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预测试题之《多种多样的生物》 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预测试题之《多种多样的生物》浙教版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沙拐枣是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具有植株小、叶小、根长等特点。
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沙漠( )的环境。
A.温度高 B.水少 C.空气少 D.沙多
精析:环境的特点决定生物的结构特点,也就是生物的结构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沙漠里缺少水分,沙拐枣的叶小、植株小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沙拐枣的根长而多是为了从沙中吸收更多的水分。
故本题选B。
解答:B
2.在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类叫“变色龙”的爬行动物。
当外界环境颜色发生变化时,它会使身体的色彩和环境一致,因而叫做变色龙。
变色龙的这种行为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会以不同的形式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使自己生存下去。
变色龙也不例外,它就是靠改变自己的体色与环境保持一致,隐蔽自己,逃避天敌,保护自己,同时也不易让被捕食者发现。
解答:隐蔽自己,逃避天敌,起保护作用,同时便于捕捉食物
3.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精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具有繁殖现象、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具有应激性、生物具有生长现象、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能否快速运动并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A不是正确答案。
虽然生物都有严整的结构,但不能说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只能说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故B也是错误的。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指绿色植物,所以C也不正确。
故本题选D。
解答:D
4.据报道,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它们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精析: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当环境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生物就会变得不适应环境,而会被淘汰,严重的会引起整个物种的消失或者灭绝。
解答:D
二、迁移实践
5.(浙江)如图是根据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
例如,甲类生物的共同点有:终生用肺呼吸;乙类生物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填“胎生”或“卵
生”)。
精析: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必须掌握生物分类方法,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采用哪种分类方法都必须根据一定的生物特征才能进行分类,即一定的分类依据,狗、马都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胎生。
解答:胎生
6.(台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
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
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A.换用高倍镜 B.缩小光圈 C.关闭光源 D.改用凹面反光镜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
视野明亮程度主要是通过反光镜和集光器来调节,具体的调节方法是:亮视野转变为暗视野将凹面反光镜改为平面反光镜或者缩小光圈;暗视野转变为亮视野是将平面反光镜改为凹面反光镜或者扩大光圈。
而换用高倍镜一定会使视野变暗,不是调节方法。
故A是错误的。
本题的要求是使视野变亮,所以B、C也均不符合要求。
解答:D
三、探究创新题
7.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精析:因为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就必须适应环境,也就意味着生物对其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时由于它们的生命活动,生物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
本题的难点关键是要分清是影响环境、依赖环境、改变环境还是适应环境。
从题中可知,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重点在于鱼离开水这个生活环境后就要死亡,是说明了鱼对水的依赖。
故应该选B。
解答:B
8.(金华)对于下列几种动物的形态特征或生活习性,某同学试图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错错误的是( )
A.骆驼的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B.啄木鸟的喙很尖,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皮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青蛙体表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相近,这样有利于青蛙保护自己、捕获食物
D.深水里的带鱼,捕到水面时就会死亡,因为压强急剧变小
精析:生物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各种生物都能适应它们生活环境,骆驼的蹄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但不能改变压力。
因此A错。
啄木鸟的喙很尖,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青蛙颜色与环境相同是保护色。
水越深压强越大,深水中的鱼为了适应环境加大体内的压强。
当把它捕到水面时由于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因此死亡。
这些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答:A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
1.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其根本措施是要保护_______的多样性,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________。
2.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动物
3.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分析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盐度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4.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着窗外弯曲生长,这是植物对的反应,即植物的____________。
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_。
二、迁移实践
5.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6.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对那儿缺少( )的适应。
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
7.在观察装片时,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8.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9.下列各项与家兔适应食草性生活无关的是( )。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体腔内有膈 C.盲肠特别发达 D.消化管长
10.右图为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物像,但物像不清晰。
这位同
学还需要(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移动黑藻叶装片
C.调节光圈,使之变小 D.调节反光镜,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11.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等保持一致,这有利于( )。
A.生长发育,并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B.躲避天敌,也有利于捕捉食物
C.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天敌 D.躲避天敌,但不利于捕捉食物
12.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也不容乐观,
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
请你分别写出其中的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的名称,它们是____和_____。
三、探究创新
13.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 )。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14.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人类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 )。
A.设立自然保护区 B.在草原上大量繁殖羊群以发展经济
C.不要捕杀毒蛇猛兽 D.任何一种生物都要让它有生存的空间
15.家鸽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
A.增强氧气的运输能力 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多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
16.生物学家呼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有实验证明许多野生动物携带有致病生物,你觉得应该( )。
A.对带茵生物捕杀 B.坚决彻底杀死,并且全部检疫
C.给动物界施用抗生素 D.不任意杀戮,不密切接触
17.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是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
其中: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标本。
则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⑤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18.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和坚决贯彻实施
C.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事件采用罚款的办法解决 D.把走私的动物、植物没收19.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放在左侧有小孔照光的硬纸盒里培养,胚芽鞘将会( )。
A.向左侧弯 B.直立生长 C.向右侧弯 D.停止生长
参考答案
1.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
2.A
3.C
4.单侧光向光性适应
5.D 6.D 7.D 8.A 9.B 10.A 11.B 12.动物:丹顶鹤、金丝猴、东北虎、蒙新河狸、扬子鳄等
植物:矮沙冬青、天山雪莲、珊瑚菜、罗布小红花麻等
13.B
14.B
15.C
16.D
17.C
18.A
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