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指考作文评阅心得

合集下载

初一作文阅卷总结范文

初一作文阅卷总结范文

一、前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本次初一作文的阅卷工作。

这次阅卷让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以下是我在阅卷过程中的总结和思考。

二、阅卷过程1.作文选题本次作文的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围绕主题展开,但仍有部分同学选题不够明确,导致作文内容空洞。

2.写作结构在作文结构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开篇点题,中间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全文。

但部分同学在作文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如开头过于冗长,中间段落缺乏过渡,结尾草草收场等。

3.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语句通顺,用词恰当。

但部分同学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词汇量不足,导致作文语言贫乏;二是句子结构单一,缺乏修辞手法;三是语法错误较多,影响作文质量。

4.创新意识在作文创新意识方面,部分同学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独到见解,展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作文中缺乏创新意识,观点陈旧,缺乏新意。

三、总结与思考1.加强词汇积累词汇是作文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2.提高写作技巧针对作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规律;在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3.关注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提出独到见解。

可以通过开展写作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加强作文批改与反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作文批改与反馈。

通过细致的批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进步。

总之,通过本次作文阅卷,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文阅卷总结与体会

作文阅卷总结与体会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总结与体会参加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经过阅卷收获颇多。

一.关于评分标准(今年的评分标准和去年的一样,没有什么变化)1.切入分为43分。

2.评分栏目内容、表达、发展:每项分为四个等次:打分时,不能跨等级打分,只能相邻等级给分。

3.等级划分标准及依据(共五个等级)一类60—53分内容上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包括九个角度,都可以进一类文。

表达上文体规范,议论文、记叙文、散文、书信体均可,注意文体不能相混,议论文不能讲故事,语言应流畅有文采。

①提及孩子或父亲,应兼顾另一方,对另一方应有必要的分析论述,使文章更具有辩证性,论述也更贴近材料。

②论说文要层层深入,适时转换角度或深入一步。

倘语言好,就可给57分以上。

③例证新鲜,展开过程饱满透彻。

二类:52—46分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包括立意的九个角度。

①本次作文角度多,空间大,论证能围绕其中一个展开。

②观点和论证有不同程度的游离,兼顾另一方不够,辩证性稍差。

③文体规范,结构松散,较有文采,字迹清楚。

三类:45—36分内容基本正确,立意含混,不明确①观点有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或混乱,如没有定位的过程与结果、实践与理论、现象与本质、求同和存异等②例证陈旧,不恰当,论证不充分③基本符合文体,结构松散,某些段落不衔接,字迹不清,语言一般。

四类:35—26分内容偏离,和材料毫无关系,或速构文。

符合题意的,虽然已写好,但按材料将相关处重新改造的,不是速构作文。

①观点错误,不能成立,与材料相距甚远,世界观毫无正确可言。

②表达上,例证与观点相悖或者无例证。

③文体混乱,语言不通,卷面不清五类:25分以下内容完全脱离,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字数不足,错字多等二、关于扣分:1.题目:无题目扣2分。

只写题目给2分。

2.错别字:一个扣1分,重复不扣分,最多扣3分。

3.字数:缺50字扣1分;200字以下,给0—10分;200—400字,给10—20分;400—600字,给25—30分;4.抄袭现代文、社科文等,给5分。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心得

看看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心得作文阅卷老师亲身经历:别人给0分我给了38分“你判的这份卷子需要仲裁,因为你给了38分,别的老师给了0分。

”我是南方某省的语文老师。

今年,我第一次被学校派去参加高考阅卷。

我特地带上两支红笔,结果发现自己忒“土”了——计算机时代,谁还用红笔?我发现其他试题组的阅卷者大部分都是师大的研究生,而作文组竟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禁有些奇怪,后来得知研究生只能判基础题和阅读题,不能判作文题。

联想到当初单位推荐我时要求提交详细个人简历,方知对老师挑选的严格。

开始阅卷,电脑房里数百台计算机同时工作。

每个人都被电脑重重包围,虽然开着空调,但气温还是比外面高多了,一阵阵热气向周身袭来,辐射应该是相当大的。

输入统一网址,每人按照独立的登录名和密码进入自己的工作页面,先试评,试评5份之后,停下来,听组长讲注意事项,然后转入正评卷。

起始阶段速度很慢,我看一份作文花了将近两分钟。

我左边是一位大学老师,50多岁,年年参加高考阅卷,效率非常高,一开始就达到48秒/份,后来提高到34秒/份,她一边阅读一边还能把好笑的文字读出来,供大家乐和一下。

我也正襟危坐,集中注意力,认真阅卷,很快,我的速度也达到了50多秒/份,第三天时41秒/份,后来基本保持这个速度。

第一天,组长找了几位老师谈话,有的给分太宽,有的又扣得太严,我庆幸自己没这个问题,但组长也向我招手一次。

我起身过去,他调出我改过的一份卷子,说:“你判的这份卷子需要仲裁,因为你给了38分,别的老师给了0分。

”他按住鼠标下拉试卷,说:“考生都删掉了,我们也挽救不了,你怎么给38分?”当卷子被拉到第二页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该考生是从第二页写起,密密麻麻的文字达到600多字……组长说:“多亏你细心,救了这个考生。

”然后,他不断提醒大家一定要把鼠标多往下拉一拉。

第一天结束时,我判了380份,算是中等。

第二天熟悉了,就加快了速度,判了1004份,依然是中等,但有一些老师晚上加班了,所以,到第三天,我判的份数就落到平均线之下了。

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十点体会

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十点体会

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十点体会我被分在作文评卷组。

那年的作文题目是《诚信》。

开始首先是开会,讲要求讲纪律,并由有关专家对作文题目和评分标准进行分析解读,接着开始试评,试评的五六份试卷是考试中心资深专家提供的各个等级的样本作文,先由阅卷教师根据自己的判断打分,然后阅卷组长公布专家给各个样本作文的评分,再由阅卷教师调整自己的评分误差,这个环节主要是对不同类作文评分的总体感受与把握。

进入正式阅卷后,两人一个小组,主要是便于商量和互相签字,实际上需要商议的是两类作文,一种是高分满分作文,一种是很差的偏题或脱题的有争议的作文;有争议的作文要经过领导小组共同审阅。

为慎重起见,除两人取得一致外,还要作文阅卷组长最后确认同意。

其余的大部分中等作文不需要一一商量,也根本没那个时间,只是签字而已。

阅卷速度是很快的,而且是越来越快。

看过一篇文章,说90秒看一篇作文,曾引来考生和家长的担心,说90秒那么短的时间能看完吗?90秒确实有点夸张,根据我的体会,实际情况大概是3分钟左右吧。

可以算一个帐,记得我们那年每人每天平均阅卷量是8袋,每袋25份试卷平均需要一小时左右,这样算下来,还不到3分钟。

天气热,任务紧,每天都有统计公布,谁好意思在那"慢慢欣赏"你的作文啊,除非你的作文有特点,特别吸引人的眼球,特别打动人的心灵,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注意或共鸣,大家互相传看着"奇文共欣赏"一下也是有的。

有人也许会问,这么短的时间,能准确评判一篇关乎考生命运的作文的优劣吗?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阅卷老师大都是有经验的一线老师(一些高校的研究生一般在基础题阅卷组。

三分钟左右怎么准确评判?告诉你吧,一般是题目、开头部分、结构框架和结尾快速整体扫描,这样之后,你的作文大致应在几类已经八九不离十了,然后再回头看看语言、材料和立意就可以给出分数了。

你和别的考生的作文都是这样被看过来的,粗细一样的尺度,所以你不必担心自己会吃亏的,真正的优秀作文一般不会被埋没的;何况与平时相比,高考作文的给分尺度总体上还是遵循鼓励原则的。

对作文阅卷工作的感想

对作文阅卷工作的感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作文阅卷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作文阅卷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性,也对我国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作文阅卷工作让我明白了评分标准的重要性。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一篇作文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不仅包括作文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还包括对作文的创意、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对于保证作文评分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其次,作文阅卷工作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在阅读一篇篇作文时,我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见解以及真挚的情感。

同时,我也发现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结构混乱、内容空洞、语言表达不流畅等。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再次,作文阅卷工作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评价不够准确,对作文的判断过于主观。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提高评分的准确性。

此外,作文阅卷工作让我对学生的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文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碰撞。

在阅读作文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学生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自我。

最后,作文阅卷工作让我对我国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我国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强调写作技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过分关注作文的结构,忽视作文的内容等。

这使我更加关注作文教学的改革,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写作之路。

总之,作文阅卷工作让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我国作文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文阅卷收获总结范文

作文阅卷收获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本次作文阅卷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在教学和评价方面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本次作文阅卷工作的收获总结。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次阅卷,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空洞、语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重视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我对作文评价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阅卷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这让我对作文评分的细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评分标准中对于立意、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恰当的分数,使评分结果更加公正、合理。

以下是我在阅卷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收获:1. 立意方面: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立意不够深刻,缺乏新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作文立意更加鲜明。

2. 结构方面:部分学生的作文结构松散,层次不清。

我将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层次分明。

3. 语言表达方面: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用词不当。

我将加强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语言更加优美。

4. 内容方面: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我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

5. 评价方法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互评、自评等,提高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总之,本次作文阅卷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结合本次阅卷的收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也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

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高考作文阅卷之感想

高考作文阅卷之感想

高考作文阅卷之感想1、阅卷速度的控制原来听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高考作文阅卷水得很,基本上30到40秒就阅一篇,一天要求阅500多份,打的都是神仙分,很多被误判;但我看并非如此,高考评卷是一项很严肃而有序的工作,阅卷老师评卷之前都要对当年的评卷标准认真学习,并讨论、分析、试评、正评,而且还了解当年的现代文阅读,避免学生抄现代文阅读而不知。

第一天评卷的时间每篇控制在至少2分钟,这个时间足够看一篇800字的作文了,后边也是控制在至少70秒,而整个阅卷场的情况也是7090秒。

要求每个老师一天阅350份,保证了每个老师对每篇作文都能认真地看一篇,大大减少了误人子弟的几率。

2、阅卷质量的保证评卷过程中,计算机阅卷系统要把同一篇作文打给两位老师打分,在不超过分差的情况下,取两人平均分,如果两个分数超过分差,这篇作文就要请第三位老师进行三评,若还是不吻合,就请仲裁评判。

一个小组里的几个题组长时刻在观察电脑监控中每位老师评卷的数量,分差、速度、吻合率、给分分段,发现哪位阅卷老师哪个环节与要求标准远了,会随时叫到面前提醒。

而且不定时发出阅卷老师自己评过的作文,让阅卷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分,如果超出了自评指数,也会叫去当面提醒,这些都保证了阅卷的公平和合理。

所以,考生不必顾忌重重,担心自己的好文章被埋没。

平时扎扎实实写作,高考作文才能取胜。

3、阅卷标准的界定今年类卷分值略有变化。

一类卷(5660分),要求扣题,至少2个亮点;二类卷(4955分),要求扣题,有某些亮点;三类卷(4348分),要求扣题,泛泛而文,没有大问题,语言一般,平铺直叙;四类卷(3642分),要求扣题但有严重问题,扣题但行文有严重问题;五类卷(36分以下)跑题、偏题。

(关于常用术语:切题、扣题和合题为一个意思;偏题和跑题为一个意思)4、阅卷过程中的几个注意4.1篇幅不够没少50个字扣一分;全文不足300字,15分以下处理;全文不足50字,5分以下处理;300字以上,按常规卷评判。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

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

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

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

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

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

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

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的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的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的阅卷心得体会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的阅卷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的阅卷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华网武汉6月19日电(记者李鹏翔)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从“智子疑邻”的寓言出发,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

由于此题带有很强的思辩色彩,普遍被认为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作为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主观试题,作文阅卷更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18日,在湖北省招生大厦内的高考语文阅卷点,参加高考阅卷已四年的.贾红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也将面对同样的考题“高考阅卷同样也是给我们阅卷老师出的一道考题,阅卷老师同样也要克服‘感情亲疏’带来的对事物认知的偏差,给考生的作文做出公平、公正的评判。

阅卷老师不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尤其是情绪效应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与高考考题所谈的话题是一致的。

‘感情的亲疏’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

当然,这个感情不是我们阅卷老师与某位考生存在着亲疏关系,而是考生的文章所透露出的感情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因此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克服这种情绪效应。

”“如,考生的卷面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影响,一些作文书写会给阅读者带来厌倦情绪,导致阅读不够仔细。

一些老师可能喜欢有思辩性的文章,有的喜欢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有的喜欢文章意识有跳跃性等等。

这些情绪都可能影响阅卷的全面判断。

”规范制度严格执行杜绝‘智子疑邻’现象“在作文阅卷的培训中,全体阅卷老师就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专门进行了研讨,努力准确的掌握作文评卷的国家标准。

另外,在阅卷的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上,也严格杜绝‘智子疑邻’现象在阅卷中出现。

”“考生家长也都可以放心,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是两两配对,对同一份试卷作文,两人分别打分,误差在2分之内,两人协商定分,超过2分,则上交组长讨论,大家对每一分都会仔细斟酌。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高考作文阅卷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作为一名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阅卷老师,我曾经有幸参与过数次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高考作文阅卷需要准确理解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评价作文质量与价值的指导准则,理解并准确运用评分标准是进行高考作文阅卷的基础。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主题阐释、逻辑结构、论证与论证质量、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实际阅卷中,我们需要对标准进行深入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对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例如,对于主题阐释,我们需要判断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突出主题;对于逻辑结构,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篇章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对于论证与论证质量,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辩证论证;对于语言表达,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语句是否流畅、准确、恰当等。

只有准确理解评分标准,才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作文评价。

其次,高考作文阅卷需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需要将个人的情感、偏见等个体因素置于评价之外,客观、公正地对作文进行评价。

在实际阅卷中,我们应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不受学生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给学生贴上标签,例如“优等生”、“差生”等,因为这样的评价容易导致评分不公,给学生带来固定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再次,高考作文阅卷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阅卷老师在评价作文时,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既具备合理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又能够展示学生的个人思想和感情。

因此,我们在评价作文时,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维方式,是否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如何评阅高考作文后的一点体会

如何评阅高考作文后的一点体会

如何评阅高考作文后的一点体会概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年年开展,除了作文题目和考生的变化,评阅流程恐怕大同小异。

但于我而言,从教几近20年,参加高考阅卷,而且评阅作文,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从到达西南大学驻地的第一天起,我就坚持日记,对此次高考作文评阅之旅做全景式的记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积累高考满分、高分作文,我是忙里偷闲、瞒天过海,与邻座的一位美女老师通力协作,抄了两篇高考作文指导委员会定下的满分作文。

20天以后,还在窃喜的我,居然在网络上查到了包括我偷抄的两篇在内的所有十篇标杆作文,的确让人困惑,人家是用的什么手段呢?干脆乐得拣个现成,所有作文,悉数下载。

另外是我校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唐华生老师,在对一篇叫《大爱无言》的作文试评发言时,不惧权威,不随大流,敢于亮剑,公然叫板指导委员会审定的高分作文。

对他那种勇气和治学态度,我是打心眼里佩服。

尽管他的观点,我确实不认同。

高考作文评阅的经历,一言以蔽之——苦并快乐着。

对自己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高考作文评阅是个良心活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400份左右的工作任务,让我们是怨声载道。

有人发誓,今后再也不参与这项工作了,但只要一坐到电脑前,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又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评阅,我们先后被抽走50名同仁去支援语文阅读题的评阅,结果作文评阅组晚上加班几个小时,最后居然没有拖整个阅卷工作的后腿,受到相关领导的好评。

二、高中语文教师不要为了应考而短视作文评阅过程中,屡屡发现一个怪现象,大概有的学校在指导备考的过程中强力训练了一些“模式”,这导致了某种意义上的宿构,比如指导委员会拿出来讨论的那篇作文。

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这句话在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引起了阅卷老师和指导委员的注意,大家以为是某个学校的记号,最后通过电脑分析,用这个句子的学生并非出自同一所学校。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多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多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多篇1977年刚好是年底,孩子学习完全耽误了11年。

大学生千分之一,不,千分之一。

这还不包括考不上的孩子。

有些孩子,学了很多东西,满脑子都是墨水,却因为出身而考不上。

这些孩子的命运被一枚小小的邮票控制着,就像皇帝赐予的御剑。

覆盖与否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发展和未来。

以下是分享你97年高考后经历的小系列。

请参考。

高考1997观后心得1对我来说,一个所谓的90后,1977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时代,遥远到我们最亲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出生,遥远到我们的父母都比我们现在还小。

然而,高考是一个非常熟悉和亲密的事件。

毫不夸张地说,6月7日和8日上演的史诗灾难片,每年都是票房冠军。

由这两个关键词组成的电影是超越时空的。

那个时代的东西离我们很远。

站在高考的路口,我们有很多选择。

有钱的扔钱出国,没钱的弃考,有钱有希望的继续奋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意味着什么,没有人去深究。

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更好的工资,或者什么都不做,我们被要求接受这个制度。

从出生后第三年开始读书,只是为了高考。

什么事?让人失眠,掉头发,在爱情和旅行中弹不了吉他。

年复一年重复的同学麻木地写着,算着,偶尔抬头看看墙上的倒计时,轻叹。

所以,当七十年代的生活还原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感动,震撼,毫不做作。

他们很痛苦。

那是1977年,每一波都是爱恨情仇。

十年——埋葬了亿万知青的光明未来,但20XX年,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漩涡,成为一个矛盾。

在各种复杂的问题中,与民族运动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恰好是如何看待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的严峻考验。

在中国,恢复高考是久违的文化血脉迟来的延续,人是芳华年轻人改变人生最宝贵的机会。

但对于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来说也是矛盾的,要面对太多的差异。

爱这片土地,时不时的排斥它,现在接受它,珍惜它,一个个的向朋友长辈承诺,向往大城市,怀念老城。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矛盾的,这种内心最好体现在老的和晚的。

他看似不是父亲,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教育这些年轻人爱国。

作文评价的心得体会

作文评价的心得体会

作文评价的心得体会
评价作文这档子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

每次看别人的作文,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或者听一个故事,有时候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你得认真看,一个字都不能放过。

有时候,作者可能就在某个不起眼的词里藏了个大招,一下子就把整个故事提升了一个档次。

所以嘛,评价作文可得细心,得像个侦探一样,一点点找线索。

作文评价这事儿,有时候也挺主观的。

毕竟,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都可能不一样。

我觉得好的,别人可能就不一定喜欢。

但这就是作文评价的魅力所在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有自己的喜好,这样才能让评价变得丰富多彩。

说实话,评价作文也是个学习的过程。

看看别人怎么写,学学他们的技巧和方法,对自己也是个提高。

而且,通过评价作文,我们还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样,我们自己的作文水平也能跟着提高。

总的来说,评价作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不仅能看故事,还能
学技巧,还能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所以嘛,下次看到作文评价的任务,别犹豫,赶紧上!。

作文评卷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作文评卷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作文评卷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担任作文评卷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个工作的经验和收获。

作为作文评卷人,我认识到了评卷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途径,评卷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提高。

我在评卷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客观和细致。

我充分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如语法、逻辑、表达能力、观点等,通过评分来准确地反映作文的质量。

评卷工作给了我一个更加全面了解学生水平的机会。

通过阅读大量的作文,我能够了解学生对不同话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我也能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语法错误、结构混乱、表达不清等。

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明确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评卷工作帮助我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作文,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和写作技巧,还学到了一些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点。

评卷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使我能够广泛接触到不同人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从而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评卷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评卷工作,我能够看到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问题所在,这有助于我更好地为学生指导和辅导。

我可以根据评卷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评卷工作是一项耐心和细致且有意义的工作。

通过这个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评判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作文指导和帮助。

综合评价作文大赛心得感悟

综合评价作文大赛心得感悟

综合评价作文大赛心得感悟
这次作文大赛,真是爽!跟一群高手比拼,感觉自己也变强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写得激情四溢,有的则深沉内敛。

总之,看得我眼花缭乱,学到了不少东西。

说实话,写的时候真挺难的。

有时候一个词儿想半天,还有时
候写完觉得怎么都不对劲。

但这就是进步的过程吧,磨磨唧唧的,
最后出来的文章总比一开始好得多。

看着别人的作品,真是羡慕啊!有的写得那么流畅,有的那么
有深度。

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要学的。

不过,这也没关系,毕
竟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多练习就对了。

这次比赛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一起努力、互相鼓励的氛围。

大家一起分享经验,互相帮助,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这种团队精神,我觉得比比赛结果更重要。

总的来说,这次作文大赛真的很有意义。

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
技能,还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以后,我还要继续写,继续进步,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字!。

’97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

’97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97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作者] 山东省高考语文评卷质量检查组组长吴心田[内容]一、今年试题与去年比较,从各方面看,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今年试题的长度,全卷学生文字阅读量6000字左右,答题书写量1000字左右,与去年大体相当,这对学生在考场上完成答卷比较适宜。

试题的卷式分为Ⅰ、Ⅰ卷是比较科学的。

第Ⅰ卷25个选择题,赋分60分;第Ⅰ卷是非选择性的文字表述题或填空改错题,其中一个现代文阅读大题20分,两道文学、文化知识填空题5分,一道文段语言改错题5分,小作文20分,大作文40分,第Ⅰ卷共90分。

总的看,试题的长度、难度、卷式、题型分类、各类测试点的赋分比值等,除个别地方稍有变化外,与去年基本相似。

这种相对稳定性的命题,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这就启示我们,对近一两年的试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指导明年考生复习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启示我们,只要在平时教学中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加强运用能力的培养,再加临场较好地发挥,即可适应高考试题,完全不必猜押宝或大搞题海战术。

二、试题内容材料出自课内的不到10分,其它全部都出自课外,特别突出重在测试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又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高考命题原则。

同时,试题的测试点覆盖面比较宽,“高考语文说明”中列出的所有测试点几乎都涉及到了。

这就启示我们,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语文说明”,全面、辩证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测试点,不能有所忽视。

今年与往年相似,试题内容材料绝大部分出自课外。

这就启示我们,单靠对课内内容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重视培养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

这一点应该从高一就开始注意,不应等高三总复习。

三、在语言知识及运用方面,突出了“语境”分析应用及联系实际生活。

第Ⅰ卷1——8小题18分和第Ⅰ卷第31小题语言运用修改5分,这23分语言知识运用试题,虽然涉及到语音、汉字、词语(包括虚词和成语)、句式语法等等,但“语料”几乎全部选自实际生活。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5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5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范文5篇推荐文章《高考1997》观后感心得热度:高考1997观后心得总结5篇范文热度:深圳大学2022年度各省录取分数线预计是多少热度:中秋节主题的演讲稿热度: 2022中秋节演讲稿热度:1977年是-----刚刚结束的一年,孩子的学习被整整耽误了11年。

大学生都是千里挑一,不,万里挑一。

这还不包括无法参加考试的孩子。

有些孩子,学问不少,一肚子墨水,却因为出身问题而无法考试,这些孩子的命运都掌握在一枚小小的图章上,这图章好比皇上赐的尚方宝剑,盖与不盖都关系着一条生命的发展和前途。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高考1997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高考1997观后心得1对于我这样一个所谓的九零后来说,1977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年代,遥远到我们最亲近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出生,遥远到我们的父母都比现在的我们年轻。

但是高考却是非常熟悉亲近的一件大事,毫不夸张地说六月七号八号上演的史诗级灾难大片年年都是票房冠军。

由这样两个关键词组成的影片超越了时空。

那个年代的事离我们很远。

站在高考路口前的我们有很多选择,有钱的砸银子出国,没钱的弃考,有点钱又有点希望的就继续奋战。

高考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去深究。

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更好的薪酬,或者什么都不为,只是对于这样的体制,我们已经被要求一定接受。

从出生之后的第三年开始读书,读书,就为了高考。

它究竟是个什么,让人失眠焦虑掉头发,不能恋爱旅游弹吉他。

复读了一年又一年的学生麻木地写字计算,偶尔抬眼看一下墙上的倒计时,轻叹一口气。

所以,当七十年代的生活被还原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感动和震惊,都不是矫情。

它们切肤地疼痛着。

那是1977年,每一次浪奔浪流都充满了爱恨交织。

十年--埋葬了亿计知识青年的锦绣前程,而是年中国面临何去何从成为矛盾纠缠的漩涡,各种纷繁问题中最关乎民族国运的,又恰好是如何对待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的严峻考验。

于国,恢复高考是对中断太久的文化血脉一次迟来的延续,于人,便是芳华正在的青年人改变命运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机会。

高考1997观后心得总结5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总结5篇

高考1997观后心得总结5篇《高考_77》年,一批因-被派往东北工作的知青,在_77年恢复高考时,遭到了最高领导人的阻拦和威逼利诱,但浑身是血,受到绝食的威胁,绝不能在希望面前留下遗憾。

以下是分享你97年高考后经历的小系列。

请参考。

高考_97观后心得1_77年刚好是年底,孩子学习完全耽误了_年。

大学生千分之一,不,千分之一。

这还不包括考不上的孩子。

有些孩子,学了很多东西,满脑子都是墨水,却因为出身而考不上。

这些孩子的命运被一枚小小的邮票控制着,就像皇帝赐予的御剑。

覆盖与否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发展和未来。

为了考试,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泪水,还有鲜血。

电影开头的场景让我们大多数同学难忘。

一个被称为“小根宝”的孩子。

一对小盘子,但是参加了“高考”,一个人拎着一个3_斤的袋子为了高考。

最终我坚持不住,在终点线前半米摔倒了。

大家都被他感动了,决定暂时改改规则。

他把终点线上移后移了一米,让他高考。

他也因为考不上而上吊。

知足吧。

至少我们不会因为出身而无法参加考试。

想想_77年的同胞。

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累了?我没有资格说书无聊。

当年读书是福,上课是梦。

没有人给他们布置作业,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学习。

他们选择了学习,选择了高考。

当我们无意义地咒骂中考的时候,_77年的学生正在努力学习。

我们现代学生很难以学习为乐。

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高考_97观后心得2《高考_77》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电影。

乍一看,它被认为是一部为经历过那次巨大变化的人制作的电影。

不过看完电影才发现,他也是和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一起看的。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因为下乡被耽误了_年的故事。

_77年他们回来后,经历了恢复高考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希望回国,过上完美的生活。

体现了当时知青对未来的憧憬和理解的热情。

《高考_77》是一部具有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

那些知青为了高考努力,通过了。

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感染了剧场里的每一个人。

在剧的高潮部分,我被知青为了赶火车的疯狂追逐深深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指考作文評閱心得(下)引導作文/彰師大國文系教授王年雙
(97)學年度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的作文題,是引導作文,配27分,相當重。

“引導作文”和“情境作文”為當前考試作文的兩大主流,有別於過去的“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只給題目,考生只要推敲題目的含義,在題意允許的範圍內自由發揮,就能拿得高分了。

“引導作文”就不一樣了,通常會有一段引導性文字,這段引導性文字會帶到一個話題,考生必須在這個話題裡,以自擬或根據命題單位給的題或給的範圍作答,這樣,寫作方向就有了限制,不能自由發揮。

有人就叫它“限制性作文”,中國大陸稱為“話題作文”,個人覺得“話題作文”說法比較具體,也就是要考生在話題裡發揮。

由於人與人溝通經常海闊天空,漫無交集,話題作文能訓練人們就事論事,不要偏離議題。

表達有了中心,才能展現出語言的層次。

這樣的題型,對考生讀寫方面的評量,有相當積極正面的意義。

今年的引導文字是這樣的:
現代科技進步,文明發展快速,任何知識學問的數量和深度都遠遠超過古代,分工、分門成了必然的趨勢,任何人都無法博通一切,各類“專家”應運而生。

請以「專家」為題,寫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這段文字是以多重複句表達,是好幾重的因果複句,“因為A所以B,因為AB所以C,因為ABC所以D”,這樣的句子,D應該是中心句,以D為中心來理解就行了。

這段文字形成的話題是“專家是現代知識分工的產物”,如果朝這個方向命題,也許考生會寫得聚焦多了。

“專家”有本義有引申義,本義是“對某一門學問有專門研究的人,或擅長某項技術的人”,引申義是“在某一特定事物稍有涉獵的人,或某種能力稍微突出的人”,這個義項在詞典裡多半查不到,可是多數人都這樣用,例如Hello Ketty專家和說謊專家。

或許受到日語影響吧,本義的專家是日語稱“職人”,引申義的專家是“達人”,現在台灣處處“達人”,也就把“專家”的詞彙意義涵蓋了“達人”,某種程度的“擴大語義”了。

從話題的語義來看,題目的“專家”是有限制的,多重的因果複句裡,已經明顯提示這個“專家”是“知識學問的數量和深度遠遠超過古代”、“分工、分門成了必然的趨勢”的現代產物,也就是話題是限制在專家的本義裡頭,這樣,命題者也認為自己已經充分限制了專家的定義,所以放大了話題,題幹要求考生:“請以‘專家’為題,寫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就是要考生討論這個專精的專家,而不是那個“粗略地閱讀或研究”的專家。

但現代考生的思緒很多都不太理會話題,具體的說,就是把“引導作文”當作“命題作文”來寫,剛好這題有“題目”,也就顧不得“題目”的限制,直接寫作。

“運氣”好的考生,只就本義的專家發揮,在合乎題意的基礎下寫作,至少能“力保不失”。

“自作聰明”的考生會“面面俱到”,只要他能想到的“專家”都會寫出來,結論就會來一句“我們既要做這種專家,也要做那種專家”,離題了一半,會得怎樣的分數?
大部分考生寫的專家,都是對事物稍有涉獵的專家,一開頭就是“專家就是日本的達人”,接著就寫“生活專家”、“理財專家”、“考試專家”、“愛情專家”……,也許生活、理財、考試、愛情也可以成為一門有深度的學問,但考生寫的專家,不是爸爸就是媽媽,會遊山玩水就是生活專家,會投資股票就是理財專家,要不就是兄弟或同學,考前幾名就是考試專家,有幾個女朋友就是愛情專家,會作垃圾分類就是環保專家。

不但膚淺,而且偏離主題。

老師也是考生書寫的對象,但很少從教育或專業著手,卻以“打人專家”、“辱罵專家”來描述恩師,身為教育同行,評閱這種考卷,該有什麼想法?
考生的創造力,大多表現在勉強將不搭配的詞語搭配在一起,“反
應”、“做人處事”、“克服困難”根本和“專家”不能搭配,就硬搭配出反應專家、做人處事專家、克服困難專家,不能掌握專家之詞義,怎能寫出好作品呢?
我相信很多考生的父母的確是某些學術領域的專家,所以看到“我父母也是專家”時,眼睛都會為之一亮,但細看之下,都不是真的專家。

每次大考,不論出什麼題目,總有那麼一些考生會牽扯到外公和祖母,這可能和隔代教養有關吧?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專家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他們寫的是打掃專家和洗碗專家。

像這種描寫祖父母的應試作文,大多會以悲劇收場,所以最後一段都會是這樣:“每當我看到家裡的碗,我都會想到外婆,因為她是洗碗專家。


比較觸目驚心的文章,大多一開頭就這樣寫:“要說專家,其實我就是專家。

”這時我們閱卷委員會猛然一醒,原來作者身份特殊,真是失敬之至。

接下去,這位專家會自吹自擂的介紹自己是打球專家、考試專家、猜題專家、睡覺專家、反應專家、解決問題專家、跟老師哈拉專家,甚至有人自稱是心靈輔導專家,我想這位「大師」會想重返大學校園,繼續充電,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精神令人佩服呀!
有位考生說:“現在想找的資料,電腦裡都找得到”所以“每個人都是專家”我想,既然每個人都是專家,那麼又何必上大學呢?
有位考生劈頭就寫,“你真是偷心專家”我以為寫給我看,卻原來
是說女友偷走了他的心,幸好另一個女友又搶了回來,不知與主題何干?
上述考生心目中的“專家”,至少還是個人,但有位考生這樣寫:“鮭魚是游泳專家”,還有位考生這樣寫:“雨是清潔專家”,有生命的,沒生命的,都是專家,都能入題,真是匪夷所思。

還有這樣寫的,“有森林的亮麗,有蝴蝶的飛舞,有風的聲響,世界才美麗”,所以“大自然是分工分門最細的專家”。

搞錯了專家的概念內涵是一回事,搞錯了引導文字的內涵又是另一回事,“分工、分門成了必然的趨勢”是從句,是主句“各類‘專家’應運而生”的原因,可是很多考生都把它當作中心句,當作關鍵句,整篇文章都在談分工的重要,分門的重要,好一點最後會希望“學者專家要分工合作”,離譜一點就擔心專家太聰明了,希望專家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要狠狽為奸,把知識用在危害世界的地方,我想,他們科幻電影真的看太多了。

學生作文一直在僵化了的起承轉合模式裡運作,有位考生起句這樣寫,“專家一定是從古代人逐漸演化過來,這是專家的發源地。

”我想,他至少了說明了專家不是外星人。

很多考生都會在轉折的地方,說:“有些專家的智慧不幸的用在錯誤的地方”,所以結論部分,考生都會對專家提出呼籲,例如:“愛是造就專家的根源”,不知在講什麼?
指考作文的空話和錯別字的情形,也很令人憂心。

例如:“慈悲”寫成“慈卑”、“堅毅不拔”寫成“堅毅不跋”、“聞道有先後”寫成“問道有先後”,這還算平常;把汽車寫成“噗噗”,簡直輕佻;還有人寫出“當小花草變成大樹的時候”這樣的句子,就不知他們在想什麼了?
近年國中基測加考作文,引起中小學教師、家長注意,於是各式各樣的作文加強班紛紛出籠,學生被加強,老師也補強,舉目望去,都在“主旨”和“形式”上面下功夫,其實從語言最小單位“詞”(word)來加強,才是當務之急。

或許本年指考作文這樣搞不清題意的現象,就不會那麼嚴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