种形式。
分配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形树形星树结合三种形式。
13.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用户分配等四部分组成。
14.干线传输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高质量地传输给用户分系统,其传输方式主要有光纤、微波和同轴电缆三种。
15.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很宽,损耗极低,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突出的优点。
16.电缆传输是技术最简单的一种干线传输方式,具有成本较低、设备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
17.用户分配系统是由支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终端以及它们之间的分支线、用户线组成。
18.因为左重影(前重影)是由于当地强信号从空中直接窜入电视机造成,故左重影的抑制主要从减少空中直接窜入电波的影响着手。
射频在标准中的定义
![射频在标准中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79ea6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9.png)
射频在标准中的定义
射频(RF)是 Radio Frequency 的缩写,在标准中通常被定义为
一种高频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 3kHz 到 300GHz 之间。
射频信号可以通过天线进行传输和接收,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网络等领域。
在通信领域,射频信号被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
例如,手机、无线电、卫星通信等都使用了射频信号进行通信。
在广播
领域,射频信号被用于传输广播节目和电视信号。
在雷达和卫星通信
领域,射频信号被用于探测和定位目标。
在标准中,射频信号的特性和参数通常需要被定义和规范,以确
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例如,射频信号的频率、功率、带宽、调制方式、信道编码等参数都需要被标准化,以确保不同设备
之间能够正确地传输和接收信号。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通信、广播、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标准中,射频信号的特性和参数需要被定义和规范,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微波-射频
![微波-射频](https://img.taocdn.com/s3/m/13990ad028ea81c758f57826.png)
高频信号就是频率高(VHF 或UHF、SHF),单位一般用MHz(兆赫)表示,射频信号(RF-Radio Frequency Signal)射频信号就是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一旦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就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英文缩写:RF。
为了能够在空中传播电视信号,必须把视频全电视信号调制成高频或射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每个信号占用一个频道,这样才能在空中同时传播多路电视节目而不会导致混乱。
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光学技术和无线电技术两个方面。
其中光学技术中普遍应用的产品有:条形码和摄像两大类。
这两类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已为人们所熟知。
比如:条形码用于商品管理,摄像用于抓拍违章车辆等。
微波信号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用于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
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
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
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
![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https://img.taocdn.com/s3/m/3682253baf45b307e9719701.png)
三、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方式
1.无线电视广播 我国正规电视频道(DS1~DS68)频谱分配如图所示。
2.有线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方式即通过电缆或光缆线路采用闭路方式传输电视信号。国家 广电总局对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波段、功能做了新的规定,新的频谱分 配如图所示。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波段划分
波 R 段 频 率 范 围 (MHz) 5~65 业 务 内 容 上行业务
3.残留边带调幅发送 为减小传输射频信号的带宽,电视信号均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送,我 国每频道电视信号频谱如图所示。
二、伴音信号的调制
电视伴音信号的音频范围为20 Hz ~ 15 kHz。采用调频方式传输。即高 频载波的规定,伴音 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 MHz, 带宽为 ± 0.25 MHz。
X
FM A
65~87
87~108 110~1000
过渡带
广播业务 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数据业务
3.卫星电视广播 用于远距离传 输高频电视信号。
小结:
在本次课中着重研究了视频信号的调幅、伴音信号的调频 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 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一、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制与残留边带发送 1.视频信号的调幅 2.视频调幅波的频谱 3.残留边带调幅发送 二、伴音信号的调制 1.音频信号的调频 2.音频调频波的频谱 3.高频伴音频信号 三、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方式 1.无线电视广播 2.有线电视广播 3.卫星电视广播
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
为远距离传输,需将全电视信号变换成高频电视信号,即将全电视信 号调制到50 ~1 000 MHz的射频载波上,称为射频电视信号,通过天 线变换成电磁波辐射。 一、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制与残留边带发送 1.视频信号的调幅 特点:振幅变换反应调制信号,可用包络检波器解调。已调信号高频 振荡相位连续,无突变点。 视频信号高频调幅波的形成及波形如图所示。
视频信号分类
![视频信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5df25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1.png)
视频信号分类视频信号分类转帖0一、高频或射频信号为了能够在空中传播电视信号,必须把视频全电视信号调制成高频或射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每个信号占用一个频道,这样才能在空中同时传播多路电视节目而不会导致混乱。
我国采样PAL制,每个频道占用8MHz的带宽;美国采用NTSC制,电视从2频道至69频道,每个频道的带宽为4MHz,电视信号频带共占用54 MHz至806 MHz的信道。
有线电视CATV(Cable Television)的工作方式类似,只是它通过电缆而不是通过空中传播电视信号。
电视机在接收受到某一频道的高频信号后,要把全电视信号从高频信号中解调出来,才能在屏幕上重现视频图像。
二、复合视频信号复合视频(Composite Video)信号定义为包括亮度和色度的单路模拟信号,也即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伴音后的视频信号,这时的色度信号还是间插在亮度信号的高端。
由于复合视频的亮度和色度是间插在一起的,在信号重放时很难恢复完全一致的色彩。
这种信号一般可通过电缆输入或输出到家用录像机上,其信号带宽较窄,一般只有水平240线左右的分解率。
早期的电视机都只有天线输入端口,较新型的电视机才备有复合视频输入和输出端(Video In,Video Out),也即可以直接输入和输出解调后的视频信号。
视频信号已不包含高频分量,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因此计算机的视频卡一般都采用视频输入端获取视频信号。
由于视频信号中已不包含伴音,故一般与视频输入、输出端口配套的还有音频输入、输出端口(Audio-In、Audio-Out),以便同步传输伴音。
因此,有时复合式视频接口也称为AV(Audio Video)口。
三、S-Video信号目前有的电视机还备有两分量视频输入端口(S-Video In),S-Video 是一种两分量的视频信号,它把亮度和色度信号分成两路独立的模拟信号,用两路导线分别传输并可以分别记录在模拟磁带的两路磁迹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射频全电视信号1.地面广播电视系统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1)图像信号的调制①调幅原理见第2章②已调高频图像信号用全电视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幅,调幅后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高频图像信号。
其波形及频谱如图3-2 所示。
图(a)为负极性10 调幅,图(b)为正极性调幅,图(c)为全电视频信号及高频载波的频谱,图(d)为已调波的频谱。
图3-2 已调高频图像信号波形及频谱我国采用负极性调幅。
负极性调制有三个主要优点:其一,负极性调幅波的同步脉冲对应于图像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值,在一般情况下,一幅图像中亮的部分总比暗的部分面积大,因而负极性调制时,调幅信号的平均功率要比峰值功率小很多,显然工作效率高;其二,在传输过程中,当有脉冲干扰叠加在调幅信号上时,对正极性调制来说,干扰脉冲为高电平(白电平虽高也为高电平),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亮点,较易被人眼察觉。
而负极性调制,干扰脉冲虽也为高电平(白电平为低电平),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暗点,人眼对暗点不敏感,并且也易通过自动干扰抑制电路减小其影响;11 其三,负极性调制便于将同步脉冲顶用作基准电平进行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
全电视信号不同于单一频率的调制信号,其信号频率带宽为0-6MHZ。
根据(3-3)式可知,全电视信号调幅波的频谱分布是在载频fs 的两边各有一个边带:上边带(fs + f1max)和下边带(fs –f1max),总的带宽是最高调制频率fmax 的两倍,即6 MHZ。
参见图3-1(c)、(d)。
(2)伴音信号的调制广播电视中伴音的频率范围为30HZ到期15KHZ。
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传送。
载波被伴音信号调频以后称为已调高频伴音信号。
①调频原理所谓调频,就是用需要传送的伴音信号去调制高频载波的频率,使高频载波频率随伴音信号的瞬时值而变化。
设低频调制信号为U= UcosΩt载波信号为Uc=Uccosωct则可以写出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U= Uscos[ωct +(f k U/Ω)sinΩt]= Uscos[ ω ct f m sin Ω t](3-1)式中:f m 为调频波的调频指数,也即最大相移u k m f f12 (3-2)f k 为比例常数,表示单位调制信号所引起的频率偏移。
调频波的最大频率偏移为△ωm= f k U(3-3)∴f m =△ωm /Ω由(3-2)、(3-3)式可见,调频波的频率变化△ω= f k UΩm 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而调频波的调频指数与调制信号频率Ω成反比。
单一频率调制时调频波波形与频谱如图3-3 所示。
当调制信号瞬时值大时,载波频率瞬时频率变高,当调制信号瞬时值小时,载波频率瞬时频率变低。
图3-3 调频波波形与频谱与已调幅波一样,调频波的频谱是也将包含有新的频率成分,其有效边频对数与边频幅度变化规律都取决于调频指数 f m 。
当13 f m 较大时,调频波中包含的频谱比调幅波复杂得多,有fc、fc ±F、fc±2 F、fc±3 F、…,理论上有无穷多对边频,而且边频的振幅可能高于载波振幅,见图3-1(c)。
单一频率调制调频波的频谱宽度:若将振幅小于载频振幅10%的边频忽略,则调频波所含频谱宽度可近似表示为B=2( △Fm+F)(3-4)式中,△fm=△ωm/2π,△fm 为最大频偏②已调高频伴音信号的频谱已知音频信号最高频率为fmax=15 KHZ,我国规定已调频波最大频偏为50 KHZ,则由(3-)式,已调伴音信号的带宽为B=2(△fm+F)=2(50+15)=130 KHZ其频谱图如图3-4所示。
图3-4 已调高频伴音信号的频谱图中fc为伴音载频,fc两边各留有0.25MHZ的带宽容纳边频。
由此可知,调频波所携带的边频很丰富,因此伴音的音质、14 音域都比调幅波好。
调频波另一优点,是抗干扰性好,因为干扰一般首先引起调频波的幅度产生变化,对这种寄生调幅,可用限幅器加以消除。
但是,由于音频信号从15HZ-15KHZ,频率变化1000 倍,因此,当频偏一定时,音频低端与高端的调频指数变化非常大,高频端时,调频指数f m 将减小,这会使抗干扰性能变差。
此外,频偏△f 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声音中高音频分量的振幅比低音频分量小,更会使抗干扰性能变差。
解决的办法是在发送端采用预加重措施,压低低音频分量的振幅(相当于提高了高音频分量的相对幅度),以均衡提高抗干扰的性能。
在接收端则需将解调后得到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加以衰减,即采取去加重措施,以恢复原伴音中高、低频分量振幅的比例。
(3)射频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方式及全射频电视信号的频谱①射频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方式如前所述,图像信号经过调幅以后,在载频两边出现了两个对称的边带,其频谱由图像的内容而定。
因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是6MHZ,因而调幅后的频带宽度是12MHZ。
这一方面很不经济,使允许的波段内容能容纳的频道数减少一半,另一方面,信号频带过宽,将对信道系统的某些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
我们从已调幅波的频谱中可以发现,已调幅信号由两个对称的上、下边带组成,且上、下两个边带结构相同,都是传送同一15 种信息。
如果,在发射的时候设法抑制其中一个边带,只发送一个边带,那仍然可以完成传送信息的任务,而它的频带宽度却可以压缩一半。
要实现单边带传输,就需设法抑制掉其中一个边带。
但在图像信号中含有很低的频率成分,使上、下边带靠得很近,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理想滤波电路,所以要完全滤去某一个边带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电视系统中,采用残留边带方式传输。
残留边带调制的射频图像信号如图3-5。
实现的方法是先产生双边带的调幅信号,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保留高频载频fs 和全部上边带,而滤去下边带的大部分,只残留(fs-1.25)以上的频率分量,其中(fs-0.75)全部残留、(fs-1.25)至(fs-0.75)频率分量过渡残留。
图3-5 残留边带调制频谱图残留边带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压缩了图像信号调幅波频带;滤波性能比单边带易于实现;可以采用简单的峰值包络检波器实现解调。
但残留边带调制是一种不均衡调制,对于图3-5 中的fs±0.75 频率分量,具有双边带特性,因而经峰值包络检波器解16 调后,输出信号中这些频率分量的振幅较大。
对于图像信号中的fs +0.75MHZ—6MHZ的频率分量实现单边带调制,则经过同一检波器解调后,这些频率分量的振幅只是上述的一半。
而图像信号中0.75MHZ-1.25MHZ的频率分量处于过渡状态。
这样,低频分量振幅大虽使图像对比度提高了,但高频分量的相对削弱会使图像的清晰度下降,因此要恢复原来信号频谱,就要求电视机的中频放大电路具有特殊的幅频特性。
②全射频电视信号频谱综合已调高频图像信号和已调高频伴音信号,就形成在高频通道中传输的全射频电视信号,两者在频谱上相互错开以免干扰。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伴音载频fc 比图像载频fs 高 6.5MHZ,各频道间隔为8MHZ。
则残留边带制全射频电视信号频谱如图3-6所示。
图3-6 全射频电视信号频谱(4)无线电波段的划分与图像载频的选择17 ①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对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进行调幅和调频调制后形成了残留边带制全射频电视信号,再由发射天线以无线电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发射出去,而电视机的天线将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电磁波接收下来,再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还原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3×10 8 m/s,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用下式计算:λ=c/f式中,λ为波长;f为频率;c为光速。
无线电电磁波波段的划分如表3-1所示。
表3-1 无线电电磁波波段的分段波段名称波长范围电磁波名称频率范围极长波1×10 5 m 极低频(ELF)<3KHZ超长波1×10 5 ~10 4 m 甚低频(VLF3)3~30 KHZ长波1×10 4 ~10 3 m 低频(LF)30~300KHZ中波1×10 3 ~10 2 m 中频(MF)300~3000KHZ短波100~10 m 高频(HF)3~30MHZ米波10~1 m 甚高频(VHF)30~300MHZ超短波分米1×10 -1 m 特高频(VHF)300~3000MHZ18 厘米波10~1cm 超高频(SHF)3~30 GHZ微波毫米波10~1mm 极高频(SHF)30~300GHZ②图像载频的选择及电视频道的划分无线电广播大多是用中波和短波这两个波段进行调幅广播的,其载频信号约在500 KHZ—27 MHZ之内。
由于电视广播一个频道就占8 MHZ,因此,如果载频选择较低,比如载频选在20 MHZ,则相对带宽△f/fp(=8/20=40%)很大,这给发射机、发射天线及馈线系统,以及接收端的电视机和信号传输带来很多困难;同时,由于频道带宽为8 MHZ,在短波段以下是容纳不下几个频道的,因此,电视广播的载频必需选在甚高频以上。
但载频选择过高,也给电视系统设备制造带来困难。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主要使用米波波段(甚高频VHF)和分米波波段(特高频UHF),并正在开发厘米波波段(超高频SHF)的卫星广播波段。
(5)超短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电磁波根据波长特点有三种传播方式。
中波和长波主要以地面波方式传播;短波的波长较短,沿地面传播时损耗大,则利用大气电离层的反向作用传播,即主要靠天波传播;超短波对大气电离层穿透力强,且绕射能力差,由于波长过短,更容易19 被地面、山丘、建筑物等吸收,所以只能以空间波方式传播。
超短波的传播距离与天线高度有直接关系,通常只有几十km至100km 的范围,即在发射天线的视线范围之内。
2.卫星广播电视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1) 频段划分。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都使用微波频段。
这是出于以下考虑:·微波频段带宽很宽,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可容纳更多的频道,且允许每个频道占用较宽的带宽;·微波频段频率高,波长短可使星上和地面的天线尺寸大大减小,增益提高,方向性增强,从而减小卫星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且可防止对邻近区域约干扰;·微波频段不易受大气扰动噪声的影响;·微波能穿过电离层;·无线电业务已占用较低频率,而微波频段相对比较“空闲”。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有关规定,卫星广播下行频段有六个,如表3-2所示。
目前使用较多的为C波段(2.5G)和Ku波段(12G),由于波段资源有限,卫星广播下行电波均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达到频率复用的目的表3-2 卫星广播下行频段频段名/GH2 频率范围/GHZ 带宽/MHZ 说明0.7(L) 0.62~0.79 170 只供调频电视20 广播用2.5(S) 2.5~2.69 190 只供集体接收用12(C) 11.7~12.75 1050 按3个区分配23 22.5~23.0 500 仅2、3 区使用42 40.5~42.5 2000 全世界分配85 84.0~86.0 2000 全世界分配(2)调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