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火电厂的高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施工能力也越来越强,这
有赖于技术进步。

在某火电厂约3000m3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施工中,为不留裂缝,需对其施工技术措施和保障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火电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
践作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裂缝及防治
引言
电厂在混凝土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要求较高,裂缝防控问题最为突出,只要混凝土结构上存在有害裂缝,必然会影
响火电厂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危及全局安全、整体效益。

所以在施工
过程中必须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这不仅要从施工技术上满足要求,还要做好
安全与质量方面的保障工作,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益。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特点
顾名思义,大体积混凝土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其体积较为庞大,这也是其与普
通混凝土施工相比最为明显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所指的大体积混凝土
的厚度均在80cm以上,这一数值大大超过了传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

正是由于
其具有庞大的体积与更高的厚度,使得其拥有更加稳定的结构性能,适应了现代
建筑工程更高标准的施工要求,当然,这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将
更加深入,且施工技术体系也必然会持续扩充。

具体来说,当前,建筑工程大体
积混凝土施工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1施工程序更加复杂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涵盖了多样化的施工要素,因此环境相对复杂,这就使
得各个环节的施工均会受到现场施工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大体积混凝土本身
体积庞大,加之其施工过程对于温度等环境条件具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施工
的基本质量,需要配套更加复杂的施工程序,同时,也需要制备更高标准、更多
元化的建筑材料。

1.2裂缝问题
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大体积混
凝土施工中更为常见,任何环节的疏漏均可能会导致裂缝问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
土构造较为厚实,在现场施工中受周边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会产生更大的水化热,同时这些热量的散发相对较慢,从而使得内外部结构
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为裂缝滋生提供了条件。

而一旦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也会严重阻碍工程进度的有效推进,这也就要求施
工队伍必须选择更高质量的配套技术。

2、电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2.1混凝土配合比例设计与优化
混凝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材料,且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就对于混凝土
的基本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

作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疏漏,
很容易引起裂缝等质量问题。

因此,施工人员在做好混凝土质量把关、严格杜绝
问题材料进场的同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方案以及原料的基本
情况合理确定配合比,核心标准是确保配合后的混凝土符合本工程的强度与耐久
性要求,同时,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特点,需要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进而防止内外结构出现温差悬殊的状况;此外,施工队伍可以适当考虑新材料的
应用,如可以选择矿渣水泥,这一原料在应用到混凝土配合之后,所产生的水化
热相对较低,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粉煤灰等原料,从源头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2混凝土拌制及泵送
在配制火电厂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矿渣水泥,因为其水化热较低,同时
选用 5~31.5mm 连续级配的中粗砂、石子等材料,确保设计强度、泵送坍落度、
和易性等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选择外加剂时应
使用减水性能较强且具备微膨胀性能的外加剂,让大体积混凝土拥有温度收缩补
偿能力。

设计配合比时则要参照该火电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征、浇筑工艺、施
工季节等,并考虑对坍落度的影响。

在搅拌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好
的配合比,严格控制进场的砂石材料的含泥量,通过水洗确保石子含泥量小于1%,砂子含泥量小于 2%;当满足出机入模的温度要求时,冬季施工应注意控制
搅拌混凝土所用热水的温度,尽可能降低其入模温度,夏季施工应使用深井水搅
拌混凝土,提前覆盖石子、砂子等原材料,预防阳光暴晒;为确保均匀搅拌大体
积混凝土,每一盘混凝土投料之后搅拌时间应超过100s;针对火电厂基础混凝土
浇筑方量大,需要连续浇筑的部位,应准确充足的水泥、石子、砂子和外加剂等,使其提前进场,浇筑之前散装水泥需充分冷却;在施工之前要对搅拌大体积混凝
土的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开始浇筑之后确保供应速度,预防因混凝土不足出现
施工冷缝;从搅拌机里卸出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及时将其运输到浇筑地点,运输环
节防止其发生离析、坍落度变化、初凝、水泥浆流失等现象,如果有离析应在浇
筑之前再次拌和,均匀之后才能入模。

2.3浇筑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采用平
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底板采用斜面
分层浇筑法,平面分条斜面分层,由浇筑段底板下口开始浇筑,循序退打,每层
均由下向上找坡浇筑。

在浇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
迟缓而形成施工冷缝,混凝土要具有一定的缓凝性。

为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层
与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

当层间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4混凝土的振捣
在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由施工人员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捣鼓,振捣时要保证插入点交错均匀,振捣棒可以以垂直或斜插的形式插入混凝土面,
倾斜角度控制在 40°~50°的合理范围之内。

施工中需要注意操作的平稳性,以“快
插慢拨”的方法保证频率稳定。

为了尽可能降低上下层混凝土的间隙,应当在上一层振捣的过程中,将振捣棒下插50cm 左右。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振捣中振
捣棒同模板底部与边缘位置的接触,从而有效避免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冲击。

此外,冷锋问题一旦出现,也会威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应当匹配充足的
材料供应,保证振捣过程中能实现不间断供应。

2.5混凝土养护
按照相关资料显示,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在两个阶段产生裂缝,一个是浇筑
混凝土之后的温升阶段,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过大,导致表面出现较大
拉应力,造成混凝土表面裂开;另一个是混凝土的降温阶段,由于内部降温速度
很快,导致内部出现较大拉应力,最终在内部形成贯穿性裂缝。

所以在火电厂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混凝土之后加强养护是控制其出现裂缝的重要部分。


养护过程中应覆盖保温材料,延缓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散失,对浇筑块体的
表里温差以及降温速度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浇筑块体内部裂缝与表面裂缝的形成。

而这还涉及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保温养护材料厚度的计算。

在大体积混
凝土施工中应核算其温度应力,如果核算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就应调整现场
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满足控制温度应力的要求。

并且在养护环节要计算养护材料
的厚度,选择覆盖养护材料的最佳厚度,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规定
范围。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创造了可观的收益。

但在施工和使用
过程中,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至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其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想要避免混凝土
裂缝的产生我们需要从设计、施工、用料等多个方向进行努力,严格把控生产过程,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裂缝,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工程项目整体
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相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4):55.
[2]张晓朋.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中的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05):8.
[3]唐怀河.某电厂基础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J].建筑安
全,2010,25(02):5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