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_小学_训诂_文字学课件模板: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
姦宄者、通偁。內外者、析言之也。外爲
盜。內爲宄。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
成十七年左傳曰。亂在外爲姦。在內爲宄。
外傳晉語亦云。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
魯語。竊寶者爲宄。用宄之財者爲姦。亦
謂莒太子僕竊莒寶爲內。魯藏姦爲外。三
傳無異也。惟亂在內、故字从宀。鄭注尙
書云。由內爲姦。起外爲軌。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姦宄,又通軌。《史記》:賊姦宄。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ei˨˩˦
日语读音
MIDARE MIKOSHIMA
客家话
[宝安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客语
拼音字汇] gui1 [台湾四县腔] gui3 [海
陆腔] gui3
粤语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宄,奸也。——《说文》。外为盗,内为
宄。
冠贼奸宄。——《虞书》。注:“在内曰
宄”。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详细解释:
——《书·牧誓》
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
以刑。——《国语·晋语六》
词性变化
◎ 宄 guǐ
〈名〉
作乱或盗窃的人 [a thief;a
treacherous fellow]
说文解字:
或後人轉寫誤也。宄經史亦
假軌爲之。从宀。九聲。讀
若軌。居洧切。古音九在三
部。
()古文宄。
()亦古文宄。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國語辭典:

宄ㄍㄨㄟˇguǐ
词性:动
奸邪、作乱。《说文解字·宀部》:「宄,
奸也。外为盗,内为宄」。清·段玉
裁·注:「奸宄者通偁,内外者析言之也。
凡盗起外为奸,中出为宄」。明·余继登
外为盗,内为宄”。
泛指坏人、歹徒。《三国志·卷四十
七·吴书·吴主权传》:“况今奸宄竞逐,
豺狼满道”。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宄 guǐ
〈动〉
(形声。从宀( mián),九声。本义: 从内
部作乱或窃夺 )同本义 [make internal
disorder or usurp]
《典故纪闻·卷七》:「毋习赌博,毋奸
宄窃盗」。
词性:名
泛指坏人、歹徒。《三国志·卷四七·吴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宄·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居洧切【集韻】
【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音軌。
【說文】姦也。【周禮·秋官·司註】
由內爲姦,起外爲宄。【書·舜典】賊
字源演变:
金文
說文
楷書
「宄」
九伯卣蓋西周早期集成5298
「」 說文古文
「宄」
「宄」
期集成2485
「」 說文古文
「宄」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现代解释:

基本字义
● 宄
guǐ ㄍㄨㄟˇ
奸邪、作乱。《说文解字》:“宄,奸也。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宄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异体字: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说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姦也。外爲盜,内爲宄。从
宀九聲,讀若軌。,古文
Hale Waihona Puke 宄。,亦古文宄。居洧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宄)姦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宄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
忌传》
毁则者为贼,掩贼者为藏,窃宝者为宄,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