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春天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1、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2、表演《大树妈妈》、《郊游》
3、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大树妈妈》和《郊游》,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带)、打击乐器、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巩固四二拍节奏型的特点,初步认识休止符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动作的创编和给歌曲伴奏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的爱心。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和聆听《嘀哩嘀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2、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
1、师播放音乐《火车开啦》,和学生随着音乐做着开火车的动作,微笑热情地带领学生进入教室。
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跟着音乐欢快的拍手、剁脚。
2、练练气息和发声
长音l u l i m o
跳音m i m a
二、、聆听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你听见小朋友在唱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并模仿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你能自己编动作跳跳吗?分组合作学习表演
分组表演师生齐跳舞
三、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讲故事:大树妈妈,我的摇篮。
2、聆听歌曲《大树妈妈》,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3、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4、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表演。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6、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7、小游戏。
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四、学生表演《大树妈妈》
五、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面对新课程,我们只有从教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才能真
正落实新课程理念。
这个教例使我真正从教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由
教材的奴隶变成教材的主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使我反思自己的教
学行为,使我明确自己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促进者、发展着、创造者,也将改变我的孩子们对教材、教师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郊游》
聆听《春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巩固四三拍节奏型的特点,初步认识休止符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动作的创编和给歌曲伴奏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的爱心。
教学重点:
学唱台湾童谣《郊游》
教学难点:
表现二拍子节奏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春晓》
1、完整地聆听。
导言:老师朗诵一首诗,谁能跟着读?《春晓》
你听见的诗叫什么名字啊?
2、教室介绍《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
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3、这首诗使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4、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谁能自编动作表演诗的意境,大家一起朗读
指名同学表演
三、学唱歌曲《郊游》
1、谈话:说一说春天,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会参加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呢?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2、完整地聆听歌曲《郊游》。
随音乐表演让学生听会,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3、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4、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5、创编节奏。
拿出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
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四、表演。
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
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五、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这一深刻含义。
让我充分利用了“新课程为
教师留下的发挥无限智慧和无穷创造力的空间”,从教案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解放手脚,变按“程序”上课为“随机调控”,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
这一节课,使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