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13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选题
1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
有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
B. 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c. 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D.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答案】D
【解析】A.—氧化碳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日结合,不易分离,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砖移到清新的空气中,使人体呼吸新鲜的空气,正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故要检测一氧化碳的质量状况,正确;G CO有摹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滋对氧气的输送D、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杲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D。

2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禄劝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构成的相互联
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物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 —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正确;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正确;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
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故选C o
3 •【耒阳实验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石蕊溶液中,紫色的溶液变成红色
D.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的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C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
亚硫酸,亚硫酸是石蕊变为红色,正确;D、氧化铁是红色物质,故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为红
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错误。

故选C。

4.【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答案】D
【解析】盒、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错误, 木炭、活性赛可用于净化空气,但并不是所有碳单质都能;争化空气,攻口金刚石,错i吴]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变,错误J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点燃甲烷前一定慕脸纯,正确。

故选
5.
【答案】D
【解析】A、木炭燃烧可以烤肉,是因为木炭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正确;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 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C CO有毒,是因为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二者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错误。

故选Db
6 .【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木炭与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
反应。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F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D
【解折】»、—氧化磯与氧化铜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故不可能是羞换反应,错误;金属被还原 为单质,故金属的化合价也一定发生了改变,错误* G —氧化碳还煤氧化铜的使用现象是黑色粉末逐 渐变为红色,错误,D 、两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澄清石灰水都有变浑浊,正确。

故选m
7.[耒阳实验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 C bo 、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的是( )
A. 大气层中CO 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极 C. C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

•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解
析】 A 、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正确;
B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电极,正确;
C 60是由一种兀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
D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大
理石,正确。

故选
C
o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CQ 气体性质的实验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答
案】
【解
析】 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碳酸溶液, 实验中无明显现象,正确; B

氧化
t 転还®航化視 —辛汪师诅化洞
液变红,有明显现象,错误; D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下层蜡
9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
A. 点燃
【答案】D
【解析】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力谥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A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除不去,反而除去一氧化碳,错误;B.常温常压下,一体积的水中仅能落解一体积的二氧化 碳,虽然二氧化磯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不能全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G —氧化碳与炽 熱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反而会把一氧化碳除去,错误;D.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二 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 除杂煤则』正确&故选D 。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C.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D .二氧化碳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C
【解析】A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故
A 错误;
B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碳无毒,会造成
温室效应,故C 错误;C 氧化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故
【答案】A
【解析】A 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易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氧化碳是引起温室 效应的主要因素,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引起的,错误; C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能溶于水 可以做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有毒性,不溶于水不能做碳酸饮料,错误;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故选
A ° 11.【重庆市万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石墨在通常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C.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所有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现象,错误;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 蕊溶
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故选
A 。

C. 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D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 正确;
D 、大多数
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有些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故 12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
CO 物理性质
的是(

CO1
矿泉水 塑料瓶 氏妙石灰水
【答案】D
【解析】九A 实验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阮 错
误;B. B 实验中部分二氧化磯濬解在水中,咅吩与水反乱故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错误; G 实验C 中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错误$臥D 实验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犬, 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正确丈故选D.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
金刚石、石墨是碳单质,而 C 60是化合物
D. 大量使用天然气做燃料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B
【解析】A 、一氧 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错误;
B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
D 错误。

紫鱼石蕊试液
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错误;D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
酸雨的主要气体,错误。

故选Bo
14.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混合气体由CO CO、H2、N2组成,依次通过足量
灼热的焦炭、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 N2 B . N2和CO C . N2 和H2O D . N2 和CO
【答案】C
【解析】混合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二氧化碳会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再適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和氢气会与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无咏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不会吸收水蒸汽,且气体也会液体中携芾水蒸气而出来,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蔘与前面的反应,所以最后得到的气体是氮气和水蒸气中故选J
15.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2017届初四中考(五四学制)模拟试题(三)理综】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易溶于水,故除去二氧化锰可以加水溶解过滤后,将溶液蒸发
结晶,故错误;B氧化铜和碳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会相互反应,消耗了氧化铜,故错误;C
石灰石在高温的条件下煅烧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是引入了石灰石中的杂质,
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氧气不易浓硫酸反应,故氧气中含有水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正确。

故选
Db
16.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与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CO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 CO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C. CO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答案】B
【解折】&二氧化碳能濬于水,1体枳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濬于水,正确;B.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错误;G CO: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敷应』CO易与血港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正确;D,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正确,故选
17.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制作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电刷,
未用到的石墨性质是()
A.稳定性B .滑腻感C .还原性D .导电性
[答案】C
[解析】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制作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稳定性、具有滑腻感
的性质,没有利用石墨的还原性,故选C。

18. [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 长期未用难以开启的铁锁可以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做润滑剂
C.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 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答案】C
[解析】A用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成为璀璨夺目的钻石,故钻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确;B.铅笔芯
中含有石墨,石墨有润滑作用,故长期未用难以开启的铁锁可以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做润滑剂,
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Go是一种新型的单质,错误; D.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正确。

故选Co
19.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出
突出贡献的是()
A.温室效应B .白色污染C .酸雨腐蚀
[答案】A
[解析】A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符合题意;
题意;C.酸雨腐蚀与气温升高无关,不符合题意; 为全球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 C作D .臭氧空洞
B.白色污染,污染环境,与气温升高无关,不符合
D. 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出现臭氧空洞,会使紫外
线直接照射到地球上,与气温升高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盐酸与生铁反应,当生铁反应完毕后,烧杯里留有少量黑色物质,其主要物质为()
A.氧化铁B .四氧化三铁 C .碳D .铁粉
【答案】C
【解析】■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且能和盐酸反应,错误?玖Fbd是黑色固体,但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
水,错误〕G C和HC1不反应,且C是黑鱼固体,正确;D、欣能和盐酸反应,错误◎曲送6 二、非选择题21. [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如图A为碳还原氧
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老师指出反应物不同的质量比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在学习时,可以从定性观察和定量分
析两个角度来判断生成
物。

请你跟随老师的思路,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 猜想③:________
[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若猜想3成立
I、B处的现象是 ________ ,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n、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 。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 m
装置B m m
I、若猜想②成立,则m4-m _________ m- n a(选填" >”、"<”或"=”),此时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n、实际测量中B增加的质量小于理论值,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
-
[答案】CO和C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O2 2CO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黑色粉末变红色CO+Ca(OH)2==CaC(3)J + H2O 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CQ未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解析】本题考查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作出猜想:猜想①:CQ猜想②:CO;猜想③:CO和CO; (2)实验设计:方案一: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萍浊。

若猜想3成立,E处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 '
浑浊;D处发生反应是一氧优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2COO:=2CO:^ —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该实殓装羞存在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方泰二:I、若猜想②成立,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B中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来自固体减少的质量」所A中碳和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此时A中的现象罡:黑色粉末变红色;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6 Ya(OHk ==匸垃0十吒
5 IX因为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CXh未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实际测量中B増加的质童小于理论值。

22.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2018届九年级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装置图。

(1) 要保证该实验,有以下两个环节:
b X * 就IhIM n
①较高的温度。

据此,教材中对酒精灯进行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 。

②两种物质反应的质量比。

若碳过多,除了生成CQ外,还有可能生成CO
(2) 若两种固体反应物比例合适,实验中试管__________________ A里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试
管A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 。

(3 )实验结束时要先_______ ,再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

(4)同学们发现将冷却后试管中固体倒到纸上,发现固体仍是黑色,并未出现期待中的颜色。

他们仔细分析原因,并进行
了改进,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他们改进的方法是____ 。

(5 )同学们发现实验过程很难避免产生一氧化碳,为了防止产生的一氧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又对实
验加以改进,他们的改进措施是
【答案】加一金属网罩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2CuO ' 2Cu+C0f 防止试管口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将导管移出试管B将上述中玻璃导管换成中间连接橡皮管的导管并配上弹簧夹,试验结束时,先用弹簧夹紧橡皮管后,在停止加热先将试管B塞上双孔橡皮塞,将
尾气导出,并在导管口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
【解析】(1〉①较高的温度。

据此,教材中对酒精灯进行改进的措施是加一金属网重?(?)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晦所汰实验中试管A里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ICu-CO:!,试管A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试管口可能产生的
冷康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3)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菅移出试管B,再停止加热,待试菅冷却;<4)他们改进的方法罡将上述中琐璃导管换成中间连接橡皮菅的导菅并配上弹蕃夹,试验结束时,先用弹晉夹紧橡皮管后,在停止加熱,(5)为了防止产生的一氧化碳对环境造成汚染,于罡又对实叙似改进,他们的改进措施是先将试管弓塞上觀孔橡皮寒,将屋气导出』并在导管口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

23.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请回
答:
(1)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3 )我市某校两位同学小华、小辉为探究该实验使用“烘干的木炭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通过在阅资料得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能够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请帮助他们写出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答案】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沪CaCOJ +HO C+H2O ' — H+CO
【解析】(1)碳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脸的现象是黑色固体中岀现红色物质,澄清的石
灰水变洱浊;(2)试管②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s+Ca(OH)2=CaCOji+H2O; (3)碳与水藝气在高温的濬解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磯禾Dfi气,反应方程
式为H2-CO;
24•今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召开,以CO为主的温室气体排入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空气中CO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
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
①拒用。

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 。

②再生。

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 )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回收。

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Q,这个过程CQ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些CQ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_________ 用于人工降雨。

(3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大量燃烧含碳物质(矿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不使用塑料购物袋等类似答案即可
曜小I
2HO2"f +C b f 物理干冰不是,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
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以二氧化碳的排放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考查了对二氧化碳的认识,明确环保的意义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辩证的看待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1)因生活、生产中化石燃料的燃
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燃烧含碳物质(矿物)是造成空气中CQ2 含
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2)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能减少木材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不使用塑料购物袋,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能降
低二氧化碳的产生。

因此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不使用塑料购物袋等都符合低碳生活;②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水在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O亠丄一2H4 +Q4;③因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Q,空气中原来就有二氧化碳,在这个
过程中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固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可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则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
(3)不是,因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当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
光合作用。

25•【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禄劝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1)从a氮气、b金刚石、c石墨、d 氢气、e甲烷、f 一氧化碳、g干冰七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①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 ;②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 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作人工降雨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___ 。

(2 )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

其分组的依据是_________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①是否为气体②是否有可燃性③是否为化合物④是否为单质
(3)能鉴别CO和CO的方法有: _____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①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②分别点燃
③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④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d c g b f ②①②③④
【解析】(1)①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②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石墨:③用作人工降雨剂的是干冰;④可扶用来裁顼璃、切割大理石的是金刚石?⑤能与人体血红蛋曰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磯、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其分组的依据是是否有可燃性;<3)能鉴别CO和CO;的方法有: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磯釀使石穗滚酒变红,一氧化碳不能,分别点燃: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澧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